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些人,情愿种原来家中的老品种蔬菜,说现在买的种子种出来的菜不香,你认为呢?

农家乐786


现在有些农村人,说是种着现在的品种吃着不香,而是宁愿种以前的老品种,比如白菜、辣椒、黄瓜、苦瓜、四季豆等。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见仁见智嘛,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从我的角度而言,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品种都不好吗?真的吃着不香吗?这个问题,可能经常买菜吃的人都深有体会,无论什么菜,无论怎么做,感觉都不好吃,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但只是蔬菜的原因吗?我觉得蔬菜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人的口味提高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生活水平提高了,味蕾水平也相应提高了,很多东西吃不出原来的感觉了。而蔬菜本身原因呢?一是种植方式在改变,什么肥料、激素之类的,被一些无良种菜者烂用,这造成了蔬菜超规律生长,口感不如从前;二是一些蔬菜品种在科技作用下,产量大为提高的同时,蔬菜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口味自然会有所变化。当然,很多人可能担心转*因问题,心有顾虑,这也是一个原因。



二、老品种都很好吗?吃着都很香吗?在农村呆过的人都知道,农村蔬菜好吃,能吃出蔬菜的本味。但这多数原因还是种植方式的问题。农村自家吃的蔬菜,从不用化肥,更不会用激素,而是施农家肥,有虫了也不打农药,而是采用物理办法进行处理。这种办法种出来的蔬菜,当然味道纯正啊。咱们再说说品种问题,诚然,新品种在科技作用下能达丰产高产,但口味的确要差一些。比如土豆,农村老品种土豆一般就鸡蛋大小,有的甚至没有鸡蛋大,而一些新品种呢?却大如碗,甚至有的比大碗还大。吃过的人都知道,味道的确差一些。



三、有些农村人为什么要选择老品种?这要从三个角度去分析,一是现在农村留守的,以中老年人为主。农村中老年人都比较保守,一些新鲜事物,他们比较难接受,包括新品种的种子。二是一些老品种的蔬菜,虽然长不高长不大,但是味道吃着纯正。新品种蔬菜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又长,但总觉得心里不放心,特别是担心转*因问题。三是农村人勤奋节俭习惯了,很多时候都巴不得将一元钱到了五元钱就花,花钱买种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并且还担心买到假种子,所以说不愿意花钱。自家地里留种,不用花钱去买,并且吃着还好吃,当然他们乐意选择老品种了。



总之,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很多农民保留以前的养殖老品种,种植老品种,这是对社会的进化还默默地做着不让老品种消失的贡献呢。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持鼓励态度的!


种植大世界


今天刚好又去重庆区县的农村,顺便又到门口的菜地拍了几张照片,就像题主说的,都种的是老品种的蔬菜.

这是刀豆,我们老家叫铡豆,因为它的果实像铡刀,有点意思吧,果实就是这个样子,你吃过没有。




老品种的蔬菜种子也是在街上买的,我认为是他习惯了这几种菜的味道,现在买回来的种子,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主要是产量,我个人认为味道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大家喜欢吃自己种的菜而已,就像今天厂里伙食团吃的四季豆,我们老家叫白不老,是村里农户自己种的,大家都感觉到好吃,一个原因,还是个人种的菜好吃。


你看,这种豇豆就没有菜市场的豇豆那么长.

这个辣椒,肯定不是菜市场的那个品种,这种辣椒皮不厚.

再看丝瓜,都是个人种的,施的农家肥,你说吃起来味道能不好吗?


在我看来,并不是买的种子种出来的菜不香,这个季节不花钱就可以,还是心疼口袋里的钱,老人们都节约惯了,手脚很勤快,随便种点菜就可以够一家人吃了.


黄晓红果果


就别说在农村自己有地能种些蔬菜的,我住十几层上的,都天天问老同学,老乡要饭式的讨要老品种蔬菜种子,骑车到郊外城管管不到的地方,东一块,西一块的种点小菜园(并不是自己没钱买菜),现在市场上的老品种蔬菜太少了,新品种的蔬菜也还真没那些老品种香,甜。原还以为自己老了,口味怀旧,或自己对烹饪方面不在行。


前几日一初中同学(后来参加了对越战,他混得好),单位房子分很大,还是下面一层,一个院子里就有一百多平米花园兼菜园,种了许多老品种蔬菜送了些来给我,我倒是随便弄弄,一家里人都说香,甜。连那没吃过乡下菜的孙子都争了一下盆在碗里,这很无情的发现,首先不是我及我儿子这一代曾经吃过乡下老品种蔬菜的怀旧感觉,因为象孙子他们根本就没涉及到以前老品种的豇豆,葫芦味能吃出同一个人弄的,还没刻意去弄的这些蔬菜的香,甜。二,三岁孩子那话,那从不喜欢争抢而这些去争抢说明的问题是很深刻的。


我们大人己经生活在许多虚伪,自己不能控制的生活圈子了,有些为方便和表面城市里人只能选择别人安排和鼓吹中生活。我们吃食的和农民种植的也多转向产量高,经济利益好这方面了,种子几年不留,老土品种都没了,随之而来被控制在那几种推荐品种上,没有了过多选择,市场上也就剩下无办法选择,久了习惯了,一旦回头看看还以为自己是怀旧,现在看来,不是。老品种蔬菜有产量上缺陷,但具有生长慢和含别的成分可能更高。

今年是无论如何要自己想办法,不管多艰难,开垦了几个方向,每个地点不同种植些老品种蔬菜,享受一下生活。


老艾叶


这里所说的“香”就是缺少蔬菜的那种独有的味道,题目当中所说到的“老品种”就是之前自己培育出来的或者是早些年在农技站种子站上买的种子。

现在的蔬菜确实没有以前的“香”了,数量比以前的蔬菜多了,需求量也增大了好多。


1、 现在种植的蔬菜大多数是换季蔬菜,也就是在蔬菜大棚里面种植的,你就像我们村子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黄瓜、西红柿,这在我小时候是不敢想的事情。

说实话到了冬天的时候那蔬菜大棚里面的黄瓜和西红柿真的是没有味道,尤其是西红柿,所以要想蔬菜有味道,就必须是应季的时令蔬菜。

就像夏天就有黄瓜、西红柿各种蔬菜,冬天就有储藏的大白菜萝卜一样,人们留恋的是以前蔬菜里面的那种味道与记忆和乡愁。


2、 蔬菜要有味道,必须是“露天点种”,这与蔬菜大棚种植是背道而驰的,“露天点种”的唯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时令性”、“应季性”。就像我姑姑家夏天点种的黄光一样,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吃起来要比相同时间蔬菜大棚里面的有味道多了。

3、 种子不纯:我小时候,外公点种西瓜和黄瓜,还有茄子辣椒西红柿的时候,都是去年留的种子,当然还有大葱,这些都是,种子都是自己培育出来的,数量虽少,质量是真心不错。

4、 现在的蔬菜施肥太多,以前大多数施的是人粪尿,家养的牲畜粪尿。相反现在在种植蔬菜的时候会经常性的打农药、施肥(各种肥料),这本身就已经破坏掉了蔬菜原本有的味道和基因。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一多、农药一多、时令一反、蔬菜大棚一种植、种子年年更新,这样就没有了以前蔬菜的“纯粹”,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居民,他们大多数吃不到味道最为纯正的应季蔬菜。相反在农村里面,我们可以自己在夏天的时候点种,味道都是很不错的。再说了,蔬菜生长本身需要的肥料也不太多,农民自己点种,完全可以支配,至于打农药,则没有像蔬菜大棚里面种植蔬菜那样的频繁。


宁宁说的话


说起来种蔬菜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虽然我不会种但是我家吃的蔬菜一直都是妈妈自己种的。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

那么自己种的老品种蔬菜和现在市场上卖的区别在哪里呢?

还是那句话说了你肯定不信,必须亲自尝试才能知道区别。举个例子吧:妈妈种的蔬菜用的种子一般都是去年种蔬菜自己打的种,比如豆角类,瓜果类都是可以留种子的,留种的原则就是留一个长的比较好的不摘它,一直等它熟透了都不摘,等藤叶都枯萎了之后它就彻底的熟了成为了种子,它肚子里的种子第二年就可以用来种,这个方法我妈妈用了很多年,长出来的蔬菜和原来的蔬菜一样非常好吃。



其实如果你不长时间吃自己种的蔬菜你是吃不出来区别的,比如黄瓜自己种的黄瓜用的肥料和在外面买的黄瓜用的肥料肯定是不一样的,吃起来的口感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经常吃的人吃一口就能分辨出来。
现在买的蔬菜种子确实抗病能力提升了并且也成活率比较高,但是它种出来的蔬菜瓜果却没有老种子的瓜果好吃,一样的种法却有不一样的味道,没有原来的香甜也是真的。

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可能真的存在转基因种子,它可以让果实更多更大,抗病易存活,但是也改变了蔬菜瓜果原来的口感。


山里人阿福


家里是做农资生意的,

对菜籽,玉米,小麦这些还是比较了解。

因为地处北方,水稻的话,略知一二,不精了。

你说的这些人,非要种自己留的品种,

说是买回来的种出来的菜不香。

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情结,

还有就是心理作用。


不过自己的品种能一直留种也是挺好的。

现在技术越来越发达,

包括在各种种子的培育上面,

都越来越先进。

比如说花生种,香菜种等,

其实你买来的也都是可以留种的。

但产量会越来越低。

越来越变异。也就是说的杂了。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

我这里地处十八线小县城,

周边不管是农村还是县城里住的人,

基本上都是买种子,很少有自己留种的了。

因为有些东西,根本留不了种,

即使留了,也是相当不好。

现代人也慢慢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就不怎么留种了。


老徐说事999


我一直觉得农村种植的蔬菜和我们在生产上种植的蔬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体系,生产上采用的高产、抗病蔬菜品种在农村种的很少,农村多是种植一些老品种的蔬菜。

【图1:我家院子里也会种些菜】

一、我想原因可能有这么三个

1、种植习惯的问题:我父母在村里每年都会在菜园子里种各种各样的菜,很多蔬菜种子比如香菜、葱、辣椒、丝瓜、菜瓜、南瓜、洋冬瓜等都是头一年自己留的种子再接着种,这些蔬菜就这么传了一年又一年,我们也都习惯了这些品种的蔬菜。

2、生产使用的优质的蔬菜品种的种子还是比较贵的:都是按粒卖的,几毛到一块不等。虽然菜园子里种不了多少菜用不了多少种子,但是父母这一辈都节省惯了,他们还是会买相对便宜的蔬菜种子,更倾向于在集市上买散装的便宜的种子。

3、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蔬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品种的蔬菜确实好吃,所以种的人就更多了。

【图2:莙荙菜】

二、常见的老品种蔬菜,主要给大家我老家常种的几种吧。

1、莙荙菜

莙荙菜是叶用甜菜的一种,主要是菜用。莙荙菜炒着吃或者做苦累都特别好吃,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不断剥叶不断生长,能够一直采摘都深秋季节。

2、菜瓜

菜瓜也就是菜用甜瓜,种植方法和甜瓜差不多,露地是爬蔓栽培,菜瓜为子蔓和孙蔓结瓜,家庭种植不打杈也可以。菜瓜一般凉拌着吃,现摘现吃,又新鲜又爽口。

3、眉豆

在豆类蔬菜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眉豆了,眉豆5月份播种,8月初立秋后开始收获,天越凉结得越多。眉豆炒着吃就很好,口感很特别。

【图3:有棱丝瓜】

4、有棱丝瓜

有棱丝瓜比起无棱丝瓜来吃法更多,可以凉拌,可以炒菜,可以做汤,我最喜欢清晨摘下还带着露珠的丝瓜,刮掉皮,切丝或者切片,凉拌一小碟,很爽口。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


种菜姑娘


农村过去自食的蔬菜都是自己留种,邻里互调余缺一。发现有新的品种都会试种试品后决定舍留。世代传留下来的种子都是经过数辈人的长期观察而择优留存的,择优的标准是:多(産量)快(生长期)好(囗感)省(功夫)综合考虑,留己所需或留己所爱又相互交换各取所需。所以那时市场上的菜蔬品种多样而各具特色,各人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购买,余地很大。而今天我们所吃的无论是粮食、蔬菜等的农产品,基本都是种子公司伙同专家、教授们鼓捣出来的所谓“良种”忽悠农民辅以所谓高效化肥、农药、和激素结晶出来的异化食物。食之味同嚼蜡、嚼草,不仅是口味粗糙更可怕的是“良种”还是高度垄断的一次性商品,它的后代不是不育就是侏儒。随着农业体制改革、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和观念不断趋于市场化,农业品种培育片面向多、快、省倾斜,高厃良种、化肥、农药、激素日新月异,更有甚者转基因作物也粉墨登场,而传统的民间留种习惯也消失了。标着“绿色”、“生态”的精美包装舖天盖地,速生速长、反季怪长、异形奇态的农产品充斥市场。其实任何事物要想做到“多快好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的。我们现在绝大多数“良种”农作物种子已经都是一次性的商品化籽种,产品优势仅限当代有效。留种无效第二代可能就颗粒无收,粮食蔬菜都是如此。多么可怕的局面!可长此以往,必后患无穷后悔莫及。天下事,行事之道:有舍才有得。科学本是人类洞察自然的手段,而今却被少数人用作生财之道,不屑以违背自然、破坏生态自私敛财。人们呀!如还不及早醒悟,必然将遭受自然的严厉惩罚。





淡定谈


在我们老家是有这样的做法,但是我们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是这样留传下来的!我说一个我们老家必须留作种的,这个菜是我们湖南人餐桌上少不了的辣椒了!湖南辣椒他跟买来的品种是不同的,我们自己留的种,种出来的辣椒有种特别的湖南家乡辣椒的特殊香辣味,买的辣椒种出来他没有我们家乡辣椒的香辣味,只有辣没有香。


还有就是绿豆,红豆,黄豆,这些豆我们老家都是自己留种子的,因为买过来的种子种出来第一产量低,还有就是豆子的形状外观颜色都有点不同,像黄豆子我们这边种出来的是有点椭圆形的,而买来的种子他是圆圆的,是不同的,还有红豆也是不同的,我们这边的红豆颜色很鲜红,长得没有买过来的种子种的那么大个。

像农村自己留种的蔬菜瓜果还是有那么多的,除非有些比较特别的我们自己留种种出来的长势不好,一般的蔬菜种子我们还是自己家留种子的。



关于你说的有什么看法!我个人觉得吧!为什么农村种植的蔬菜吃起来比较好吃呢?因为农村的水比较好,还有就是土壤跟气候问题,农村种植蔬菜是按季节性来种植,城里头吃的蔬菜基本都一年四季都有的大棚种植,还有农村的是施农家肥比较多,而大棚种植主要还是化肥农药种植比较多,这些就是我对农村蔬菜为什么会比较好吃的看法。






朋友们觉得有没有更好的看法和意见欢迎讨论交流!


湘粤阿谢


蔬菜要有菜味道必须满足两点:1、种子相对原始,最多只是杂交种,不能用转基因的种子,否则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2、必须保证正常的生长周期,让蔬菜自然生长,绝对不能用化肥催熟。只有这样种出来的菜才有味道,才好吃。\r但现在的蔬菜为了提高土地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挣钱,都是用化肥来催熟。原来的蔬菜都是按时令来种植收获,该什么时候种就什么时候种。目前市面上的蔬菜绝大部分是反季蔬菜,都是大棚培育出来的。大棚蔬菜通过人工干预或者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使其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生产销售。人为创造蔬菜的生长条件,化肥农药控制蔬菜的生长肯定会破坏其拥有的特性。而同样的品种,在农村农民种植的露天应季蔬菜遵循了蔬菜的生长条件,通过风,蜜蜂等授花传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得到的大自然的回馈。\r还有就是为了达到长距离运输以及长期保存,异地运输销售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在非完全成熟之前就进入采摘期,再经过长途运输到批发市场。非全熟状态也会影响蔬菜及果实里面部分风味物质的形成,也会出现“无味”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