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孩子都是在自己身边吗?

一路直行


我的两个孩子都在自己身边。我的观点是孩子尽量都放在自己身边养育。原因是:

1.更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人都是情感动物,经常在一起感情才会更稳固,孩子也是一样。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会和父母更亲密。我小时候爸妈都不在身边,7岁时他们才回来。我直到现在和父母的关系都不如别人家的那么亲密。我直到现在都会羡慕别人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会更加地自信和有安全感。并且这这种自信和安全感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从小如果没有建立,长大很难弥补。所以我现在自己有孩子了。我都把他们带在身边,孩子觉得幸福,我们大人也觉得幸福,这就是天伦之乐。

2.更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隔代养育比较容易出现溺爱,因为隔代亲,老人家也不太能把握教育的尺度。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会有更高的权威性。第一因为父母的育儿观念更先进,第二因为孩子更愿意听父母的,父母比较容易树立权威。所以当孩子有不好的习惯时,父母的批评会更有效。研究也表明,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生活学习习惯会更好。

所以我把自己的孩在带在身边,一来让他们时时能感受父母的爱,二来也能给他们更好的教育。




乖乖疯子410


【你们的孩子都是在自己身边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很心酸,闭上眼睛思绪万千,一阵揪心,我居然忘记了上一次看到孩子是多久的事情了!


我的孩子今年13岁了,已经上七年级了,说实话,从他满月那天起,就送到他奶奶家住了,因为我那时候白天要上班,晚上回来很晚。虽然我住的地方和我婆婆家离得不远,但是能看到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


不知不觉中我的孩子长大了,个子也快和我一边高了。


因为我现在工作的特殊性(在火车上跑长途),一周能回来待一天,说白了,也就是能住一宿,晚上忙乎的吃口饭,再加上孩子9点就要睡觉了,所以能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也就是几个小时。


由于我这个当妈妈的不能陪伴孩子,他的性格十分内向,基本不爱说话,也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不好。有时候想想真的对不住孩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跟我一样,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但是我真的想近期有所改观,我想多陪陪孩子。我想趁他青春期,还未长大成人,在有限的时间伲补这份迟来的母爱。


以上是我对问题的回答。谢谢。



天下奇闻趣事影视视频


我的孩子现在1岁多了,经过和婆家人多次“谈判沟通”,并且想尽办法让老公站在自己的战线上,我终于辞掉了工作把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作为母亲,我要给他最完整的母爱,并且陪着他成长。

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咘咘,亲自照顾了半年,产假结束就得和咘咘分开了,我非常舍不得。

我和老公都在深圳上班,婆婆家在广州。产假结束后,婆婆不愿意跟着我们去深圳帮我们带孩子。那我和咘咘就只得分开。作为一个刚成为母亲的我,我觉得和孩子分开对我来说是非常残忍的,而对孩子来说更加残忍!因为咘咘只能强行断奶。那段时间,我心里野怪过我婆婆,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我呢?

重返职场,发现自己心绪各方面变化挺大的,面对工作竟有点无所适从。最重要的是,我想念我的孩子,与其说是想念,不如说是各种担忧。

因为自己怀孕期间就学习大量的育儿知识,而在婆家坐月子到产假结束前,我就因孩子的问题和婆婆各种意见不一。比如老人家不喜欢给小孩穿纸尿裤,要给咘咘把尿。冲奶粉直接用开水等等。

某天下班等公交,看着公交站台的标语: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

想到重返职场不适应,想到担心婆婆不能用科学的方式照顾孩子。于是,回到住所我和老公提了一下,我想离职,我想陪着孩子长大!

一开始,老公不理解,一是觉得他妈妈又不是不帮忙带孩子,我没必要放弃工作。二是认为我们要还车贷,要给房租,还有孩子的费用支出,如果我不上班那他的压力就大了。

但是他听着我一遍又一遍的讲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对他长大有多么重要。他也看到我每晚睡觉都拿着手机看咘咘的照片,看着有关孩子受伤害的新闻就红了眼睛。于是他慢慢的理解了我。

我们一起回广州的时候,说服了老公和婆婆沟通自己带孩子的想法。婆婆很不开心。我也不希望婆婆不开心,于是又拖到咘咘1岁。我果断的辞了职。

老公理解我的初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钱是换不来孩子幼时珍贵的陪伴的。缺失了的陪伴,以后也没办法弥补。孩子的成长就一次,作为母亲,我想陪着他,给他完全而满足的情感依赖。同时,父亲的陪伴也尤为重要,这对他人格影响很大。

说服了老公,并得到他的支持。接下来,老公便出马和婆婆商量。儿子和母亲毕竟容易沟通,而且,婆婆确实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我也很感激她这么疼爱咘咘。最后,咘咘就一直在我身边了。

奶奶想孙子了,我就带她回广州住几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一家三口一起。

虽然很多人认为现在努力赚钱,把孩子放老家,这都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我非常理解,因为大部分家庭都是这么做的。

但我更愿意相信儿童心理学专家的提倡。而且,我就是前车之鉴,从小缺乏父爱母爱,而没有安全感,甚至自卑。

不要以自己觉得自己对的方式去爱孩子和付出,而是要从孩子出发,想想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陪在身边!

做了全职妈妈,也许会怕很多心灵鸡汤上写的那样:生活围着老公和孩子转、黄脸婆……其实,也有很多成功的全职妈妈,那不妨向前辈借鉴借鉴。


我是索琳


我的孩子跟我一起在我务工的地方,从幼儿园到小学没离开过我。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一想到把他送回家不在我身边,我就受不了。

孩子从十个月起,就把他放在家里,有时候想孩子想到发疯,整宿整宿睡不着,就哭。后来孩子两岁半了,我说什么都要把他带出来。现在孩子上一年级了,也皮也会跟我顶嘴,但我是也正是这份甜蜜的负担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一扇心香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比较合适。

目前,我两个孩子,一个13岁,1个8岁。大的之前由姥姥带,我每天打电话,上一年级和我们一起。坏习惯不少,被宠坏了。

轮到老二,我就放在自己身边。我陪他读书、陪他做游戏,亲子感情不错,情商也高。

相比较,老二的安全感更足一些。所以,建议问这个问题的,有条件的最好在自己身边,因为孩子慢慢长大,不在身边的孩子以后更加不和你亲近。等你老了,可能会给你钱,请保姆。但比起亲情,钱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建议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哪怕条件再苦,一起吃苦的幸福以后都是难忘的。


梦想的船


我的孩子们一直在我身边,只是由于母亲去世,疫情所困,这段时间在他奶奶家。不过没怎么想他们,前天办完母亲的丧事准备回去接他们,他爷爷说,那边不让回去,有点失落。老哥说了一句:让他们呆着吧,和爷爷奶奶亲近亲近。不然长大了也不亲。瞬间释然了!母亲去世了,一生中没有一个孩子和她特别亲近。也是母亲一件挺遗憾的事。平日里接触的少,加上子女们引导的欠缺,孩子们都没有那种亲戚感!加之母亲生病多年,没有对小辈们表达爱护的机会,就这样成了终身憾事!




不能太静


最近表姐正在给儿子布置房间,表姐的儿子今年已经三岁了,但是却从来没有和表姐一起生活过,因为表姐是离异母亲,单独带一个孩子真的是不容易,所以只能将孩子送到母亲那里生活。

表姐原本没想将儿子接过来,但是在上次看孩子的时候,孩子居然不认识自己,也不让自己抱,看着孩子陌生的样子,表姐觉得自己当年的决定太错误了,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和儿子的关系陌生到无法弥补的地步,趁现在赶快缓和。

其实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能够离开自己的身边,但是为了生存下去,只能送到老人那里生活,这就是现实,但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真的能感受到么?等到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感谢和理解你呢?

日子再苦,也要尽量把孩子留在身边,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大多会长成这几种类型

1:嚣张任性型

老人对于隔辈的孩子都是非常的宠溺,尤其是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会更加的宠爱,孩子在这种宠爱之下,很容易就会变得非常嚣张和任性。

当孩子的性格一旦养成,父母再想要教育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2:自卑内向型

孩子的心思是非常敏感的,并且还会有非常强的虚荣心,当孩子发现只有自己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被抛弃的,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3:感情冷淡型

老人的陪伴和父母的陪伴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那么当父母想要弥补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不会需要。

父母为了孩子好,让孩子离开自己,那么未来也要承受住后果,最后等待你的将会是这几种结局,如果父母不想承受这种后果,但是又实在负担不起孩子的生活,应该怎样做呢?

1:让孩子熟悉父母

不论孩子多大,父母都要让孩子熟悉自己,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每天与孩子视频根本不成问题,在这种便捷条件下,还能让孩子不熟悉父母,父母的问题真的太大了。

2:培养亲子感情

在假期的时候,父母可以回去看看孩子,或者是让老人和孩子来家里,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多多与孩子交流,培养亲子感情。

3:告知孩子原因

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不能与他生活在一起,虽然孩子不能真正的理解,但是孩子也会明白一些,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被抛弃了。








知心一哥


孩子最好是在自己的身边,因为你能够陪伴他的时间并不长。

3岁,他去上幼儿园,整整一个白天,都不能陪伴。

6岁,他上小学,他已经开始适应了集体的生活,放学后也更喜欢和小伙伴们玩。

12岁,他上初中了,如果上的是寄宿制学校,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

18岁,他上了大学,一年只能回来两次,一次寒假,一次暑假。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远方工作,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就算回来,也过几天就走。

等他结了婚,又会把不多的回家时间分一半给你的亲家,此时,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过年我回家过啊!”

当孩子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里,已经不包括你们了。

……

我们终于明白,我们曾经自以为对孩子付出了睡眠、时间、金钱、精力、耐心,其实,那不是付出,那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享受。

作为过来人,真心和现在的家长说一句:

不要抱怨辅导孩子写作业累人,用不了几年,你看着孩子的台灯,会希望有一个瘦瘦的背影在那写作业,看着孩子的卧室,好想早上叫她起床快点上学。

但此时,他却已经在千里之外。

那间熟悉的卧室,已经成为了他的旅馆,只会在寒暑假暂住。

而且,你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假,他还会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晚回来。

每次假期还没有过完,你还没有亲热够,他就匆匆赶着去学校。

他不再惹你生气,甚至和你说话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偶尔打个电话过来,不论说什么,你都会觉得听不够。

到那时,你就会怀念他上学的时候,就会怀念辅导他写作业的日子。

不必想着把孩子送走,总有一天他会自己离开,头也不回。

你再看到别人家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会眼睛放光,心里失落。

你也会好想再有一个孩子,天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晚上辅导他写作业,偶尔被他顶嘴。

你终会明白,孩子带给我们最大的欢乐不是成绩,而是陪伴。

不是你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才会辅导他写作业,而是你们修了几辈子的缘,才有了今生的相遇。

珍惜陪着孩子的每时每刻吧!!!





听说你有来过


我家孩子是自己带的,爸妈带出来的孩子和爷爷奶奶带出来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隔代老人可能太溺爱孙子,想要什么给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娇生惯养的孩子都比较自私,长大了反而不懂得感恩,而且老人带孩子,孩子的习惯也不太好,我一个同事,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读初中了竟然不会系鞋带,都是奶奶帮忙,我家宝贝几岁我都教会他了,平时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锻炼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孩子学习也需要爸妈去辅导,很多老年人这方面还是有点吃力,而且很多作业老师都是发在手机上,老年人又不太会玩手机,总之,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来带比较好。


常雪玲


我是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八岁!小的快九个月了!有了大儿子的时候是在他三岁我出去上班两年!后面他要上学了我就在家全职带他!现在又有个小的以后就会一直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成长!我现在都很后悔在大的三岁的时候出去错过了他的那珍贵的童年时光!虽然带孩子是累的!但陪着他们一起玩耍!快乐成长!累并快乐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