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调漂问题:是否可以带子线带搓饵直接重铅找底,然后漂下拉子线长度剪铅调到漂目数?

honeyyyhh


调漂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你弄懂了调钓原理,怎么调?取决个人的喜好。

题主调漂方法,是直接重铅找底,在找底的同时双钩挂饵,然后下拉子线长度。再修剪皮至钓目。很显然,题主的调漂方式是半水带饵调漂,或类似半水调漂法。


钓底时,在已知锁定了水深的基础上,可以根浮漂所露的目数,可以大致了了解钩饵在水下的状态。一种是上啊触底,下钩躺底,子线弯曲,弯曲程度取决于钩距大小。另一种是上钩悬浮,下钩轻触底。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取决于钩饵的比重大小。和浮标吃铅量的大小。和漂尾露出目数有关联。可以通过漂讯的反应和鱼口的真实情况,可以做适当调整。有信号打不着,空竿率多等,那就是钓灵了。当出现上顶居多,吃口较深等情况,那么就可能是钓钝了。


钓浮时,下拉浮漂的距离应为浮漂与子线的总长,也是说实现半水带饵调漂,漂尾露出的目数即为调目,也是钓目。除了饵团散剥落,浮漂上升外,其它漂讯,即渔讯。可根据经验对信号的研判,和对鱼口的把控来进行择口。


鱼不开口咋整


首先题中说的这种方式不建议使用!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挂子线带搓饵找底

在找底阶段,使用搓饵是没有问题的,我也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搓饵找底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就是因为反复挂饵,上下拉动浮漂,就有了一个类似于用饵料打窝的过程,一举两得。但是有个前提,浮漂浮力不能太大,正常的搓饵重量有限(搓太大附钩性差),需要将浮漂完全拉入水中才行。

漂下拉子线长度找调目

1、主要问题就出在这个步骤了,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是,千万别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饵在水中的雾化以及吸水后重量的变化,这两个因素都具有不可控性,是一个变量,我们在调整的时候无法准确了解饵的状态及重量变化情况。举个很极端的例子,挂饵下拉找调目时,饵雾化完或者脱钩了,此时水下重量减少了,浮漂就会上升。

2、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略,就算不考虑饵料雾化和吸水重量变化,我们修剪铅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次提出水面修剪都需要重新搓饵,如何保证每次搓饵的大小、重量一致呢?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正确的用饵调漂方式

1、半水修剪铅皮确定调目;

2、挂搓饵,搓的略大找底,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饵足够重,万一脱落就当打窝;

3、下拉浮漂一个子线长度加5厘米,上饵根据浮漂状态精找底。

结束语

调漂本身是有一定难度,很多人都想简化这个过程,但是为了更加精确,有些关键步骤是不能走捷径的。用搓饵找底是个不错的做法,可以借鉴,确定钓目属于精找底,根据浮漂目数变化确定钩饵状态,这样就知道是灵是钝了。


工作之渔


最简单的方法,我有一个,自己常用。

配好线组后,取一块铅皮(铅丝什么的都行,有一定分量、能方便包裹到铅皮座外面就行),直接包裹在铅皮座外面,抛竿到想要的钓点位置,调整浮标,直到露出水面半目到一目为止。这个位置就是标准的铅坠到底水深。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调整好的目数,用子线长度减去调整好的悬垂目数长度,把浮标往下调整这个距离,就是鱼饵轻触水的位置。或者根据自己需要自由把握调整浮标位置就行。


放假一起去钓鱼


答:理论上这样调漂是可以的,但是在浮漂的灵敏度上不好掌握。调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针对钓什么鱼,来调整浮漂的状态。下面我们说说关于调漂的几种方法。



1、钓鲤鱼一般都是调7—10目左右钓2—3目这样灵敏度还是比较高的适合钓生口鲤鱼,如果要钓一些滑口鱼就应该钓钝一些可以调4钓2。当然也要考虑饵重的问题,如果饵重比较轻不足以压下浮漂,显然上面两种方法就不适合了比如挂玉米粒,就要调平水钓2目。



2、钓鲫鱼首先要看用什么饵。拉饵可以调2目钓2目。搓饵可以适当的调高一点,调4钓2目就可以。冬季鲫鱼的活性较差可根据鱼情做出微调。



3、钓草鱼、青鱼这些大个体的鱼浮漂要选择吃铅量大的浮漂,易于抛投。草鱼、青鱼的警惕性也比像鲤鱼、鲫鱼高很多,所以钓钝一些,滤掉小鱼闹窝,减少提竿次数以免惊窝。调漂直接空钩调平水钓2到4目即可,饵料重量可以忽略掉。如果要钓浮就要挂饵调漂,调几目钓几目即可。



以上是有针对性的几种调漂方式,对于其它的鱼类,也可以参考这些方法。总之不管钓什么鱼,选择合适的线组、浮漂,长而久之就会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调漂方法,去适应各种鱼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