月薪三千,要男友年薪百万?你出众的清新脱俗,我平庸的高攀不起

以前的爱情,点个头就是告白,牵个手就是一生,他们没有浪漫的情话,一茶一饭就是情谊的传递,时间就是最美的情书,那个时候的人,不追逐你物质富足,只期待你踏实能对他好。现在相比于以前好似一切都在往最好的方向发展,可好像爱情却变质了,他没有往日的那般纯粹,充满了烟火气息。

有人说:“父母存款的厚度,代表着90后爱情的深度”我起先对这一句话嗤之以鼻,可是有一些事总会让你充满挫败感。

月薪三千,要男友年薪百万?你出众的清新脱俗,我平庸的高攀不起


01

昨天一个中学同学突然联系到我,她说自己明年就要奔三了,天天面临父母的催婚,特别害怕,要怎么办?我回想了一下,以他的长相来说,虽然不算出众,但也不算难看,应该有追求者吧。于是我就问了一下:“你对于婚姻是怎么看待的?”她说“我现在月薪三千多,一个月杂七杂八下来需要负债才能生活,我对另一半要求也不高,期待他能对我好,有房有车,年薪百万左右,因为我不想以后我的孩子也面临跟我一样的囧境。”

这想法有错嘛?好像也没有,谁不对生活有个美好的期待?可是抛开理想还有现实层面的东西,在这个社会可能接近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平庸的,大部分人都在为最为基本的生存而奔波,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人人手中,所以月薪三千的你所能接触到的圈子能达到年薪百万的人可能一个都没有,这极小的一部分人有着更为优质的女孩可以选择,人家凭什么选择你?你有什么资本能在她们之中脱颖而出?我们对人生有所追求,有好的愿景并没有错,但这些不是靠空想就能解决的,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不敢于直面自己的平庸。

月薪三千,要男友年薪百万?你出众的清新脱俗,我平庸的高攀不起

02

强烈要求另一半买房,真的能让爱情保存的更长久吗?现在有一种房子带来的安全感,很多人的婚姻都被这一要求阻隔,买房好像成了标配,房子成了婚姻的必须品,但是有了房子真的能让一对新人过的更幸福吗?

我一个朋友原先在浙江工作,工资尚可月薪六千左右,为了结婚辞职回老家在一个小县城买了套房子,但是小县城就意味着收入低,两个人婚后房贷三千,工资两个人加一起不到七千,每月刨除各种消费,剩下不到一千块,起初虽然艰辛,但还算过的去,可是好巧不巧,生了个宝宝,两个人一下被生活拖垮房贷,奶粉,一次一次的刺痛着两人的心,在这样的折磨之中,他们终究还是分开了,原以为买房是为了让爱情更长久,可是最终却是房贷让爱情覆灭。

现在结婚可能最先被提及的就是房子的问题,但是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大部分都是月光族,有的甚至负债维持生活,当两个人谈婚论嫁必然就会谈到房子问题,可是大部分人的月薪还停留在4000到5000这一层面,大城市无法触及,在小城市拿出父母半生的积蓄付个首付,却又陷入了另一种水深火热,真的值得嘛?

月薪三千,要男友年薪百万?你出众的清新脱俗,我平庸的高攀不起

现在的婚姻,更像是一种生意,越来越多的人被折腾的精疲力尽,甚至让很多男性放弃了对爱情的追逐,高额的彩礼,高标准的要求导致因婚致贫的人不在少数。

父母总希望儿女能过的好,对于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并没有错,可是不考虑他们是否是那种精英,强行提出要求,真的能让他们幸福嘛?

女性对另一半要求高,好像也没有错,但是你总是出众的清新脱俗,他平庸的高攀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