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老人心中苦恼谁知道?能有人了解理解他们心思吗?

6711095903096


人老了,社会活动范围和频率都在缩小,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孤独老人,会陷入寂寞的苦恼中。

那么这些孤独和寂寞的苦恼谁能理解呢?说句实在话,能理解的人还真不多。如果有老伴,老伴可以理解呢。

一般来说,孩子们很难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每天自己工作,家庭的那些事都忙不明白,很少有精力去关注老人内心的感受。

平时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节假日来看看就算孝顺的孩子了。想要排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的苦恼,还要靠自己。

(1)要有自己的朋友圈

不管多大年纪了,都要有自己的朋友。闲时在微信里和朋友聊几句,有啥开心或不开心的和朋友说说。隔三差五约朋友小聚,生活中的苦恼不要闷在心里,发泄出来。

(2)至少有一项爱好

把精力放在爱好上,人之所以会寂寞苦恼就是闲的。你忙起来了,也就没有时间寂寞苦恼了。

(3)有条件可以去养老院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去一个设施完善的养老院。那里有很多同龄人,可以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娱乐设施,可以打打牌,唱唱歌,跳跳舞等等,会很开心的。这样也就没有孤独和寂寞的苦恼了。

我们这一代老人,要学会自己去安排和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不用期待别人来理解,主动去改变现状。让单调的生活丰满起来,孤独也就消失了。


王秋阳


我父亲在世时,总是为母亲遮风挡雨,母亲已习惯了父亲的关照和爱护。不幸的是,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整天以泪洗面。父亲离我们而去有5年了,在这5年中,母亲脸上很少有笑容,我非常理解她,知道她心里的苦,也知道她很孤独。我经常开导她,有我们姊妹三个照顾她,是她的福气。也捡开心的事给她听,每到这时,才看到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母亲脸上。


老妈也可爱


仅代表个人意见

我想孤独老人心中的苦恼,细心点的儿女是能够感受到的,对于他们的心思,谁去理解,儿女的态度应该是重中之重吧。

就拿我外婆举例子,90岁了,7个儿女都抢着带回家尽孝道,无论在吃、穿、用、住上可谓面面俱到,在外人看来外婆的晚年已经十分幸福了,但是她也有自己的苦恼!

外婆盲了近五十年,因为看不到,她行动的范围很小,即使在几个儿女家生活,所能到达的位置也就楼上到楼下那么点距离;因为看不到,她分辨不出天亮和黑夜,有时候半夜就把衣服穿好,坐起来,一坐就是大半夜;因为年龄大了,耳朵听力也有了障碍,交流上你说没有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大部分的时间,外婆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坐在阳光下晒太阳,到了饭点,小重孙会去拉着她回家吃饭。

起初我对于这样的现象习以为常,直到有一次,我们在餐厅里包饺子,外婆一个人拄着拐杖,手摸着墙,顺着墙往餐厅里面走,我大声问她,还没到饭点呢?我妈说,你懂什么,她就是想过来说说话,她一个人一天到晚坐着没事,听到哪边有声音就想往哪边凑凑,她就想让我们陪她聊聊天。

是啊,一个永远分不清白昼和黑夜的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期望能遇到大太阳,坐在太阳下晒晒太阳,重复着一天又一天,这不就是等死么,你说她怎么不苦恼呢?

从那之后,只要我有空,我就会陪她聊天,搀扶着她到更远的地方慢慢地走,告诉她周边的人和物,直到她去世前的一周,用我妈的手机和她视频,视频中她在吃我妈包的韭菜盒,没有牙的她吃起饭来也甚是可爱,我大声在视频中喊到五一快到了,你在我们家等我回来啊。她笑呵呵的说,好好好,我等你回来哈。这是我们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爱是相互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爱他们,陪伴他们,我们也会在其中体会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乐龄家


一岁年龄一岁心,老年人的孤独寂寞做儿女的是体会不到的,因为他们还没到老年,怎么会体会到老年人的心理,这跟他们孝顺与否没关系,孩子们以为让父母吃好穿好玩好他们就进孝了,可是老人的心理感受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老年人如果在失去老伴那种孤单凄凉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的到。做为儿女他们也想尽办法让老人开心,一有空就带出去旅游,晚上下班去商场去饭店,他们尽力了,老人应该知足了。可他们永远体会不道老人心里的孤独寂寞。


UU姥姥


一、老人进入孤独,自已不要苦恼。二、孤独到一定年龄,一定时候,每人都会遇到,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三、孤独要快乐,要充实。四、吃好三攴,做饭就快乐,一个人也吃出花样。睡好午晚觉。安排好上下午各溜湾一次,或去打一场牌。看点电视或手机,听听音乐。一天很满,充实自己,不感孤独。五、心情感激,快乐度日。六、如果走向困难,或僱人或去養老院。七、邻居有时应去探望,打破孤独。八、子女可每天电话问候,平时帮助买菜,米等,关心痛痒。九、老人要自寻快乐,不要自寻烦恼。不要给自己过不去。已经时日不多,更要珍惜当下,夕阳无.限好,享受一秒多一秒。



梁山明月


孤独老人心中苦恼几乎很难有人知道。就算是他们的同龄人相互知道的都少,因为正常情况下不同人、文化程度差异、习惯、个性、生活方式、经历和综合素质等等都不同,由此心中的苦恼就不同。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具备心理学知识和经验的人,且时常对这些孤独老人情况进行分析的人才知道。而他们的子女就更难知道了。

当下,国人50岁以上将近3亿人。如此多的老年人,怎么样才解决孤独老人的苦恼确实是国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这些老人一直延习为孩子什么都掏空了的习惯,无论是健康都曾经透支,而且财富都一点不留的付出了的。而今子女们大数孝敬都值得质疑的当下,尤其是因失去孝敬饥寒而孤独死现象时有发生……


民间爱心服务


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永远都不满足!不管老人,年轻人,都必须学会坚强!学会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不要事事处处都只想到自己!想想别人的难处吧!那些孤独焦虑伤感的老人,真的很可伶,但自己不改变生活方式,是没有办法的!帮助他再多也没用!不信?你试试看。


F双月


能理解老人们孤独的心情,但是要子女长久陪伴老人,那也不可能。所以我觉得老人年纪大了,住在老年公寓比较好,交流、作伴相处起来比较舒服。我觉得无论是老人还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要能适应人生是的孤独。所以还是提高修养,提高提高培养兴趣,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晚年能够有一点精神的慰籍。


娄志芬


孤独老人心中的苦恼只有做儿女的知道,做儿女们的不管你有多忙和远离他乡都要常回家看看,比如我的父亲快九十岁了,母亲去了另一个世界,父亲一个人习惯了农村生活,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我们每次回家看他,他很高兴并且亲自动手做饭给我们吃,他很高兴我们也很快乐,每次给他钱的时候父亲总是泪汪汪,说自己钱够用就可以了,钱本是身外之物再多也是装在囗袋里,只要做儿女的能回来和我说说心里话我就感到很幸福不孤单,所以我毎回去一趟就带上父亲旅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45fa316ca554434bad1387b5122521b\

user1867627536745


孤独老人心中的苦恼可以说有类似经历的人能理解,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家庭背景,经历等不同,不可能理解的那么深刻,那么透彻,就算儿女也不会真正的了解父母的需求,所以做为老年人,应该多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走出去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当然有孝顺的儿女更是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