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自从疫情发生后,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宅在家里不能出门;我们在吃饭睡觉之余,做得最多的,就是不停地刷手机,关注各种相关疫情的消息。

这样的宅家生活,你过得还好吗?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1】

疫情期间,你在家里还好吗?

妹妹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职员,春节回家过年后,因为疫情原因,就一直待在家里待着。

为此,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就是不停地刷手机,看各种报道,每天早上,她都会顶着熬夜的黑眼圈跟我诉苦,说看到那些悲惨的消息自己心里有多痛苦,看到医务人员的困境,自己有多担心和焦虑。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天都是在看了消息后,睡不着觉;睡不着觉了,又起来看消息,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现在的她,虽然不上班,不加班,但是总感觉精力很差,头发也是大把大把地掉,甚至还莫名地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相信现实的当下,也有很多人如同妹妹一样,面对疫情,特别是看多了各种戾气、煽情的负面消息信息,都感到压抑、悲伤、愤怒,甚至出现崩溃哭泣等不良情绪。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共情伤害”,意思是当你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信息,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你的心理健康,会让你抑郁、焦虑甚至精神崩溃。

共情本身是一种宝贵的能力,让我们富有同情心和利他心,在天灾人祸面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但是过度的共情,会因为对方的痛苦而感到痛苦,甚至导致了自己的悲伤、低落和抑郁,这样一来不仅帮助不了别人,还会伤害自己,给身边人造成困扰。

长期这样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紊乱,使自己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使自己处于受病毒易感的危险之中。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2】

为何共情过度,会伤人?

看到别人难过,自己也替对方难受,这是爱的能力,但是共情过度,却会让我们容易受伤害。

比如,我们在看小说或者看影视剧的时候,如果看到剧中主人公身世悲惨,我们也会为之同情流泪,如果看到主人公能够在困境中逆袭成功,我们又会为之欣喜如狂,这也是共情。

甚至在看完电影以后,我们会从剧中主人公的悲情中,联想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悲伤,感觉自己就是影片中的人物命运一样,无法自拔,这就是共情伤害。

同样的道理,在疫情期间,作为普通百姓,面对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对我们构成威胁的病毒,我们会因为自己无法掌控它而心存焦虑。

如果此时,我们再过多地输入各种负面消息,更会导致我们的对悲伤事件的同情心,转化为对自我的代入感,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断增加内心的忧虑和恐惧,甚至会导致精神失控。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撰写《南京大屠杀》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即是在此境况下自杀的。

张纯如为了还原历史,还受害者以公道,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张纯如推出英文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

这本艰难产出的著作,前后历经三年时间,当时20多岁的张纯如远离家人,独自在南京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南京大屠杀》的写作过程,面对的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历史的过程。在书写这部真实的“酷刑百科全书”时,张纯如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

即便如此,心系历史真相的张纯如再次顶着种种压力,开始又一部描述日军侵略者在菲律宾迫害美国二战被俘军人的书籍创作。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残酷的史实又一次触发她的病痛,引发了她的忧郁病症,日复一日的精神折磨和身理虚耗,让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004年11月9日,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这个天使般的女子,用自己的一生照亮了黑暗,却也最终被黑暗吞噬。她是真正的民族脊梁,爱国、勇敢、善良的张纯如,值得被所有人铭记。

共情本质是爱,控制不当则是害,共情伤害则是缺乏智慧定力的表现。

避免共情伤害,需要心存善良,智慧且内心强大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3】

作为普通人,我们在这场疫情中该如何避免共情伤害,进行自我疏导呢?

疫情需要关注,若过度关注,又毫无边界,既对疫情毫无帮助,又会令自身体验不佳。

目前在疫情面前,已经确诊的病人和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当然是承受压力和痛苦最大的一群人。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如果自己吓自己,吓出病来,不仅不能帮助医生和病患,反而是给国家添乱。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学会减压,不要让自己承载过大的压力,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习惯,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规划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1、早睡早起,保持日常状态;

2、固定做饭和吃饭的时间,让生活常规化;

3、规定好每天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锻炼活动;

4、利用闲暇时间,多陪伴家人;

第二: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远离对自己产生负面干扰的消息;

1、适度隔离,规定自己只在某一时间段看信息,避免信息超载;尽量放下手机,不要让自己沉溺在负面信息中。想要及时关注疫情,告诉自己只看网上权威信息,而且建议刷手机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2、听专家的话,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多饮水。

3、既不过度恐慌,又要保持戒备。

4、别只关注痛苦的一面,也要关注好消息。

5、自己都不太信的,无法确认真伪的消息,就不要再去各个群转发,进行二次伤害

6、如果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请不要一个人自己扛着,一定要向家人、朋友、专业心理医生求助。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第三:设定锚点。目前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因此设定一个确定的行动很重要;

它可以减少被动的时间消耗、减少被互联网负面信息影响的很有益的方式。并且,你会在这种生活秩序中建立自信感,人也会变得更加积极。

1、给自己制定一个“愉悦清单”,做能让自己投入时间的、感到舒适的事;

2、试着学习一门有趣的技能,体会获得技能增长的快乐;

3、规律运动,挥洒汗水(而且运动会分泌多巴胺,有利于心情愉悦)

第四:重视社交,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当前的疫情也提醒我们审视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多陪陪家人,联系朋友,当你的精力投射到向外的人际关系中,向内的情绪能量自然也就被分散了。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结语】

总而言之,这是一段非常时期,这也是一段观察自己和世界、获得内心成长的好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得从前日常中许多不会有的体验,敞开怀抱去接受它,观察它,描述它,然后耐心等待,试着在危机中也建立自己的安全感,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大家保护好自己,不给周围人添乱,就是在做最大的贡献了。

愿我们都能心怀一颗强大的内心,用最积极的方式去善待生活,敬畏生命,也因如此,世界也会对我们温柔以待。

“共情”虽好,但不要贪杯:面对疫情,教你如何缓解“共情伤害”


(欢迎来到沁心情感吧,在这里,我们专注情感心理和认知提升领域。生活,爱写作。转载须经本人同意,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请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 ,更多与你分享生活点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