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经常抱怨奶奶家的人,频率是每天,我该调整心态安静的接受理解,还是应该和她沟通?

耿彦佳


不要试图改变妈妈的想法也不要与她理论,这会让她觉得自己养的女儿向着别人,后续给你扯出一系列她如何含辛茹苦把我拉扯白眼狼之类巴拉巴拉......你唯一做的就是保持微笑左耳进右耳出的倾听模式,不要插嘴也不要说话当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在此期间你可以不去看她,目光自然俯视地面并时不时点头用一种欣赏的态度看待地板,在她说满意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地板上的花纹原来完全没有什么规律。记住妈妈向你抱怨只是因为她想找人倾诉,至于被倾诉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她是毫不在意的。




智芳


我妈也是经常抱怨我奶奶。

以前我妈妈对我奶奶也很好,家里炒点菜都会让我端点给我爷爷奶奶,比如鸡鸭肉,我妈会专门挑胸脯肉,一些没有骨头的(我奶奶没牙)肉让我给送去。我妈会用毛线勾鞋子,也会给我爷爷奶奶做,但是我奶奶转手就给我姑了,我妈很生气,再也不给她做了。夏天我们种了西瓜也给我爷爷奶奶送,我们还会给我姑送,但是我姑来到我奶奶家我奶奶还让我姑拿她家的,然后我爷爷奶奶没有吃了我爸妈又给他们送,时间长了,我妈很有意见。

后来爆发的一次是我奶奶去跟我姑说我妈的不是,然后我姑去跟我舅妈说我妈的不是,这下彻底把我惹火了,再也不对我爷爷奶奶好了。其实我妈对我爷爷奶奶还可以,家里房子是我们盖的,我爷爷奶奶睡最大那间,我爸妈睡那间小的,也从来不会找我爷爷奶奶吵架,有好吃的都想着他们,我舅和姨来我家都会给我爷爷奶奶买东西。我有个大伯,住在县城,从来不管爷爷奶奶,一年到头不见一面,两个堂姐几年不来看看,有时爷爷奶奶还要给他送东西,从来不会给我们送,我妈有时爱说,会说他们偏心,也许就是这样他们都不喜欢我妈。

后来我爷爷说让我爸和我大伯赡养,我大伯一个月给他200块钱,我们家一个月给他们80斤米,我大伯有没有给钱我们不知道,我爷爷奶奶也没说,但是我爸给我爷爷米的时候我爷爷还拿秤秤一下。有时他们有剩饭送给别人家禽吃都不给我们家(我爸养了上千只鸡)。我奶奶上医院花了900块,我爸出500,剩下的我爷爷自己出都没要我大伯的,他们还不满意。

总之很多事情,在我看来我爷爷奶奶偏心,我妈抱怨他们也能理解,但是始终是亲人。我妈也会说我爸对他们太好了,我就开导我妈,你有意见没关系,我们都理解,但是我爸始终是他们的儿子,没办法,就让他这样吧,人老了,也没几年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妈妈抱怨我们听着就好,要让她不说的话憋着也难受。至于你听了之后怎么想,就要看你是怎么看待你妈妈抱怨的事情了,该开导开导,改理解理解。


欧筱的小梦想很小


倾听妈妈的抱怨!

对你而言这是你的家,对你妈妈而言,这是她的婆家。抱怨的背后一定有你不知道的故事或委屈。

我有一个好朋友的妈妈因在婆家受气,无人可诉,身边人都她让忍耐,后来得了抑郁症。我朋友小时候不理解自己的妈妈,总认为妈妈这个农村妇女爱唠叨。长大后自己当了妈,才理解了母亲的不容易,现在爷爷奶奶指责妈妈时,她这个“王家人”(朋友姓王)就会站出来给妈妈“撑腰”,还定期带妈妈去看心理医生。

给爱妈妈足够的爱与包容,当她清理完了负面情绪,再装进满满的爱,自然就不抱怨了。


心洞察精品课


你应该跟妈妈沟通。

妈妈每天抱怨奶奶家的人,这件事情已经极大的影响到了她和你的身心健康,所以回避问题有百害而无一利。你必须直接面对这件事。

这种陈年积怨有可能是你奶奶家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你妈妈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双方都没有问题,但是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和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但不管是哪种原因,不管是否真实,目前看来对你妈妈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每天都要想起来,去抱怨,去怨恨,向自己的孩子诉说,传播负面情绪的地步。造成的影响很隐形也很直观,一是影响你妈妈的身心健康,二是影响了你的身心健康,三是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气氛也不可能好,也就是说,影响了家庭的幸福。

过不好这一天的人,也没办法过好这一生。每天都在怨恨别人的人,她也不会爱自己。甚至可以说,因为不想让自己幸福,不想让自己好过,所以选择去怨恨别人。想想你妈妈是不是这种情况。

目前看来你妈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停留在过去的怨恨当中,看不到当下的生活,更加不想让自己活在未来的幸福中。能够把她拔出这种情绪的泥潭的,只有你。妈妈是孩子的依靠,孩子也能给妈妈力量。

你也不需要去评判哪一方做的对,哪一件事情做的对,因为这种陈年积怨就像一团揉碎了的麻团,有些你目睹了,有些你不清楚。而且你妈妈需要的也并不是你帮她去理清楚。也许她需要的是倾诉,也许她需要的是理解,也许她需要的是同情,也许她需要的是报复,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你已经听她倾诉了这么多年,你也肯定表达过同情,甚至你为她撑过腰,但是直到今天她还没有停止抱怨,说明以上方法皆不可行。

接下来我推荐一个樊登老师推荐的方法,简洁,而且有棒喝的效果。

樊登老师有一次采访李中莹老师,说“有些人整天生活在过去当中,走不出来。过去受了一个很严重的伤,出不来怎么办?”

老先生就传授了这样的方法,他说:“你就问他还打算活多少年?”

对方可能会回答说:“30年。”

“好,30年。你打算背这个包袱走30年吗?还是你想放下包袱,轻松走30年?”

"那我当然想放下包袱。"

"好,谁能帮你放下包袱?"

"我自己。"

"行了,回去做吧,觉知。"

你不妨自己事先练习几遍,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客观平静,不要有评判的感觉,至少不要让你妈妈觉得你是在居高临下的评判她,对她指手画脚。然后抽个时间,跟妈妈坐下来聊,开诚布公的跟她谈到这件事情。可以这么开场:“妈妈,我从小就听你说奶奶家的事,已经说了这么多年,每天看到妈妈这么难过,我也很伤心。我想帮忙,我想让妈妈过得幸福,妈妈幸福了,我才会幸福,我们这个家庭才会幸福。妈妈,我现在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我。”在这里可以停一会,等你妈妈愿意回应了,再使用李中莹老师的方法,说不定能让她停下多年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真正实现命运的转折。

祝你成功!


情商方法论


你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别被妈妈影响,建议要和妈妈沟通,妈妈对奶奶家人抱怨,一定是妈妈的期待和渴望没能得到满足,也没人能看到妈妈的付出和需要,所有才会一直一直的抱怨,其实妈妈已经很明显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情绪,建议你倾听妈妈,倾听时不发表任何言论,只是点头表示理解妈妈偶尔再表达一下妈妈的不容易,妈妈是如何的辛劳,妈妈的付出没人看到等这样的话语,试试看妈妈的抱怨会少些的。

多谢理解少些批评指责,妈妈的情绪会好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夏天的房车游记



止水如云


估计是沟通不了,妈妈的抱怨,实际不是抱怨,她只是在我们身上发泄一下情绪,找个倾诉的对象罢了。换句话说,我们就是妈妈们的垃圾桶,她把心里的垃圾倒出来了,心里就舒服了。

最好的建议就是,你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因为妈妈们唠叨完了,她们又恢复了正常,该怎么着还是怎么样,我们如果认真听了,只会把这些抱怨吸收到身体里,这样对我们自己也不好。

所以我们表面听听,象征性的附和下就好了。没必要当真。等妈妈把心里的垃圾倒完,让她舒服了,就好了。





暖暖的小厨


你应该跟你妈说,妈你送给奶奶的鞋是奶奶的他爱送给谁就送给谁,你不要不舒服,你送给奶奶的鞋就是奶奶的他有权送给他想送的人,这是他的事你不应该为这事,让自己难受你做你当做的,奶奶做他想做事你就别把这事往自己身上压让你自己活得累,你做给奶奶鞋是你心意,奶奶送给姑姑是他的心意,再说你送给奶奶就是奶奶的,奶奶就有权送给任何人,你奶奶有偏心就要当面跟你奶奶说,人做事是没有公平的,就像我们的手指一样有长的有短的,所以不要把这是放在自己的心里,让自己活得烦苦痛难累,奶奶做事有偏心我们要用爱心去接纳他,这样不但是对奶奶好,最重要的是自己活的开心不烦不累不痛不苦,不记别人的过错是使自己活得经松的秘诀哦


小凤趣闻


听听妈妈对你的唠叨,她没有其他人倾诉,只有你,听完,安慰安慰妈妈,要做的就是跟爸爸好好谈谈,让他多关心关心妈妈,对妈妈多些呵护,妈妈得到多的理解和关爱唠叨自然就会少了,祝妈妈幸福


晓晓在义乌


世界上的事有些很奇怪:血浓于水,这血应指血缘关系。可世上最亲最爱的俩口子一一夫妻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起码法律不允许有、大家也意识到不能有)

因此,夫妻再恩爱,要把这恩爱转移到对方父母,家庭成员,这些没有絲毫血缘关系的人,是否有些难?

你妈妈就是这样,有些难的人。她没有感受到关爱、帮助和实惠。感受到的是索取、麻烦、冷漠等负面交往。

你可做的是:1、理解,并公正的了解实际情况。2、调解,你是妈妈和奶奶家的中间人,站在都具血缘关系的立场上,多做两面工作:向奶奶家讲述,妈妈的不易和贡献。向妈妈讲述,奶奶家的理解和赞扬……寃家适解不适结,更何况是最亲的人?3、自己带头孝敬父母,孝敬奶奶及其他长辈。

生活总在理解、宽容、自我牺牲中变得越来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