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煮食活人- 明朝福王朱常洵,大摆“福禄宴”

找了口大锅,把福王刷洗干净,配了几百斤鹿肉一锅煮了,做了一锅“福禄宴”,与手下分着吃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煮食活人的“福禄宴”。

话说闯王李自成攻陷洛阳,这李自成为什么要把福王煮了做成“福禄宴”与手下分食之呢?把人煮了也就算了,还真吃,这得多大的仇啊?再说李自成并不是以凶残著称的,他也没必要故作凶残来提高威信,为什么做出如此残忍的事呢?

这“福禄宴”并非虚构之事,很多史书上都有记载,而且,从来没有人批判过李自成做的残忍,仿佛这样做天经地义一样!吃人还天经地义,有没有搞错?

李自成煮食活人- 明朝福王朱常洵,大摆“福禄宴”

福王朱常洵

如果去了解一下福王的所作所为,那真没搞错,平民百姓真的是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这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第三子,可以说他一出生就是个祸害,因为万历皇帝宠爱他的生母郑贵妃,想废长立幼立他为太子,结果引起了’国本之争‘,最后万历虽然屈服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这件事直接逼的四位首辅辞职,六部高官有十多人因此获罪,朝野上下共有三百多大小官吏被罢官、解职、发配,明神宗也因此再不上朝,以示抗议。

这场国本之争加剧了文官集团和皇室的矛盾,可以说真正动摇了明朝的国本,要说明朝的灭亡由此而始也不为过。

但这位福王对明朝的祸害并没有结束,他被迫就藩以后明神宗将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大部分都赐给他了,并赐他良田四万顷,以至于民间都有‘先帝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洛阳富于皇宫’之说。

按理有了这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财,就老老实实当自己的福王,享享清福得了,但是,他不,他沉迷酒色,并仗着明神宗的宠爱,纵容手下四处强取豪夺、强抢民女,疯狂敛财,疯狂兼并土地。

他到底有多疯狂呢?河南一地就不说了,他就是个土霸王,他甚至将四川的盐井和茶市都霸占了,抢人都抢到山东和湖广去了!

李自成煮食活人- 明朝福王朱常洵,大摆“福禄宴”

苦不堪言的老百姓

这些都还罢了,最多在他肆虐的地方造成一些民怨而已,并不足以动摇明朝的根本,他做的最过分的就是在西北爆发旱灾以后,他不但不开仓赈济灾民,还带头征税,也就是说,不管治下的子民没饭吃也好,饿死也好,税赋一分都不能少!他这一带头,各地宗室纷纷效仿,逼的到处民怨沸腾,最后酿成了各地的农民起义。

这明末农民起义之祸虽然不能归咎于他一个人,但是,他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不顾灾情横征暴敛,平民百姓不造反才怪。要是他带头减免税赋赈济灾民,西北根本就不可能大乱。

这还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朝廷多次组织兵马去剿灭农民起义,但由于国库空虚,士兵们大多是饿着肚子上战场的,崇祯皇帝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每次有反贼威胁到洛阳的时候都派兵来援,结果每次士兵都饿着肚子来,饿着肚子回去,他从来没有拿出一粒米犒劳前来支援的军队!最后,前来帮他守城的官兵打开城门迎闯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他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但是福王,襄王、贵阳王、楚王这些皇室宗亲都是一个德性,只顾自己享乐,完全不管治下子民死活。三十多万宗室子弟,俸禄就占了大明全国税赋的一半还多,还霸占了全国将近一半的良田,还仗着宗室的身份到处为非作歹,这样搞下去,就算没有旱灾迟早也会逼的平民造反,要说明朝之亡亡于皇室宗亲一点也不为过,西北的大旱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李自成煮食活人- 明朝福王朱常洵,大摆“福禄宴”

断壁残垣

福王臭名昭著,死了也没有引起朝野什么大惊动,为什么会这样呢?福王资历是老,身份也够尊贵,但是,他真的很不得人心,不但是平民百信和普通士兵,就连文武百官都认为他不是个好东西。

历史上关于南明新帝的争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论资排辈,他福王朱常洵的长子朱由崧是最有资格当皇帝的,但是,由于他的名声太臭了,就算他死了,他儿子朱由崧都没多少人拥戴,最后虽然靠着四镇总兵支持勉强登上帝位,但不到一年就众叛亲离,兵败被杀。

如果仔细去看明末那段历史就会发现,与其说明朝时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手,还不如说是亡于他福王朱常洵之手。

是他妄图继承神宗之位,引起国本之争,动摇了明朝的根基;

是他带头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反贼四起,最终推翻了明朝正统;

是他作恶太多,使得他儿子弘光帝朱由崧不得人心,最终南明王朝就如同一盘散沙般,被满清轻松拿下。

福王朱常洵可以说就是宗室里面最大的一条蛀虫!


<code>欢迎评论转发,您的关注支持,是一卫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