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新思维----伍歌心语(17)


按图索骥新思维----伍歌心语(17)

  动笔前,想起了按图索骥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孙阳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孙阳有个儿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伯乐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相马经》里有“高大的额头,像铜钱般圆大的眼睛;蹄子圆大而端正,像堆迭起来的块”的话语。他出门看见一只大癞蛤蟆。“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啊!”

  为什么想起这个典故呢?是因为近期写的几篇拙作都是按照这个思维动笔的。这个典故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仔细想一想,在学习和工作中,死板的教条、死生搬硬套,墨守成规,以致闹出笑话、造成损失,确实屡见不鲜。但是,如果在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基础上,认真学习,谦虚继承,在实践中加以验证,牢牢把握和发展,那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实际上,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前人的智慧,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说的:“我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个巨人,我的理解就是,牛顿的成功是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取得的。回过头再看看在《今日头条》上发表的《严明疫情防控期间“双报到”工作纪律》等几篇拙作,基本上是根据文件精神按图索骥改写的。当时,接到纪委《关于严明疫情防控期间“双报到” 工作纪律的通知》这个文件后。第一感觉就感到此事至关重要,于是,按照通知内容增加了二、三个事例,也就是观点加例子。这样以来,写的顺手,在《今日头条》上发表也很顺利。不像前几天写的《在疫情防控中机关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稿,用了自己的观点和写法,却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写了改,改了发才通过审核发表。实际上,现在上报的材料大多都有点按图索骥的痕迹。按照文件要求或领导安排的去做,既不费脑筋,又能轻松过关。这就是按图索骥的好处。只要吃透上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活动部署具体举措和工作载体,加上做法上和上级思路一致,在举例上有自己的思想特色和工作亮点,就能形成一篇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