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有哪些讓你細思恐極的細節?

最高讚的回答是:

好人成佛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是啊,這世上最難做的,就是好人。

2月25日,一則“武漢義務送藥被人舉報”的新聞,引發熱議。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被舉報的25歲男子叫吳悠,是一名實習期的中學物理老師。

武漢封城後,他騎著電瓶車,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為求助者義務送藥。

起初,他只是想搭把手、幫個忙,沒想到,這一送就是一個月,先後幫助600餘人。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隨著疫情施越來越嚴重,市民對藥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有時候,因為送得遠了一點,回家路上,電瓶車就沒電了,他就只能在公共廁所裡充電。

每天回到家,都是凌晨一兩點。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還有一次,吳悠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給確診老人送藥。

我不知道送藥前,他是否害怕過。

只知道後來他說,因為老人的家人都在外地進不來,又沒等到床位,如果沒有藥,可能就撐不下去了。

而他的藥,恰好就讓老人撐過了等床位的兩天。

他又說:“外送的關鍵不在於藥本身,就是讓他們感覺還有一個人會幫你。”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身體力行、守護著希望的人,卻被人以“非法售藥和牟利”舉報,並被公安局約談!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吳悠剛從外面送藥回家。

他表示:自己所送的物資,像連花清瘟、口罩、酒精等防護用品,都是免費的,阿比多爾、莫西沙星等四種藥,也都是低於市場價出售。

說實話,我看到這句話真的哭了。

因為我的一個朋友就在武漢,他也曾託過志願者買物資。

他說,你永遠不知道這些人對於武漢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你也永遠不知道,他們是賭上了命,去幫助別人。

而吳悠剛就是這些志願者中的一員,而且還是一個在實習期的老師,已經墊了一萬多元。

他冒著這麼大的危險送藥,即便是收費的,也低於市場價。

連這都能噴?

他們知不知道,他的奶奶還在住院,他的家人還要吃飯?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他也還要去幫更多的人。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要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難道連這也錯了麼?



奇葩說辯手詹青雲曾說:

一個文明的社會是要解決苦難,而不是製造出更多的超人。

醫患矛盾解決的,應該是制度和方法,而不是要求醫生們變成超人。

也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師變成蠟燭、所有的科學家安貧樂道,憑什麼?

是啊,憑什麼?

但現實中,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好人,所以他們還必須是聖人。

如果不是看到報道,我都無法相信,連鍾南山和李蘭娟都無法倖免。

有人費盡心思,搜出了8年前的記錄片《中國人物誌》。

極盡挑剔地指責鍾南山的兒子鍾帷德,只因他用了愛馬仕皮帶,就扣上了“不樸素、扎眼”的帽子。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而李蘭娟的兒子,也僅僅因為開公司,就被汙衊為發國難財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中國開公司的人有上千萬,難道僅僅是因為他的母親是李蘭娟,就不能開公司麼?

而且對於他們來說,自己的孩子被攻擊,比攻擊自己還難受啊。

兩位70多歲和80多歲的老人,依然不顧危險的奔波在疫情第一線,結果卻收到從背後捅來的刀子。


想一想,都覺得心涼。

而與他們同時被罵上熱搜的,還有韓紅。

因為這次在疫情中做慈善做得太出色,他們成了眾矢之的。

有人千方百計、煞有介事地靠審計報告寫了一篇文章,質疑支出比例。

有人甚至連造謠“韓紅私生活混亂”這種下作的事情,也是張口就來。

可是那些口口聲聲黑韓紅的人,他們又做了什麼?

李誕曾在節目中說:有些人善於造神,也善於毀神,昨天把你捧得多高,今天就有可能摔得多重。

但也別忘了,當一個人重重摔下的時候,一個人心可能就涼了。

就像曾經助學的孫儷,後來去救助流浪動物了;

就像曾經修路的朱之文,漸漸淡出娛樂圈了……



2月5日,湖北洪湖某藥房因0.6元進價口罩賣1元,被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涉嫌哄抬價格,罰款42630元。

1元錢的口罩,難道不是良心價嗎?網友更直言不諱:“賣三塊都真心感激”。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是啊,看看朋友圈各種口罩、額溫槍的價格被炒上天,假貨、騙局各種亂象。

再看看到處高價都買不到口罩的朋友圈,我們真的忍心苛責一個良心商家嗎?

苛責換不來真善美,卻會讓善良變得畏縮和退卻。

因為每一個好人,都是一個普通人,卻又不是一個普通人。

還記得金銀潭醫院首位自願獻血的姑娘麼?

確診近8萬,那個救了600多患者的義務送藥人,被舉報了


獻血第二天她父親去世,那一天,她母親癌症晚期,卻無處收治,她到處求幫助。

得到求助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她父親去世五天後,母親也去世了,只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家。

如果可以,多希望有人能幫幫這位善良的姑娘。

如果可以,多希望善良能夠遇到善良,而不是被苛責。

去年3月,陳醫生在乘坐高鐵時,聽到了廣播緊急呼叫:一位乘客不舒服,急需有醫生救治。

出於醫生的本能,陳醫生挺身而出,立即施救。

但在患者病情好轉之後,他卻被乘務員卻要求出具醫生證、手寫情況說明、簽字畫押,還被錄下救治患者的全過程。

他毫不猶豫地救人,別人卻在考慮著如何規避風險。

陳醫生說,今後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不會再輕易幫忙了……

正如電視劇《吸血鬼日記》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為什麼你不願讓別人看到你善良的一面?”

“因為如果他們看見了,就會期望我一直是善良的。”

當迎接善良的不是善良,而是無休止的惡意,那麼就是這個世界變壞的開始。



《呂氏春秋》中有一個孔子的故事:

有一次,子貢看到有魯國人被欺負,變身為奴,心中不忍,就自掏腰包,贖回了他們,送回魯國。

根據當時的規定,在外解救魯人,可得魯國君王獎勵。但子貢婉拒了獎賞,很多人都盛讚子貢品質高尚。

孔子知道後,卻很生氣。

子貢不知道自己奉行老師教導的“仁厚”,到底錯在哪裡。

孔子說:“你的這些舉動,只成就了你個人的美名。這樣的善舉,你的財力扛得起,但其他人呢?別人救了魯國的奴隸,得不到補償,慢慢的,就不再會有人出手相救了。”

是啊,不要苛責善良,因為善良本身就已經很偉大。

就像吳悠送藥,想做給學生看,作為一個老師,他盡到了為人師表的責任;

就像鍾南山和他的兒子治病救人,也有權利憑收入買一條愛馬仕。

不要把道德擺上高高的神壇。

允許好人不完美,允許好人有情緒;

允許好人過更好的生活,才是善良生長的開始。

特別是這個疫情肆虐的當下,我們需要更多的好人,更多的普通人站出來。

讓善良遇到善良,微光才能吸引微光。

而等到這些微光連成一片星海,我們也就離春天真的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