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爱当做理所应当,了解下“贝勃定律”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基本情况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换一种说法就是能够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更有甚者,很多年轻人甚至自己都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通过啃老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啃老族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从小就被宠爱的习惯了。

一旦遇到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求助,而不会考虑自己怎样解决,他们不会觉得自己不努力去解决就求助的方式不妥当。

说实话,每个人都有压力大崩溃的时候,在这方面还是有感同身受的。

按常理说,18岁成人以后,或者退一步来讲,在大学毕业后,成年了,就应该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虽是父母的孩子,但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应该将一生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身上,并且他们的前半生也真的很辛苦,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享受一下。

孩子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爱当做理所应当,了解下“贝勃定律”

有很多人在面对事情时觉得难过,有压力,自己不能承受,然后就将这种负面情绪转移到父母的身上,觉得父母就该对自己负责,但或许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01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好当作应该,太不知感恩

(1)一位家长说自己91年的孩子:高中毕业,没什么能力,我们也托不上朋友,什么单位能要他呢?前阵子有人问他要不要去工地上干活,不需要学历。可你说一个城市的孩子,在家最多也就是做点家务,工地的那种苦力他怎么能干的了?

所以我也看开了,只要我们有吃的,他也饿不到,如果能找到工作更好,但真的找不到也就这样吧。

(2)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女儿:我也不是养不起他,她一辈子吃喝玩乐不是不行,但我觉得女孩子也要有自己的事业,要经济独立,不去依靠他人。她这样啃老,我也很失望。

有几次我都“威胁”她不会再给她钱了,就让她花自己的工资,但是有什么用呢?她出国前我给她办了一张我的信用卡副卡,每个月她消费,我来还。现在已经六年了,这张卡我说了好多次要停,但也没停,能怎么办,难道让她饿着吗?我做不到啊。

还有很多家长,即使家里条件不好的,也一样是在供着孩子,即使父母年纪很大很辛苦,但还要供养着一个几十岁的孩子。

可啃老说着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事,又没做其他的偷抢,旁人也没法子。

02孩子不懂得感恩,主要和父母长期的宠溺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很多的父母对孩子会一味的给予,刚开始在孩子小时候,他会觉得很开心,也会有感激之情,觉得有人给自己喜欢的物品,多好。

而且这时父母本身也会觉得有成就感,也开心,自己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很好。

孩子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爱当做理所应当,了解下“贝勃定律”

可时间长了后,孩子就会对父母的给予付出当作习惯,是理所应当的。

然后慢慢的,面对父母的给予和付出,孩子会变的没有感觉,变的麻木。

但对于这一点,有些父母还是有些芥蒂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该不该要继续对孩子好?

03孩子被宠爱过度的表现:

1、不懂得珍惜

如果说孩子不懂得父母养家难,负担重也正常,毕竟孩子还没有成家,没有预知的能力。

有很多孩子面对父母加班熬夜挣来的钱,给他买的玩具衣服,一点都不珍惜,反而还会讽刺父母。

或者本来家里就有玩具,去外面时喜欢什么还要买,买回来后玩个一两次就不玩了。

有时候父母看到孩子的玩具心烦,烦的可能并不是孩子玩玩具,而是自己给他买了玩具,孩子却一点都不珍惜。

一旦有时候和孩子说两句,要珍惜,孩子还不搭理,甚至还生气,让人无奈又烦躁。

孩子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爱当做理所应当,了解下“贝勃定律”

2、对于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很淡定

假设你帮助了一个人,无论是否花费多大的精力,到最后对方只轻飘飘的回了个哦或者嗯,就完事了,那种感觉应该是心很凉吧。

虽然是一家人,孩子对于父母的一些帮助不必说谢谢,但至少心存感激。

懂得感恩的人,至少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脸上会有笑容,而不是面目表情,无所谓的样子。

3、责怪父母不好

父母也是人,不是神,虽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认为父母无所不能。

父母的能力有限,有时能给予孩子的也就那么多,再多就无能为力了,这是事实。

作为孩子,不要看到别的父母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很昂贵的礼物,也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得不到就是父母的错。

对于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要用心了尽力了,就不该再有怨言,或者指责父母。

4、认为理所当然

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对父母给自己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视而不见,只顾着自己是否得到自己想要的。

一旦孩子拥有这种性想法,便很容易吞噬对父母的尊敬,变的自私自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不具备情感的道德只会变成苍白的语言,培养出伪君子。

当孩子变的自私不懂感恩时,家长会感觉到,会伤心难过,但孩子本身却并不一定会认识到。

04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主要指一个人在长期接受某种强烈的刺激后,面对程度比较低的刺激,会觉得微不足道,或在心理上不能得到满足。

主要表现为孩子对于父母的关心觉得理所当然,但对陌生人给自己的却非常感激。

孩子不存感恩之心,在社会上也很难立足。

05为避免孩子不知感恩,自私自利,家长需做好引导

一、对于孩子的需求要考虑

孩子对父母提要求很常见,但父母对于孩子是否回应就要考虑一下了。如果不是很急,也不是承诺,可以考虑一下,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满足孩子。

一是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可以有权利不全都满足自己,另一个是也不至于因情急之下头脑发热答应,做出不合适的决定。

孩子不懂得感恩,将父母的爱当做理所应当,了解下“贝勃定律”

​二、不要总是给孩子奖励等

对于一个人太容易得到的,是不被珍惜的,这不是孩子的缺点,是人的共性。

想让孩子懂得感恩,就不要总是给孩子奖励等,要让孩子体会到艰辛,需要费劲心力后再得到这样更有意义,也更懂得珍惜。

三、对于孩子的获得,要有体会的过程

对于孩子,得到什么只是一个结果,其中赚钱的辛苦等却都是父母经历的,孩子并不懂得。

如果买不起就直接告诉孩子,或者在加班以及做什么辛苦的事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四、不要过度的不满足

人都有欲望,家长不能全都不满足。有了欲望才能不断前进,在这过程中,父母不应以自己的感受为基准,替孩子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

过于严苛,反而会让孩子叛逆。

面对孩子,父母要适度的满足,了解孩子,倾听孩子,这样才更利于孩子成长,拥有感恩之心。

五、

避免过度宠溺

大多孩子不懂得感恩,其实和父母的过度宠溺有很大的关系。

只要孩子笑了,开心了,父母什么都可以给,时间长了,孩子就变的麻木了。

父母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嘛,没什么,如果家里条件好的,很多父母这样的想法更重,但这对孩子的成长却没有什么好处,毕竟孩子还是要进入社会独立生活的。

孩子懂得感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好,父母也开心,孩子有能力很重要,但有好的品性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