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玉名字有什么讲究?与常香玉有什么交集,小香玉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武侠小王子


说起小香玉老师,她的家乡河南乃至全国的人都十分的熟悉,她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豫剧宗师级人物常香玉之弟子。



大家都知道,常香玉大师是豫剧常派艺术的开创者。而从小看惯了奶奶常香玉的“戏比天大”的小香玉,就自然耳濡目梁,并随着奶奶一直在老人家身边学唱豫剧,锻炼基本功。为了练声,小香玉能一口气练习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小香玉在跟奶奶练苦回忆时曾说:“一台完整的戏曲至少要两三个小时以上,如果不练习怎么长时间的话,上台唱戏的时候上半场的声音铿锵有力,而到了下半场突然声音没了,又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观众呢?”这就是小香玉练就功夫的一个缩影。



小香玉完美继承了奶奶的艺术风范,常常把奶奶教诲的“吃亏是福,做人操守”当着自己的座右铭,时常提醒自己,用德艺双馨来形容小香玉的艺术成就一点也不为过。



说实话,现在的小香玉也歩入了老年世界,但她并没有享受清福,而是把其主要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培养年轻一代身上,她身体力行,积极牵头创办了戏曲学校,广收弟子,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培养前来拜师学艺的孩子们。



笔者祝福小香玉老师永葆艺术之魂与青春!

感谢悟空小秘书问答之邀请!


趙大


小香玉 ,原名陈百玲,出身梨园世家,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继孙女,1965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市。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常香玉荣誉:

1952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87年,获得中国艺术节(中南)荣誉奖。

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7月,国务院决定追授已故豫剧大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香玉是小香玉的奶奶。

小香玉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豫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学会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艺术顾问。2014年10月23日被聘为北京市平谷区妇联副主席(不驻会)。 

1982年获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一等奖。1988年获全国豫剧大赛“香玉杯艺术奖”第一名,并获全国豫剧电视大奖赛青年组最佳演员奖第一名。1988年参加央视元旦、春节戏曲晚会、元宵晚会,在亚运会艺术节“中国戏曲名家演唱会”上演出。 

小香玉于1995年筹资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专门招收贫困儿童的“山西省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培养大批艺术人才。  2017年6月23日,当选为北京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艺术家





林默之健龙达人


陈百龄在豫剧界甚至戏曲界就是一个骗子,始终笼罩在老太太的光环下。既然老太太收回艺名,你就不应该再去拿这个艺名招摇撞骗。既然偏离了老太太的初衷,自己就会不好意思再继续用这个艺名,常派的几出名剧你会几出?整天一段刘大哥吃遍各大综艺节目,谁听过她整出戏的录音?谁看过她整出戏的影像?还自以为是常派艺术的传人,你奶奶是你奶奶,你是陈百龄。每次《梨园春》节目总是提起当年自己怎么怎么样,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好像自己是大家似的,一会普通话,一会河南腔来回串换,不喜欢她的举手!!!


撞南墙不拐弯850


谈起小香玉的艺术成就,我没有听说多少与戏曲相关的东西。其一她没有出演过完整的豫剧全场戏,其二,没有代表性剧目。


精选曲艺


常香玉对于豫剧的贡献,想必大家都知道,她是豫剧常派艺术的创始人,为豫剧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德艺双馨,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还未国家捐赠了一架飞机。

不过常香玉在晚年的时候,却发现她的女儿与弟子们,却没有一个能够完整的继承她的常派艺术。于是她寄希望于孙女陈百玲的身上,并且给她起了“小香玉”这个艺名,希望她能够将常派艺术发扬光大。

但是没想到的是,小香玉不仅没有达到老人家的要求,反而适得其反,借着常香玉的名头,却没有宣传常派艺术。而且在关于发扬常派艺术这点上,与常香玉有巨大的分歧,她觉得豫剧现在不流行了,不应该再搞老一辈的那一套。

于是常香玉在晚年养病期间,发出了这样的一份声明,如下:

但是陈百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不会因此改名,并且跟记者表明了以下几点态度:

第一:她很爱她的奶奶,对于奶奶一直很敬重,不管是艺术还是做人方面,她一直都在向奶奶学习。

第二:她不会因此改名,因为小香玉这个名字叫了很多年了,别人都知道她叫小香玉,不叫小香玉她也不知道叫什么了,这个名字也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第三:她认为她并没有违背奶奶的约定,只是代沟问题,她也在一直努力发扬豫剧,比如办学以及在节目中一直都唱着豫剧。

在常香玉逝世之后,陈百玲果然没有改名,并且沿用了小香玉的名字,现在在很多电视节目中,还经常看到她以“小香玉”的身份来参加节目。

关于这件事情,我认为陈百玲不应该再沿用小香玉的名字,毕竟当初常香玉给她起这个名字,是为了让她完成约定。但是她不仅没有完成,而且还违背了约定,这样一来,常香玉确实有权将名字收回。

而且小香玉这个名字,是非常依赖常香玉这个品牌的,说实话,如果当初我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小香玉这个名字,然后联想到她跟常香玉有什么关系,压根就不知道这个人。

成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豫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学会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艺术顾问。2014年10月23日被聘为北京市平谷区妇联副主席(不驻会)。[2]

1982年获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一等奖。1988年获全国豫剧大赛“香玉杯艺术奖”第一名,并获全国豫剧电视大奖赛青年组最佳演员奖第一名。1988年参加央视元旦、春节戏曲晚会、元宵晚会,在亚运会艺术节“中国戏曲名家演唱会”上演出。[3]

小香玉于1995年筹资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专门招收贫困儿童的“山西省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培养大批艺术人才。[4][5]2017年6月23日,当选为北京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6]


欧阳阁阁


近近是个“外孙女”,借大师的光环而宜。


用户1032607629120


永远支持小香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