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四 . 破“猛密”保障反“围剿”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1933年2月初,蒋介石坐镇南昌,调集50万大军,分左、中、右3路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

战前,中央军的通讯密码换成了特别本“猛密”。然而,“熟练而富有想象力的密码分析家,很快便能识破极复杂的密码”。敌之“猛密”使用不久,即被曹祥仁、邹毕兆在南丰破开,为第四次反“围剿”的情报保障奠定了基础,同时表明二局的破译能力在实践中有了长足的进步。

守株待兔

2月12日红一方面军强攻南丰城受挫。23日主力向东韶、洛口撤退,另以红十一军伪装主力向黎川佯动。

26日,二局侦知:国军误以为红军主力退向黎川。陈诚率3个纵队向黎川分进合击,令第一纵队司令罗卓英率第十一师由宜黄南下,在乐安的第五十二、五十九师向东,进至黄陂与第十一师会合,尔后继续向东,切断红军归路。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第四次反“围剿”战役示意图)

据此,红军主力分左右两翼隐蔽接敌,对分别沿摩罗嶂大山两侧东进的第五十二、五十九师设伏。27日下午,细雨蒙蒙,左翼的红一军团对进至登仙桥的第五十二师发起突击,随后红三军团加入战斗,该敌被全歼,师长李明被俘。同时,右翼的红五军团围歼五十九师大部,活捉师长陈时骥。

战斗期间,二局侦悉罗卓英率第十一师自宜黄南下驰援。周恩来、朱德当机立断,率主力撤离战场,至小布、东韶、南团地区隐蔽待机。

迅雷手段

3月中旬,陈诚改分进合击为中间突破,分前后2个纵队交互掩护,向广昌推进。为创造战机,红十一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引诱国民党军加快推进。红军主力迫近草台岗、徐庄一带待机。二局侦悉国民党军果然将红十一军认作红军主力,命令前纵队速进。前后2个纵队之间的距离拉大到50公里。

朱德总司令、刘伯承总参谋长于20日凌晨3时下达命令:消灭前出的国军第十一师。此时,二局又截获2份密电:先得悉第十一师报告发现红一、三、五军团均在其附近,罗卓英怕吃亏,命令第十一师撤退到五里牌;随后再获悉,第十一师自恃是王牌不肯撤。

总部首长随机应变,先根据罗卓英的电令准备调整部署,其后又根据第十一师的复电决定维持原部署不变。

20日晨7时,重新下达作战命令,集中优势兵力“于21日拂晓采取迅雷手段干脆消灭草台冈[岗]、徐庄附近之[十]一师”。

21日,红军一举消灭国军第十一师,击伤师长萧乾,在已消灭第五十二、五十九师的基础上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完全胜利。

对于第十一师之被歼,蒋介石在写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损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惟一之隐痛。”

4月,红一方面军总部移驻崇仁东南。此时,蒋介石正在崇仁城内视察陈诚的中路军指挥部。二局侦获敌报:蒋介石要乘船走水路回南昌,显示国军虽败,斗志未减。红军派兵设伏,准备截击蒋介石。若不是蒋介石临时改变路线,已被红军俘获。

五.中革军委二局成立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周恩来在福建建宁与红一方面军部分领导合影)

在反“围剿”斗争中,有了二局,红军首长指挥作战就像“玻璃杯中押宝”,“睁着眼睛打瞎子”。

军委二局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成立。同时,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简称中革军委二局)在瑞金乌石垅成立,任命曾希圣为局长,负责前方二局(总部二局);钱壮飞、谭震林(不久调走)任副局长,领导后方二局。

前后二局

前方二局有电台3部,重点侦控国民党北路军。前方二局将侦收和破译工作分开,增加破译科建制,列为第四科,曹祥仁任科长。邹毕兆调后方二局负责后方二局的破译工作。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破译科曹祥仁外,前方二局的工作人员有:译电校对李作鹏、段连绍、叶楚屏、卢伟良、林茂源、吴元、陈仲山、李云卿;侦收胡立教、李力田、李建华、宾玉、李廉士、胡备文、叶根、朱谋生等人。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后方二局的人员有:副局长钱壮飞;破译邹毕兆;译电校对有严重、邬一之、钟鼎新、戴镜元、钟能俊;侦收有王震、钱江、唐明、李行律、贺俊侦、刘少宏、萧蒲德、林仁贵、陈铭兴等。后方二局有电台3部,主要侦察对象是福建十九路军、广东陈济棠、湖南何键等。

科学分工

1933年底,前方二局随周恩来、朱德回到瑞金乌石垅,与后方二局合并办公。1934年1月,前、后方二局正式合并,仍称中革军委第二局,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下设三个科:第一科破译,科长曹祥仁;第二科侦收,科长王震,副科长李廉士,报务主任胡立教;第三科校译,科长李作鹏。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合并后陆续调来的有雷永通、张树才、赖际发、郭显勋,还有机务员曾庆标等。合并后又增加1部电台,共有机器7部。至此,二局健全了组织,侦收——破译——校译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又有明显提高。军委最高层领导直接指导二局工作。总部将技侦情报通报给部队时,为了掩护二局,都用“谍息”、“密息”作来源;军委机关内部进行严格的保密教育,要求全体干部严格保守军事机密。

秘密联络

除了侦察,二局还承担一些特别机密的通信任务,如邹毕兆即负责与十九路军及广东军阀的电台联络。邹回忆:“福建事变前,与十九路军就建立了电台联络,张云逸同志是派驻福建人民政府的军事代表。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广东陈济棠又与红军建立了电台联络。这两处来往的密码电报,都不经中央机要科,而是由二局译报,具体由我负责。”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二局成立以来,一直在总部首长亲自关怀下工作、成长。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几乎天天都要到二局来。

贺俊侦说:在瑞金的时候,周总理、朱总司令经常来视察,基本上每天都要跑一次,来分配任务,今天听哪里,明天收哪个。他讲的时候,我们的科长就写在黑板上面。许多任务是周总理亲自在那儿下达。紧急的时候,他一个是打电话,一个是直接跑上来。“周浑元,你们好好注意周浑元的。”就写上。一个是周总理,一个是朱老总,主要是他们两个。

在总部首长亲自培育下,长征前二局已是一支装备精良,技术熟练,敢于攻坚,战功卓著的技侦力量。

红星闪闪

红军时期的军委二局(中)

1933年7月9日,中革军委以代主席项英名义颁布《中央军委关于颁布红星奖章命令》,授予“领导全部或一部革命战争之进展而有特殊功绩的”和“经常表现英勇坚决的”的红军官兵以红星奖章。

红星奖章由钱壮飞设计,一等奖章金制,二等银质,三等铜质。二、三等红星奖章获奖者(一等奖章获得者仅朱德、周恩来、彭德怀3人),多是红军初创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战斗英雄。同时,还有在隐蔽战线上的3位密码破译人员: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破译科长曹祥仁和破译能手邹毕兆。

曾、曹、邹在受奖群体中的出现,标志着红军的无线电技术侦察队伍已走向成熟。此时,二局已破译密码100本。在二局全体干部参加的庆功会上,朱德总司令亲临会场,周恩来总政委亲手为曾希圣挂上了二等红星奖章,为曹祥仁、邹毕兆挂上了三等红星奖章。周恩来在会上讲话,对二局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大家为革命战争把情报工作做得更好。会后,朱总司令和周总政委与二局的同志会餐、联欢,亲自动员说唱、讲故事,热闹到了深夜。

当时的总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吕继熙(吕黎平)亲眼目睹了周恩来给曹祥仁授奖的场面,并亲耳聆听了周恩来的讲话:“军委总司令部特意召开了为情报机要人员庆功受奖的秘密大会。周恩来副主席亲自到会,表彰总部的情报、报务、机要人员,为立功受奖的同志祝贺,给曹祥仁同志亲自佩戴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发的勋章。周恩来同志在大会上说:军委总部的无线电台、情报、机要工作很重要,任务极其艰巨繁重,红军作战的胜利,固然依靠党的正确领导,指挥的正确,全体指战员的英勇善战和武器的装备,但是情报工作准确与否是有关键性作用的。因此,红军的情报、机要和报务人员,应该受到重视和尊敬。现在听说有少数同志不愿意做情报机要和参谋工作,说这些工作单调,枯燥无味,不主动,无自由。有的甚至说,宁愿到前方去当个鸡头也不想在后方做牛尾巴。意思是说,鸡头虽小,但能啼鸣发号施令,牛尾巴虽大,可老在后头默默无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红军的情报、机要、报务工作是革命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不能说是望远镜,显微镜和千里眼,但把这些工作比喻为军委首长的‘助听器’、‘放大镜’、‘得力帮手或有力助手’总可以嘛!各项工作如同一部机器中的一个部件,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什么大小高低贵贱之分。这次大会,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大家都一致表示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决定,不闹情绪,安心工作。”

吕黎平认为,二局是默默无闻的英雄集体,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为胜利起了关键作用:“曾希圣、钱壮飞、曹祥仁等同志就是我军最早的情报专家。他们与无线电台的报务人员密切合作,不间断地从事这项情报研究工作,搞到了许多机密情报,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红军作战胜利起了关键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为了保守机密,当时对这批同志既不能公布他们的姓名,也不允许宣扬他们的事迹。所以,红军的情报机要电台人员,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模范人物。”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