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算不算不劳而获呢,你怎么看?

无限风光在心底


我在年轻时也一度认为炒股就是不劳而获。我当时认为自己的人生过得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这样的职业股民就如一个职业赌棍,只不过是把钱从别人的帐户里搞到自己和朋友的帐户里。

现在我是完全不这样想了。现在的我可以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了。

从获取收益的过程来看,炒股肯定是付出了努力的。并非“不劳”。

即便我年轻时做短线和波段,也要天天思考大资金的动向和散户的想法。每天都要看盘和思考好几个小时,甚至走路时都要思考交易决策。这就是一种劳动——脑力劳动。

如果脑力劳动不算劳动,那么工程师、教师、律师等的工作都可以算是不劳而获了。

如果从炒股的结果——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来看,炒股的人对社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炒股必须是要交纳交易佣金和印花税的,炒股的人是个纳税的人。特别是短线交易者的纳税更多,每年为国家和证券公司交纳成千上万元甚至更多的税金。国家用这些税金来给做环境保护、社会养老等事情。股民做的这些难道不是对社会的贡献?

特别是A股市场是一个以发展实体经验为主要目的市场。股民的交易为股市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和入市资金,股市才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虽然很多股民进入股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社会做贡献,但是在客观上他们为社会经济做的贡献也是不小的。全体股民每年在股市中交纳了几百亿乃至千亿的税金,踊跃参与新股认购和老股的交易,为股市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孟可的思想空间


这要说吧,我当初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轻松,只要有点资金,建仓,每天9.30~11:30,下午13:00~15:00,有情况了弄下手机什么的不就完了,还能有钱拿,多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么轻松怎么那么多人都没有进股市呢?比如我身边十个有一个可能在股市,剩下的有三个在弄股票型基金,再剩下的就是余额宝、理财类保险之类的。那个唯一再做股票的跟我说,我都被套一年多了。吓得我赶紧打消念头(一直是指数定投),可是唯一诱惑我的不是金钱,是想知道股票到底是怎么回事,由于指数型基金就是大部分行业龙头组成的,于是我开始看k线,趋势指标,MACD等等最初级的技术指标,看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就算你弄明白了,也只是个概率问题,换句话说未必是100%铁赚,上述指标书籍花去我大半年时间(本人有工作,只是出于好奇),当然,这些东西我了解了,起码不会那么没头苍蝇,那时正值18年年中,我通过自己的基金(沪深300指数)判断市场值得观望,但真正介入可能还得再学习选股。就这样,我又开始学习价值投资,个人认为先从防御型个股入手好一点,开始看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经典书籍,有花去四个月时间。发现原来还有估值一说,就又买了郭永清先生的《财务报表和估值》(书名大约是这个吧),天哪!财报先不说,看主要指标还是可以弄清楚的(做的多了就不觉得难了),但是估值的这些数学运算呀,我是真的头大,这就又是俩月,期间买入了一只银行股和一只公用事业,来到了18年12月。股票亏损,心态有些走偏。怎么办?头条里得知需要仓位管理和心态控制。等于我是一边学,一边实践,个人觉着已经相当冒险了。在不懂的情况下碰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自己配制股票组合才明白,为什么找基金经理,人家是专业的,你再学,也不过是个光脚的,只能交给穿鞋的。他们懂,你就老老实实叫管理费用得了,省心省力。我就是实在是感兴趣,学完之后手痒就想试一下,19年初到4月4日,发现势头有所偏向,开始撤出市场。小心谨慎(投入资金很少)使得我小赚,银行股准备一直持有。即便如此,现在想来我都有些后怕,于是又买了利弗莫尔和彼得林奇,一来过过干瘾,二来当是看下大师们的经验教训。

所以那些认为股市容易赚钱的各位,好好斟酌一下吧。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有一次,也不可能有第二次。真有很多次,那么就小心自己是不是丁蟹,运气用完就没了。哈哈,学习使人快乐,学感兴趣的知识更快乐!


狐妖楠儿


绝对不是不劳而获。我考研的笔记加一块四寸高,我研究股票的笔记一尺多高,今年总算把2015年的钱赚回来了。至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行业都是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



爱收单


问: 炒股算不算不劳而获呢,你怎么看?

答: 炒股是一种职业,而且这种职业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它需要投资者不停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炒股操作技术水平,才能够在股市中有所收获,不劳之人在股市中绝对不会有收获。


炒股不算不劳而获。

很多真正把炒股当成职业的人,都非常幸苦,他们在交易时间随时要盯盘,要随时寻找买点卖点,收盘后还要幸苦的复盘,分析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等。炒股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坐在电脑前样都不做,买进去就坐着进钱,没这么简单的,只有业内人士才能够体会,生活中没有比炒股更难的职业,所以,能在股市中立足的人真的非常了不起。

很多人认为炒股不是一份正当的职业。

股市中经常有人说,七亏二赚一平,说的是亏钱的人多,赚钱的人极少,即更有人说十个炒股九个亏,很多人亏得倾家荡产,所以,迷恋炒股的人,业外人士都会非常看不起,更有人说炒股是不误正业。不过现实生活中炒股搞得家破人亡的人确实很多,很多人不看好炒股也是正常的。

要把炒股当成一种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管是专职炒股还是业余炒股,必须有一种正确投资的理念,新手建议用少量闲余资金学技术,练心态,老手绝对不要借钱炒股,反正炒股不能因为亏钱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必须要做到一种正确的投资理念,要以投资的心态炒股,不能以赌博的心态炒股。

总之,炒股这东西,能不炒就尽量不要炒,不学最好,要学,一定就要学好,喜欢炒股的人,喜欢学习总结的人,真正入行股市后,在股市中也能炒出一片天地,没有能力做股市中赚钱的少数人,最好不要成为股市中亏钱的多数人,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的人,炒股对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股市操作知识。

阿洪168


个人觉得炒股不算不劳而获。

1.炒股的话需要用脑。从入门那天,得选个自己觉得有前途的公司的股票。这得选,看财务报表,行业前景,流通规模,大盘走向,资金流入,主力游资机构国家队,那个都得关心,还得看A50,看道琼斯,国际经济关系与走势,看国家各种政策,整天都得盯着各种时段的各种数据!

2.其实,以上都是新手。

买各种书集,研究各种K线,参考各种大神的预测分析,整天没事就盯盘,涨个5-6个点把觉得还得继续上,跌个3-4个点就感觉要崩,慢慢的,也就习惯了翻几倍,爆仓。一堆利好,能调整半个月,大把利空能给你整几个涨停!感觉股市就是赌场,赚的少,亏的多。钱都被风刮走了!

3.几年或者十年后,感觉股市水太小,得买黄金白银期货期指,加杠杆,买数字币,打新什么的,没事遇到老友能说3个通宵,只记得6124点那时整个国家包括新闻媒体和国家人民都觉得这是要冲向10000点,不想一路下来,3000点能玩你两三年。

4.整个中国的金融行业的销售都有你的电话。

5.为了家里,买货币基金,理财基金。

6.口袋没钱过,钱都在账户里面,想着挣个翻倍就不来了。

7.好在,欠款不多,也就千把万,房子卖了车卖了股票卖了整好是个穷光蛋。

8.劳心劳力,希望自己能拉大盘



欠你一万块


没炒股的人,看到那些吹牛的,说炒股多么赚钱,甚至可以不用工作之类的说辞,想着就那么简单的买进和卖出,就想着一定是不劳而获了。

真正炒股的人呢,在牛市的时候,买什么赚什么,半年甚至常年都不想工作了, 因为所得钱财太容易了,也会认为自己不劳而获呢。

但在熊市期呢,在漫长的这么多年,有些人是十多年,有些人是二十多年炒股,一无所获,甚至亏进去一些钱,这时就不会认为炒股市不劳而获了。因为根本就无所获,甚至亏了自己的工资,自己的积蓄。更别提在大涨大跌时,对情绪的影响,对心灵的伤害。

炒股呀,更多的带来了伤害,如何有那不劳而获的愧疚或快感呢。

不过,因为认为炒股是不产生社会价值,一味原离股市,甚至看不起炒股,这样也是不必要的。这个炒股人群,只会越来越大,谁叫它成为了时代潮流,成为公司治理的方向,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我也只是在外围看看,学习学习,离入门还真比较远。我就想,好股票的衡量标准有哪些呢,为什么涨起来时,一直涨着,跌的时候又会如此不理性呢。股市,是社会的小缩影,极其精致的缩影,那些人性的贪婪和恐慌能最彻底地展现,因此也上演了许多快意恩仇呀。


财经作家邱恒明


炒股算不算不劳而获?当然不是,大部分的股民不仅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劳也不获啊。只见贼偷没见贼挨打。

而且说炒股不劳而获是一种相当陈腐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农业被认为是正当的职业,当官是正当的职业,而商业包括商人,是很被人瞧不起的。商人被认为不劳而获,整天就靠低买高卖赚钱,唯利是图,是社会的寄生虫。而现代公司跟以往商业商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你总不能说天天在公司里上班的人是不劳而获吧。

到后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现后,商人的地位慢慢提高,又出现了票号银行,这群人更是啥事不干,商人好歹还亲自去买东西卖东西,银行的人就靠替人管钱借钱就轻松赚钱,是不是更无耻?但现在我们知道银行在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股票以及股票市场作为金融行业的一部分,跟银行一样,在现代社会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所做的一切跟普通商人一样低买高卖而已,只是他们付出的是脑力而不是体力罢了。

更何况参加股票投资还要承担亏损的风险,大部分的股民不仅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劳也不获反而亏。

当然,如果所有的人都去炒股,没有人做实体,那是是不行的,那就是所谓的经济空心化,但据此说股市和炒股没有价值是不对的,角色不同罢了。


小布爸聊投资


股票投资需要做很多工作:

第一,研究个股,观察个股基本面,债务,流动性,盈利能力,资金热度等。

第二,个股的板块,研究板块在未来的趋势和领导龙头股的走势。

第三,主板,判断主板大盘的走势,大盘的走势直接影响情绪面,从而影响个股走势。

第三,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由于是加杠杆操作,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大盘的走势。无论量能和走势都隐含着多空双方的意图。

第四,新加坡富时A50,这个是在新加坡交易的,有隔夜交易,也会影响A股。

第五,美股,欧洲股市,等大事,都会影响A股走势。

以上只是大体的介绍了股票投资者需要关注的信息,所以,炒股绝对不是不劳而获!

我是松果,谢谢大家的点赞支持,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抄底狂人松果


炒股怎么能称得上不劳而获呢?用这个词来评价股民非常的不合适。

1.股民将资金投入股市购买股票,无论出于何种本意,事实上给上市公司融入了资金,从而使公司有能力扩大规模,提供研发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

2.股民炒股并非无偿,每一笔交易皆给政府交纳印花税。增加了政府的税收。

3.除了印花税,股民还要给券商交纳佣金,交易费等费用,真金白银的推动了证券行业及证券市场的发展。

4.在尽了义务之后,股民在国家队、游资、庄家、敢死队、外资以及其他方面的股市参与者中博弈,可谓在夹缝当中求生存,每日战战兢兢,妄图跟在别人后面混口汤喝,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不是为他人抬轿子,做了嫁衣,就是被割了韭菜。赚钱仅为美好的憧憬而已。


个别对股市有深入了解的老股民或者高手,在突破重重障碍,侥幸生存到最后,跟在大鳄后面混了口汤喝。这种比较幸运的股民为数不多,仅为千军万马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就是这些艰难中生存下来的幸运者,竟然被冠以“不劳而获”的帽子,何其可悲!难道每位股民都要亏本赔钱才不算不劳而获吗?

退一步讲,国人最推崇的为勤劳致富,最反对的为不劳而获,那么为何股市还能存活如此之久?


冀蒙嘉澍


在A股市场炒股的绝大部分都是散户,还真没有见过像题目所讲“不劳而获”的散户。

炒股看似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赚钱,似乎真的是“不劳而获”;但实际上鼠标要怎么点,有没有收获没那么简单。

在所有的职业当中,炒股进入的门槛最低,但成功的门槛最高。所有想要在股市赚钱的散户,在炒股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相比其他普通工作,还要超出很多。

散户为了炒股赚钱,做短线的拼命学习技术分析,提高自己的交易能力,在高抛低吸等快进快出的短线交易中,寻找获利机会;而少数长期投资者也要努力学习分析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长期投资能力和收益。

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在学习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付出时间精力后,都可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但是炒股却非如此,炒股是一种懂得很多,做了很多,但能不能赚钱随机性很大的职业。

就算是懂得很多很多炒股知识,每天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散户,仍然有赚不到钱和亏钱的风险。

炒股绝对不是“不劳而获”,炒股是在付出很多劳动后仍然不知道有没有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