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在很多人眼中,劉禹錫是樂觀豪邁的。

他在被貶朗州時,寫下了最豪放的《秋詞》,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後來他曾因一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而被小人陷害,貶謫到了更遠的連州,而等他重新回到京城後,又來了一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他的樂觀灑脫,歷來為人所稱道。

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可就是這樣豪邁的劉禹錫卻在除夕夜寫下了一首極其傷感的詩作,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這首詩名為《歲夜詠懷》,全文如下: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遊者,而今有幾多?

以閒為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這首詩大概寫於819年,那一年發生了兩件令劉禹錫痛不欲生的事。

第一便是他的母親因病去世;第二便是在他護送母親靈柩返鄉的途中,又接到了好友柳宗元病逝的消息。

柳宗元是劉禹錫的至交好友。兩人一起中進士,一起參加永貞革新,又一起被貶謫,

“二十年來萬事同”說的便是他們兩個。

一年之內連失至親好友,劉禹錫心中的苦痛可想而知。

在這一年的除夕,他回首人生,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讀後感慨萬千萬。

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詩歌首聯便充滿了哀傷,令人潸然淚下。

多年來都抑鬱不得志,新的一年又會如何呢?

“不得意”三字道盡了將他這些年來的抑鬱苦悶。

他在20多歲的時候便高中進士,原本前途一片光明,他躊躇滿志地加入了永貞革新,本想幹一番大事業,可是僅僅100多天,革新失敗了,因此開啟了貶謫生涯。

後來他本有機會東山再起,卻因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而得罪了權貴,再次被貶出京師。

無論是參與“永貞革新”還是寫諷刺詩,我想他都是不後悔的。

只是母親和好友的去世,令他心中一時難以接受,所以才會寫出這樣頹喪的詩句。

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接著的頷聯道盡了他對摯友的哀悼。

在永貞革新失敗後,王叔文直接被賜死,王丕隨後病逝,餘下的八人都被貶出京師,史稱“八司馬”事件。

多年後,被貶的“八司馬”相繼去世,所以劉禹錫才會說“而今有幾多”。

而最令劉禹錫傷懷的是柳宗元的離開,兩人年齡相仿,僅差一歲,又是同榜進士, 感情自然更為深厚。

當年劉禹錫因為得罪權貴,要被貶到偏遠的播州,是柳宗元上書求情,甚至想要與他調換,幸好後來皇帝網開一面,劉禹錫這才改貶連州。

這樣一個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的好友離他而去,怎能不悲痛呢?

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接下來的頷聯算是他的牢騷之語。

他將這閒居生活過得自由自在,當這長壽是在彌補蹉跎歲月。

其實這兩句應該是反語,對於一個有志之士而言,最痛苦的莫過於“閒居”了。

所以怎麼會自在呢?

而他所謂的“蹉跎”也是不可能的,即使他被變出權利中心,他也很少有頹廢之時。

在被貶到南方的那段日子裡,他常常借鑑各地的民謠,進行詩歌創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都是這個時期所作的。

他說自己無所作為,蹉跎歲月,實際應該是怨憤到了極致的一種反語。

他這一貶就是20多年,遠離政治中心,即使再豪邁,也會產生一種懷才不遇、時不我與的抑鬱苦悶之情。

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最後一聯一語雙關,表面說自然界之景,實際另有深意。

在他幽居的這段日子裡,春色年年如故。

可是真正屬於他的春天又在哪裡呢?

他一身抱負,自然是不甘心當一個悠閒的文人雅士,他也渴望報效國家,造福百姓,可是他卻看不到希望。

所以美麗的春色在他眼裡也顯得“無情”了。

劉禹錫在除夕夜寫的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全詩寫得很是哀傷,道盡了人生的酸楚無奈,令人潸然淚下。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除夕夜的詩詞?歡迎一起來分享哦。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