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仍"当打":《歌手·当打之年》如何完成年轻化精品再生

2013年,一档《我是歌手》横空出世,乐坛各个时期的领军者在这档节目齐聚,让它成为了无可替代的殿堂级舞台。行至第八年,这档格外长青的节目有了最大刀阔斧的一次改变,今年的《歌手·当打之年》如同《歌手》的一个年轻化品牌,逐渐成长为乐坛扛鼎力量的新生代音乐人登堂,这份承上启下,更像是节目给华语乐坛的一个交代。3月6日晚,《歌手·当打之年》完成了第五期竞演,如每一期节目一样,好音乐、神级现场频现,华晨宇只有一个机位、一生只唱一次的《我们》成为只属于《歌手》的绝版现场,刘欢三位爱徒的齐聚也带着命运般的奇妙……《歌手》屹立音乐节目潮头的八年里,一批批乐坛新鲜血液也成长到了当打之年。如今他们在这里相遇,与节目的初衷相呼应,成为改变乐坛潮水方向的力量,这是这个时代的音乐人该有的面貌,《歌手·当打之年》在《歌手》点亮一片音乐坐标后,正在尝试着汇聚星火之力,照亮更远处的天空。


华晨宇泪流绝版现场

大道至简用情至真

第五期节目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现场表演来自华晨宇。往期节目中,他的演唱往往具备强烈的冲突感和爆发力,其中更蕴含着少年对于世界、人性、自然的深刻哲思,同时在演唱中,他结合歌曲意境的舞台精巧设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本期节目中,他却抛弃了那些个性鲜明的"花式标签",用一首《我们》娓娓道来少年的心事。为了更好地倾诉情感,增加歌曲的故事性,华晨宇甚至将镜头调度都减到了最少,全程对着一个机位演唱,他将镜头视作那个"你",听众与他组成我们,所有的心事倾诉便有了回应。镜头前,他唱到哽咽,如同一个稚嫩少年诉说着他内心身处不忍翻阅的经历独白,这首"一生只能唱一次"的作品究竟映射着少年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已不重要,他将这份情感浓度到达顶点的表达献给《歌手·当打之年》,用大道至简的演唱方式,袒露了少年澄澈的内心世界。这一刻,仅凭声音便能激起千层浪,歌唱至简,用情至真,感动至远,这是唯有在《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上,才会留下的深情与纯粹。

八年仍

图:华晨宇


刘欢三位爱徒齐聚斗法

乐坛接力棒不断传承

"奇袭赛制"作为《歌手·当打之年》最突出的创新之举,经过五期节目,意义已经强势凸显。正因奇袭赛制的加入,更多年轻的音乐人才有走进大众视野,获得更多认可的机会。同时,奇袭也促成了这个舞台上更多意想不到的"相遇",本期节目中,在线歌手袁娅维,奇袭歌手吉克隽逸、秦凡淇就一同解锁了"副线剧情"——刘欢三位徒弟齐聚。众所周知,袁娅维和吉克隽逸师出同门,八年前在出道节目中同属于刘欢战队,而秦凡淇则是成立于去年的"刘欢原创音乐专项公益金"首位获得者,她们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人,风格新潮多元,带着细腻而感性的女性视角,单纯、真实、强烈、直白。尽管出道时间、发展境况、音乐类型都不尽相同,但她们身上却都背负着乐坛寄予的厚望。如今,她们勇敢前行,走到了《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上,这更像是一个浪漫的隐喻,哪个时势能没有歌,无论未来立在潮头的是怎样的时代曲,《歌手·当打之年》对于这个未来的探索并非"空中楼阁",那根实实在在的接力棒,已经交接到了年轻一代音乐人的手上,而《歌手·当打之年》所做的,不过是让这股力量被更多人看见,这是"当打之年"背后的注解,无论故事将被如何书写,歌者、我们,都因这个独具魅力的舞台,成为了这股浪潮的一部分。

八年仍

图:袁娅维

八年仍

图:吉克隽逸

八年仍

图:秦凡淇


应时而变不破不立

用精品化创作促新生

走过八年,《歌手》品牌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每一年,节目都能如约回归,带着赤诚的热血,如期歌唱。对于创作者而言,成为现象级后,所谓"综N代"的后续季创作才是难度最高的挑战。除了用高规格音乐竞演驻守品牌之外,大胆破立也是《歌手》不断开新生面的创作秘辛,《歌手》用"当打之年"拓展边界,踏上往季节目奠定的稳固基石,继续引领着音乐类综艺的发展方向。《歌手·当打之年》不仅仅是节目的年轻化探索,更是一次精品化再生,让乐坛的心血登堂,足见节目的魄力与格局。五期节目下来,品质依旧、更为丰富的音乐类型与艺术风格的极致化展演,标杆级音乐节目终极本质的放大和复归,都让观众看到了"当打之年"背后的不凡深意。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下,节目应时而变,迅速反应,力破万难,用"云录制"的方式保障了歌唱如约而至,同时众多精良作品也肩负起了文艺讴歌时代、书写英雄的重任。


回顾这八年,《歌手》在品牌精神的坚守、季播节目创新升级上的底气始终很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引领一年音乐节目气象,已成习惯。《歌手·当打之年》不仅仅呈现着华语乐坛的当打之年,更升华了这个王牌IP,敢唱敢当的音乐人会闯出乐坛的未来,敢破敢立的《歌手·当打之年》亦会屹立潮头,引领华语歌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