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两岁大的宝宝立规矩、做示范、强引导?

宋启珠


两岁大的孩子还处于自理能力比较差的时候。

因此给孩子言传不如身教,并且每一次给孩子做示范的时候,都可以顺便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虽然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是那么的完善,但是如果父母想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的话,就一定要反复在孩子面前做想让他们学习的行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时间长了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们会下意识的先行动。

还有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从一开始就要立好这个规矩,不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是看电视的,然后两岁突然就不能吃饭看电视了。

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变,比如说先把电视声音关小,然后慢慢的,吃着一半饭的时候关掉,最后完全不开。

做任何示范的时候对于两岁大的孩子来说,家长都要有耐心的重复几次,这样让孩子能够充分理解。

很多道理这个时候给孩子讲,他们不会明白,即使明白也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去理解。

所以还是要从简单的行动入手,先让孩子做出来,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渐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春花育儿


两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1. 首先我们一定要知道,2岁到3岁是宝宝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人生“第一反抗期”。很多家长会很直接的感觉到,两岁以前的宝宝乖巧可爱,也更听话,到了两岁左右,宝宝突然开始不听话,而且变得调皮捣蛋,让人头疼不已。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利森·戈波利克发现,宝宝到了两岁这个时期,“揣摩他人心理”的能力就开始慢慢萌芽了。就像宝宝小的时候他必须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才能逐渐认识到宝宝他所处的外部世界一样,宝宝他也必须经过无数次“犯错”,才能逐渐认识别人的心理。如果宝宝以前很乖,现在却一次次故意捣乱,那么宝宝这个时候不过是想观察你的情绪反应而已。宝宝经过尝试会知道做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会表扬他,做什么事情会让爸爸妈妈笑,做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会生气,做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会打人等等。

  3. 两岁后的宝宝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打个简单的比喻,以前当你不给宝宝什么东西他只会哭,但能很快的被别的事物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但两岁后的宝宝不仅会哭还会闹,往往宝宝没有拿到他想要的事物,就会不停的哭闹,而且爸爸妈妈很难用别的事物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4. 延迟模仿也是两岁左右出现的。宝宝开始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模仿。很多家长都会发现两岁后的宝宝,看见过大人开灯就也会学着去开灯、看见大人用勺子盛饭也会要去拿勺子盛饭,宝宝会尝试模仿他所看见的任何动作。


3、两岁孩子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和情感的萌芽。宝宝会慢慢的有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

两岁的孩子该如何正确引导?

  1. 对于宝宝的合理要求还是要尽量满足,对于宝宝不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的态度一定要坚定,一定要坚定的告诉宝宝“这样不可以”,次数多了,宝宝自然就会明白这种要求是不对的,也就不会在提出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2. 宝宝做的好的部分一定要及时表扬,做错的事一定要进行批评,并且告诉宝宝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3. 宝宝模仿大人的动作,只要不是危险动作,我们还是鼓励宝宝进行尝试,但宝宝进行尝试的过程,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陪护,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大人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自尊心、培养宝宝的爱心、同情心等。不要在外面随意打骂孩子,不要随意拿别人家的孩子还和宝宝进行对比,不要贬低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看电视的时候、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在外面玩耍的时候,都可以给孩子进行教育。比如看电视,电视里有小孩子去抢别人的玩具,被抢玩具的孩子在哭,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问孩子,你觉得抢别人玩具的小朋友是不是做得不对?等孩子回答之后,你再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合理的教育。

  5. 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不能双标准。你告诉孩子不能说粗话,说粗话是不对的,但你自己却经常在孩子面前说粗口,那么孩子他就不知道说粗话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总之,孩子在两岁之后的这个阶段十分的重要,爸爸妈妈一定要选择好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希望回答能给你提供帮助!


团子论育儿


作为过来人,感觉两岁的宝宝就是“狗都嫌”的年纪,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对待事情时,不再是单方面的顺从。这是一个经常把“不要”放在嘴边的时期,真的是令人很苦恼。

但是,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突然变得吵闹,而是我们真的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去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会对新鲜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看见爸爸在刮胡子,就想要去试下,看见妈妈在喝可乐,就像去尝一口,看见大家在看电视,他也会定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


这是一种探究与模仿的状态。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榜样,我们的样子,决定了孩子模仿的样子。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应当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模仿中领悟一些规矩和规则。


除此之外,两岁多的孩子是吃软不吃硬的,很多事情上我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他解释,他或许开始时候比较懵懂,可说的多了,他就会参透其中的道理。如果我们面对孩子的错误直接制止,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激发,就偏要这样做,这就是我们经常指责孩子的“你怎么这么犟呀!”


想要了解孩子,先把自己变成孩子,不要用成人思维来理解孩子的行为,试着探究孩子“不乖”背后的小秘密。


璐慢漫的茶



在说如何做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两岁宝宝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两岁宝宝主要特征


1.有了“我”的意识。小宝宝的时候尤其是对于玩具是没什么“属于”概念,而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这是我的玩具”的概念,他(她)们已经有了“领地”意识。


2.“不、不、不”。两岁宝宝开始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他(她)们很习惯性的对于你说“不、不要。”,这可能会让你很恼火,但没有办法,这就是他(她)。


3.强烈的探索欲。两岁的宝宝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探索,什么都想触摸,这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宝宝的主要特征,那么现在来说说要立什么“规矩”。


1.所有具有危险性的事情都是严格禁止。这时候的宝宝能跑能跳,上蹿下跳,东摸西碰,经常会做出让你出一身冷汗的事情,比如,摸电源、玩煤气、碰剪子等等,所以,这些事情必须明确说明,严令禁止,否则,真的会出现危险。


2.生活习惯上的要循序渐进。要想让宝宝以后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教了,但由于两岁宝宝的特征,所以,家长所教的一切好习惯可能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长,也可能会短,这个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


其实,这个阶段的宝宝主要就是以上说的两件事吧。那么,如何让宝宝遵从这些“规矩”呢。我认为就两点。一是,以身作则。二是,家长也要会说“不”。


两岁的宝宝非常擅长模仿,他(她)们会照着爸爸或者妈妈的样子去学,爸爸或者妈妈一个很小的动作可能都会被宝宝学去,所以,作为家长来讲在平时与宝宝的接触当中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你希望你的宝宝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你自己首先就必须有这些好习惯。


如果宝宝正在进行一些危险的动作或者非常不友好的行为时,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确禁止,这个时候需要家长会说“不”。只有这样,宝宝才会从你的言语、表情中知道,有些事是不能触碰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舍不得说,如果你的“態孩子”你自己不教育,那么将来早晚有人会替你教育。所以,家长要学会说“不”。


希望能对家长们有一些启示,不过,我觉得可能很多家长并不太关心给孩子立规矩,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太小,根本舍不得说教。当然,这也是整个社会状态,教育的改变还需要漫长的路要走。


Happy爸爸聊育儿


  • 首先家长们应该承认这种现象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必然。要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成长规律而不是只将目标定位如何让孩子听话变乖。因为在2岁之前,孩子表现得很乖,是由于没有自我意识。2岁起,孩子往往开始对周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也是和父母在不断捣乱和冲突中探寻和建立自己的行为边界,知道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 既然要立规矩就要所有人都严格的遵守规矩,红脸白脸的套路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有恃无恐。而且当孩子惯性的撒泼胡闹的时候,家长也不要急于去训斥或者马上纠正孩子的言行,让孩子发泄完再跟他说这个行为会引起的后果。告诉他后果并不是吓唬孩子,是帮孩子分析整个事件,例如告诉他如果他不自己将玩具收拾好那妈妈就得多时间去帮他收拾,那就无法给他及时做饭只能饿肚子。


  • 不要只是单纯的命令孩子,最有效的是言传身教。父母带头去做,会有引导和养成习惯的作用。不管是吼叫还是打骂,对于两岁的孩子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经常被吼叫、打骂的孩子更容易脾气暴躁。

韩老白


我家大宝刚刚过了2岁,那么我来说说我怎么做的吧

第一:让孩子感受到“不守规矩”的后果——注意后果一定是和规矩本身有因果联系,如“不想吃饭的话就把饭收走”。不相关的惩罚,孩子会觉得“妈妈生气了,所以要惩罚我”,而不是思考“我哪里做错了”。

第二:给孩子一个选择的空间:提前告知不守规矩的后果。如:“你可以选择现在吃饭,也可以选择不吃饭,那你一下午没有零食,只能到晚饭时间才吃。”然后坚决执行,让孩子承担后果。

第三:用绘本引导孩子。可以找一些关于如何克服任性执拗、拖拉磨蹭、依赖黏人、凌乱无序,克服抵触与暴躁,化解冲突与嫉妒……消除逆反,健康成长之类的幼儿逆反期教育主题绘本。

第四:在要求孩子之前审查“规矩”的意义。有一些规矩本身是无意义的,如“必须把被子叠成四折”等等。这样的规矩就没必要遵守。

第五:家长需要以身作则,不能双重标准。如“不能说脏话”不仅孩子要执行,家长也要执行。否则孩子只能认为“大人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就有特权”,这会在青春期迎来更严重的逆反。


祖冲之89C52


2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的生活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典型行为:不断地对外界作出一些尝试,想知道其他人的反应是什么;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传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有时候,他们的情绪甚至会高度膨胀,无法控制; 他们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每件东西都能够得到,所以就频繁地大发脾气和哭闹。父母怎么办: 1. 将与孩子抗争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点。清楚地向孩子阐述你的期望是什么,而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不要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只给他一些简单的选择就行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予一些物质刺激让他与父母合作而不是对抗。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个年龄的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停地试探你。 2.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绪。如果他打人,那么就教导他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气愤,而且要向孩子解释:“我们不打人,打人会使别人受伤的。”  

*** 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有时可以冷处理,不理睬他的哭闹和发脾气,更不能妥协,但是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为止,然后再给他讲道理。不主张处罚孩子,也不能让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悔过,但是可以把哭闹的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静下来。


安若晴天


立规矩,要说到做到,大人也要跟着做,而且一旦立了,就不能随便改变,父母要坚持,其实也是父母自己重塑的过程


只想当个不长胖的吃货


两岁的娃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看你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我觉得还是在于大人的言传身教,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你对孩子放纵,觉得年纪小该玩就玩,那孩子可能也会按你预期的样子成长


浩宇麻麻-清姐


以身作则,给宝宝做好示范作用。两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理解奖罚概念,可适当根据宝宝的喜好和家庭环境来做一些简单有效的奖励和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