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推出“视频号”功能,挑战抖音、快手市场份额,你觉得能成功吗?为什么?

工厂邦


应该不能成功,因为现在腾讯已经是后来者了,就像其他社交app在微信面前一样,现在很多人已经养成刷抖音得习惯了,习惯养成了一般很难更改,以我自身为例,微信只能来聊天,其他功能基本用不到了,抖音视频几乎每天都会刷刷,已经习惯了,而且腾讯之前不是推出了好多款视频app嘛,事实已经证明了无法撼动抖音,快手在短视频领域的份额了,可以说基本很难了。


雯鑫宝贝


回答你的问题前,我先留个问题,微信最厉害的是什么?

几年前,马云做梦都想在支付宝的基础上做一个社交功能出来,赋予支付宝社交属性。

在2015 年,8.5 版本,开始社交化尝试,钱包二级界面,出现“我的朋友”;

在2016年年初,推出“敬业福”,支付宝大力推行社交;

在2016年11月,出现“圈子”、“校园日记”等社交化的丑闻,后面支付宝消停了

要知道阿里巴巴的根基是金融和电商,并不是社交,而且和社交八竿子打不着。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但阿里从不缺流量。

那阿里为什么非要做社交呢?

我们拿微信用户习惯和阿里的作对比,你就知道了。

说直白点,有多少人现在每天不点开几下微信?这已经成为习惯,像每天吃饭都得用用餐具。而阿里更像一个工具箱,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点开。

这就是微信最厉害的地方,也是阿里最担心的,用户粘性。。。

再细想一下,更可怕的是,你会发现在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上,高强度粘性还会让微信保持日活跃用户数在较高水平,这是多少企业都梦寐以求的日活数啊!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微信具有社交属性,是高频次工具。

一个阿里都怕对手,面对这些新崛起的企业,你还觉得微信是在挑战吗?感觉是在收割吧


爱科学的M叔


第一、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微信有10个亿的用户基础,视频号在微信生态的基础上,看起来就像是微信上增加了一个功能,通过微信会很容易发现视频号。这样就会引起很多人的观看,注册并体验、使用视频号。

第二、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一个产品最终能不能火起来,要看它的功能能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视频号可以发布1分钟短视频,并且能够导流到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实现成交,这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

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微信直播构成了一个腾讯完整的商业价值生态体系。这里的每一个微信链条都有巨大的用户基础,视频号进一步强化了微信的商业生态,一定加速发展海量的用户使用。

微信是最好的私域流量承载工具,也具有最好的裂变属性。因为微信是封闭的,就私域流量信任感建立来讲,微信第一、快手第二、抖音第三。所以,很多抖音、快手运营变现也都是把粉丝导入到微信上。

第三、视频号有很多推手

现在视频号还处于内测期,就有几百万用户在使用,有很多做视频号培训的都在大力推广视频号的注册、使用方法和商业价值,这些推手必将加速推进视频号的发展。


郭栀泽


我认为微信推出“视频号”更多是被打急眼后的无奈,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产品。想打败快手都难,更别说抖音了,视频号的目的本身也不是为了打败快手和抖音而出现的,只是为了拖住抖音前进的步伐。

一、被打急眼的腾讯

腾讯最自信的是社交领域,最重要的同样是社交,本来微信出现后,腾讯是松了一口气的,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彻底站住脚的。但是怎么都没有算到会出来一个抖音,而且还是不会屈服于自己的公司。

抖音的出现,让腾讯意识到了危机,刚开始投资快手来牵制抖音,后来又重启内部项目“微视”,结果不论是快手还是微视,都没有阻止抖音的步伐,在产品出海上,更是彻底完败。

现在的腾讯就像一个逐渐衰老的兽王,看着日益强壮的新竞争者,充满了嫉妒和无奈,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他。微视的出现完全是出于阻止抖音的战略需求,并不是要超越,因为他自己也超越不了。而字节跳动的野心触角已经伸张了腾讯最核心的领域,全系产品15亿的月活,实在太恐怖了。

我们听到张小龙说到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微信要克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寄托。哪怕是自己投资的企业,也很谨慎的进行导流。这是因为一旦微信成了一个商业满天飞的工具,就跟过去那种牛皮癣广告的网站一样,很容易被抛弃。

视频号和微信是天然的冲突,微信是一种熟人圈关系,是一种不希望被外部打扰的环境,但是视频号却刚刚相反,是一种全网的推荐,更加公开的环境。我觉得视频号出现在微信,内部一定出现过争执,之所以没有更早出现,是因为现在的抖音发展速度太快了,已经到了要用王炸的地步。

三、生态逻辑不同

视频号和抖音有个很大的差别,就是粉丝关系,我们会发现视频号上面根本没有显示粉丝数量,只显示了有多少朋友关注。这也说明了张小龙虽然让视频号放在了微信上,但是仍然保持克制,没有退掉底线。

抖音一开始就是一种公开的粉丝关系,上面有大量的kol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环境,不论谁都不会愿意抛弃这个成绩的。抖音的kol反过来是会拉住粉丝的,给抖音做留存。视频号却削弱了这种关系,让短视频自媒体最重要的一环有缺失。

这应该也是腾讯内部做出的平衡,完全跟抖音一样,会把微信变成一个大杂烩,不强调粉丝关系,又无法做到足够的粘性。但是不把视频号搬到微信上,又没有办法强力引流。所以,从视频号,我看出更多的是腾讯的无奈和急眼。


小渔的创业信条


不要忘了腾讯的立命之本,除了社交软件,腾讯的赖以生存的收入,游戏占了大头。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游戏公司,比如卡普空,世嘉,动视,暴雪,艺电等,这么多如雷贯耳的公司,在腾讯面前都是渣渣,腾讯是如今世界第一的游戏公司。在游戏领域吗,腾讯绝对是个另类,腾讯本身不开发游戏准确说很少开发游戏,腾讯靠代理游戏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怎么做到的呢?

说两个腾讯典型的游戏代理模式,就一目了然:

2003年,腾讯进军PC端游戏行业,并代理了大型在线游戏《凯旋》,这种模式有一个好处就是,风险低,投入低,收入却不低。

在引入《凯旋》后,腾讯的开发团队在游戏中移植了QQ,使得《凯旋》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聊QQ发消息与人沟通。当时的QQ用户已经达到了1亿多,这么多的潜在用户,迅速带动了游戏的人气。

2008年腾讯代理了韩国一款著名的网游,这次腾讯的做法更简单粗糙,一改以前内置QQ的方式,改为QQ账号可以直接登录游戏的方式,更为简单直接,这一策略,立刻让几亿用户被注册了游戏账号,巨大的流量加持下,游戏迅速火爆起来,不难理解,游戏,当然是玩的人越多才越有意思。

手握QQ和微信两大流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为腾讯的新产品迅速注入强大的动力,腾讯出的新产品,天然的起点就高,再说一个案例:

2010年,雷军推出小米手机,同时推出一款非常好用的聊天工具-米聊,一经推出,反响不错,后来雷军回忆说,可惜,微信动作太快,否则,单独面对QQ,未尝不可一战,2011年1月,微信横空出世,微信初期,允许用户直接使用QQ号登录,是不是跟代理游戏的套路很相似,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不到一年时间,微信用户突破1亿。抖音和快手都有很强的娱乐属性,腾讯不出意外还是会使用做游戏的套路去做视频号,做游戏,没人能比得上腾讯,同质化竞争,加上微信和qq不遗余力的引流,弯道超车的可能性非常大,再加上如果腾讯的视频号腾讯舍得花钱补贴创作者,相信很快会有大批优质创作者转战腾讯平台,毕竟现在头条,抖音,快手上变现越来越困难了。

当然,现在头条的用户规模也非常恐怖,不可否认,头条非常成功,但是头条的成功不能保证抖音不被腾讯视频号超越,毕竟抖音和快手上顶尖的视频创作者都是商业化团队在做,商业化,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腾讯的视频号推出,只要有流量,不愁没有优秀的创作者。不敢百分百肯定能超过抖音快手,但是起码视频号的起点比当初抖音和快手高太多了。虽是后起之师,站在微信和QQ两大巨人的肩膀,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阿笠翁


楼主我觉得可以成功

1.随着5G时代到来,短视频将取代图文,将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因为视频所表达的内容比图文要丰富很多。进军短视频,对腾讯来说志在必得。

2.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也就是流量是现成的,这样的体量做什么都很容易成功。

3. 其次腾讯视频也有非常可观的用户基础,而且这里就是天然的作品池,将腾讯视频和微信打通,也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4.腾讯在人力,财力,以及技术上都是头条不能比的,而且腾讯也是打过硬仗的。



瑞斯客


已经晚了!短视频的心智空间已经让抖音占领了,再追很难。这就类似汉字先生,是第一个用字母标调的拼音输入法,已经牢牢占据了〝更适合学语文〞的心智高地。抖音和汉字先生给微信等提了一个醒,企业再大,也要主动创新,当初主动拥抱微信,造就了微信今天的辉煌,但是,创新是没有止境的。


汉字先生


我个人觉得可以。

因为抖音和微信的活跃用户,基本都是接近4亿用户数量。

如果微信视频号功能,无限强大,像抖音或者快手一样的话,它是可以与他们平分秋色的。因为微信的语音沟通与支付功能,是其他两个平台无法比喻的。所以我觉得只要它的功能无限放大,基本可以与他们平分秋色。

视频号,我也刚刚入驻,希望我们都努力。

最后非常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希望采纳点赞,谢谢!


江城九哥


1.随着5G时代到来,短视频将取代图文,将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因为视频所表达的内容比图文要丰富很多。进军短视频,对腾讯来说志在必得。

2.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也就是流量是现成的,这样的体量做什么都很容易成功。

3. 其次腾讯视频也有非常可观的用户基础,而且这里就是天然的作品池,将腾讯视频和微信打通,也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4.腾讯在人力,财力,以及技术上都是头条不能比的,而且腾讯也是打过硬仗的。


罗勇194934338


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可能是微信急了。不过推出之后也未必是坏事,毕竟目前上抖音之类的还是全民的少数,还有更多的“后知后觉者”没有跟上,也许微信就是看中这部分庞大的潜在群体。最关键的,还是看它具体的运作手段和策划细分,如果真有高手帮助马化腾透过表象看清本质,一样是有可能瓜分未来巨大的自媒体蛋糕的![呲牙][呲牙][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