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湖北黄石,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孙权在这里铸过兵器、杨广在这里铸过钱币、岳飞在这里铸过刀剑......1700多年的中国古代冶金工业文明在此薪火相传。

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亚洲第一天坑”是黄石的标识。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矿冶大峡谷”留下了千百年来的采矿印记。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土地稀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应对?从黑色到绿色,黄石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转型之路。

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矿山公园内,一个用钢铁铸成的张之洞头像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洋务运动时期。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朝廷,兴建汉阳铁厂,决定开办大冶铁矿作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如今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就是过去的大冶铁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冶萍厂矿有限公司”中大冶铁矿的主体。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大冶铁矿已消耗铁矿储量1.3亿吨,到本世纪初,其铁矿资源保有储量已不足3000万吨,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

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经济的粗放发展让黄石积累了太多的生态欠账。因露天采矿排放出3亿多吨的废石,形成了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废石场;长期无节制的开采,为这座城市留下了400多个开山塘口、150多座尾矿库;因工业废水的直排入湖,大冶湖从一碧万顷变成水质为劣Ⅴ类的严重污染。

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为摆脱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冶铁矿于2005年建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回填植绿,从把山挖成了坑,再把坑堆成山,用了40年的时间。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正是现在弘扬的正能量么?槐树的根系横向生长,对土壤的深度要求低,正适宜山地生存,这也是一种在石头上种树的奇迹。

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昔日的荒山变成花海。经过几十年努力,矿山人在废石场上种出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刺槐,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每年槐花绽放时节,游客络绎不绝。

从天坑到4A景区,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藏着怎样的秘密

千年矿业文明,百年采矿历史,如今的黄石走出了工业游与生态游双轮驱动的转型之路。马上开春,黄石矿山公园必然也焕发出了新的风采,你还在等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