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隔离期间死亡算工伤吗?(思考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件)


本文由法谷团队综合整理

任何人的发声,都可能被关注

我们的思想,终将被时代记录

-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当脆弱的生命遇到法律时,是听大众声音还是专业人士的意见?在本次疫情中体现的很明显。疫情中的一粒灰对于社会个体来说就是一座山。法谷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于2020年3月8日就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南环路欣佳快捷酒店发生坍塌事故发表了“因疫情原因集中隔离酒店倒塌,伤亡隔离员工是否应该被认定工伤?”一文。

因隔离期间死亡算工伤吗?(思考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件)


一、部分网友的意见:不认定工伤

该文发表后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众多网友留言提出了不同意见。

因隔离期间死亡算工伤吗?(思考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件)

因隔离期间死亡算工伤吗?(思考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件)

因隔离期间死亡算工伤吗?(思考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件)


可将上述网友提出的意见总结为:因酒店倒塌致使复工回泉州而因当地政府疫情防控的要求被隔离在该酒店的员工遭受此次意外事故,责任不应由企业承担,不能认定为工伤。受伤或死亡的被隔离员工的责任承担人应该为:国家——因隔离行为是政府行为;酒店——酒店倒塌。


二、多数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认定工伤

在专业人士圈内,对此意外事故多持不是工伤的观点:

有专业人士指出,“对于泉州欣佳酒店事件是否认定工伤,个人意见很明确,我用一句话来概述,相应法律、法规及政策在此不再赘述,即:(重点疫区到泉州的非疑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立即上班)=(酒店集中隔离观察),(因隔离观察劳动者无法工作发生事故受伤)≠(可以按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适用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认定工伤),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实属于法无据。”


三、疫情以来广受争议的几起工伤认定案

1.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工作中染新冠肺炎认定伤亡。“新华社武汉2月7日电(记者廖君、乐文婉)记者7日从武汉市人社局获悉,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因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去世后,武汉市人社局按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规定认定李文亮为工伤。”

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刘文雄过劳在家猝死被认定工伤案。“据3月7日新京报报道,2月13日,刘文雄在家中突发疾病并晕厥,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刘文雄在1月12日至2月12日共接诊患者3181人。仙桃市人社局称刘文雄并非感染新冠肺炎,也未在规定的工作时间与地点死亡,所以不予认定工伤。3月7日下午,刘文雄儿子告诉记者,目前家属已收到《认定工伤决定书》。仙桃市人社局工伤科科长樊海波亦向记者证实,经行政复议,刘文雄现已被认定为工伤。”

依据:未见公布。

3.黑龙江人社局认定志愿者付永杰工亡案。志愿者付永杰于2020年2月14日,在卡点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认定、当日办结,仅用1个小时即出具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认定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款(一)项之规定,认定付永杰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为视同工伤(亡)。

4. 贺州殉职医生钟进杏因过劳在医院宿舍内死亡被认定为工伤。据@贺州普法报道,2020年2月28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钟进杏因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因公殉职,年仅32岁。2月29日,八步区人社部门认定钟进杏为工伤,一次性发放工亡补助金78.502万元、丧葬补助金3.3464万元,3月1日已拨付到位。

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款(一)项之规定,认定付永杰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为视同工伤(亡)

5、隔离期员工工伤认定书

《工人日报》2020年3月3日报道:浙江宁波市人社局官网公布了奉化区人社局近日作出的宁波市首份隔离期工伤认定书。其中显示,奉化某公司处隔离期的1名员工因突发疾病死亡,区人社局认定该员工为工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月28报道:奉化区人社局表示,之所以认定为工伤,

首先,员工袁某某是公司召回的隔离期间公司向袁某某支付工资其次袁某某出事地点在公司里面的隔离区再次,出事时间是白天。因此,袁某某事发时可被认作是处于工作时间,符合工伤认定的规定和范围。


四、疫情中工伤认定的逻辑拷问

自疫情爆发以来,工伤认定的基本原理正在发生变化。

1,从必然因果关系向条件因果关系转变。按照传统工伤的一般理论“工作原因”应该属于“必然因果关系”。但是,自疫情以来,工伤认定实践正在向“相关的条件”关系转变。上述五案均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2.将工伤认定同劳动关系存在视为同一逻辑,只要有劳动关系就尽量认定为工伤。

《工人日报》:人社部早在1月24日发出通知,要求对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显然,这是

对处于治疗期、隔离期或医学观察期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工作状态的明确认定,也为各级人社部门处理与此有关的工伤认定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

3.延伸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将因疫情管控被隔离的场所视同为工作场所,或者工作岗位。浙江宁波市人社局奉化区对袁某工伤认定一案体现出了此倾向。

4.过劳死被认定为工伤。钟进杏因过劳在医院宿舍内死亡案和刘文雄过劳在家猝死案是这一代表。

5.“为了公共利益”视同工伤内涵被放大。防控疫情是目前最大的公共利益。在这一自然灾害面前,所有防控疫情的的工作,包括人心都成为最核心的力量。凡是同防控疫情有关的伤亡都存在纳入工伤保险的社会期待。例如,黑龙江人社局认定志愿者付永杰工亡案。


五、因泉州欣佳酒店倒塌事故导致被隔离员工伤亡是否认定工伤的预测

尽管许多专业人士对此持否定态度,但若按照目前疫情中的工伤认定趋势,因泉州欣佳酒店倒塌事故导致被隔离员工伤亡的,将很可能认定工伤。

毫无疑问,全面检讨工伤认定标准的时代已经来临。重新设计工伤保险制度,使其同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统一建立事故伤害法律制度或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