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已經報廢的車輛還在使用,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毛驢講三農


我覺得有以下4點。

1車價格優勢,便宜不貴,車體外觀也沒有大破損,發動機也沒毛病。

2不上公路。走下道,也不遠走,接個學生和壓地頭。偶爾走個親戚。

3管理不嚴格,有關部門管理不到位,車管所應該提示,到了報廢時間車主。及時報廢。安全第一,提高個人安全意識。交警部門下農村。跑一趟都是幾十里路程,耽誤時間還未必解決問題。

4新駕駛人員,買來先練手的。能開就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微笑的劉雙ls


周老冒今年剛剛六十歲,大概五十多歲時老伴去世,那會兒的他為了再找老伴搭夥過日子,於是買了一輛表面看起來很光鮮、價格卻才一萬出頭的二手車。


周老冒自從買了車後,直接去駕校學習,考取了駕駛證,於是每天上下班開著自己的二手車到十幾裡之外的礦山打工,還別說,真就比摩托車拉風,很快老冒就把礦山上一個比他小六歲的開卷揚的離異娘們給忽悠到手,從此兩人住在一起,每天開車上班、下班。

誰知道車開了才一年,對車沒有認知概念的老冒才從朋友口中得知:車輛行駛超過60萬公里屬於報廢車輛。原來他在買這輛車的時候,車即將報廢了,再加上自己一整年天天開車,除了上班還開著到處得瑟,經常拉著比自己年輕好幾歲的新老伴出去浪漫,於是車到了報廢的里程。

既然車報廢了,但它的性能都還不廢啊,還是可以開著上下班的,只不過再也不敢拉著新老伴去城裡玩耍就是了,村裡其實有很多人開著二手車上班下班,反正礦山道路是山路,只有一截是公路,為了躲避在那一截公路上被交警抓到,村民們會選擇早出晚歸的方式,基本上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然而報廢車輛買不了保險,少了風險保障,開車需要非常謹慎。只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啊,周老冒有一天下班時,在下坡路拐彎處一不小心把騎電動車的一個上夜班的女工人給颳倒了,還好大家都認識,老冒求人家受害者不要報警,兩人協商私了,結果把人家送醫院檢查後發現腳踝裂縫,這下子治療加務工費,周老冒賠償了有兩三萬。

結果周老冒新老伴看到這種情況後,第二天便搬出了周老冒的家,致使老冒又成了孤家寡人,失財又失人。

所以農民開報廢車的安全係數太低了,一是車有可能出現故障,給自身和他人帶來安全隱患,二是如果在路上被交警抓到,不僅僅沒收車輛,還要進行罰款,三是買不了保險,萬一出什麼事的話,沒有保險兜底,自己損失太大難以承擔。

不建議農民開報廢車,那是一種變相賭博,萬一賭輸了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悠然見東山


我覺得使用報廢車輛對自身跟他人都造成了潛在的危害,而且一旦出事還非常的被動!就拿我身邊的真實例子來說吧,前兩天我們村上的一個人開著報廢的三馬車去買化肥,結果不小心撞到了別人的車上。人家車主不願意了,雖然車買時是二手的,自己還開了一年多,知道他開的三馬是報廢的,而且還沒有駕駛證,人家車主死活就是不要被撞的車了,還要一萬塊錢。我們村這個人呢比較老實,正好又跟妻子鬧彆扭分居,妻子在縣城裡不回家,他則在家裡陪伴老母親,出事後既不想讓妻子知道,怕更加瞧不起自己,又害怕老母親為自己擔心,就乾脆拿出了一萬塊買下了那輛被自己撞壞的二手車!結果這一買車不要緊,當時被撞的車上還有另外一個人,人家見他花錢買了車,覺得他傻而且又是開的報廢車,還沒有駕駛證,又訛上他了,就說自己被撞後身體不舒服,也要錢去看病,不拿錢的話就去告他。我們村上這位老實人實在沒辦法,只好找人去疏通處理!所以奉勸大家,千萬不要開報廢車出門了,真要出了事,那可真的就麻煩了,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鄉村小西媽


咋天村裡二狗開的店,整了一個很大的廣告牌子,這個廣告牌子很高大,是插在地上的那種,使用的是方剛和角鐵製成,重量是非常的重,不得已二狗從鄰村找來了一輛吊車,把這個廣告牌子給吊起來之後在進行固定。大家對於吊車、挖掘機都是天生感興趣,閒著沒事的都圍在二狗那裡看吊車操作。這吊車是一輛相當破舊的車,大家紛紛猜測這吊車的年限,有的說是八十年代的,也有說是九十年代的。當然最後有人按耐不住好奇心,上前去問了個明白,這破舊的吊車還真的是八十年代的老物件。

八十年代的吊車,現在居然還能夠使用,還能夠掙錢,這樣的情景在農村還非常的多見,其實不止是吊車,還有其他很多破舊的已經過期、報廢的車輛,經過改裝之後,在農村還有用武之地。像一些專門從事拉土方的改造車輛,有的是好多車輛配在一起之後製作而成。堅固結實耐用,不怕哪些坑坑窪窪的路段,也有一些其他的報廢車輛,每天依然穿梭在農村的道路上,啥證也沒有啥也不怕,一副混不吝的模樣,這些報廢車為啥在農村很有市場,不是應該被淘汰掉的嗎?

從城市到縣城最後到農村,這樣的階段化在車輛上面,是提現的淋漓盡致。很多在城市之中的車輛淘汰之後,會首先進入到縣城,磕磕絆絆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又會轉手的賣到農村,在農村一般情況下就會使用到壽終正寢。這跟實用性有很大的關係,像一些農用機械,或者是一些特種行業的車輛,尤其是在農村有廣闊市場的車,還是用途很廣的,不用上路,基本上都是在附近幾個村裡轉悠,不外出、不上路,自然也就不怕被逮住。

農村存在的這些報廢車,雖然使用年限上是已經到來報廢的時候,但很多車輛並沒有因為年限而失去應用的作用,很多車輛的機動性和其他各個方面,還具有很好的使用作用,在農村這個特殊的地帶,完全可以發揮餘熱。創造自身的價值。而且這些車輛作為報廢車,是啥也不用買、啥也不用辦理的,什麼年檢、保險統統沒有,只要能開就行。而且足不出鄉鎮的特性,也讓這些車輛在農村廣泛的存在。

但這些車輛是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即便還有不錯的機動性,但由於年限已久,很多零部件也都會出現老化,隱患是相當大的。隨著汽車的普及,價格也不在高不可攀,像作為交通工具的小汽車,在農村已久很少有人在買報廢車使用了,這些報廢車那裡也不能去,只能當作三輪車在附近轉悠,適應性不強也成為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在農村比較多的報廢車,很多都是一些工程、特種車輛。和一些農機車輛為主。而像代步的小汽車,報廢車輛變得也越來越少了。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我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小伊,看到農村還有很多已經報廢的車輛在使用的現象,心中還是會隱隱作痛,若非親身經歷,又怎麼能相信,小概率的意外也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我有一個遠房叔叔在上海做堅果生意,前兩年生意做的順風順水,換了新車。2017年過年前,看到很久以前做生意用麵包車停在停車場很久了,因為達到了車輛報廢的條件,在上海是不能開,想著還能開扔掉也浪費,就想著開回老家農村給家人開。

剛好過年,17歲妹妹就想著順便坐車回老家,出發的時候並沒有問題,就在快要到農村老家的時候,車子冒煙瞭然後不到一分鐘就自燃,妹妹坐在後面,根本來不及逃生,救出來的時候身體燒傷面積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送到上海的醫院,花了近百萬保住了命,但一個花季少女在美好的年紀失去了女孩子視為生命的美麗。
叔叔在一夜之間白了頭髮,後期的治療更是花完了家中的積蓄,賣了兩家店、兩套房,親戚朋友也捐了一些,但無論怎樣都不能挽回了。雖然請了好的醫生,治療恢復效果也還不錯,但是後遺症也很多,比如下雨天傷口癢。

一、車輛為什麼強制報廢

  1. 車輛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和里程數的增加,車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會有損耗,就算更換組件,也不能保證車輛的安全,所以就需要強制報廢。

  2. 還有一些車出現過大的交通事故或者本身就存在質量問題,就算修好或者換零件還是會存在安全隱患。

  3. 車型已經停產,車的配件已經都沒有了,不配套的零件也會對車輛埋下隱患。

車輛報廢都是有依據的,都是為了人們的安全著想,我們應該理解和支持。

二、農村人為什麼要買報廢車輛?

  1. 為了省錢。很多農村老人,一輩子養車了節儉的習慣,覺著有車能開就行,辛辛苦苦掙錢不容易,買新車挺貴的,好好地車說扔就扔了,多浪費啊,有車就湊合著開吧!

  2. 僥倖心理。農村人很多就覺得哪有那麼巧,“萬一”就恰巧發生在我身上呢,你看鄰村的張三、李四的車都是買的報廢車,都開幾年了也沒事。

三、我們該怎麼做?

  1. 農村的年輕人要認識到報廢車輛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可能出現的後果,不僅自己不買也不開報廢車輛,也要給身邊的老人說明報廢車輛存在的危險,也不能將自己的報廢車賣給別人。

  2. 相關部門加強對農村報廢車輛的購買以及使用,一方法加大對無證駕駛以及駕駛報廢車輛的處罰力度,另一方面增加對報廢車輛的補貼。

  3. 作為老人,我們應該聽取子女的意見,有問題及時溝通,報廢車輛規定肯定是未來大家的安全著想,不可固執己見,心存僥倖心理。

結語:報廢車輛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自己要重視起來,千萬不能覺得概率小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意外來臨,將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一輩子的痛,以往的教訓千萬要引起重視。農村人也不要因為報廢車在農村沒人管,就購買、使用報廢車輛,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

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看完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吧!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留言補充。


伊人間


在我們農村確實有很多人在使用報廢車輛,而在使用這種車輛的都是些沒有駕照的人。因為只要有駕照的人都知道,駕駛報廢車輛的嚴重後果。

農村人都很樸實,節儉,特別是60後,他們都認車輛能發動就行,安全意識淡溥,都抱著狡幸的心理。

不用看,在農村只要你聽見比拖拉機還響的聲音就都是報廢車輛。沒有了消聲器的麼託車那聲音確實不捂耳朵不行。只有喇叭不響渾身都響的四輪時常也在汙染農村的環境。

我開車在村道上行駛,只要看見有報廢車輛駛來我都心驚肉跳的,生怕自已的車輛被吻一下。

農村人生活節儉是好事,要讓他們自覺放棄使用報廢車輛並不現實。解決這難題的辦法只有政府職能部門在對農村加強宣傳安全教育的同時對所有報廢車輛強行清除。


還沒轉過磨來


在農村使用報廢的車輛,都習以為常了,因為農村人對保險意識淡薄,對將報廢的車輛還在使用中,農村道路寬敞,如果不上到國道去,在本屯子裡或者串屯走動,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農村人買輛車也不容易,使個十年八年的就報廢了,也是覺得可惜,所以大部分都在使用中。

使用報廢的車輛,這種車輛上不了保險,只是養車有各種費用,油錢,修車的費用,這就萬事大吉,開這樣的車根本上不了道,如果想上道就得早晚出去,躲避警察。其實報廢的車使用,車輛車的各種零部件,已經造成一定的磨損,還有發動機的各種功能,已經磨損到極限,報廢的車輛,修車也是難題,如果哪個零件壞了,都得直接換零件,根本修不了的,報廢的車開起來稀里嘩啦,渾身上下沒有好地方。

有一點農民這塊沒整明白,如換一臺新車,雖然每年交保險,按照車的價格交保險的,比如花10萬塊錢買的車,一年交4000塊錢保險,如果買便宜點的車,一年也能少交點,交保險的車隨便上路了,也不會躲避交警的追查。但是新車有一點好處呢,那就是一年的修車費用基本是沒有的,最起碼三年不用修車,這樣能省下一筆錢,再說有保險以後,如果真的出現刮刮碰碰,那就由保險公司負責任,那個時候你才知道交保險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保險,出了事故,把人刮壞以,都得自己承擔一切費用,如果出現大的交通事故,那會把自己家弄得傾家蕩產,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還在使用報廢車輛的人們,要三思而後行,不要有僥倖的心理,一旦出了事故,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三農剛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情況在農村很普遍,很正常。

首先是農村交通意識淡薄,抱著僥倖心理。認為農村裡不礙事能開就行又不查車。

再者就是農村的經濟條件限制。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試想一下,誰有粉察到屁股上。沒有哪個傻瓜天生就好乾活,那都是逼的沒辦法啦。哪個不知道肉香,家裡老人總是說不想吃,不愛吃。其實誰都知道那是捨不得吃。說穿了難受。誰有錢不知道不知道買車買房裝逼。沒有辦法呀,誰都想吃好,穿好住好,同樣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看看農村的在幹嘛?大部分還是留守老人,幹著田裡的活,他們不肯歇著,能掙一點是一點,省吃儉用,連個菜都捨不得買。而城裡人呢領著養老金,想吃啥買啥,有錢就是任性。沒事溜個狗,掉個魚,跳個舞。你們說能比嗎?農民真是掙錢難呀!所以經濟條件不允許呀,大家以為呢?

其實國家強制報費是有好處的,車老了零件磨損嚴重,是有安全隱患的。也能理解。在這裡祝大家開車平平安安,事事順利。


宇宙的公交車


首先我反問一句。什麼叫報廢車輛?報廢車指的是什麼?作為私人的固定財產。在其他國家就不存在報廢二字。通過強行報廢人家車輛是不對的。為什麼在中國這樣做呢?其中原因。如果車輛不限制報廢,那出來的新車就沒人買啦。一個我們對檢測意見大取消年檢。一個老百姓對報廢車輛年限有意見。Maya報廢了不能用災難報廢了能用還叫報廢。這叫國家政策欺負老百姓。什麼叫強制報廢?就是國家說了算。國家說什麼年限報廢就什麼年限報廢。這樣太欺負老百姓啦!


老杜195795415


對於這種現象,我是持有一種不贊同但又能理解態度的。本人是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在我們這邊使用報廢車輛的現象存在,但不是很常見。其實也不能說車輛報廢,因為報廢的車輛是要在派出所登記的,但這些車輛還沒有去登記,只是說在外人眼裡絕對不會使用的。

△ 鳥瞰報廢車輛

農村人使用報廢車輛的原因

和城裡人日常出行只使用小汽車相比,咱們農村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上到四個輪子的小汽車,下到兩個輪組的自行車和摩托車,都是農村人所不可少的。但是相比城市較為寬裕的經濟條件來說,農村農民買一輛車所付出的顯然更多,特別是對於經濟困難卻又不得不買車的貧困農村人口。

由此在車輛報廢或十分舊的時候,農村農民依舊捨不得扔掉,因為這個時候扔掉代表著另外一筆的付出,即咱們農民又得花費一筆錢來購買車輛。前些年我們村子有村民開的是三麻子,那個車渾身都是鏽斑,方向盤也有些失靈,但那人還是一直開著。直到去年方向盤在路上失靈,賺到樹上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那戶人家才痛下決心把三麻子車輛賣掉,然後又買一輛新的車。

由此我才說對農村農民使用報廢車輛表示理解,但確實這種做法是十分危險的,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局面。如果想要改變農民使用報廢車輛的狀況,則需要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

△ 報廢車輛(一)

可以做的些措施

首先是咱們這些年輕的農民得告知老一輩使用報廢車輛的危險性。很多老農民其實自己也懂的使用報廢車輛是不行的,但缺少其他人的證實而已,這個時候咱們年輕人應該從多個層面勸說他們別再使用報廢的車輛。我想大家都明白命只有一次,而錢卻可以一直掙的觀念。


其次就是相關部門對那些確實應該報廢的車輛進行強制報廢。現在部分農村地區的監管還不是很嚴格,致使部分農民對車輛究竟是否報廢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晰,總覺得自己的車輛沒有什麼問題。相關部門的這個做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使用報廢車輛對農民帶來的危害。

最後就是擴展下買車的渠道。報廢的車輛既然還能夠在道路上行駛,證明其有些物價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為此相關廠家可以推出以舊換新或分期消費等多種形式,來減輕農民們購買新車的負擔。

△ 報廢車輛(二)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農民們的生活本就不是很容易,咱們在禁止農民使用報廢車輛的同時,也應該為他們想好相應的出路,如果只是一味地禁止,我想可能還會發生其它事。如果您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其它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