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先生在全国书法界是什么地位和水平?

哏都一老汉


有一位书法名家曾说,若论影响,孙伯翔才是当代“流行书风”真正的引导者,因为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碑学的发展与方向。



他的书法由几十年苦功所凝聚,更与南帖相融,追随者众,出成果者多,且都不流于媚俗。

难能可贵的是,孙先生不事张扬,从不停止艺术追求的步伐,使得这位领军人物不知不觉站在了当代书坛的前沿。

在孙先生身上,有很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孙先生40岁才开始习碑,此前一直练习唐楷,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习书无早晚”之说。

又比如,先生布衣出身,学历不高,没上过大学,但学养深厚。可见,一纸文凭,无关书法的水平。

再比如,先生虽喜碑,但不抑帖。他认为帖学写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主张碑帖兼容,所以每天都会花一定时间去临帖。

对待自己的成就,孙先生主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后人,由后人去评说。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提到孙伯翔,大部分平时不大关注书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大家应该还记得,那就是2017年春晚的“无福闹春”,春晚现场书写五福。所请的五位书法家里就有孙伯翔。

孙伯翔生于1934年,学习书法六七十年,曾经学习唐楷,现在主攻北碑石刻。是当代碑学的领军人物。

他的魏碑书法主要以《龙门二十品》为基础,其中对《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二品用功最多。

在传统的学习上,孙伯翔如果很深,能把魏碑写的十分的标准,把一个帖写的或灵活现。就比如他写始平公造像记,很多作品里就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不标新也不立异同,古风盎然,就是纯正的始平公造像的风貌,这一点很难得,现在很多初学书法的人,学了几天就想着篆隶相参、魏碑和篆书相结合。

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你没有去深入的把握一个风格,怎么谈,相结合相融合,这种结合和融合的基础必须是你对于一家以帖的深入的掌握。


于创新方面,他以行书入味,自然而不造作。虽然是魏碑,却写出了文质彬彬的感觉。参入行书后,虽灵动但不漂浮,笔画依然沉着厚重,十分难得。

当今魏碑,无出其右者。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关注一下啦。


不二斋


孙伯翔老先生在书法界有何水平与地位?

孙伯翔主要钻研魏碑,在书法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对魏碑的创新,令人崇敬。

这幅“坦荡”二字书写,以碑入草,第一字笔墨厚重干净利落,顿驻收锋,荡字则有纤细洒脱,二字相映成趣,具自然状,人书俱老,那种坦坦荡荡,之心境,从老辣秀劲的碑味行草,变化自运成一家风格。已够得一生取古人所长,书写自己情怀,书风淡定,人格谈泊,皆于澹然空水对斜晖,如此才有的遒健笔墨,在这个名利逐追世间,孙伯翔老人从中年拾起魏碑古帖,浸淫大半生,显著的碑学与帖学的结合,成功地写出了如张千钧之弩,毂满而后发之劲拔的笔墨姿态。

一生淡泊名利,不与世争,默默耕耘,据说用功书纸用卡車运载。以墨载道,当作雅趣而玩味,劲峭之内有着风雅惟好静的境界。做为老一辈书家,用笔皆以古规矩而用功,达到臻善,才有的创雄强之笔墨。

从孙伯翔伯书貌,结体大小不一,既有紧密,又有散简,整体布局,峻整而拙朴,用笔达及“缜密之画用蹙,不蹙者,则有疏宽开散。”是乃碑林之古朴彰显。

故孙伯翔书法浑健洒落。相承魏碑,雄强而俊美。



狂喜淡墨a


当代中国魏碑第一人吧!1986年冬天一个下午,孙先生曾受邀到我校书法交流,我是天津某大学大四的学生,为先生裁纸,犹记得第一幅他书了一个“藏”字榜书。因为裁纸刀较钝,所裁的纸边缘毛糙,要求我重新裁一张,方写就。孙先生是天津大家王学仲的弟子,其门下弟子众多,当今魏碑风头正劲的李松先生,即是其一。先生是将魏碑有所发展的当代大家,在当今国展,学习今人书法很难入展,独孙先生的魏碑是例外。





丽象开图



我认为孙伯翔的魏碑书法至少在现代中国的书法界其地位和水平是一流的。


或许是河南人的原因,曾听父亲经常谈起魏碑书法,特别是《龙门十二品》,虽然没有练习过,但也经常注意书法方面有关魏碑书法的作品、人和事,还与学习欧阳询的字也有关。

对现当代学魏碑书法印象较深的主要有孙伯翔、张书范、和中书协的李松,但写的最大气的非孙伯翔莫属,曾经读过不少孙伯翔在网络上的书法作品,观看过象《化古为我》等的电视记录片和教学片,对孙伯翔先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孙伯翔自幼学书,潜心翰墨,临池不辍。曾得王学仲、孙其峰指导。崇尚碑学,倾心北派,兼涉隶、篆、行、草书。

书作雄强古拙,形散神聚,线质不凡。

2014年3月获中国文联第11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造型艺术奖。


孙伯翔在书坛的地位和影响得益于他在魏碑笔法上所取得的突破,尤其在魏碑笔法上的突破,完全是在没有前人可资借鉴的基础上,经过他十余年的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所取得的。

他用一管柔软的长锋羊毫,大胆侧锋起笔,绞锋行笔,写出了魏碑“斧劈刀削、斩钉截铁、钢打铁铸”般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形、神、质俱佳妙的艺术境界,创新的再现了魏碑的那种大气磅礴、奇崛方雄的艺术风格。 并且,孙伯翔的魏碑书法的点画和常见那种魏碑刻石的线条造型不同,或许是墨迹的原因,更具有韵味,没有那种僵硬刻板的情况。



简言之,孙伯翔书法,其价值一方面在楷书上,另一方面也在于对魏碑的草化上。其魏碑书法艺术达到的高度是不容置疑的,对古人,可以与清道人曾农髯有一拼,但比之赵之谦、何绍基、于右任等也相差无几。





翰墨书道


网友总强调孙伯翔书法在帖学上很薄弱,这是因为孙伯翔总是强调自己是碑学,这样就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也就是帖学。

帖学跟不上,碑学不会有大发展,这是很致命的。所以打造自我不能这样打造,打造优点时也露出缺点。


兂遦嘧疀


知道孙伯翔先生是有段时间喜欢练魏碑,在网上查到了孙先生的作品。记得当时看到的是孙先生临写的"始平公造像\

预备律师


孙老二十年前书写



小堂集翠


当今书坛未来可能进入书法史的不过几人而已,孙伯翔老先生应该算其中之一吧。



快雪时晴观帖


孙老的书艺在当今书坛是个有影响的重量级人物,他致力于碑学的研究尤以魏碑入书见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