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孔昭來 周康元 張志魚 高源 吳嶽

(13)雕蟲小技亦才難,丁瘦泉愚竟底幹。一笑中原真得鹿,將臺新拜孔都官。汾陽孔昭來文叔,臨川周康元希丁,北平張志魚瘦梅,貴池高源心泉,甘泉吳嶽南愚。

孔昭來、周康元、張志魚、高源、吳嶽五人均為享譽舊京各擅絕技的藝人且均工篆刻。

孔昭來(1889—1955),字文叔,好河汾布衣,山西汾陽人。精書法篆刻,長與舊京書畫篆刻家交流,在京城頗有名氣。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孔昭來為周肇祥刻“自獲道符不由師授”印


孔昭來生平不甚詳盡。孔文叔曾為壽石工刊印數方。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孔昭來刻“踏雪終南聽濤壺口”印


周康元(1891—1961),原名家瑞,字希丁、西丁,晚號墨盦,祖籍江西金溪,自曾祖定居北京。幼年曾進琉璃廠富潤軒古玩鋪學徒,1918年開設古光閣文玩處,解放後曾在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文物組摹拓古器物和保管文物,1957年參加首都博物館籌備工作,負責摹拓古器物和文物鑑定,畢生從事篆刻摹拓事業。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周康元“伯龍寶藏第一”印


周康元為古光閣經理,亦為舊京著名金石社團“冰社”副社長,擅長摹拓古器物和文物鑑定。

張志魚(1891—1963)字瘦梅,又字通玄,號寄斯庵主,北京人。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工書擅書,能篆刻,尤長於刻竹,雖無師承,但自成一家。曾在北平藝專教授竹刻、篆刻,著有《刻竹,治印無師自通》、《寄斯庵印譜》。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張志魚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民國報刊中的張志魚篆刻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張志魚刻“李宗澤印”


高源(?),字心泉,工書法,擅篆刻,並精於刻竹。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高心泉刻“琴娛樓藏書畫”印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民國報刊中的高心泉篆刻


張志魚、高心泉均擅長竹刻,張志魚有為北派刻竹創始人,亦工篆刻。

吳嶽(?),字南愚,江蘇揚州人。工書擅畫,刻象牙之技藝享譽舊京,能在指甲大小象牙片上刊刻百言古文一篇。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吳嶽刻“張志潭”、“遠伯”印


吳嶽擅長刊刻象牙印,尤擅微雕,所刻作品精美絕倫。壽石工與此五人均有些交往。

對於篆刻,壽石工重視印外之學識,他精於詩詞,善於書法,故此治印標榜文人印。此詩首句先談及篆刻之道雖為小技,但需要“才”,即學識。

孔、周、張、高、於似乎在壽先生眼中均屬乏“才”,故而第二句談及此四人水平相當,故難分高下(“丁瘦泉愚”,“丁”即周康元,字希丁。“瘦”為張志魚,字瘦梅。“泉”即高心泉,“愚”為吳嶽,字南愚)。

第三四句詩則壽石工認為五人中惟孔文叔治印尚佳,堪居五人之首。可見壽先生此詩似視此五人治印存工匠習氣,因乏“才”而難成大家,雖他們兢兢於篆刻之道,然難與諸多學養深厚的篆刻家等埒。

金禹民

(14)奇字覃研有會心,一爐皖浙費沉吟。敢雲薪火真傳在,冰水青藍敢不禁。宛平金禹民學於餘。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金禹民


金禹民(1906—1982),姓馬佳氏,原名馬金澄,字宇民,後改字禹民,號宜齋、西橋、別署自耕老人,齋名謙牧堂、長年館等,鑲黃旗滿洲人,生於北京。早年家貧,入北京宣武門內麗觀齋古玩鋪學徒,初從遺老金梁學習書法、篆刻及金石學,後從壽石工習刻印。1939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篆刻導師,1949年後,歷任故宮博物院文藝技術員、北京金石書法研究社理事、中國書畫研究社藝術顧問等。

金禹民為壽石工弟子,民國時期即在琉璃廠頗有名氣。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民國報刊中的金禹民篆刻及巢章甫題字


是1949年後壽石工印風的重要繼承和發展者,其在北京的影響至今不衰。

他曾多次為老師壽石工刊印,在壽先生心中對此弟子頗為看中,北方的各類期刊亦多次介紹金禹民的藝事。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金禹民刻“紹興壽鉨甲戌年五十”印


金禹民師從壽石工,治印師法吳讓之、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諸家,後力摹先秦兩漢,尤長於制小印,盡得其師壽石工真傳,其臨摹功力極為精深,摹作幾能亂真,並善雕刻印紐、硯臺等。

文人篆刻家為何看不起匠人篆刻?文人印和匠人印的區別何在?

民國報刊中的金禹民刻硯拓片


此詩首句壽石工讚揚了弟子金禹民對文字學的刻苦鑽研,第二三句則談及金禹民將浙皖兩派篆刻融為一爐,堪稱是自己的得意門生和傳人,末句壽先生表達出此弟子能“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期許。可見金禹民在壽石工弟子中備受老師的喜愛。(未完待續)

(作者鄒典飛系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京派書法研究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