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市雨湖区的飞地是怎么回事?

独行客地图帝


打开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的地图,你会发现在雨湖区的西南,有几块零碎的区域分布在湘潭县(湘潭市辖县)境内,却标着“属雨湖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飞地”。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

这几块区域属于雨湖区,却又不和雨湖区主体相连,这块飞地就是楠竹山镇。飞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河北廊坊的北三县就是比较出名的一例。光看楠竹山镇的地图就觉得已经很复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湘潭非常出名,大家都知道是伟人故里。实际上在明清时期,湘潭已是非常出名了,清朝中后期广州港是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湘潭市广州进出口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依靠便利的水运条件,发展成为当时湖南最大的转口贸易城市。

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晋朝时始为一江南小镇,宋朝时湘潭县治迁于此,因濒临湘江,水陆交通发达,商贸发展迅速,明清时达到鼎盛,成为中南各省的物资集散地,曾为全国三大布市之一。

如今雨湖区仍是湘潭的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条件优越。处在东西、南北交通要冲,上瑞高速、京珠高速,320、107国道在这里会合,湘黔铁路横穿全境,还有湘江千吨级码头,距长沙黄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

雨湖区全区辖1个乡、4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飞地”楠竹山镇是四镇中最特殊的一个镇。楠竹山镇位于湘潭、湘乡、韶山三市交汇处,是雨湖区距离最远的辖镇,距离湘潭市约30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云湖桥镇、石潭镇、湘乡市东郊乡交邻、韶山市银田镇相邻。

楠竹,也被称为毛竹,是毛竹中最名贵、材质最好、用途最广、价值最高的一种竹子,可以用来加工凉席、竹地板,竹工艺品等。楠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四川等地,以湖南竹为最好。 楠竹山镇就是因为盛产楠竹而得名。

楠竹山镇的历史并不久,新中国以后1957年才设的镇,面积8.9平方公里。现辖爱国、团结、楠竹、丁字、永丰、新桥6个社区居委会和一个行政村罗金塘村,人口约3万人。但是可不要小看这个小镇。它是湖南“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也是国家重点镇。楠竹山镇城镇化率97.1%,在湘潭市现有的建制镇中,综合实力据全市榜首。

你可能会说,楠竹山镇这么强,难怪它虽然处在湘潭县的包围之中,远离雨湖区,雨湖区却不舍得放手。站在现在的视角来看,楠竹山镇之所以成为飞地,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实际上形成这样的区划局面,是有历史原因的,这得从楠竹山镇建镇说起。

湘潭有三个比较出名的工业企业,江南机器厂、江麓机器厂、江滨机器厂合称“三江”。楠竹山镇能建镇,和拥有如今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江南机器厂分不开。虽然如今江南机器厂已改名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但是很多湘潭人还是习惯叫它江南机器厂。

江南机器厂,始建于1952年,是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占地6.2平方公里,员工数8000多人。

1951年,国家为发展航空工业,将原株洲282厂改名为331厂,试产飞机发动机。在楠竹山新建282厂,即江南机器厂,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的大型企业。282厂的第一任厂长,就是非常有名的有“中国保尔柯察金”之称的吴运铎。

像江南机器厂这种特殊的工厂,很长时期内都是以一种极其低调的姿态存在,一代代的江南人默默地为祖国的安全和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生。江南机器厂宛如一个独立的小型社会,各种生产、生活、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比如教育方面,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高校都有,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就是江南机器厂职工工学院,2015年从厂里剥离,转归省教育厅管理。

1957年,在江南机器厂的基础上,设立楠竹山镇,起初是归湘潭县管辖的。1959年楠竹山镇改为江南城市公社,划归湘潭市管辖,从此这块地就以飞地的形式存在了。虽然后来从公社改为镇,从镇改为街道再到1993年又改镇,但是始终归湘潭市管,一直到现在。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没有什么飞地之说,这是湘潭县行政区划变化的结果。

先从清朝的都甲制说起,在湘潭祭祀祖先时,还经常用到都甲。

湘潭县于清代划为十八都,其中四、五、十七都各分上、下都,县城和街总为半都,全县称二十一都半。每都划分十个甲,共二百一十甲。都设都总管行政,设都团管军事。甲设团正管行政。设团总管军事。每甲按上、中、下或左、右、东、西等划为三境、四境至六境者,全县共有六百。七境。后境改为粹。境有境长,牌有牌头。城街设十九总。

这时的湘潭县行政区划到现在株洲长沙一部分地区,只因株洲设市,湘潭设市,韶山设市,(一个县划出三个市,全中国可能只有湘潭县能做到吧)湘潭县行政区划缩小,成了现在这个怪模样。儿子分家,好点的地方都被儿子要走了,老子就留下这么点基业,说不定将来老子得投靠儿子了。

(楠竹山始建于1957年,属湘潭县辖,1959年改江南城市公社,划归湘潭市,1965年复建镇,1980年改楠竹山街道,1993年再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交界处,距市区26公里。只是从湘潭县划出去,至于为啥划出去,政治的原因,韶山也是从湘潭县划出去。

湘潭县县城从唐朝就定在下摄司,湘潭市发展,湘潭县被挤得县城都丢了,赶上政策末班车,买卖县城户口新建易俗河县城,现在湘潭的九华,易俗河与长株潭都相隔不远,株洲朝湘潭县易俗河方向发展,长沙往湘潭县九华方向发展,估计将来湘潭县将整体划入湘潭市。不然这两个地区再被儿子伸手要,湘潭县又无县城,重建县城难度系数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