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教師為何每年要自己出五六百元買論文而發表?

九月花開101


提到教師寫論文這事,恐怕有不少教師滿肚子不舒服,正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寫論文可不是簡單事,那可是涉及到學術專業,對於很多不擅長寫論文的教師來講,即使有很出色的教學能力,但未必能寫得出一篇合格的論文,但問題遠不止這些。

學校每年都要評選優秀,論文過不了關就評不上優秀,自然會讓教師們攪盡腦汁想辦法發表論文。

評選優秀如今已經成了所有學校的常規工作,而這優秀評選還必與發表論文掛鉤。我們都知道,站在學術專業的層面看這論文的撰寫,一篇合格的論文既耗時又耗力,對於很多在一線教學的教師來說,真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為了能拿到優秀,就只好想盡一切辦法,如花錢請人代寫,如在學術期刊上花錢買版面費等。有多少教師精於此道呢?如果我們去學校做一個調查,恐怕絕大多數都不擅長,一談及還會頭痛呢。

為職稱評選所需,不得不託關係找門子,甚至花錢去發表專業論文,真是愁煞人啊。

幾乎每一名教師都會參與職稱評選和晉級,而職稱評選中有一項內容必須要完成,這就是撰寫論文,相比上面所講的每年學校組織的評優而寫的論文,職稱評選論文要求則更高,撰寫的難度更大。如果沒有相當的專業功底,且又不擅長寫專業論文,恐怕通過的可能性不大,但這又波及到個人的切身利益,這才不得不讓教師們被迫去想辦法完成論文寫作和發表。於是乎,就出現了託關係找門子,甚至花錢去買版面的現象。

發表論文有獎勵,尤其與績效工資掛鉤,無疑刺激了一些教師專門精研寫論文之道。

筆者曾經接觸過一些學校教師,從他們口中得知,每年到年底進行績效工資核算時,凡是這一年發表論文多者,得到的績效工資就明顯多。而這恰刺激了一些擅長於寫論文者,或者說有門道者去發揮他們的“長處”,這樣一來就出現有人歡喜有人愁的局面。而這種與發表論文相掛鉤的績效評選機制,也恰導致一些教師不把精力放在教學本身上,也導致一些教師心裡不服氣,從而內心產生怨氣,這在很大程度也會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結束語:術業有專攻,對於一線從事教學的老師而言,如果不把寫論文與各種名目的評比和職稱晉升相掛鉤,恐怕也不會催生出論文造假,學術不端的種種醜陋現象。好在,教育部已經意識到學術論文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下一步將會做重點規範,但這可能需要時間,需要勇氣。


寒石冷月


買論文而發表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去年,我和同事聊起我職評需要論文的事。

我,農村教師,2020年就夠30年教齡的條件,可以更進一步,參評副高級職稱了。但是,我給同事講,即使這一個條件達標了,可是,我兩手拍啪,無其他任何職評硬核,也是空有30年教齡這一個條件。

同事說:“我想不想搞論文?如果想的話,我可以替你聯繫聯繫。”

“你有辦法嗎?”我表示好奇。

“我的手機朋友圈上,經常會有人聯繫我,問我要不要論文。”

“什麼層次的論文?大約需要多少錢?”對於我這個農村教師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既省事,又管用的辦法,也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機會,確實是一條捷徑。

“他們講,要什麼有什麼,而且,一定符合職評條件,同時,還會按照個人的要求給寄過來獲獎證書及發表的論文期刊樣本。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可以給你詳細地問一問。”

服務確實挺全面的呀,連職評需要的省級甚至是國家級論文都可以搞得到,厲害!我搞不搞呢?花錢不花錢?如果真的搞到手了,說不定或許真的就能幫助我晉上副高。這確實讓我激動了一番。

但是,我仔細想一想之後,我猜想,這一定是在手機上專業騙人的,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天知道他是什麼人?怎麼能相信從未謀面的人呢?一定是騙子!

再說了,這樣的事情不能見光,弄不好就會被發現,到時候就有嘴也說不清了,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和未來。還有,我都是馬上就要退休之人,不能搞這種事情,寧願不晉級,不漲工資,也不能弄虛作假,欺騙自己,欺騙上級領導。這樣的事情一旦被抖出來,自己以後還怎麼在教育戰線上混?著實不能做!

我想了又想,就給同事講:“散了吧,不要問了,別再被騙子騙了。”

同事說:“其實,這樣的人就是不能相信!”

最終,我沒有花錢,也沒有弄那種高深莫測的論文。


中小學教育者


真經在高校做了多年職稱工作,對論文是比較熟悉的。在現在的評價體系下,中小學教師每年花5、600發表論文那是非常正常的。



第一,這五六百元,肯定不是買論文。如果你買論文,五六百肯定下不來,五六千可能差不多。這些論文應該都是老師自己寫的,但寫完要發表,需要交版面費,但版面費也不是想交就交,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排著隊發論文,所以,現在很多人想要發中文期刊論文,都會直接聯繫期刊代理。說實話,我現在也不知道這些期刊代理都是什麼來路,但他們確實可以保證你的論文能發出來,而且收費並不是很貴,不過要小心別發到假期刊上了。



第二,目前論文帶來的利益遠大於五六百元。真經知道,有些學校會要求老師一年至少發表一篇教學類論文,刊物可以不限,但直接跟績效掛鉤。有些老師能寫,而且質量很高,這樣投出去自己就能發表。但有的老師寫不出來,或者只能湊上一篇,這個時候就需要找論文代理發論文,花五六百,可能能多掙幾千的績效。


第三,花幾百元發中文期刊,在大學老師看來,簡直是小兒科啊。像nature主刊基本不收錢,但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這樣的刊物,版面費可能達到5000,dollar,摺合人民幣3萬多。而且國外一些雜誌社,一看是中國作者,還會提出成倍的版面費。因為他們知道,中國作者願意掏,也掏得起。花3萬發一篇論文,可能換來一個教授,而教授一年多出來的工資就不止3萬。而且,這個論文發出來,學校有獎勵,項目裡能報銷,壓根不用自己花錢啊。難怪,最近科技部、基金委下發通知,非三高論文(國內頂尖、國際頂尖、頂尖會議),不得報銷論文版面費。這一招,足可以斷很多境外期刊的生路。


所以,從目前的大環境來看,一個老師每年花五六百發論文,那真的是不算什麼。但是,這種風氣足以讓老師們感到深惡痛絕了,這種畸形的評價體系,什麼時候才能改過來呢?


高校人才真經


我是繪語文,從事教育,喜歡聊點教育,歡迎各位網友朋友評論。

有的教師(初等中等段教育教師),每年,花500-600元,買論文發表。這是幾個關鍵詞。每年都花錢發論文,應該另所圖。

1、如果是評職稱,發再多的500-600元的論文評正高級、高級職稱是站不住腳的。

以山東省為例,2016年05月23日,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佈《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基本標準條件》中對正高級和高級的教研要求分別為:下圖(下面第一張為正高級,第二張為高級)

正高級,任現職以來出版過或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過獨創性的教育教學研究著作或論文。高級,任現職以來出版過或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過與任教學科相關的具有較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研究著作或論文。或具有較高水平的教研成果,在本校以及更大範圍內推廣應用、示範學習。

無論是正高級還是高級教師評定,論文的要求都是發表過,並沒有限制數量,當然數量越多越好。500-600元一篇的論文應該是很低劣的,發再多數量的低劣論文,不如實實在在打造一篇高質量論文。

筆者曾在《山東教育》發過一篇文章,不僅不需要花錢,而且還有不菲的稿費。

2、如果是為了獲得榮譽,這種方法要不得。

很多學校為了鼓勵教師搞科研,會出臺一些科研加分的政策。發的論文越多,評選各種榮譽的幾率就會大。很多教師為了獲得各種榮譽,你會發各種論文,但是自己又不會寫,怎麼辦,那就只能花錢買論文發表了。如果是這樣,這種榮譽不要也罷,不是通過自己勞動獲得的成果,終究有一天會被戳穿的,為了自己,也為了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保留一份敬畏感。

3、如果喜歡教育,多讀書,多思考,多總結,不需要花錢,你也能發表論文。

一線教師主要任務是教學,參評高級教師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教學業務精湛,教學業務精湛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課堂教學能夠駕馭自如,有創新點或新穎性,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得到同行認可。”課堂就是一線教師的陣地,把精彩的課堂實錄記錄下來,也可以發表的。翻看某一學科的核心期刊論文,有很多是課堂實錄。如果有心,完全沒必要花錢發論文。好的期刊也不需要買版面費,當然會有好的期刊收版面費。我們可以尋找好的不收版面費的期刊投稿發表。

總結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很多很多師範院校的校訓,弄虛作假的事情做不得,待戳穿是就後悔晚矣。


我是“繪語文”,如果覺著我說的在理,請關注我,主頁有更多的有關教育的內容。


繪語文


花五六百能夠買來論文嗎?頭一次聽說。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五六百並不是買論文的費用,而是交給出版社的版面費,是正常合法的費用。

1.晉升職稱需要論文

教師提高收入的唯一途徑就是晉升職稱。例如講師和副教授相差一個等級,工資差距大約在1500元左右。

而晉升職稱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論文。目前來說,除非出版社約稿,可以免收稿費。對於普通老師的投稿,都是收版面費的。

2、版面費標準不一樣

不同級別的期刊版面費標準不一樣,五六百級別上算低的,有的期刊可能會有四五千元的版面費。

就算是花版面費,也不一定就能夠發表論文,投稿之後,出版社還要審稿、符合要求的論文才能發表。好的期刊錄用率可能不到百分之十,競爭是非常大的。

對於水平稍微欠缺,或者沒有時間寫論文的老師來說,可能存在買論文的想法,也會有代理公司代寫代發論文,這時候,費用就不是五六百了。當然,買論文代寫論文都屬於學術不端行為,是國家明文禁止的行為。


小馬老師說


我想談談自己,讀研期間以及畢業後兩年內,發表過六篇北大中文核心,之後在企業寫過幾十篇省級和國家級期刊論文,來到高校後,論文發表的倒不是很多,因為我是在民辦高職高專院校,沒有科研,發表論文自己掏錢,版面費很貴,加上上課繁重也就懶得寫論文了。但我經常指導或者幫別人參考,助其發表論文,今天來談談這個話題,給大家分享一些發小論文的經驗。

我先來回答上面的問題。

第一,中小學教師有沒有必要發表論文。

有必要。

因為教師這個職業,不僅僅是教書育人,還是研究者的角色,要不斷反思、總結。甚至鑽研。

高校教師做科研是主業,中小學教師寫論文也是必要的。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但中小學教師又不同於大學教師,所以發表一些教學經驗、課堂管理、課程案例、教學心得之類就可以了,一般省級國家級的中小學階段的期刊很多。

另外,發表論文,也是社會對教師認可度提升的證明,你有教學經驗,就是你的成果,就是你的證明。說明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反思、鑽研、總結。

最後,發表論文最有必要的就是,論文發表和職稱評審掛鉤。所以發表論文很有必要。

第二,論文怎麼撰寫?

相信很多老師文筆很好,又有想法,又能表達,那就寫出來就行了。如果是研究論文是要求一定格式的,大家可以按照下面圖示的步驟和格式來套你的內容就行。

如果你又目標刊物,那就按照刊物中的樣本論文作為參考格式,來撰寫你的論文就行,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

第三,怎麼發表論文?在哪裡找合適的刊物?

當然,如果你想找代理機構,直接交錢就行,但是現在發表論文的價格不菲,省能基本都上千,中文核心更是兩三萬元,對於大部分教師而言,還是不小的開支,如果你不著急,其實可以自己找刊物投遞。

在哪裡找刊物呢,我給大家介紹兩個網站,尤其是第二個,非常實用,而且可以收集大量零版面費甚至還有稿費的刊物,進行投稿。我當年寫論文投稿完全是為了賺稿費。

第一個網站,當然得介紹中國知網。可以說是國內學術第一數據庫。

如果要在知網找合適的刊物投稿,那就在主頁文獻搜索欄,點擊文獻來源,然後輸入自己想搜索的期刊類關鍵詞,比如我輸入了“中小學”,就彈出了很多期刊名裡中小學三個字的期刊。或者在期刊導航裡,輸入中小學,就會檢索出所有收錄在知網的,期刊名裡有“中小學”三個字的期刊,而且按照影響因子進行了排序。你可以根據你的論文的創新度、價值性選擇合適的期刊投稿。

可知網的文章若是想要下載就要收費,可以在百度找“知網鏡像”,每天可以面費下載幾篇文章,若是要大量下載,需要購買,知網鏡像很便宜,一天一元,不限量下載。不知現在價格多少,前些日子還是這個價格。

第二個網站,萬維書刊網。

這個網站真的很棒,可以蒐集幾乎所有國內期刊,而且有很多詳細的信息,包括每個期刊的定位、點評等。尤其是,在這個網站可以找到很多零版面費的期刊,甚至有稿費。

比附大家在主頁就可以看到五版面費期刊有2277家,進入後,各行各業很多期刊,教育科研類零版面費期刊有四五百個,點擊進去,就看到下面的兩幅圖。有不少期刊不收版面費還有稿費,如果不著急投稿發表,可以自己先投遞這些期刊。

大家可以仔細參考,這個網站對我們中小學教師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寶藏網站。聲明,我真不是推這個網站,只是真心覺得對於想發表論文的教師有用,所以分享給大家。

今天就介紹到這裡,都是截圖寫文發圖的,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

我是小蟲大鵬,口號是,小蟲也要有夢想,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努力,共同進步,走向成功。


小蟲大鵬


有的老師為何每年要自己出五六百元買論文而發表。

很簡單,就是為了評職稱,為了在各項評比中勝出。沒有第二種答案。

花錢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花五六百元如果能夠評上職稱,穩賺不賠,都是職稱惹的禍,現在職稱高一級,大約要多一千多元錢,什麼概念?也就是幹同樣的活,甚至不幹活,你就能夠每月比沒有評上的多一千多塊元,這一千多元就屬於躺贏,躺賺。你以為單位中那些每天忙得團團轉的人掙錢多,錯了,發工資是要看職稱的,你如果評上職稱,你就是不幹活,你領的錢也比沒有評上的,每天埋頭苦幹的多。這就是現實!

我說這些,你就知道為什麼有一些人花錢買論文了吧!

說實話,這僅僅是論文中的陰暗面,論文是有其存在道理的,並不是一無是處,我可以這樣說,真正能夠寫出論文來的老師,水平絕對不一般。每個學校裡不管形勢如何,總有那麼幾個專注於教研的,專注於教學的,他們把教育當成一種事業來做,勤於動筆,善於反思,教學上非常刻苦和勤奮,說實話,這些人寫得東西,真的很精彩,也真有自己的思考和見地。這樣的人的論文真的能夠看出這個老師的水平,我想說,這些人的論文,如果拿到評職稱一點都沒有問題,確實有水平。所以論文不能一棍子打死,髒水和孩子一起潑掉,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行業論文是由存在的必要的,為什麼?

1.論文反應了一個行業的科研動態,讓人們互通有無,互相借鑑,智慧共享。

我沒事的時候,喜歡讀一點專業性的文章,有些文章真的很精彩,也能夠反映出最新的行業的動態,論文的存在就是傳遞行業的最新動態和信息,供大家借鑑和參考。如果沒有論文的話,一個行業很難很難 溝通和交流,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教育行業沒有論文的存在,會是一個什麼樣子,怎麼知道現在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如果醫學領域沒有論文的存在,怎麼知道當今的最新研究動態。所以論文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並且會在一定的時期內長期存在,不管你高興不高興,都會存在,因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文明成果的共享的,我們所看到的比較多的負面作用,僅僅是被一些人鑽了空子,走了捷徑而已,不能說論文就一無是處了。

2.論文記錄行業動態,促進行業成長和個人的專業成長。

說實話,我的成長就特別受益與一本行業的刊物,雙核心期刊,選文優質,我一工作,我就喜歡讀,知道現在還訂閱,還在讀。因為裡面的文章確實反映了這個行業 最先進的研究成果,讀後絕對受益匪淺,很多人可能嗤之以鼻,但我想說,那是你平時就不注意學習而已,你不但不喜歡讀專業書籍,也同樣不喜歡讀其他的書,這個和論文沒有多大的關係。一個行業的最新的研究動態,就看這個行業的論文,它確實促進了我們專業的成長,只是個不爭的事實。

在國外,論文一直是各大高校招聘很硬的硬件,你在國際著名期刊上能夠發表一篇論文,這就是水平的象徵,這就是你的很高的榮譽。

那麼為什麼在國內,論文卻如過街老鼠,人們喊打。我認為原因如下:

1.監管混亂,論文的買賣形成一條地下利益鏈。

對於刊物出版機構缺少必要的監督機制,有刊號沒刊號的,雲龍混在,良莠不齊,人們無法分清。一個行業的混亂,肯定是與缺少監管有關,比方說,我們的刊物論文監管,有沒有查重率的監督,有沒有公示制度等等。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人們對論文不再看得高高在上,論文的買賣形成了一條利益鏈,只要花上錢,你什麼也不用管,有人會給你寫好了,登到刊物上。有些刊物連名字都沒有見過,至於刊號是不是真的,能不能在知網上查詢到,這個都沒有人管。這就導致有一些人,確實在論文的買賣中獲利,並實現了 雙贏。買論文者,拿上錢以後,買到論文,評上職稱和榮譽,獲利。賣論文的獲得了金錢,雙贏!

2.職稱問題困擾大家。

職稱一直是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職稱晉級這是讓很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前幾年職稱比較好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些事情,也沒有買賣論文的現象,職稱難評了,也出現了這樣的一些情況,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對於任何行業都是一個樣。

3.絕大多數老師,根本就不會寫,也沒有心思教研。

論文時常之所以這樣混亂,出現買賣問題,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絕對大多數老師,根本就不會寫,也沒有心思教研,不肯下功夫,又想走一條捷徑,那麼就會想方設法去找平,卻彌補自己這方面的不足。說白了,買賣論文者絕大多數是老師,他們一方面花錢買著論文,一方面又咒罵著論文買賣。助紂為虐者往往也是始作俑者,看起來受害者,也往往是受益者。

一次搞一個活動,我看到很多老師拿出了論文,我一看,刊物,我就知道是野雞刊物,我就知道是花錢買來的,因為行業內比較有名的刊物就那麼幾種,大家都很熟悉的。

但就是這些買論文的老師,他們在言談中對教研對論文嗤之以鼻,大發牢騷。彷彿自己就顯得那麼無辜,彷彿自己就是受害者。其實我知道,他們才是真正的施暴者,是論文時常的混亂的始作俑者。因為他們根本就寫不出來,根本就沒有那個水平,他們不但對論文嗤之以鼻,他們對所有搞教研的都懷有一種敵意,彷彿別人都是在作秀,

論文的買賣,恰恰說明教研能力底下!只能靠這種方式出位了。

正如韓寒所說:有時候,看起來的弱者,其實與你想的恰好相反!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在一次業務能力評選中,有一個在全市比較有名的老師 ,竟然落選了,連學校都沒有走出去,就在學校的評選中刷掉了,為什麼?因為她雖然上過市級的課,也經常參加活動,但她沒有發表論文。但其他人卻在評選中拿出了論文,並且封皮上標註的是核心期刊。巧合的是,竟然有兩個老師拿出的刊物都是一樣的。這老師憤而舉報,直接就向上面說:他們的論文是假的,花錢買的。上面一查,確實如此!榮譽撤銷,老師們之間撕破了臉皮,有人說,那個舉報的老師,何必呢!都是一個學校的!

我想說,做的好,買論文的沒有資格評判別人!


語文在線


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隨著學術不端行為的不斷曝光,大家的目光又轉向了老師的論文,老師每年為什麼要買論文發表呢?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為評職稱需要,二是增加年度考核分。

現在有些地區評高級職稱,不需要課題研究,但一定需要論文。很多老師評職稱都為論文和課題研究發愁,課題研究的確比較麻煩,所花的時間較長,普教課題都需要研究三年,還不一定能保證結題。相比之下,論文就簡單得多,從寫論文到發表,兩個月時間搞定。而有些老師根本不會寫論文,這可咋辦呢?花錢找人寫論文就是他們發表論文的一種方式。


由於受到翟天臨事件影響後,學術市場進行了大整頓,抄襲、拼湊在某些刊物上發表的情況越來越少。有一些人就瞄準了老師的論文市場,專門為老師寫論文,寫一篇論文的價格在500~1000不等,寫好的論文還要在某些刊物上發表,老師的論文要求在教育類刊物上發表。發表論文也是很有講究的,期刊編輯回對論文提出修改意見,按照編輯提出的修改方向進行再次修改,達到發表要求就會很快見刊。

如果老師買一篇論文,在不同的期刊上發表的價格不一樣。教育類刊物有國家級、省級、市級和地方刊物。如果老師評高級職稱,論文要求是省級以上教育類刊物(包括省級),題主說的五六百元的價格是假刊的報價。論文不能在國家認可的網站上查詢到,刊物也沒有經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備案。這種論文在評職稱的時候是不會通過的,但可以忽悠學校裡的領導,能夠在年度考核的時候佔點優勢。

老師發表論文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年度考核加分。年度考核分越高,評職稱的希望就越大。有的學校的績效考核也與年度考核分掛鉤。這或許是某些老師買論文發表的目的。


Lance課堂


普通老師為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通常要交500—1000元不等的“版面費”。這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秘密“。

按常理講,老師寫一篇論文,不管怎樣講,也是教師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所創造的智力成果,投稿到某刊物上去發表,刊物應付出老師稿費酬勞才正常!

可為什麼就“黑白顛倒”了呢?

表面看這個現象,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

自從“發表論文若干篇”成為教師評審職稱的硬性條件後,幾乎全國每一個老師都有發表論文的迫切需要。

但是一位普通老師要想在國、省級期刊上發表自己的論文,實在太難!

其難,並非老師論文寫作水平不夠。而是,讓期刊免費或付費刊發老師的論文,幾乎成為不可能。

原因是現在的期刊,在網絡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已基本喪失了原來的靠發行維持贏利的可能,致使其正常運行舉步維艱。

不過,職稱制度卻意外地給期刊帶來了一個千載難逢且一本萬利的“維生術”:

既然評職者需要,期刊收取發表“版面費”便順理成章。

不怕網友笑話:

“三味”在評高級時,發表在國家級的期刊上的二篇論文,也是付過費的。不過,論文是自己辛辛苦苦寫的,純原創,沒任何抄襲。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花錢發表論文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談談也無妨。我就花錢買過。說起這事,我也糾結!

是這樣的,那篇論文是和別人共同撰寫的。後來人家聯繫到某教育刊物的編輯,付版面費可以發表。人家徵求我的意見,說,平均這筆費用吧,反正評職稱用得上。想了一下,也對,況且均了之後費用不算貴。當年人家就評職稱,用上了,我呢,雪藏著,猴年馬月能用上呢,天知道!

多年前,我是有心寫寫東西的,也有零星的豆腐塊發表,後來就不行了,投出去的都是石沉大海,現在寫的主要是教育徵文,也獲了不少獎,有的拿去投稿,同樣是杳無音訊。

認識一個老師,文筆了得,發表不少文學作品,也發表過論文,他坦言,發表論文比發表文學作品難得多。很多教育期刊,都是約稿,你沒有一點名氣,誰會關注你,雜誌社的編輯基本不看投稿郵箱的,因為稿件多的是。有些版面刊登自由來稿,但僧多粥少,好事也輪不到你。他說的也許一家之言,但論文發表難是不爭的事實。

文筆好的老師發表論文都這麼難,其他老師更不用說了,令人煩惱的是,論文又是評職稱的一道門檻。在這種境況下,花錢買版面也就成為了無奈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