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玩具,我就不學習”教育孩子,最忌爸爸唱紅臉,媽媽唱白臉

孩子想要吃餅乾,一直纏著媽媽索要餅乾,軟磨硬泡好長時間,媽媽態度都很強硬,也很明確,就是孩子今天吃的甜食太多了,不能再吃了,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他,任憑孩子在客廳哭鬧。

這時候爸爸心疼孩子,心軟了,把孩子拉到一邊,悄悄對寶寶說,只要今天你表現好,爸爸今天可以給你吃餅乾。孩子馬上就停止了哭鬧,倔強的伸出小手說,給我吧,我不哭了,我表現好了。

這個場景是不是經常會出現在中國的家庭中,看似是媽媽在唱白臉,爸爸唱紅臉,給孩子臺階下的同時,也教育了孩子,一切都其樂融融。

“不買玩具,我就不學習”教育孩子,最忌爸爸唱紅臉,媽媽唱白臉


但是,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爸爸這個動作背後意味著什麼?是不是孩子下次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遭到拒絕後就會哭鬧的更厲害?

其實,這種看似有效的辦法,反而讓媽媽前面的堅持、和努力,成了無用功。爸爸的行為意味著媽媽說的話,爸爸是可以開後門的,媽媽立的規矩不是不能改變、不是必須要遵守的,而是可以通過交易和賄賂來破壞的,而且只要簡單的付出就能達成。

爸爸傳遞給寶寶的是,你想吃要餅乾,就得好好表現。然而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卻是,你想讓我表現好,讓我不哭不鬧,就得給我吃餅乾。於是,哭鬧成了孩子的武器,成了孩子的籌碼,成了孩子拿來和家長做交易的手段。如果孩子吃個餅乾,都要跟家長達成一個交易、談一個條件,那以後什麼事情都會跟你談條件。

你想讓我吃飯,把電視給我打開;你想讓我學習,給我買玩具吧;你想讓我對爺爺奶奶有禮貌,那得給我買想要的東西。

孩子雖然看起來聽話了,但是他學會的卻不是規矩,也不是行為規範,而是交易。

“不買玩具,我就不學習”教育孩子,最忌爸爸唱紅臉,媽媽唱白臉


那麼,要怎樣讓孩子守規矩,能讓孩子更聽話呢?

1、教育孩子時,家長的態度要保持一致。不僅父母雙方要一致,也要跟爺爺奶奶講,教育孩子時要統一戰線,不能這邊爸爸媽媽唱戲,爺爺奶奶在那邊拆臺,孩子雖小,小腦袋瓜可是機靈的很,只要被批評時,家長有一人的態度有所轉變,孩子馬上就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陣容裡,給自己站臺。

2、獎勵只和好的表現掛鉤,不作為哄孩子不哭鬧的條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要表揚,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但是,孩子犯錯、哭鬧時,受到的一定是懲罰,中國的家長在這方面做的正好相反。孩子表現好了,家長怕孩子驕傲,肯定會給一定的打壓,孩子哭鬧時,家長嫌麻煩,束手無策,只能獎勵孩子,息事寧人。這就像上面講的那樣,不聽話成了孩子和家長做交易的籌碼,還百試不爽。

“不買玩具,我就不學習”教育孩子,最忌爸爸唱紅臉,媽媽唱白臉


孩子每個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的問題,小時候,他們的要求無非就是吃和玩,家長多抽出時間來用心地陪孩子玩,他們也不會總是哭鬧,等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他也就長大了,不需要家長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