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天縱其才,有一種詩詞題材卻寫不好,為了出好作品,不惜洗稿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謂是一個全能性的選手,幾乎各種各樣的詩詞題材都能夠寫,而且都寫得非常出色。古體詩方面,李白有《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千古名篇,這些作品都入選了中學教科書,可以說古體詩李白是絕對的大佬,若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近體詩方面,李白的絕句寫得非常好,像五絕中有經典的《靜夜思》、《秋浦歌》、《獨坐敬亭山》,七絕中的名篇則更多,像大家耳熟能詳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望天門山》等等,都是唐詩七絕中頂級的名篇。律詩方面,李白比較擅長五律,像大家比較熟悉的《渡荊門送別》、《送友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聽蜀僧浚彈琴》、《贈孟浩然》等,都是唐詩五律中的佳作。就連宋代才發展成熟的詞,李白也有20多首,其中也不乏名篇,如《菩薩蠻》、《憶秦娥》等。

李白天縱其才,有一種詩詞題材卻寫不好,為了出好作品,不惜洗稿


可是,就這麼一個天才的全能型選手李白,其實有一種詩詞題材,他一直都寫不好,為了能在這種題材上寫出好作品,李白甚至放下了自己的才氣,幹起了“洗稿”的勾當,才整出了一首比有點名氣的作品,這種詩詞題材就是七律。,


大家想想看,提起李白的七律,你能記得那首?李白其他題材的詩歌,我們很多都能出口成誦,吟詠出多篇,唯獨七律,可能很多人絞盡腦汁只想到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全詩如下:


登金陵鳳凰臺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首《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寫的唯一一首流傳比較廣的七律。但李白的這首詩,明顯是洗稿之作,洗的誰呢?相信很多人已經看出來了,洗的正是讓李白為之折服停筆的崔顥的《黃鶴樓》,我們把《黃鶴樓》全文列出,對比一下,就很明顯了。

李白天縱其才,有一種詩詞題材卻寫不好,為了出好作品,不惜洗稿


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大家好好讀讀這兩首詩,洗稿洗的是不是很明顯,你寫黃鶴,我寫鳳凰,你寫黃鶴樓、我寫鳳凰臺,你說“黃鶴一去不復返”,我說“鳳去臺空江自流”,你說“煙波江上使人愁”,我說“長安不見使人愁”,活脫脫的一對姊妹篇啊!太白先生也真是的,這洗得也太明顯了吧!相傳李白到黃鶴樓上本想題詩,但看到崔顥的這首《黃鶴樓》後,大為折服,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佩服之餘也遺憾之至,沒想到李白最終還是不甘啊,直接套用《黃鶴樓》寫了這麼一篇《登金陵鳳凰臺》。


其實李白洗稿《黃鶴樓》的作品不止這一篇《登金陵鳳凰臺》,還有一篇半古半律的《鸚鵡洲》。全詩如下:

鸚鵡洲

[唐] 李白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李白天縱其才,有一種詩詞題材卻寫不好,為了出好作品,不惜洗稿


這首《鸚鵡洲》和《黃鶴樓》更像啦,從名字,到題材,到內容,無不模仿。如果說《登金陵鳳凰臺》還有點創新的話,這首《鸚鵡洲》則是徹頭徹尾的套用洗稿了。


因此可以看出,李白雖然天縱其才,但是在七律這種詩詞題材上著實是不擅長,據清朝詩詞評論家潘德輿先生 統計,李白一生,“七律只得八首”;同是清朝的評論家趙翼則說“青蓮集中,七律只有十首而已”;還有人嚴格按照七律格律統計出李白真正算得上七律的“止二三首”。所以說,七律是李白最大的短板,李白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寫不好七律,不惜放下身段去套用洗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