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前段时间,奇葩说第6季的一个辩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看到这个辩题,我陷入了沉思。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似乎自己,就是一个在践行“精致穷”的年轻人。

衣柜里堆满了衣服,但仍觉得自己没衣服可穿;

口红永远不嫌多,一看李佳琦的直播,就忍不住剁手;

即使月薪才几千,也愿意为了名牌包节衣缩食,撑住面子。

似乎只有外表的光鲜亮丽,才能让我抬头挺胸,自信做人。

可是细想,对超出自我消费能力的精致生活的追求,难道不是攀比心和虚荣心在作祟吗?

害怕因为消费能力的差距不合群,不正是内心自卑和脆弱的表现吗?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和千千万万的弄堂女孩一样,原本只会走一条平凡的人生路。

只因着有几分姿色,被浮华的上流社会引诱,便心比天高,成了时代和爱情的牺牲品。

01

《长恨歌》的故事,始于上海弄堂。

中学生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

“她从后弄的门里出来,背着花书包去上学;她跟着隔壁留声机唱《四季歌》,她结伴到电影院看《乱世佳人》,她和特别要好的小姐妹去照相馆拍照。”

乍一看,王琦瑶就像每个普通的女子,生活在城市的小角落里。

但她又是不普通的。

因为天生丽质,眉目与民国影星阮玲玉有几分神似,机缘巧合下,她参加了选美活动。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被选上“上海小姐”后,她的人生轨迹也拐了个弯,注定无法平淡下去。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遇见了不同的过客,将自己的一生,错付给不值当的男人和虚幻的爱情。

她的第一个男人,是有权有势的大员李主任。

李主任将她养为外室,给予了她物质上的极大满足。

尽享人间浮华的同时,王琦瑶也饱尝了独守空房的寂寞滋味。

可惜好景不长,李主任意外死于空难,失去金丝雀身份的王琦瑶不得不去乡下避难。

风平浪静后,王琦瑶重回上海,在人生地不熟的平安里安居下来,开始平淡素朴的生活。

在平安里,她遇到了富家公子康明逊。

经过反复的试探之后,两人终于接纳了彼此,还产生了爱的结晶。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但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加上王琦瑶不堪回首的历史,康明逊无法娶她进门,两人分道扬镳。

为了把孩子生下来,王琦瑶让懵懂的混血儿萨沙担当孩子名义上的父亲。

萨沙离开后,王琦瑶和多年前就爱慕自己的程先生重逢。

对王琦瑶旧情未了的程先生,成了她孤立无援时最坚实的后盾。

人生无常,文革之初,程先生便自杀了。

王琦瑶侥幸度过了令人胆颤心悸的十年岁月。

女儿长大结婚后,随同丈夫去往美国。

已到了知命之年却独身一人的王琦瑶,与一个年纪和自己女儿相仿的青年产生忘年恋,最终却求而不得。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最后因为金钱,王琦瑶被女儿同学的男友谋财杀害,死于非命。

在去世前一秒,她眼前浮现出了四十年前,和朋友去片场试镜时看到的某个镜头。

一个女人横陈床上,头顶上的电灯摇曳不停。

她这才明白,这床上的女人就是她自己,死于他杀。

从选美出名到被人包养,后来未婚先孕发展畸形恋情,最终惨遭谋杀。

这朵曾经妖冶芬芳的沪上淑媛,终是枯败了。

02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从小,她就对“精致”生活产生了向往。

虽然出生于普通的弄堂人家,可她心里装着的是上流社会。

认识富家小姐蒋丽莉后,两人火速成为密友。

为了帮助王琦瑶竞选上海小姐,在蒋丽莉的不断鼓噪之下,王琦瑶索性搬进了蒋家。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从此,雍容华贵的衣裳、觥筹交错的晚会、打扮入时的宾客,王琦瑶和梦想中的上流社会水乳交融了。

不甘平庸本没有错,错就错在王琦瑶将想象中的精致当做唯一的人生选择。

“上海小姐”之名,就是一副无形的枷锁,将她送到一个个男人身边,又让她堕入无边黑暗。

王琦瑶之所以最后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场,和她的爱慕虚荣有很大的关系。

从小在弄堂里的耳濡目染,让她对自己的前途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当选“上海小姐”,更是让她肯定了自身的优势,年轻貌美,就是她最大的资本。

可是这份美丽,却并未给她带来幸福人生。

她“想要的是一古脑儿,终身受益的安慰”。

可她光是装扮自己的外壳,忘了充实自己的头脑。

还未完成学业,就委身于和自己年纪相差甚大的李主任。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李主任的出现让王琦瑶觉得自己原本的世界太小了,胡同里的人太小了,程先生更是小的像女人了。

可是王琦瑶不明白,这个世界,本就不是属于她的。

依附在男人之上的浮华,就像随风摇曳的海上花,风静时明艳动人,风起时柔弱易碎。

03

然而王琦瑶的悲剧,只是由于她的个人原因导致的吗?

她的家庭,以及整个时代,都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苦恋王琦瑶的程先生,曾多次去王琦瑶家找她,王琦瑶的母亲从未给过他什么好脸色。

只因程先生无钱无权,只是国企里的一个小职员。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为此,王琦瑶的母亲便对他的正直和真心视而不见,当李主任频频到家邀约王琦瑶的时候,却对女儿和有妇之夫交往表示默许。

如此市侩又冷漠的母亲,眼见着女儿要往火坑里跳,还动手推了她一把。

除了父母的失职,王琦瑶的选择,亦是当时无数女性命运的缩影。

20世纪40年代末的上海,物欲横流,社会动荡不安。

在人们的普遍意识里,唯有金钱和权势才是王道。

不只是王琦瑶,所有的人都是利益至上。

在这种利益至上的大背景下,人们难免沾染上这种习气。

而社会上普遍的男女不平等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她们往往都是以依附男人为人生目标。

王琦瑶跟了李主任后住进的爱丽丝公寓,便是专供委身于成功人士的年轻女子居住的。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在那个崇尚浮华的大上海,王琦瑶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

04

“上海小姐”的名号,不过是时代为王琦瑶编制的美丽绮梦。

她无意间走入这浮华人生,最终却成为繁华旧梦的一个牺牲品。

反观如今的消费社会,那些被商家和时代构建的“精致”,何尝又不是我们无形的枷锁?

网上的一组数据显示,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其中消费贷占了很大比重。

网红景点打卡、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购买名牌包包化妆品……

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精致生活已然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双十一刚过,朋友小程的工位几乎被包裹淹没。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月薪五千的她花了小两万。

只要是主播推荐的爆款,不管有用没用,自己是否消费得起,就是一顿猛下单。

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债台高筑,这样的精致真的有意义吗?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

“消费是一种主动集体行为,是一种约束、一种道德、一种制度。它完全是一种价值体系,具备这个概念所必需的集团一体化及社会控制功能。”


想象的“精致”,让这个弄堂女孩葬送了一生


你以为花钱就可以换回一个更好的自己,其实只不过因为内心的浅薄而轻易被消费体系收编。

事实上,买再多东西,也无法改变精心打造外表下肤浅的内核。

真正的精致,不是掏空所有,只为支撑一个面子。

而是放弃对物质和符号的崇拜,追求内心的精致和丰盛。

切莫应了“眼前的快乐其实是要以将来作抵押,将来又是要过去来抵”的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