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给人的思考?

鼠年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本该团圆、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值此全国上下在这场毫无硝烟与疫魔的抗击中,一方面,所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令人振奋,崔人泪目,但另一方面,疫情无情酿成了一些家庭夫(妻)亡子散的悲伤结局,还伴有许多家庭天隔一方忐忑不安的担忧和期盼……,回望疫魔的侵袭,它留给我们的是一串串沉甸甸的思考!

首先,以食为天的国人是否能改掉天珍暴敛的食俗?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有位域外人士曾说过一句话:中国人的餐食没有不敢吃的动物。虽然它所指的中国人不是全体所有人,但极少数国人猎珍食奇的口欲之欢,是非典疫情源头得以形成的罪魁祸首是不争的事实,少数人的口欲千万民众埋单,这个教训是极其深重的。然而,17年后的今天,当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和捕食蛇、蝙蝠、竹鼠等野生动物相关联时,声讨食野的民众发出了一阵阵怒斥,成为众矢的者的那些人良心可安否?情感可安乎?我想在此意味深长地道一句:为了你我大家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态平衡,请放手野生动物吧!殊不知,野生动物也有生存权!

当食在野味,品在猎珍,成为有些人的生活座右铭时,原本在动物间传递的病毒,通过动物与人的介质,形成人传人的悲哀现实。可见2003年的

非典和如今冠状病毒的再现,是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仅图一时之欲,不顾万众之危的极端自私自利的表现,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共同谴责。同时国家应尽快颁布禁止捕食野生动物的法律,需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制度上保护野生动物,到阻止野生动物成食材的立法是当务之需。

其次,疫情的逐渐扩散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此次疫情的传播的显著特点,就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人员流动的通道,人群聚会的馆舍是首当突袭的目标。很显然,在狭窄、封闭、空气不流通的楼堂馆所,交通工具、和人与人交汇互动的公共场地,病毒通过人群的呼吸、口沫和握手等近距离接触得以传播和漫延。对爱好扎堆、聚会、凑热闹的国人而言,今后需好好思忖一下各自近距离交流所面临的风险。能不聚会的尽量不聚会;能不扎堆的尽量不扎堆;能不握手的就多拱拱手;既保持联系但又不亲近;既保持沟通却又不生疏的新的交往模式,应成为今后国人的自觉行为。这种相处的行为方式,不仅安全地保护了自己,同时也善意的保护了他(她)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习俗中的百人猜灯谜、千人逛庙会(宇)的娱乐该按下它的

休止符;万人大赛事,每年亿人大迁移的春运潮也该按下它的暂停键。改变并淡化以往的群会方式,是时代汲予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众人聚餐卫生环节的不可忽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公众聚餐是最常见且再平凡不过的情感交流方式。小到同学同事聚餐,大到红白喜事宴席;近是父母兄(姐)妹团聚,远是域外异地联系,免不了几个菜一桌筵的闹磕……但在交杯换盏的同时,一个理应注重的卫生环节,恰恰普遍地给忽视了,那就是公筷的使用。据不完统计,中国乙型肝炎患者达亿人之数,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也达千万之量,还有无法统计的潜在传播者及传染源。我曾多次参加宴请聚会,每每提出使用公筷的建议而遭人不解时,只得婉转地谢绝一切可有可无的餐会。因为,我不敢以自己的健康赌不确定的健康未来。个人的身体状况大都自己很清楚,陌生人或虽熟悉但健康状态不明的众人,若齐聚一堂吃吃喝喝其沾染疾病的风险是很高的。倘若使用公筷这一风险一定会下降很多。

现如今,知晓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特征,尤其是病毒携带者可口沬传播的特点,对聚会共餐提出了一个严格要求,即分餐各食或共筷独食均系安全进餐范围。因此,期望通过这次与疫情的抗击中,国人坚持并习惯使用公筷用餐,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公共场所的宴请均应如此,使之成为安全、文明、健康的新风尚。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期待从这场攸关全民健康的战役中,从根除吃野味、减少不聚会,进餐用公筷开始,一点一滴践行科学而全新的生活理念,应视为夯实并筑牢国人健康的新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