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一线城市,大牌的科技公司还没深圳多?

欲望ing


把国家比作父母,把城市比作子女。北京相当于跟父母住一屋的宝贝儿子,权力最大。上海有点像长子,深得父母偏心宠爱,把最重要的金融业,大宗商品交易所,重大的外资项目优先分给上海这个大儿了,但这儿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亨尽父母的厚爱,自己却干不成一样事业,除了国企外企大项目,本土民企没一个像样的,一个名牌都没有。反观深圳则是最争气的儿子,父母叫它大胆闯荡,它果然成为千百子女中最出色的一个,知名品牌最多,巨头最多,经济最活跃。

大根是这样一个道理


A追风少年


首先纠正一下,上海不是最大的一线城市,上海市总面积小于北京和广州,建成区面积也小于北京。

至于为什么大牌科技公司没有深圳多,这属于关公门前耍大刀。上海虽是经济最强市,但也是经济最多元的城市,其中传统经济占比很大。

而深圳是“科技经济型”城市,科技型企业占全市经济比重比上海高出几倍,本身就不是一个量级。深圳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是以半导体、元器件等企业为主要扶植对象,定位于全国科技最前沿的城市。随后手机和电脑开始普及,深圳的科技企业直接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在21世纪初,可以说内地的电脑和手机品牌有多一半都出自深圳,之后随着优胜略汰,以及其他地区一些巨头企业冉冉升起,深圳很多IT和移动通讯企业转型或者改为零部件品牌,与此同时又诞生了更多科技类企业及产品,这当中包括一些近几年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软件业以及人工智能。

说起深圳的科技业著名品牌,手机有华为、中兴、一加、努比亚、酷派、金立;家电有创维、康佳、先科、漫步者;电脑相关有神舟、七彩虹、昂达、航嘉、雷曼、腾达、影驰、映泰、磊科;互联网及软件品牌有腾讯、迅雷、本地宝、快播、金蝶……如此规模,放眼全国也无人出其右。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更是全国经济金融中心,向来喜欢大企业直接来此落户,而不是作为一个大号的创业孵化器去扶植一些创微企业,注册资本小于几个亿的都瞧不上。然而深圳现在这一票名企当中,大部分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起来的,有下海或下岗职工创业、有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这些人创业初期很多都是一个分饰多角,同时客串老板、财务、人事、一线职工,甚至跑腿帮员工买饭,马化腾初期都得自己扮演女生聊天给OICQ增加人气,就这种创业型作坊级起点的企业在上海能存活吗?也只有当初包容性极强、对小微企业扶植力度极大的深圳能够留得住。


城市发展报告


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计算机行业发展不太好,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不算好,并且上海还错过了阿里巴巴。

文章中的配图涉及到上海的几个地标,全国各地的网友都认识吗?可以评论区留言哟!

阿里巴巴作死错过了阿里巴巴

马老师最开始创业是在北京, 不过创业的时候马老师遇到了很多阻碍,尤其是在做中国黄页的时候,找到很多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以“你这个要先约”为借口搪塞。

因此时候马老师离开了北京,离开北京之后,马老师也曾经一度将阿里巴巴总部放在上海。

不过上海傲娇呀,怎么会瞧得起当年的阿里巴巴,上海只喜欢世界500强,只喜欢欧美的大企业,喜欢大型国有企业。更别说提供什么政策支持了。


因此马老师一气之下把阿里巴巴带回了自己的家乡浙江,当然浙江是马老师的主场,杭州市政府对于阿里巴巴的发展非常支持,最终杭州成就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就了杭州。

上海不缺大企业、包容性又极差学

上海之所以这么傲娇,互联网发展至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拼多多、携程已经代表了互联网行业的最高水平,跟北京、杭州、深圳有BAT这样的巨头企业有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有两个。

  • 第一个就是大企业太多了。

世界500强在上海基本上你都能找到中国区的分公司、办事处。


  • 第二个就是上海的包容性太差了!

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个城市包容性的要求很高,不管是北京、深圳、杭州都是包容性都非常好,上海可以说是大城市里面包容性最差的城市,没有之一,这一点大家去感受一下上海大妈就知道了,真的是在上海人的眼里,除了北京人都是乡下人。

上海政策对于中、小创业企业太差了

相信在创业的都知道,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办个什么手续什么的,我自己是深有体会,在成都分公司申请很快就申请下来了,在上海这边真的是拖个几个月很正常。

上海时国际大都市、金融城市,并且正如我前面所说世界500强、以及大型的国有企业、知名的品牌在上海你都能找到,上海有骄傲的资本,因此小企业就不被重视。

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因此,上海之所以没有千亿美金级别的互联网企业终究还是有原因的,政策支持不够、城市包容性较差,加上本身入住的大企业也不少,自然都不太能诞生本土的巨头企业。


文章为字节跳动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专稿,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我是一名互联网技术从业者、也是一位创业者,全网原创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起探讨互联网、畅聊足球、篮球!


EmacserVimer


当初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陈毅都建议推迟进上海 周总理都同意进上海一定要谨慎 何况你们 当时的上海以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1/10的工业产值、1/6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0。改革开放上海也不是桥头堡 为什么?因为不敢 其它试验田可以失败 上海不行 上海乱了国家就乱了 所以浦东开发晚于深圳十几年 一样的道理 那些看似走在前列的科技公司 由于其不确定性 国家也不敢也不会在上海大力发展 上海拥有的都是共和国的支柱企业 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可退可进。


晨风乘风


那么多城市都想用自己井底之蛙所谓的长处和上海比,夜郎自大地感觉自己所在城市超过上海后的自嗨,可笑!

回过头看看上海,有和任何一个城市比过吗?你说你的城市好,比上海好,上海人就笑笑表示同意。然后,某人刚刚膨胀起来的玻璃心又碎了一地,又要向全国人民宣传: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在上海人眼里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云云。


玉幡杆


上海的科技公司:

★集成电路:

中芯国际:今年量产14纳米制程芯片,国内最先进。

还有华虹,华力微电子等企业,上海的集成电路产值占全国1/5。

中微半导体:国内最先进的5纳米刻蚀机,供货台积电

上海微电子:国内最先进的光刻机,今年出28纳米工程样机

上海新昇半导体:国内唯一量产的集成电路大硅片,打破国外垄断

★生物制药:上海每年研发了全国1/3的新药

★汽车:上海生产了全国22%的乘用车

★港机:上海生产了全世界80%的港机

★汽车高端钢板:上海生产了全国70%的高端汽车钢板

★造船:上海生产了全国40%的船舶

★风电:上海生产了全国最多的海上风机

★机器人:上海生产了全国1/3的机器人

★发电设备:上海生产了全国45%的核电设备,40%的火力发电设备


流金岁月2028


深圳连个像样的高校都没有,还不如东北西北,螺丝刀组装和互联网虚拟模式为主。华为是高科技,平安腾讯万科都不是。上海就厉害了,航天航空,生物基因,特种材料,重型装备,工艺设计大量企业都是顶尖的,不挂科技抬头没有996,不在论坛上吹牛B,不卖模式人设,不画大饼不装B


你们可以0910


承担的角色不同,上海地理上位于长江出海口,襟三江带五湖,天然的通商口岸,所以就算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淞沪会战,解放战争时,基本上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在上海外围,无论是谁都尽量保持上海的稳定,原因无他,上海就经济一块就是中流砥柱,解放前基本上国库六分之一,解放后最严峻之时接近三分之一,就算如今也是稳居城市第一,拿去跟全省比也能占据前五。论科技,我们常说的国之重器,航天,航母,东风快递。其实就算是芯片制造生物医药上海也在培育发展,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那为什么民营企业上没有深圳那么活跃?还是那句话承担的角色不同,上海在我国是承担着经济中心的角色快不得乱不得,很多实验性的经济政策不会在上海试行,国家承担不起这个学费,而深圳不同,其立身就是经济实验田,最激进的经济政策,最开放的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文化,这就是深圳的立身之本。所以你比较这两个城市的角度就有偏差了。


寄语逍遥


不知道小编说的科技公司是什么?山寨手机?,电脑组装?……上海不知道有什么大牌科技公司,但是我们知道上海能造航天飞机,民用大飞机,造飞船,造大驱,造航母,造科考船,造世界最大计算机,……等等,小编让深吹们随便挑一个弄一个出来玩玩。……

懂不懂一国大杀器?如果真的国家要靠山寨手机,组装电脑来捍卫那就悲哀了!……


一瓶火锅料


上海的船舶产业、航空产业,集成电路等等,这些产业出现的历史远比互联网要长,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中国的软肋。

上海确实很老土,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新潮的互联网经济时,它把主要精力花在了一些不洋气的产业上。

不过,正是基于这种沉默的付出,上海在这些“老行业”当中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逐渐掌握了全球话语权。它对自我的更新换代,成功帮助了中国从跟跑角色变为并跑角色。

大国博弈下,能够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当然不是所谓新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也不是对着二维码扫码支付的模式。

只有硬核,只有靠“高铁”、“5G”、“大飞机”这类真正硬核的黑科技,中国才能不被卡脖子。我想,中兴危机、华为风波已经很好验证了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