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暴躁的媽媽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暢說育兒感悟


如果脾氣暴躁的媽媽瞭解到,你今天向孩子發的火,會產生多麼可怕的後果,會導致孩子產生多麼嚴重的問題,教育孩子時,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發火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

無數個真實的案例,早已證明。

比如,有個媽媽自認脾氣暴躁,說別人是“點火就著型”,是自己是“沒火也會著”型,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發火打罵:孩子穿衣服慢了,她大吼“笨死了”;孩子吃飯掉飯粒了,她罵孩子“敗家子”;孩子考不好了,她打孩子“怎麼生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東西”......。

面對這樣一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火的媽媽,孩子小時,特別怕她,對她言聽計從,不敢犯一點錯,每天戰戰兢兢,生怕惹媽媽生氣,媽媽見孩子這樣,越發的放任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發火,就大吼大叫。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進入青春期的他,個子比媽媽都高,又高又壯,這時的媽媽發現,再想隨意發火,對孩子大吼大叫,已不可能了,別說吼叫,就是稍微大聲說話,兒子馬上回到自己房間,關上門,不理媽媽。

有時,幾天幾周不和媽媽說一句話,哪怕媽媽說的對,哪怕媽媽沒有發火,兒子也不理會,甚至頂撞媽媽,拿媽媽的話,當耳旁風。

孩子成績不好,媽媽想和孩子分析一下原因,兒子也置之不理,總之,只要是媽媽在意的事,兒子通通唱反調,不配合。

這樣慢慢發展下去,後來,兒子和媽媽的關係更淡了,更水火不容,不能溝通,發展到後來,兒子覺得家裡沒有溫暖,索性離家出走,不再回家,和媽媽也再沒有交集.....。

提起這個真實的案例,希望對脾氣暴躁的家長有所觸動:別以為孩子還小,還好欺負,就隨意放任自己的情緒,要知道,你今天隨意發的火,日後都要付出代價的!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想開了就好了。孩子學習的壓力不應該讓父母承擔。我輔導孩子學習盡心盡力,她卻說世界上所有的媽媽都比我好,如果沒有這樣的媽媽就好了。鬱悶了兩週,忽然試著就爆發了,哭的歇斯底里,然後就開始了另一種狀態。我管你,但是你做主。例如複習考試,孩子想看電視,以前的我會阻止,現在我會說好的,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讓我給你複習我就複習,你要看電視就看電視。以前的焦慮都沒有了,孩子堅持了兩天哭著和我說我要以前的媽媽,要那個管她的媽媽。抱歉,我真的做不到了,我可憐自己,想對自己好一點。


海豚愛上貓11776333


首先,脾氣暴躁的媽媽,應該承認,自己脾氣不好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問題。每個成年人包括媽媽自己也是從小孩子成長起來的,孩子的天性裡都有頑皮、不諳世事的一面,所以有時候孩子調皮搗蛋,弄得大人很惱火,實在是在正常不過的情況。以前的老人,經常說,我們那時候一個婦女帶四五個孩子,也沒像現在全家帶一個孩子這麼焦頭爛額,那是因為以前大人忙,根本沒時間精力管孩子,注意力不在孩子身上,加上孩子多,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根本不用大人管,即使調皮搗蛋了,大人可能都不知道,因為注意力不在孩子身上。現在的大人呢,因為家裡孩子少,孩子需要大人陪著玩,大人也就陪孩子玩,然後注意力基本都在孩子身上,那麼孩子只要稍微不合大人的心意,就是調皮搗蛋,就是惹禍了,大人就容易火冒三丈。我們先認清楚這個時代的特點和養育環境,就更能平和地對待孩子做出的那些可能引起你暴躁的事情。

第二,忍住自己的脾氣,其實是跟自己的內心和解。一個女人,從女孩成為女人,再成為媽媽,這個過程中,其付出太多,跟之前的自己相比,有了寶寶,她不僅犧牲了大部分的自由,她放棄的,可能還有正在上升期的事業以及經濟上的獨立,因為照顧寶寶要太多的時間精力,所以很多媽媽也沒有精力在於往日的朋友們聯繫,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自己的人脈圈。還有的媽媽,從前很愛美,可是有了寶寶之後,很多化妝品都不能用了,甚至很多護膚品都不能用了,連一些帶亮片等裝飾的衣服都不能穿了,只能穿上媽媽裝。加上生完寶寶之後,身材可能走樣了,以前的衣服可能都穿不上了。不要看電視裡那些明星,誰誰誰生完孩子產後恢復好身材,重返舞臺。那是明星,大多數普通寶媽變成了蓬頭垢面的大媽。加上丈夫或者家人的很多不理解,若再有婆媳矛盾之類,反正各種因素在一起,哪個寶媽會不鬱悶呢,不得產後抑鬱症就不錯了。在這種情況下,寶媽要積極應對,我上面說的那些情況,在現實裡比比皆是。寶媽脾氣暴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法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現在的生活。所以,要學會接受這個時期的自己。再怎麼變化,你生養了寶寶,都是偉大的。即使全世界都沒人理解你,這個時期比較特殊,你要看得起自己。實在沒法跟自己和解,就行動,想辦法改變現狀才最有力量。


瑞士木瓦


我爺爺活著的時候總說:你媽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但是被你磨得沒脾氣了,你小時候脾氣不好,現在被孩子磨得沒脾氣了。

我兩個孩子,全是我的小寶貝。我不捨得他們受委屈,但是有時候他們會恃寵而驕故意磨人。有的時候真的特別想揍他們但是我下不去手嘮叨他們哭我會更心疼。

不過我老公就不同了,他經常動手打他們,總說:沒有人能管不行。但我堅信用愛感化孩子,我總是告訴自己要愛他們,他們還是個孩子


農村大馬哈


我做過幼師,在幼兒園帶孩子很有耐心,但是現在一天24小時帶自己的寶寶有時候真的是耐心被消耗的一點不剩。尤其是現在帶著不到三歲的女兒和不到一歲的兒子,有時候很容易暴躁。帶孩子真的是每個女人生命的一次蛻變,再苦再難也絕不能退縮。人在累的時候,煩躁的時候脾氣很容易暴躁,作為全職媽媽沒有休息時間娛樂時間,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所以有時候很容易暴躁。儘量控制自己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我會先告訴女兒我就要生氣了並且告訴她原因,有時候她也會配合。


向著陽光奔跑20180101


脾氣暴躁的媽媽,是什麼原因暴躁呢?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

光嘴上叫嚷著說,啊脾氣暴躁的媽媽要控制情緒啊,要管理自己的心情啊,要對孩子和藹溫柔啊,這些要求,這些漂亮話誰都會說,但是有用嗎?

並沒有。

媽媽脾氣暴躁,大約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媽媽自己從小就被暴躁對待,受到很多情感傷害甚至是虐待。心理上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溝通也不暢,越是不善於表達意見、以及越是不容易被聆聽的人,越是暴躁。

2、媽媽很辛苦,所有人把家務都壓給她做,要帶孩子燒飯做家務,沒有人幫她,還專門挑三揀四,批評這個或那個搞得不好,媽媽當然一跳三丈高。

3、沒有人給媽媽疏導壓力,光是給她佈置任務,甚至也不承認她辛苦。這個很容易激怒她。

4、管孩子的問題上,家裡人多嘴雜,你一句我一句,意見不統一。

5、媽媽自身確實也需要提高修養,多讀育兒書。(別看那些蠢的雞湯號文章)瞭解各種知識,比如你多瞭解孩子的成長週期、疾病原因,身體發育的狀態及原因,就不會因為無知而擔憂,而焦慮,而暴躁了。


以上,大致就是,媽媽需要周圍人的理解和幫助,切實的分擔家務,照顧孩子。

媽媽也需要多懂得,以及如果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請去看心理醫生,學習情緒管理。


陳嵐的女拳


很多媽媽發現,有了寶寶之後,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有的時候真的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可是還是忍不住發脾氣。怎麼辦?

1、自己帶孩子,過於勞累

有了寶寶之後,又要帶孩子,又要忙家務,從早忙到晚,沒有人幫忙。身體勞累,精神疲憊,所以很容易產生壞情緒,忍不住要發脾氣

解決方法:讓家人參與到孩子的共同養育中,不要自己一把抓,給自己放假的時間和獨處的時間,調整情緒。

2、孩子怎麼說都不停

孩子處於頑皮好奇的年紀,前腳收拾完,後腳又弄得一團糟。簡直要抓狂,怎麼和孩子說都不聽。只能怒吼

解決方法:靜下心,深呼吸。想發脾氣的時候轉身離開,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想一想,孩子之所以不聽,是為什麼?是不是他手頭上的積木沒有搭完?是不是他過於專注沒有聽到?是不是你的脾氣讓他更加執拗找到原因,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說,其實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本身脾氣比較急躁

解決方法:學會接受自己的脾氣,接納自己。首先不要過於內疚。然後試著改變自己。想發脾氣的時候,轉身離開讓自己冷靜。完全平靜下來之後再和孩子溝通。

可以多和家人朋友溝通,學會傾訴。學會調節自己。讀一些關於情緒和育兒的書籍,幫助自己慢慢調節。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傳染到孩子的身上。


神奇麻麻木小暖


這是一個讓很多媽媽頭疼的現實問題,我們就從以下幾點來分析並解決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脾氣暴躁的媽媽們為什麼會那樣暴躁?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自己的父母影響,傳承了老一輩的暴躁性格,這樣是很難改變的,我把這類性格稱為家族式暴躁;第二類很常見,屬於工作生活、婚姻愛情不盡如人意,在單位受領導氣了,回家受老公冷落了、等等一系列原因導致這些辛苦的媽媽們脾氣暴躁起來,且爆發出來都是咆哮加訴苦式的,甚是讓人心疼!

二、這些脾氣暴躁情緒失控的媽媽們對孩子會產生一些什麼影響呢?我把可以預見的影響分三大類;第一類孩子會在這樣的氛圍中直接失去自我,表現為沒有自信,嚴重自卑,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最終導致自我封閉;第二類孩子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習不思進取,滿腦子考慮的也許就是放學後會不會又得到媽媽的一頓咆哮式吼罵,那麼學習成績必定會直線下降;第三類,也是最嚴重的一類,這類孩子從小在媽媽的語言情緒暴力中成長,他們無法獲得有效的溝通交流,自己的主張也沒有釋放的出口,那麼伴隨他們成長的將是無盡的沉默,踏入社會後,他們很難適應社會的生活節奏,這有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

三;脾氣暴躁的媽媽們應該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去引導教育孩子呢?首先就是萬不可衝孩子發脾氣,因為孩子理解不了成人的世界有多麼複雜和辛苦,那麼媽媽們應該在孩子面前剋制自己的暴躁情緒,多用商量和引導話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們主動找自己溝通並付諸於行動,然後多帶孩子進行社交實踐,比如讓孩子負責購買他們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品,讓他自己管理自己的房間和零用錢,不要刻意去幹涉孩子的每一個決定。

綜上,脾氣暴躁的媽媽們必須要在生活中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能衝孩子發脾氣,畢竟脾氣發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另外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充滿和諧和幸福感的家庭環境,而不是一個隨時會爆發語言暴力的家庭;願天下所有媽媽們都善良賢惠,願天下所有孩子都能在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快樂成長!


真水無香l


埃利斯(A.Ellis)的合理情緒療法,非常適合脾氣暴躁的梳理。方法很簡單易學,只要去做就會有效。具體步驟請參考我在悟空問答中,對問題“愛生氣人有哪些心理調節方法?”的回覆。


情緒是一種能量,脾氣暴躁是因為之前積壓了太多的情緒能量,一旦找到宣洩口就會噴湧而出。脾氣暴躁的媽媽不需要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便你以為控制住了,也會通過肢體動作透露出來,孩子還是能夠感受到的。正確的做法是:媽媽跟隨孩子一起成長。

脾氣暴躁的媽媽需要學會梳理自己的情緒。每一次發脾氣,就是你梳理情緒的很好時機。多梳理幾次,慢慢的脾氣會逐漸改變,孩子也會看到媽媽的改變。


不用擔心爆脾氣會對孩子帶來傷害,如果你活不出開心的自己,孩子遲早會看到你的偽裝,並且也學會偽裝。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爆脾氣不是因為孩子,而是你自己的問題,並且你在逐漸提高自己。孩子看到媽媽的改變,會逐漸理解你,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學會像媽媽一樣接納自己的不足,也會變得像媽媽一樣願意提升和改變。


媽媽做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所謂言傳身教大抵如此。


心姐談心


對於大多數正常的媽媽來說,沒有誰願意像一頭獅子一樣對孩子又吼又叫,除非需要面對的問題太多,讓媽媽應接不暇,再好的脾氣也要發瘋了。

對於低齡段的媽媽,似乎更容易崩潰。

生完孩子要自己照料,談戀愛時和愛人之間的濃情蜜意瞬間被柴米油鹽所代替,加上難以處理的婆媳關係,等等這些,讓媽媽難以招架,看到孩子稍微鬧一點,立刻就情緒失控了。

我想說:對於那些孩子在六歲以下的媽媽們,如果你是爸爸,如果你的妻子精神正常,但是你又難以忍受他對孩子的暴躁態度,那麼:

請包容她,幫助她,支持她,千萬不要做家庭裡的甩手掌櫃,看著她無助、痛苦,把自己的無名之火發洩到孩子的身上。

如果有一天,孩子長大了,你的妻子從溫柔賢惠的女孩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河東獅,你的孩子因為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沉默寡言,毫不諱言地說,作為爸爸,你是有責任的。

而對於媽媽,我想說,你是成年人了,你的孩子和你小時候一樣,需要理解和呵護,孩子做得不對一定要教育,但千萬不要發無名之火,這將把你的孩子推到內向、膽怯的情緒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