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经纪人,要被技术限制吗?

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 ,后台收到不少留言讨论。


大部分留言极有见地,但也感受到,不少经纪人对科技的不以为然,甚至是抗拒。


今天,挑选部分留言作回复,希望抛砖引玉,希望更加了解大家真实的想法。


欢迎再来留言。






不会有一个人,线上看了VR,立马转钱订房,如果有,那只能说明钱多。

我想先从消费者视角谈谈下感受,疫情确实让我把买房提上日程,所以早在写文章之前,我已经体验过各大品牌的线上售楼处。


我的结论:我的确不会冒然纯线上成交,但一定会利用线上工具多次看房。


比如,碰到一个口齿、思路清晰的经纪人,我非常乐意被他一带多看,摸清房子和社区的基本情况。至于技术和人工讲解呈现不到的要素,我会交给线下的那次实地看房。


但是经纪人朋友们,消费者「依然选择地线下达成成交」这个结局不变,就意味着所有之前路径也没有发生改变吗?


用户已经悄悄然,选择出最利好他们的方式。


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令大批消费者“被迫”接受线上化,我们暂不提各大平台所谓技术究竟是噱头还是拳头,也不说技术差异加速了品牌间实力的分化。


我们谈技术的「价值原点」——更好的用户体验


被好产品教育过的消费者,口味很难降级。就如同被3D电影震撼过的你,很少再主动选择2D电影一样。所以,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从业人,你要不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呢?


再者,年轻的消费者逐步登上舞台。90后、95后甚至00后天生对科技接受快、玩得转,常比经纪人更早拥抱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一个面向未来的经纪人,如何面对客户的进化速度比你还快这个现实呢?


线下成交的终局看似未变,但消费者的行为轨迹已经发生迁移,如果看不到也没抓住「线上的先机红利」,如何确保最后的成交一定发生在你手里呢?


回归「价值原点」,技术究竟带来了什么?是用户的体验。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在体验之前还可以加上「无与伦比」这种形容词。


我相信,VR并不是广大从业者或质疑或无视或者拥抱的第一项技术,也不会是最后一项。


科技的力量很多时候并不以大众意志为转移,它最终是要作用于消费者的终极体验,并以消费者的改变驱动服务者改变。


所以,经纪人朋友们,即便你耳旁有各路声音唱衰叫好(也许我也算一个),我们仍然可以回归「价值原点」作出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另有一则留言:


有了VR售楼处,还要我们干嘛?

臆测这条留言背后有两个真问题:

  • 技术会不会淘汰经纪人?
  • 技术会不会取代经纪人?


关于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一定会。每个行业的老朽兵力,都会被时代刻意淘汰掉。


时代的筛选,可能是炮弹:比如疫情这种突发事件,许多中小企业并不是因为疫情中准备不周没扛过去,而是疫情前就注定消亡。


时代的筛选,也可能是糖衣:比如,技术的更新,快速适应并拥抱新技术的人得到奖励。就行业近况而言,新技术会制造一小波红利,让优秀的从业者脱颖而出。


至于第二个问题,技术会不会取代经纪人/置业顾问?不会。


房屋买卖,买的是家。大宗商品、非标准化、低频消费,都使得房产的购置复杂且慎重,不能像淘宝类一站式平台实现自助购物。


比如新房购置过程,需要专业的经纪人/置业顾问全程强引导:陪同讲解、告之优惠、引导缴纳诚意金、引导交定金选购房源等等。而更为复杂的二手房交易,对人的依赖则更重。


但这些依旧只是角色的不可替代。我们要看到,除了强客户引导(销售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情感不可取代(服务力)。


房产经纪人的价值,已经从信息售卖转变向服务售卖。


情感的赠予与回馈,才是更加不可取代的竞争力。


最后,我为什么想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因为两者的回答不可混为一谈——


不可因为技术不会取代经纪人,就以为自己不会被淘汰。


不可因为此时没有被淘汰,就以为永远不会被技术取代。




我想此时,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展培训,加强经纪人线上作业的能力。


我由衷希望也祝愿每一位经纪人能够从一次次的行业变局中,清晰地看到、并坚守那些不变的「价值原点」,然后从这份坚守中持续获益。


一个面向未来时代的经纪人,不应该被技术限制。


事实上,也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说:VR普及的最大矛盾,是从业者能力的增速赶不上技术的增速。可一旦经纪人的重置完成,VR推进的最大阻力便会解除,一个崭新的时代就会到来。


互相作用,彼此共进。


推进浪潮澎湃向前的,正是每一颗水滴!




文中部分观点,选自「贝壳找房如视事业部运营总经理·郑深圳」的课程《技术变革 | VR带来的行业进化》


在这门课里,你将听到:VR技术的今生前世,VR售楼处的真实逻辑,不可撬动的行业本质等等。


而更多疫后能力重建的系列课程,也已同步上线。


详情关注 ,携手安度疫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