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養跟家風有關,跟家境無關


好的教養跟家風有關,跟家境無關


1

有一次學校搬校區,我去食堂吃飯。當時食堂裡面有很多面包車司機,還有些是搬家工人。這時有一位排在我後面的搬家工人掉過頭來詢問我,能否把飯卡借給他刷一下,他付現金給我。

我便答應了,我把飯卡遞過去,他並沒有立刻接過去,而是擦了擦手再取。他憨笑著說不好意思,剛搬完東西,手上有點黑,但是來食堂之前已經洗過一遍了。

我連忙說著沒關係,他打完飯以後把卡還給了我,又如數掏出了現金給我。我發現在拿錢的時候,他特地從一沓錢裡挑了一張很新的五塊錢給我,笑著說:“現在的小姑娘都喜歡新一點的錢。”

我笑著接過來,他道完謝以後坐到我和舍友斜前方的那張桌子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他吃得很快,吃完臨走時還不忘把自己的盤子和碗帶到收餐檯上。

桌子也很乾淨,連向來挑剔的舍友也忍不住讚歎說:“這個人要是換身衣服,我根本看不出他是個農民工啊!比我們學校的一些老師同學還有教養!”

舍友這話說得沒錯,即使學校餐廳三令五申,自己吃完要自己收拾掉,但是學校裡很多人包括學校裡的教職工都無視了這條規定,即使標語就貼在桌角,他們依舊視而不見。

我不禁想到微博上的一句話:

教養跟窮富無關,飛歐洲的頭等艙上也有沒教養的行為,偏遠鄉村田埂上的人們也知道禮義廉恥。

2

有一年坐飛機去湖南,我後座的小孩一直在踢我的椅背,而且從上飛機開始就一直吵吵鬧鬧的不肯停歇。

起飛前要求每個人都要關閉手機,空姐提醒了好多次,小孩依然拿著手機玩個不停。家長說,“沒關係的,我們都開了飛行模式了,不會影響的。”

空姐解釋說很多手機的飛行模式效果並不穩定,而且機載設備都很靈敏,怕有所幹擾。

家長竟然說了一句,“怎麼,我用的可是蘋果手機,這麼好的手機會不穩定?”空姐耐著性子溝通再三都沒用,最後是機長親自來勸說,不關機就不飛了,乘客情緒都普遍激動起來。

那位家長迫於眾怒,才關掉了手機。

關掉手機以後,後面的小孩就開始鬧情緒,邊哭邊更加用力地踢我的椅背。我實在是受不了了,轉過頭去微笑著說:“小朋友,能不能不踢阿姨的凳子了?”

小孩倒是安穩了一會兒,反觀她的家長卻又說出了一句天下熊孩子爛家長的必備語句——“她只不過是個小孩子,你跟小孩子瞎計較什麼?沒素質!”

我當時氣得差點跳起來跟她吵,同事在旁邊拉了我一把,悄悄跟我說:“你要是跟她吵,那你跟她還有什麼差別呢?”

我當時忍著沒有發作,下飛機以後,憤憤地說:“這樣的父母能教出什麼樣的小孩!真讓人生氣!”

同事笑笑,說:“父母無意識地驕縱孩子,甚至父母自身都不具備的素質,孩子又怎麼會有呢?你看去年來的那個實習生A,那個孩子長大了估計就是這樣。”

A是去年公司招進來的實習生,是以最高分考進來的,當時為人處世也特別靈活,但最後公司卻沒有留下她。原因很簡單,最後的測評上,很多人都提到了她不止一次欺負公司清潔工的這件事情。

A雖然很“優秀”,但是公司依舊沒有留她。後來人事主管說那天A鬧著要知道理由,說自己明明業績很優異表現也很好,卻沒能留用。

人事主管便告訴了她原因。她知道後仍是半天不能釋懷,竟說:“我媽從小就教育我,不必在乎那些‘底層’的人,因為我們的生活永遠都比她們高級。”

好的教養跟家風有關,跟家境無關

3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一個人的教養如何體現”,裡面有一位的回答讓我受益匪淺:

跨級層之間的互動特別能體現教養,因為階層雖然客觀存在,強弱也自有差別,但有教養的人會無視階層,對人平等,而無教養的人會特別在意階層,對人三六九等。

是的,目前為止,社會階層之分依舊客觀存在,不可避免。人們往往用金錢的多少去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層次高低,也習慣性地用家境的好壞來區分這個人是否有教養。

然而前文所講的農民工,雖然階層不高,與飛機乘客還有A相比,家境顯然是不一樣的,但你說誰表現得更有教養一點呢?

其實,真正決定一個人教養的並不是他的家境,而是他的家風。

我並不知曉那位農民工叔叔來自怎樣的家庭,但是我知道中國有個典故叫“孟母三遷”。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通過家長的行為舉止、思想情趣與道德觀念綜合影響自己的孩子學習與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發展。

家風的好壞甚至直接影響了後代在社會上的發展。當你的父親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人們在提到你時也會對你尊敬有加;若你生在一個被人唾棄的家庭,那你也會跟著被人唾棄。

雖然這些事情都不絕對,但古往今來,這個道理都依舊存在著。

格里梅爾斯豪森說過:

沒有教養,沒有學識,沒有實踐的人的心靈好比一塊田地。這塊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經耕耘和播種,也是結不出果實來的。

可見對孩子的教育中,家長首先就要做到“其身正”。只有家長做到了,家庭才會有正直的家風,才會教育出有教養的孩子。

“有教養的人的遺產,比那些無知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這個社會並不討厭窮人,也不會因為你有錢就一味接納縱容你。

因為,人人都會喜歡有教養、有素質的人,厭惡與唾棄那些不止教養為何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