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題記:從海滄半島的中心位置-海滄行政中心往北遠眺,你會驚奇的發現,眼前似乎出現了一頂端正的烏紗帽,文化中心好比前額帽沿,蔡尖尾山的主峰為凸起的後帽,而聳立的海投大廈便是帽翅,如此情景顯然不是巧合,更像是一個預設的美好寓意。說起此地的風水,不得不說距離蔡尖尾山不遠的文圃山,大體上來過此地、稍懂得玄黃之術者,都會嘖嘖稱奇。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文圃山

一、一座文圃山,三個府縣邊

文圃山,不以雄偉著稱,卻以溫文爾雅的穩重和寡淡甘願偏居一隅,怡然自得地守護自己的方寸之地,儘管此地在歷史上曾經有過濃墨重彩,但最終卻都煙消雲散趨於平靜,究其原因,便是文圃山積年累月的漳泉交界,三不管地帶。同安尾、海澄角、龍溪邊,大概是文圃山周邊最好的詮釋,同安縣的最西、海澄縣的最北、龍溪縣的最東,大體上以文圃山為界。

同安與龍溪交界的北面為商業繁榮的角尾墟,墟市的四分之三為龍溪所轄,四分之一為同安治下的同安街,民間常戲稱為“一根扁擔跨兩縣,一個乞丐雙不管”,南面為跨溪的壺嶼橋,兩縣各佔一半;海澄與同安交界的北面為新垵與祥露,一個姓邱,一個姓莊,彼此相安無事,倒是南面的青礁與白礁,勢同水火,從未中止過械鬥和爭議。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青礁與白礁械鬥之記載

這交界處的三個區塊,如果各以一個通用的名稱稍作替代,那麼在同安者稱東孚,在海澄者稱海滄,在龍溪者稱角尾,他們分屬三個縣,又都距離縣治異常遙遠,以至於這裡成了三個縣治安最亂、最被忽略的“化外之地”。然而,也正因為如此,這塊區域的人們早已謀得了共同的出路,那便是出洋討生活,這大概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實寫照,如此另闢蹊徑,竟然給了三地另外出彩的機會,這不,遠在民國初年,這裡便成了有識之士特別關注的焦點。

二、角尾、東孚、海滄,合成“文山縣”

龍溪人林松磐經過仔細考察、摸索後,於1915年向北洋政府提交了一份詳實且具有直接實施意義的《福建開闢華僑新商埠議案》,該案於1916年12月27日正式被批准。這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議案,其主要內容便是以龍同海三縣交界地為基礎,設置“華僑特區”,以吸引華僑資本回國建設新式商埠,助力中華民族的經濟、文化崛起。令人惋惜的是,民國初年,中國軍閥割據,這份富有前瞻性的議案最終胎死腹中,只能孤獨地在檔案館裡述說著歷史的悲哀。儘管後來,林松磐的想法被孫中山先生納入《建國方略》中,但最終依然沒能成功面世執行,真是可惜。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嵩嶼國際碼頭

林松磐在對三縣交界地未來的建制規劃中,擬定了兩套方案,一個是激進、一步到位的華僑特區,一個是退而求其次的設置“特別縣”,總之,只要能制定優惠政策吸引華僑資本回鄉投資興業便達到目標。從他的設想中,這塊區域的具體範圍是明確的,“今試假定一區域論之,由西溪江東橋沿岸,下至海滄,以龍江下流為西南天然界線;由海線嵩嶼,沿至新安、霞陽,以鷺江支流為東南天然界線;由新安、霞陽沿至灌口,以沿海溪岸為東北天然界線;其連接大陸之交點,則以數千尺之天柱高山為障,由天柱山麓高原直至灌口海岸為西北天然界線;由天柱山麓至甲石狗鄉,再由朝天嶺取道北溪為西北天然界線;或由灌口取道父子嶺,直至龍津溪,為東北天然界線,如是則背山面海,左溪右江,周圍二百餘里,取名為文山縣。”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文山縣示意圖

“文山”之名,顯然是借鑑了文圃山的芳名,畢竟這是該地的文脈所在、風水寶地,誠如廣州十三行行首潘家的“同文行”、“同孚行”,馬來西亞檳城五大姓邱家的“文山堂”,大體上都是對自己的溯源、求同存異。

三、三縣地的今時往日

林松磐之所以看中這塊無人問津的三縣交界地,並非腦門一熱,而是基於當時中國及南洋的環境而做出的“最正確”的判斷。

這三縣交界地,如今仍然是廈漳的界線所在,只是他們已經脫離了“角落”的窘境,而升級為各自所在市的龍頭,原同安屬的東孚區塊被分成兩半,東孚片區與原屬海澄的海滄合併為廈門市海滄區;同安屬的同安街、龍池片區與原屬龍溪的角尾合併為漳州市臺商投資區。如今,在這兩個區裡,我們依然可以見到豐富的晚晴至民國遺存,如海滄區的蓮塘別墅、青礁慈濟宮、新垵紅磚古厝群,臺投區的天一總局、東美番仔樓、白礁慈濟宮、林氏義莊等,他們所反映出來的奢華與震撼,無處不透露著這些地方曾經的富庶和文化自信,而又有誰知道,這些成績正是這塊土地曾經被逼到絕處的無奈所爆發出來的能量。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白礁慈濟宮

角尾、東孚和海滄能以角落之地後來居上,成為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上國”,既得利於他們地理位置的優越和遠離縣治中心的偏僻,又與歷史上這裡發生的事件密切相關。

在明代,因海上走私而翻身成“天子之南庫”的月港,其港口群便包含了這三個地方,如東美、石尾、角尾、金山、白礁、青礁、海滄、金沙、嵩嶼、長嶼等都是當時舟楫往來、商賈雲集的通洋碼頭,但隨著清軍一路南下,鄭成功以海澄、同安兩縣為基地與清軍展開來回拉鋸,最終清軍為斷絕鄭軍的糧草供應,將沿海二十里劃為棄土,強遷百姓至內地,而角尾、東孚、海滄則是清軍重點提防的界外。也因此,這三個地方的百姓在強迫之下,大多選擇下南洋、過臺灣。從數據上看,崇禎年間的海澄縣人口共30,569人,到了康熙二十年復界時,人口僅剩10,136人。這還得扣除不在遷界範圍內的海澄縣治所在地(即八都、九都),其人口儘管有差異,但還不至於流離失所,由此可推測像海滄這樣的界外,人口消失十之八九並非隨意猜測。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海澄晏海樓

四、一時芳華東逝水

林松磐說及這三縣地時,如是感慨“蓋吾國沿海諸省,其經商海外者,閩粵最多,福建僑民漳泉獨眾…就三屬居民之習慣性質論之,該區以邊海之故,居民之經商南洋各埠,為時甚早,為數亦最多,外出則親戚朋友汲引牽連,居鄉則慶弔往來自成風俗,家族鄉規,三屬相同”,就如鑲嵌在白礁、青礁兩座慈濟祖宮牆上、散落於龍池巖上的碑記,我們可以同時發現來自角尾、東孚、海滄的華僑,他們都有著相類似的南洋經歷或者鄉賢身份,這份沉甸甸的記憶既透露出該地區深厚的華僑資本,又述說著三地心心相印的鄉情。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海滄

清初至晚清,苦苦未能增長的三地人口,很大一部分,便是轉移到了南洋,而他們也是三地重要的財源和保障。基於出洋的傳統,大約在晚清至民國時期,這裡出現了諸多繁華的商業市鎮,如灌口、角尾、東美、石尾、海滄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水陸交通發達,碼頭林立,除了具有南洋特色的騎樓存在外,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跡象,如工廠、新興商鋪,以及一些西方的教堂等舶來品。

林松磐也在他的議案中列舉了這樣的成功案例:如每年入款數以百萬計的郭有品天一總局;同安屬寮東社郭氏的製糖企業,分佈在龍溪田邊社、寮西社和海滄的水頭;龍溪屬福井社林氏在金桐社的廣福公司;海澄屬蘆塘社陳氏在石尾、海滄的蠶桑局;其他如三都新興公司、鋪頭種植公司、新岱織布公司等都是分佈在這三個角落之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儼然一個整體。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青礁蘆塘

林松磐在走遍南洋後,對於中國主要港口被西方國家佔據的事實深感憤慨,他力主在中國沿海找到一處地方能溝通腹地、臨近海洋,以化被動為主動深入開展海洋貿易,從而破解西方人壟斷中國海洋業務的困局,最終他的目標瞄向了具有深厚華僑基礎的三縣交界,並特別選擇了這塊地方最突出的岬角-嵩嶼,作為新式商埠的中心,他認為,這裡有著良好的避風港灣和深水碼頭,陸地方面又能溝通閩西南和江西,能夠較好地利用內地礦產發展工商業。

然而,有幸與不幸,這三縣之地在民國時期的各種嘗試最終都付之東流,無一有效,以至於在後來,三縣之地仍然是閩南府縣的邊陲、角落,甚至在57~58年經歷了錯綜複雜的區劃歸屬,同安人找不到同安的路,海澄人也找不到海澄人的家,想必要讓三地再次融合一起,也需要經歷諸多波折和時日,或許,沒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結果,僅以此文,向曾經破繭求生的先輩致敬。


(1)廖藝聰《海滄港的百年風雲》

(2)《廈門海滄文史資料》第八輯

海滄、角美、東孚,差點就成了民國第一個“特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