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肺腺癌3A期,基因有突变,应该先进行靶向治疗还是化放疗,为什么?

乡野小谭


3期患者,可以分为可手术和不可手术两大类。

一般来讲,可以手术的3期患者,首选手术切除,根据题目描述,应该属于不可切除的情况。

对于不可切除、有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根治性放化疗、靶向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一般来讲,如果患者年龄偏小,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首选放化疗,在肿瘤缩小,预期能够完整切掉的时候,可以在放化疗后考虑手术切除,将来出现肿瘤进展的时候,在序贯应用靶向治疗。对于放化疗后仍不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化疗维持,在化疗耐药后,再应用靶向治疗;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或身体状况不允许,可以直接首选靶向治疗,毕竟靶向治疗副作用要小的多。

总之,对于分期偏晚的肺癌患者,不管应用哪种治疗方法,都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所以,不管是选择先化疗,还是先靶向治疗,都没有原则性错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深蓝医生


当然是首选靶向治疗,先说一个病例,再来说具体原因。

2017年,一个小女孩找到我们,加入了我们的病友群,她父亲刚确诊为腺癌,医生建议化疗,看了我们群里很多腺癌靶向治疗效果的案例也想吃靶向药,我说最好先做下基因检测,然后做完egfr19突变,丰度值70%,拿到基因检测报告,医生坚持化疗,父母坚持听医生的,她坚持靶向,相持不下。

最后化疗三次,病情恶化,医生让他们出院,这时候才不得已开始吃靶向药,半个月后病情得到极大缓解,从行走困难到完全生活自理,她后悔没坚持住早靶向而让病人遭罪了那么久。

这个个例或许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大数据不会骗人,化疗有效率30%,靶向治疗有效率80%。有效率相对来说靶向远高于化疗。副作用相对来说靶向远低于化疗,所以,各国的治疗无一不是推荐非小细胞肺癌做基因检测,有突变能靶向治疗的靶向优先。

美国治疗指南推荐的是做egfr.alk等八个靶点,靶向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期,副作用各方面数据都优于传统化疗放疗。


健康管理师泽今


肺腺癌3A期,存在基因突变,此时化疗、放疗、靶向都可以治疗,但是,凡是治疗都有利与弊的两面,利是治疗的效果,弊是指治疗中的副作用,因为肺腺癌存在基因突变的可能,所以靶向治疗是其适应的范畴。

那么存在基因突变3A期的肺腺癌,该如何治疗呢?进一步说,对于肺腺癌的治疗,化疗、放疗、靶向到底哪个好?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以下:

1、肿瘤的化疗,化疗是指利用抗肿瘤药物杀伤肿瘤细胞,进而阻止肿瘤细胞的增生、浸润、转移,属于全身治疗的手段,其优点是可以大范围的杀伤肿瘤细胞,缺点是杀伤精准度不高,在发挥治疗作用的时候容易损伤正常的细胞,从而导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作用。

2、肿瘤的放疗,放疗是指利用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这些射线有很多种α、β、γ射线等,放疗属于局部的治疗,目的是通过聚焦射线的能量进而杀死照射点附近的肿瘤细胞,其优点是局部照射可以快速治疗肿瘤病变,但缺点也很突出,就是治疗过程中会造成放射性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

3、靶向治疗,这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针对肿瘤细胞的突变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过程是,相应的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特异性的结合肿瘤的靶点基因,进而造成肿瘤细胞的坏死,其优点很多,首先是治疗精准很少误伤正常细胞,其次是用药方便,很多靶向药都是口服药,患者可以在家用药治疗,还有就是副作用相对较少,靶向药也有副作用,常见的是皮疹、腹泻、高血压等,不过这相比于放化疗已经很轻了。

肺癌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如何为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收益,是临床医生需要慎重考虑的重点。就你母亲而言,肺腺癌存在基因突变,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建议最好使用靶向治疗,一方面效果确切,很多肺癌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延长了生存寿命,另一方面副作用小,靶向药治疗精准,几乎不会损伤正常细胞,所以治疗中痛苦相对较小,还有就是治疗方便,靶向药物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副反应,可以在家治疗,避免了反复住院治疗的不便。

我是医心雕龙,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医心雕龙。

医心雕龙


3a期的肺癌又称为局部晚期的肺癌。常常是指肿瘤非常大,对周围器官有一定的侵犯,或者是已经发生了纵隔淋巴结的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肿瘤还局限在胸腔内,但是实际肿瘤已经具有了侵袭性和转移性,这时候进行全身系统性的药物治疗就非常重要。

对于这一期的肺癌,传统的标准治疗一直都是化放疗联合进行。因为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化放疗可以取得比较好治疗效果。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靶向治疗对有突变的晚期病人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因此对于有突变的晚期病人,首先要选择的是靶向治疗。

而对于3a期的病人,如果有突变,是否首选靶向治疗,现在的证据还不是特别充分。但是已经有一些研究提示,有突变的病人首选靶向治疗,同样可以取得好于化放疗的效果。而且进行靶向治疗,它的毒副作用小,病人容易耐受,反应率非常高。

在有突变的靶向治疗中,将近70%的病人会出现肿瘤缩小或者完全消失的情况。这样就为手术提供了机会。因此我建议3a期有突变的病人,还是首先选择靶向治疗。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 编号WD181】

亚裔女性患肺癌80%基本为腺癌,其中50%的病人驱动基因为阳性,也就是可以选用靶向药物治疗了,但是目前基于临床研究结果,靶向药物只有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才有获益,所以说ⅢA期患者目前不考虑靶向药物治疗。


ⅢA期肺腺癌包括的情况比较多,大的方面它没有肝、脑、肾上腺、骨这些远处转移,也没有胸腔积液,也没有对侧肺脏转移,如果有这些情况就是Ⅳ期了,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就需要考虑首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了。

ⅢA期肺腺癌治疗通过各种检查、评估后,有一部分病人是适合手术治疗的,有些肿瘤扩散情况是不能做手术的,也包括身体状况、脏器功能情况不太好的病人。

不可手术的ⅢA期患者,如果体力状态PS评分在0-1分的,也就是生活可以自理,能从事轻体力活动的病人可以选择根治性放疗再联合化疗,强度有点大,化疗一般为含铂类两联药物,腺癌多选择培美曲塞。

如果体力PS评分为2分的,生活自理,没有太多不舒服,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的病人,可选择单药化疗或者单纯放疗。

体力PS评分为3-4分者,一般不考虑做放化疗了,如果病人意愿、脏器功能尚可,就用强度小点,单药化疗,比如不用铂剂,腺癌用培美曲塞静滴。

癌症治疗也是边治边观察、复查,根据效果进一步治疗,有些还会出现明显降期,也可能转化为手术治疗。科学抗癌!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刘永毅医生


请查看吴一龙教授的采访意见

可手术的首选手术,术后依据病理或基因检测来选择辅助治疗方案!

无法手术的3期全世界标准仍然是同步放化疗,相当比例可达到根治!新的方案是术后免疫维持!

靶向治疗的标准是4期不可治愈的患者一线首选,在3期只有部分术后辅助靶向的数据,国外学界暂未承认!

慎重考虑,请咨询当地肿瘤专科医生充分沟通!


东海老杨MD肿瘤医生


靶向药物兴起可以说是肺癌乃至所有肿瘤治疗的里程碑,既往的治疗都是霸王硬上弓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代谢和增殖来起到缩小肿瘤的目的,这种治疗好坏不分,对肿瘤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都有影响,所以副反应巨大,但靶向治疗针对推动肿瘤增殖的恶性基因,相对来讲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因而治疗更精准,效果也更好,直达肿瘤细胞,所以被称为靶向药物。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逐渐发展为腺癌一家独大的比例特征,鳞癌和大细胞肺癌的发病比例相对减小,而腺癌正是靶向药物的主要适应类型,尤其是亚洲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其具备EGFR突变的比例更是达到了50%,也就是说这样的腺癌患者一半可以尝试使用靶向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使用靶向药物之前最好进行基因检测,因为基因是否突变是靶向药物是否合适的主要参照条件,如果基因检测后发现没有突变,盲目的上靶向药大部分是白花钱又无法获益的,如果基因有突变,选择针对性的靶向药总体的获益率在70%左右。

对于靶向药物的使用时机问题,答案是有据可循的,基本上靶向药物的适应人群都写着至少接受过一次化疗且失败的患者,而且是局部晚期或者已经转移的扩散晚期患者。早期的患者仍然建议先手术治疗,甚至局部晚期没有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也是首选先化疗待肿瘤缩小后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在进行化疗放疗的治疗策略,临床试验的结果并不支持非小细胞肺癌盲目的首选靶向药物。

当然,策略归策略,具体的操作和选择还是以患者身体及患者的家属意见为主,如果患者的身体不能耐受手术,化疗,即使是早期也可以首先考虑选择靶向治疗,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比如长期吸烟的患者,肺功能差,气喘严重,手术和化疗可能令患者治疗后状况更差,此时靶向药物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胡洋


我是肺腺癌晚期!吃的波奇替尼!副作用相当大啦!


海阔天空笑对余生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南山院士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教授利用疟原虫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治疗肺癌有一定的疗效。

寄生虫对人类免疫机能的调节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疟原虫感染人体以后能够激发自体免疫机能治疗肺癌等癌症。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的陈小平教授联合钟南山院士在临床上施行了给患者注射疟原虫,激发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再控制疟疾病程,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虽然目前具体免疫机理还不是完全清楚,实际效果却相当不错。这个疗法最大的问题是医学伦理审核,毕竟有意感染寄生虫有违一般医学常识。


散漫自驾床车游


靶向药比想象中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