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军在贺特根森林里到底死了多少人?

菊兰庑主人


“赫尔特根森林战役”以德国人的防御性胜利以及美军的惨败而告终

“赫尔特根森林战役”被美军士兵们称为“死亡工厂”、“绞肉机”。在该战役中,美军兵力为120000人,总伤亡高达55000人,其中约33000人死亡(其中包括9000非战斗损失),死亡率为25%。

“赫尔特根森林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Hürtgen Forest,德语:Schlacht im Hürtgenwald)是1944年9月-1945年2月期间,美军和德军在“赫尔特根森林”(德语:Hürtgenwald)约140平方公里范围展开的一系列激烈战斗的统称。“赫尔特根森林”位于比利时-德国边界以东约5公里处。这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本土进行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长、最艰苦的一次战役。

一名幸存的美军士兵说到:“第110步兵团的一个救援营在沃森纳克(Vossenack)被命令挤在一起取暖(就像牛在风暴中一样),但随即遭到德军30分钟的弹幕攻击。美军士兵四处逃窜寻找掩体,周围到处都是还在流着血的尸体”。一个连127名士兵中有41名身亡,有的连140名中有75名身亡。第110步兵团被无所不在的德军迫击炮和机关枪摧残。

美军士兵是用身体和德军的机枪、迫击炮作战,一个营接一个营的往德军枪口上撞。1944年11月至12月上旬,作为美军第4师步兵团之一的第22步兵团,只在赫尔特根森林待了18天,全团3257名士兵有2773人伤亡,伤亡率达85%。

当森林气温急剧下降时,有的美军通信兵在夜间修理电话线路时甚至被冻死。而炮火又将森林中的树木和树叶炸成了金黄色。

美军第28师最后一次在赫尔特根森林行动中,仅第112步兵团就造成167人丧生,719人受伤,431人失踪,232人被俘以及544名非战斗人员死亡(几乎与天气有关)的巨大损失。该团在行动开始前两周的3000名士兵中,战后只有107名士兵属于正常健康的。

德国第七军参谋长冯·格斯多夫将军称,“赫尔特根森林战役”的强度比他在俄罗斯战线上所见到的更为糟糕,甚至可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

赫尔特根森林的土壤由于战役产生的腐木、生锈铁和士兵的鲜血,而成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赫尔特根森林战役”的背景

1944年8月下旬,已被赶出法国的德军看似被击败,退回到德国边界。许多迹象开始让人觉得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但是,随着盟军抵达德国本土和德国Westwall(西墙防御线)美国称“齐格菲防线”,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西墙防御线的中部,有一片漆黑且几乎无法穿越的“赫尔特根森林”。

1944年九月中旬,摆脱诺曼底滩头阵地后,盟军的后勤供应系统被拉长到了断裂点,前线部队正处于弹药和燃料耗尽的边缘。下一步进攻德国,盟军高级指挥官面临两个战略选择:开阔战线或狭窄战线。乔治·S·巴顿(George S. Patton)将军和陆军元帅伯纳德·蒙哥马利爵士(Sir Bernard Montgomery)两人是“狭窄战线”的主要倡导者。

在蒙哥马利的大力推动下,艾森豪威尔将军于1944年9月同意英国提出的联合行动计划“市场花园行动”,联合盟军陆空部队向荷兰推进,然后穿越阿纳姆的莱茵河。但是,结果“市场花园行动”最终却失败。

在“市场花园行动”开始之前,由考特尼·希克斯·霍奇斯(Courtney Hicks Hodges)将军指挥的美第一军团在两个地方突破了西墙防线,并袭击了位于“赫尔特根森林”以北的亚琛市。霍奇斯计划在占领亚琛市后,渡过莱茵河并穿过平直的莱茵河平原的赫尔特根森林北端向科隆市发起进攻。但是,第一军团在穿越亚琛峡谷时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并面临来自以赫尔特根森林为防御基地的德军威胁。

10月初,美军第1步兵师抵达后与美第19军及第52军一起包围亚琛。尽管第1步兵师要求该市的德国守军投降,但德军指挥官格哈德·威尔克(Gerhard Wilck)上校仍然坚持战斗到10月21日。与此同时,穿过赫尔特根森林中部的鲁尔河有一座大坝,盟军认为有必要消除鲁尔河大坝的威胁,因为德军随时可能排放大坝中储存的水,淹没下游所有的美军部队。美军指挥官布拉德利,霍奇斯和柯林斯认为,通往大坝的直接路线是穿越赫尔特根森林。

“赫尔特根森林”作战条件

“赫尔特根森林”位于鲁尔河和亚琛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带,针叶林茂密,几乎称得上是没有什么道路,车辆运输受到限制。1944年的深秋和初冬,天气阴霾、寒冷,潮湿,这种气候条件无法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而地面又泥泞不堪,进一步阻碍了车辆行进,尤其是重型装备——坦克。

但“赫尔特根森林”是防御者的经典地形。尽管德国军队以快速机动的“闪电战”而闻名,但在防御方面也足智多谋并且相当顽强。指挥德军防御的陆军元帅Otto Moritz Walter Model(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是一名高级防御战术大师。

德军的工程师们修剪了大量树木以用于火场,建造了带环扣杀伤区的原木掩体,并在森林的小路和大火堆柴上埋下了成千上万颗地雷。平均每八步就有一个地雷,持续三英里(约4.8公里)长。整个防区布满碉堡、地雷、带刺铁丝网和诱杀装置,同时还有数条地下碉堡。茂密的森林给德军渗透及侧翼进攻创造了有力条件。即便是那些少得可怜的森林小道和空地也被德军预先设置了机枪,迫击炮以及炮兵部队。

即使美军在数量上占有极大的优势(5:1),装甲机动和空中支援方面优势也大,但这些优势被不利的天气和糟糕的地形大大削弱。由于后勤支援受到条件限制,在关键时刻,美军很难巩固战线和疏散伤兵。

后来地理专家表示:“从未见过像赫尔特根这样茂密的树林,事实证明那是最糟糕的地方。”

“赫尔特根森林战役”开始

1944年9月12日,美军第9步兵师袭击了森林的南端,试图穿越称为Monschau(蒙绍)走廊的通道,开始“赫尔特根森林战役”行动。第9步兵师的39步兵团第1和第2营占领了南部的Lammersdorf镇,但在森林中心附近的杰默特(Germeter)村停了下来。10月下旬,第9步兵师在伤亡4500人后撤出了战线,第28步兵师取代了它。

第28师的进攻于11月2日开始,德军也做好了防御准备。负责进攻杰默特村(Germeter)北侧的美军第109步兵团在前进300码后意外遭遇到一个雷区,同时遭到德军迫击炮和炮兵火力的牵制。两天后,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该团只推进了1公里;美国第110步兵团清理了卡尔河旁边的树林,占领了西蒙斯卡尔(Simonskall)并为进攻施密特(Schmidt)镇建立了一条补给线;美第112步兵团从杰默特(Germeter)发起攻击夺取了沃森纳克(Vossenack),第1营和第3营于11月3日越过卡尔峡谷(Kall george)分别占领了小村庄“Kommerscheidt”和施密特镇,德军通往蒙绍的补给路线被切断。

11月4日拂晓,德军第116装甲师和第89步兵师发起猛烈反击,迅速将第3营赶出了施密特镇;在沃森纳克(Vossenack),第11营、第2营在11月6日遭到德军的猛烈反击也几乎被赶出该镇。

11月7日至12日,德国军医Günter Stüttgen上尉与美军在卡尔桥进行了非正式停火谈判,目的是为了照顾双方数千名伤病员。

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作为“女王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盟军开始向鲁尔河进发。美军第4步兵师负责清理Schevenhütte和赫尔特根森林之间的北半部,然后占领赫尔特根并前进至迪伦以南的鲁尔河地区。11月10日,美第7军的部分主力抵达鲁尔河并遭到德军第81军的顽强抵抗,进攻被迫停止。

1944年11月21日,美第5军发起进攻,包括第8步兵师及加拿大第5装甲师。11月28日,第5军经过激烈战斗后设法占领了赫尔特根。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发动“阿登攻势”也称“突出部战役”,随后赫尔特根战役结束。

1945年1月初,德军的“阿登攻势”被盟军完全阻止。2月初,美军最后一次向赫尔特根森林发动进攻。1945年2月10日,鲁尔大坝被美军占领。直到第17空降师到达鲁尔河,赫尔特根森林的德军才被彻底消灭。

战后针对该战役的分析

1、盟军低估了德军的战斗力,忽略了德国人的心理素质。自认为德军的士气以及战斗力早在诺曼底战役的“眼镜蛇行动”和“法莱兹口袋战役”中就被盟军瓦解并摧毁。

2、美军指挥官错误的分析了“赫尔特根森林”的特殊气候及地理环境。而没有选择更好的——从东南部进入开阔的山谷发动进攻,并且其机动性和空中优势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

3、美军集中在施密特(Schmidt)镇,在战斗进入最后阶段之前,他们既没有试图占领战略要地鲁尔大坝,也没有意识到“希尔400”的战略重要性。“Hill 400”(希尔400)是赫尔特根森林的一座山丘,这座小山丘可以一览整个赫尔特根森林地区,在赫尔特根森林战役中,其作为德国炮兵阵地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战后一份被缴获的德国文件记录到:“美国人自己完全不适合在森林中战斗”。


血色黄昏的黄昏


许特根森林战役在美军二战战役中比较尴尬的一次战役,不会加以宣传,也因此很少人了解此次战役了。

许特根(贺特根)森林位于德国比利时边境,面积50平方英里。1944年9月-1945年2月美军的德军在这里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长的战役,德国早就在1936年在这一地区建成了齐格菲防线的一部分。(《贺根森林战役》就是再现当时的战役的影片)

德军成功迷惑美军,魔幻森林初次战斗击退美军。

德军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后,许特根森林的防守的德军只有1000多人,防守指挥官是一个德军少校,这支部队是德军353师的残余部队。这支1000人的德军防守许特根森林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美军聚集的军队有几万人。德军再三请求援军,终于得到上级的答复,安排了德军第275掷弹兵师前来援助,由施密特少将指挥。但275掷弹兵师却只有800人的部队,是一个空架子的师。这样在名义上德军安排了353步兵师、275掷弹兵师两个师的番号部队,实际兵力只有1800多人,却迷惑了美军情报部门,认为这一地区德军安排了两个整编师的德军部队。(齐格菲防线中防坦克水泥三角锥)

施密特少将为了增加兵力,不断收拢在诺曼底败退的德军进入自己的部队,到开战前夕这两个空架子师的兵力已经达到了6500人,而且这支部队的下级军官相当多,作战能力都比较强,这也是收拢他们的主要原因。

德军275掷弹兵师在1944年9月中旬算是组建完成了,有点典型的炮灰部队,拼凑了6500人,接受了大量的弹药。而美军担心一个整编的德军师有几万人,于是美军安排了美第七军的八万多人对付该地区的德军,比例为80000:6500,看来是碾压的模式。

许特根森林遮天蔽日,时常有大雾弥漫,地形复杂,一个中下级军官在森林里只能指挥一个排的士兵,多了就看不到、听不清、命令传达不了,谁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强,谁就是优势的一方。德军这支炮灰部队恰恰是中下级军官和单兵作战能力强,而美军则大都是新兵,下级军官指挥士兵脱节。同时德军在这一地区埋设了很多地雷、建造了很多地堡。(森林中的德军地堡)

美军和德军的第一次对抗在1944年9月19日至10月初,美军第9师、第28师轮番进攻,此次战斗德军损失3900人,美军损失4500人,美军暂时停止进攻。当时许特根森林起了大雾,大雾中夹杂着鲜血,士兵在森林中脸上都布满了血迹,是非常恐怖的一幕。

许特根森林最后的决战。

此次美军进攻将炮灰师275掷弹兵师是打的只剩下1000多人,而德军116装甲师和89步兵师及时到来,接手了防区。而美军也由原来的8万人增加到12万人,并抽调了部分部队支援。(阿登战役中的美军)

许特根森林战役美军进攻变换为德军进攻,许特根森林战役变成了阿登战役的一部分。这时德军和美军在许特根森林展开拉锯战,到1945年2月,美军胜利,德军撤出该地区,并将鲁尔大坝的闸门打开,将鲁尔河谷变成一片汪洋,阻碍美军的进一步作战。

许特根森林战役是美军指挥官指挥最不利、消耗时间最长、取得战果最少的战役。

此次战役,美军阵亡、被俘、失踪24000多人,伤病9000人,德军阵亡负伤28000多人。


穿越再现彼岸


不少朋友看过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狂怒》。

《狂怒》里的高潮部分,是皮特饰演的战争老爹掩护撤退的美军,以一辆无法行动的谢尔曼坦克扼守一个路口力战如潮德军的场景。

《狂怒》的背景就是许特根森林战役。

电影终究是电影,在许特根森林战役里,美军付出了远高于德军的伤亡。

对于德军来说,坚守德国到比利时东部边境的许特根森林一线,隐藏着更大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为德军最后的大反攻——阿登战役作准备,当然,美军在发动进攻前,对这些并不知情。

许特根森林战役,大致可分为南部和西部两个阶段。双方的参战序列,美军是霍奇斯指挥的第一军团,包括第5军和第7军,下辖13个师,1个战斗机联队,1个别动团。德军在这一地区的兵力是13个师。

许特根森林南部的施密特镇是个小镇,由于它正处于补给线上,成为这一阶段双方争夺的重点。

1944年10月5日,美军第九步兵师的两个团向施密特镇发起进攻。

德军早有准备,他们在这里设置路障、铺设地雷、修筑暗堡,正静候美军到来。

美军对德军的战斗决心和许特根区域的地形并没有足够的准备,在这里,到处都是树木 ,地图都失去了作用,士兵被树木分割开,无法相互保护,一个个成为德军的靶子。

仅仅一天下来,美军就伤亡惨重,如第60步兵团第2营已经减员将近70%,失去了作战能力。

开战10天后,第九步兵师只前进了3000码,却已伤亡45000人,整个师已经支离破碎。16日,第28步兵师抵达战场,接替第9步兵师继续进攻。

虽然第28步兵师得到了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支援,它的战绩也不比第9步兵师好多少,两天后只前进了1公里,同样付出了巨大伤亡,并且没能进入里尔河谷。

11月3日,第112步兵旅到达施密特镇,由于缺少支援,未能占领,只能在外围固守待援。

11月6日,美军第12步兵团被派去增援,与第28步兵师一起攻占施密特镇。

这场战役被称为“诸灵节战役”,它是美军在许特根森林战役中的一场灾难。

美军的一个团——一一二团一度占领施密特,看上去第28师的战斗目标就要达成。

结果,当晚德军就发起反击,德军第八十九步兵师在第一一六装甲师支援下包围了施密特镇,一一二团没有坦克和重武器,无法抵挡,迅速被击溃,施密特镇重新被德军占领。

在德军强势的反攻下,第28师损失了6100多人,成为二战中美军各师最惨重的伤亡之一。

第28师已无力继续作战,进攻计划被取消,他们被调回。施密特镇方向的战事暂时平静下来。

在战役第二阶段,主角是森林西部的美军第4步兵师和第8步兵师。他们奉命攻占许特根森林,前进至迪伦以南的鲁尔河地区。

他们的对手是德军第275步兵师,他们拥有6500名士兵、150门大炮和精心构筑的防线。

11月16日,美军两个团发起进攻,付出重大伤亡后,在11月19日暂停进攻以进行补给和救助伤员。

11月21日,得到增援的美军继续向许特根进攻,11月29日攻占许特根。随后继续前进,到12月7日,从德军第272国民掷弹兵师辖下第980榴弹枪团手中攻占了战略据点第400号山头。

付出的代价,是美军一万多人的伤亡。

此后,在许特根森林的争夺逐渐变得缓和下来,因为12月6日,阿登战役开始了,双方的注意力转移到西线。不过许特根的战斗并没有停止,因为森林南部和施密特镇还在德军手中。

直到2月5日,美军终于占领了施密特镇后,许特根森林战役才告结束。

从战略上看,德军开始在许特根的死守,是为了阿登战役。因为控制了许特根地区,就能控制鲁尔湖上的施瓦门奥尔大坝,如果大坝在盟军手里,他们可以放水淹没下游低洼地区,阻止德军在阿登战役的攻势,对德军意义重大。

等到阿登战役发动,局势逐渐明朗后,对于大坝德军已无心防守,而大坝的作用,美军起先并没有意识到,在数次进攻失败后才得以明确。

美军在许特根森林战役里累计投入了十二万人,却被认为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

一些美军部队曾在奥马哈海滩作战,又参加了许特根森林战役,对比该两次战役,这些军人都说许特根森林战役比奥马哈海滩中的战事更为血腥。

以美军第4和第9步兵师为例,这两个师都参加了诺曼底战役,并在奥马哈海滩厮杀,在被称为血腥屠场的奥马哈海滩,两个师只损失了4000人,但仅仅在施密特镇,两个师就损失了6100多人。

这场战役,从1944年9月19日开始,持续到1945年2月10日,将近五个月之久,付出的代价是美军伤亡33000人左右,德军伤亡28000人左右,它被盟军称为“首次重要的失败”,德军统帅莫德尔则又证明了自己显赫的名声。

从战术层面来看,德军为了准备阿登战役,在许尔根森林并未投入全力,却仍然将美军第5军和第7军迟滞在许特根一带。美军付出重大伤亡,随着阿登战役结束,却只收获一块已经没有多大战略价值的地区。

所以,许多人认为许特根森林战役是“一场误解、基本上没有结果而应该避免进行的战役”。


小院之观


44年末,美军在齐格菲防线前的贺根森林区与德军展开最后惨烈对峙……随着战争的升级,美军第一集团军在残酷的恶战里损失惨重。美军伤亡,失踪、丧失战斗力被后送的人数高达三万人,同时德军的阵亡人数也达到了一万二千人。十二万美军投入了贺根森林战役。踏进德军贺根森林里的雷场,在敌军“无敌88”大炮的猛轰下,血流成河伤亡、失踪的人数高达30000。美军第4步兵师第22步兵团在短短18天之内,几乎全军覆没。


装机帝


1944年9月盟军向德国比利时边境挺进,德军从诺曼底败退到“齐格菲防线”。防线工程是1936年开始构筑的至1939 年基本建成。 防线全长达630千米。今天要讲述的是比利时和德国边境段的许特根森林战。

德军兵力6500人,由德军残兵和保安部队组成。指挥官是施密特”少将,参谋长尔特维”少校,(到11月份116装甲师,89步兵师接防)。

火力配备,有反坦克火炮8门,重型120毫米迫击炮8门,和2门德军88毫米防空炮,105毫米榴弹炮10门,外加一辆临时维修好的4号坦克,边境德军自行车,一辆法国克索玛S-35中型坦克。

1944年9月13日,美军第7军团长官 柯林斯将军,决定策划对“许特根森林”的残兵进行清除,为美军全线进攻“齐格菲防线”,扫除障碍,美军由于情报错误,投入了美军第7军8万人的兵力对该地区的德军发起进攻。

1944年9月19日,美军派出第9步兵师,进入森林与德军对峙,“许特根森林战役”打响,

美军第9师进入森林后受到德军小股部队的伏击,随后遭到德军250枚火炮的炮击,美军阵脚大乱。

到1944年10月份,美军先后派出第9步兵师,第28步兵师,轮流进入森林激战,德军伤亡损失3900人,美军伤亡4500人,只前进了3个公里。德军275师激战28天,挡住美军前进的攻势。

1944年10月末,德军前期的伏击战让美军不敢越过森林一步,。而此时的德军275师,只剩下1000人,11月德军116装甲师,89步兵师来接防,许特根森林的激战一直持续到1945年2月。

许特根森林战役是美军历史上消耗最大、收获最小、指挥最不利的战役之一。大约十二万美军,加上个别补充上来的部队,投入了许特根森林的战斗。二万四千多人阵亡、失踪或被俘。另有九千多人受伤、得病。德军共投入了约八万人,二万八千多人伤亡。


时光隧道2019


那就扯淡一下号称二战中美军最“窝囊”的一战——贺特根森林战役,这一仗从1944年9月19日一直打到12月16日(也有次年2月10日的说法),其拉锯时间之长,战斗过程之血腥在西线极为罕见,堪称绞肉机式的战斗。

战役背景

1944年8月25日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后一直紧咬着德军追击,试图让德军没有时间重整并组织反击。但半个月后美军就因为突击速度过快,把补给线拉的太长,不得不减缓了进攻速度,德军赢得了重组时间。

美军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是沿莱茵河北上攻击德国西部城市亚琛,但这就不得不经过被鲁尔河与莱茵河夹住的贺特根森林,更要命的是这个方圆150公里的森林还处于埃菲尔山脉的谷地,地形无比险恶。

美军曾经有贴着森林边缘进攻的想法,但指挥官奥马尔·布拉德利、考特尼·霍奇斯及劳顿·柯林斯讨论后认为德军有炸毁鲁尔水坝的可能,水坝一旦炸毁,行进的美军可能遭到灭顶之灾。于是他们决定一直突进森林,抢占水坝的控制权后再进攻亚琛。

双方部署

美军部署:一直进展顺利的美军在战前有些松懈,对于森林恶劣地形的准备并不充分,那时候的贺特根森林是齐格飞防线的一部分,里面暗堡密布,有限的若干条小路上几乎布满地雷,那是一片真正的死亡森林。

但是美军并非没有优势,通过情报分析,他们的兵力优势明显,可以达到5:1的悬殊比例。且恶劣环境对双方是一样,德军可能受影响更大,因为他们的精锐部队在法国受创严重,补充的都是训练不足的少年和老人。

故此前线指挥官考特尼·霍奇斯决定依靠装甲优势直线通过贺特根森林,以兵力和火力优势直接碾压对方。主要负责进攻的是美军第1军团,第5和第7兵团也给予过必要增援,最终投入兵力约12万人,其参战部队番号如下:

  • 第1步兵师(指挥官:克拉伦斯·休布纳)

  • 第4步兵师(指挥官:雷蒙德·巴顿,不是特别著名的巴顿将军)
  • 第8步兵师(指挥官:唐纳德·斯特罗)
  • 第9步兵师(指挥官:路易·克雷格)
  • 第28步兵师(指挥官:诺曼·科塔)
  • 第29步兵师(指挥官:查尔斯·格哈特)
  • 第78步兵师(指挥官:小埃德温·帕克)
  • 第82空降师(指挥官:詹姆斯·加文)
  • 第83步兵师(指挥官:罗伯特·梅肯)
  • 第104步兵师(指挥官:特里·马杰)
  • 第三装甲师(指挥官:莫里斯·罗斯)
  • 第五装甲师(指挥官:伦斯福德·奥利佛)
  • 第二游骑兵营
  • 第五游骑兵营
  • 第366战斗机群
  • 第99步兵师(指挥官:沃尔特·劳尔)

德军部署:最初驻扎在贺特根森林的只有第275和第353两个步兵师,但这两个师都属于被打残状态,总共兵力也没超过5000人,而且只有少量火炮,没有重炮、没有坦克,由汉斯·施密特指挥。

但战役开始后防御大师莫德尔元帅迅速调集了兵力增援,德军一度参战部队达到8万人,在地形优势的情况下,勉强抹平了人数劣势。德军在战术上采取诱敌深入后依托自然环境节节抵抗,大量制造对方伤亡的打法,其主要参战部队如下:

  • 德军第85步兵师
  • 德军第89步兵师
  • 德军第275步兵师
  • 德军第344步兵师
  • 德军第347步兵师
  • 德军第353步兵师
  • 德军第3伞兵师
  • 德军第3装甲掷弹兵师
  • 德军第116装甲师
  • 德军第12国民掷弹兵师
  • 德军第47国民掷弹兵师
  • 德军第246国民掷弹兵师
  • 德军第272国民掷弹兵师
  • 德军第326国民掷弹兵师

战役过程

第一阶段:这阶段的战斗主要集中在森林南部的施密特镇,这个位于德军补给线公路上的小镇成为双方的胜负手,围绕哪里进行了惨烈的拉锯战。

  • 9月14日:美军第9步兵师第47步兵团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森林北部边缘的施托尔贝格镇,这让攻防双方都非常惊讶。旋即47步兵团进入了森林。

  • 9月19日:进入森林的美军遭到猛烈攻击,在连敌人都没看清的情况下就损失惨重的被打了出去。于是第9步兵师开始向森林西北行进,准备绕过森林进攻施密特镇,大战一触即发。

  • 10月5日:美军开始猛攻施密特镇,但在德军的交叉火力下进展缓慢,进攻主力第9师60团接战一天就损失了33%的兵力。

  • 10月16日:美军付出了4500人以上的伤亡,却只前进了不足3公里,整个第9步兵师被打的支离破碎。这时齐装满员的28步兵师赶到战场,立即接手了主攻任务。

  • 11月2日:美军28师付出惨重伤亡后只前进了1公里,好在施密特镇外围的公路已经清理完毕,装甲部队可以发挥威力了。

  • 11月3日:被打残的美军28师112步兵团和其他部队混成了一个步兵旅,终于从西南侧攻入施密特镇,但很快就被德军第116装甲师和第89步兵师强行打了出去,只能在外围修筑阵地,等待增援。

  • 11月6日:为了增援孤军深入的112步兵旅,美军第12步兵团脱离第4步兵师的建制加入28师,两部集结于施密特镇西北侧里尔峡谷外的桥边。

  • 11月7日:美军28师付出重大伤亡跨过里尔桥,这才发现整个峡谷都被德军彻底截断,对112旅的增援已经不可能,无奈于德军签署时效1周的临时停火协议,德国军医救治了不少美军伤员。

  • 11月8日:112旅再次被德军攻击,只能放弃对施密特镇的进攻,撤出了战场。一直到1945年2月,美军第82空降师才占领了被德军放弃的施密特。

第二阶段:明白无法从南侧攻入贺特根森林的美军再次把进攻重点放回北侧,这次第1步兵师、第4步兵师、第104步兵师和第5装甲师都加入了战斗。在没有据点争夺的野战中,双方开始了更恐怖的撕咬。

  • 11月16日:美军分成两部,以平行姿态杀进了森林,然后他们的噩梦开始。冬季的森林覆盖着冰雪,你根本无法发现雪下的暗堡、密布的地雷、连绵的铁丝网,森林中的浓雾让德军显得神出鬼没。

  • 11月18日:伤亡惨重的美军终于明白坦克绝对不能少,工程师开始清理公路,每一步的前进都充满血腥。德国的援军也终于赶到了,第344和第353步兵师加入战斗。

  • 11月21日:美军依然在森林里挣扎,即使在装甲掩护下他们每天也只能前进500米左右,无奈之下美军第8步兵师加入战斗。

  • 11月29日:美军终于挣扎着贯通了贺特根森林,但这并不意味着战役结束,德军依然不停在局部展开反击。

  • 12月16日:随着德国发起突出部反击,围绕贺特根森林的争夺战暂时告一段落。

第三阶段:到1945年1月德军突出部反击停止,此后再没有力量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美军于2月初再次发起对贺特根森林的进攻,2月10日鲁尔大坝被美军攻陷,虽然德军提前打开水闸,但已经对盟军毫无威胁,泛滥的河水只迟滞了10几天的渡河时间,这场战役彻底结束。

战损及总结

根据惯例战争双方的伤亡统计会有一定差别,有趣的是这场战役对德军的伤亡两边统计完全一致(其实是美军没法确定战果,只能直接用德国的数据),德国这一战伤亡约2.8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

而美军的伤亡就差别比较大,德国的数据是伤亡3.3万-5.5万,美国的数据是3.2万-3.3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这算不算强行平手我不晓得,但战斗结束后美军第4和第9步兵师已经彻底失去战斗能力,只好撤到后方重组是记录在案的。

总结起来吧,美军这打的确实窝囊透顶,在优势兵力加火力的情况下打得损兵折将。客观上不利的战场环境确实影响很大,但主观上美军确实有点骄兵必败的意思,他们觉得德军已经在诺曼底被打光了士气,完全低估了德棍们的战斗意志,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许特根森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德军在许特根森林进行一系列激烈战斗的统称,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本土进行最长时间的战役,也是美军在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单一战役,该战役从1944年9月19日至1945年2月10日,战场在德国-比利时东部边境,范围超过50平方英里(129平方公里)。

在1944年9月到1945年2月期间,美德两军数次交火,双方先后参战部队有

德军:第二七五国民掷弹兵师、德国353步兵师、德军第89步兵师、德军116装甲师

美军:第9步兵师、美军第7军团、美军第28师、美军第8步兵师

双方投入兵力共20余万。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双方互有攻守,彼此都伤亡惨重。

许特根森林坐落于古城亚琛南方的比-德边境上,面积大约五十平方英里。森林茂密,地形复杂。在这50平方英里的范围内。美德两军展开了死伤惨烈的战斗。

许特根森林战役是美军历史上消耗最大、收获最小、指挥最不利的战役之一。大约十二万美军,加上个别补充上来的部队,投入了许特根森林的战斗。二万四千多人阵亡、被俘。另有九千多人受伤、得病。德军共投入了约八万人,二万八千多人伤亡。


贪恋长安韵


许特根森林战役从1944年9月19日开始到1945年2月10日结束,战场在纳粹德国-比利时东部边境,战线长达630千米。这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本土进行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参战双方兵力投入及伤亡情况情况:

美军第9步兵师、第7军团、第28师、第8步兵师参战,总共投入兵力约12万人;在这场战争中,美军阵亡、被俘、失踪24000多人,伤病9000人。

德军第275国民掷弹兵师、第353步兵师、第89步兵师、116装甲师参战,总共投入兵力约8万人;德国损失28000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