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雄才难出“寒家”


自古雄才难出“寒家”

看到题目,或许一会说,你这人怎么如此个别?

你非得与主流思想相悖论吗?

为啥别人认为对的,你非得认为是错的?

大家先不要着急上火,先沉住气慢慢来听老朽给你一一道来。

真的自古雄才出寒家吗?

非也。古往今来,很难找到一例。

有的话,也就是戏剧里,小说里。

你会说,那位母亲用树枝子为笔,以地为纸的欧阳修不是出自寒家的雄才吗?

非也,查查史书吧,欧阳修也是官二代出身,只不过他老爹死的早,家道中落。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上京赶考的银子还是有的。

大家,用常人思维想想,自从有了科举考试,给每个普通人有了一个鲤鱼跳龙门,山鸡变凤凰的机会。

这只能说是除了吃喝还略有结余的家庭,至少能读得起书,雇得起私塾先生,还能有进京参加考试的路费。

至于那些寒门,穷的揭不开锅,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能有钱读书,无法读书又怎么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所以说,自古雄才出寒家只是一个虚幻的梦,这种教育人的鸡汤属于“麻醉剂”。

自古雄才难出“寒家”

不说古代,我们看看当下吧。

看看哪些问题学生吧,绝大多数出自寒家,面黄肌瘦,衣衫不整,两眼无神。

再询问家庭背景,一个字“穷”!

由于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没有钱买智能手机,没有钱买电脑,没有钱开通网络,总之,啥也办不到。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

纵是一个将来的雄才也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往往越是这样的穷家,父母还有不良嗜好,吃喝嫖一样不缺,只顾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

这样家庭的孩子,就是孩子再有潜力,学习能做到可持续吗?

上高中,上大学,上研究生,出国留学,为数不菲的学费这样的家庭能拿得出来吗?

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极度贫困惹的祸!

还是那句话:自古雄才难出寒家!

自古雄才难出“寒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