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支书

“三不”支书

——记岱岳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闫俊香

临近岁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从湖北武汉向全国蔓延开来。紧要关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疫情阻击战的号召,岱岳镇闻令迅速出动,全镇25村严密部署,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花园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在册480户、1192人。一条铁路将村分为东、西花园两处,住户分散,难于管控。村支书闫俊香已是65岁,且是全镇唯一一个女支部书记,能否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着实有点让人担心。但通过实战检验,花园村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开展的有条不紊,而且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闫俊香还被花园村疫情卡点人员暗地里给起了个绰号叫“三不”书记。

一不,是“不着家”。这个“不着家”的绰号,是他丈夫不知多少次去村疫情卡点上叫闫俊香吃饭时说出来的。“自从疫情开始,人们是呆在家里不出门,你是从那开始每天不着家了……”“不做饭、不着家到不用说了,吃饭也得三番五次请,我就不知道有多忙,再忙也得吃饭了哇……”“一回家就喊乏,这儿也痛、那儿也难受,一出门就变了个人,可精神了……”她老头子每次都说的停不下来,闫俊香经常都陪着笑,有时笑的热泪盈眶。正如她所说: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我就得冲在最前线!

二不,是“不知乏”。这个“不知乏”的绰号,是疫情防控组一起工作人员有目共睹的。闫俊香每天早早来,迟迟归,坚守一线。晚上有时12点多钟又出现疫情卡点了,大家问这么晚了过来干啥,她总是说睡不着,不放心过来看看。白天基本上不在村疫情卡点上,就是入户排查宣传。村老支书郭玉生说:“我真不知道你一个65岁的女人,每天一刻也不停闲,怎么就不懂的乏呢。”怎么能不乏困呢,尤其是一个60多岁的人了,她几次输液都是在卡点帐篷内完成,每天回家就像散了架子浑身疼。正如她所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得给大家作个表率!

三不,是“不讲情”。这个“不讲情”的绰号,是一些村民给他起的。自从疫情防控开始以来,闫俊香就像变了个人,原来见人就笑,现在总是板着脸。见人就唠叨:你怎么不戴口罩、你怎么又跑出来了、买菜还用两个人吗、快回家去……”在疫情卡点上,有个闫俊香的邻居认为和她熟悉,大概是在家憋的想出去转转,结果不仅没让出去,还让闫俊香给上了堂疫情教育课后悻悻而去。岂是闫俊香无情,实在是疫情可怕啊!正如她所说:咱们的严格管理,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啊!

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了,有勇挑重担的村主任杨俊英、有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父亲郭玉生和儿子郭建兵父子俩、有主动请缨参与防控疫情的群众郑生录、有党员主动捐献特殊党费1830元、有村民捐来的矿泉水和方便面……花园村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才为群众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国家正是因为总有那些一直负重前行的人,才擎起了民族的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