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最新回应→

战疫情 微宣讲 | 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最新回应→

3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研发攻关最新进展情况。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研发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上都回应了。

一、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会影响疫苗研发吗?

战疫情 微宣讲 | 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最新回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

病毒的变异到现在为止有很多报道,但是研究病毒变异过程,我们需要更多的案例、做更多研究。针对病毒变异和疫苗研发,我们有统一的部署,没有影响到疫苗的研发和制备,目前来讲所有工作是可控的。

二、疫苗什么时候能够用上?

战疫情 微宣讲 | 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最新回应→

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

我们现在沿着5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攻关工作,包括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综合起来讲,目前5条技术路线都在稳步推进。按照这么一个预期,估计在4月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能有希望有部分疫苗能够进入临床或者应急使用。当然大家也知道,新冠肺炎病毒是一个新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探索还有一个过程,疫苗的研发也一样,我们也要在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当中,逐步解决一些问题。

三、应急体制下的疫苗研发,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郑忠伟:我们所有的研发流程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科学、规范、按技术要求推进的,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使我国的新冠肺炎疫苗早日成功上市。

为什么这一次疫苗的研发,从链条上能够提前?郑忠伟介绍,这个跟研发单位不计成本地进行研发用品备份、动物实验机构提前做好相关保障、药品检验和审评机构第一时间介入参与、国家不算经济收益账的专项资金保障有关。这是我们举国体制在应急状态下,科技攻关的一次有效实践。

四、磷酸氯喹已成为临床救治用药

战疫情 微宣讲 | 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最新回应→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

磷酸氯喹已成为临床救治用药。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西院区,住院病人有760位,其中有285位人次患者使用磷酸氯喹作为治疗药物,目前为止未发现不良反应。

五、已有919人捐献约29万余毫升的血浆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自2月5日血浆进入临床指南后,在科技部和卫健委的号召下,截至5日,已有919人捐献约294450毫升的血浆。仅仅在湖北就有450位康复者献出16万多毫升的血浆。

这些都为后续病人救治,进一步研发有价值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材料和信息。

六、检测试剂的应急攻关方面有哪些进展?后续有哪些安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 程京: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技攻关组一直非常重视各种新型检测试剂的研发,在前期主要针对以PCR为主的核酸试剂研发后,近期又部署一批研发项目,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针对核酸部署了更快捷、更方便、更灵敏的资助项目。它可以在90分钟以内完成高灵敏度的检测,灵敏度可以比过去的还要高三倍。


第二个是基于免疫的检测,主要是针对咽拭子采样过程中获得的抗原检测。在30分钟之内就可以快速地获知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的存在。


第三个是针对抗体检测。病人体内是否存在有IgM、IgG这样的抗体,时间也是半个小时以内就要完成检测。这些项目现在陆续已经启动,相信很快会有更好的令人鼓舞的消息。


到目前为止新一批的应急攻关项目在最近两周已经有7个项目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批准,正式进入临床。这7款检测试剂当中,在核酸检测方面,最新审批上市的一款基于恒温扩增芯片技术的一次能对6种呼吸道病毒进行快速检测的试剂盒,和原有的核酸检测相比有三个突出优点:一是能够快速对多种呼吸道常见病毒进行一并检测;二是检测速度更快,只需要在1.5个小时就完成所有检测;三是临床应用方面可以非常好地帮助临床医务人员做鉴别诊断,迅速区分哪些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哪些患者是其他病毒感染,把合并感染、交叉感染这样的情况加以区分。还有一类是抗体检测,也有两款试剂刚刚获批。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快新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推动时间更短、结果更准、操作更便捷和更安全的检测试剂投入到我们临床救治当中。

战疫情 微宣讲 | 新冠病毒是否出现了变异?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发布会最新回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