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用戶65996267


鄗代之戰是在長平之戰九年後才開打的,當時趙國實力有所恢復,並非奄奄一息。或者換句話說,趙國打不贏秦國,打燕國還是綽綽有餘的。


一、背景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邯鄲城內無人不戴孝。但是趙國沒有向秦國妥協,為了應對秦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攻打邯鄲),趙國整軍備戰,動員所有人力參軍,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以趙國拒絕割地為藉口,發兵五十萬攻趙,邯鄲之戰爆發。

此戰打了一年,秦軍死傷慘重,趙軍也死傷慘重,但是秦軍沒拿下邯鄲,反被魏、楚聯軍抄了後路,全軍崩潰。趙軍趁秦軍崩盤之際,也收復了一些失地。

由此可見,趙國自長平之戰後,雖然昔日榮光不在,元氣大傷,但是誰要敢欺負它,它就敢跟誰玩命。其動員能力是槓槓的。

這是趙國,再說燕國。其實,當時燕國的情況也沒比趙國好哪去。

燕國最牛掰的時候,是帶著五國伐齊,差點滅了田齊。但是由於燕昭王在滅齊的關鍵階段病死,新繼位的燕惠王又跟燕軍統帥樂毅的關係不好。因此,燕惠王便擠走樂毅,改換毫無軍事才能的騎劫為統帥。

其後,齊國反攻,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騎劫為齊軍所殺,燕軍望風而逃,齊軍很快就收復了失陷的所有城池,趁勢復國。

燕軍此次大敗後,元氣大傷,其實也沒有什麼實力了。(最關鍵的是燕國沒有名將,燕惠王擠走樂毅,讓燕國聲譽掃地。最搞笑的是,樂毅流亡後,還是趙國收留了他)



二、戰爭起因

公元前259年,即邯鄲之戰當年,燕國趁趙國專心對付秦國,無暇北顧之際,誘使趙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其眾投入燕國。趙國雖然沒有因此事跟燕國翻臉,但是趙人對燕國的仇恨種子算是埋下了。

八年後(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國相慄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並送上五百鎰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

慄腹在趙國期間,刺探情報,回國後就跟燕王說:“趙國青壯年在長平之戰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盡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

燕王和燕國的眾卿大夫沒去過趙國,也不知道趙國的基本情況。聽了慄腹的話,便想當然的認為趙國好欺負,可以一戰滅之。

當時,樂毅的兒子樂間反對。他認為趙國連年與秦作戰,百姓驍勇,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潛臺詞就是——不要挑戰趙國的戰爭潛力。

燕王見樂間反對,便問樂間,要多少兵力才能伐趙?樂間不說話,意思就是多少兵力都不能伐趙。燕王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外加燕國群臣都認為可行,於是他拍板了這次對趙國的軍事行動。發兵六十萬,戰車兩千乘,以國相慄腹為將,進攻趙國。


三、戰爭過程

燕軍攻入趙國境內後,兵分兩路,一路由慄腹率領,以四十萬大軍進攻鄗城;另一支由卿秦率領,以二十萬大軍進攻代郡。

面對氣勢洶洶的燕軍,趙國群情激奮,集結了25萬大軍,由廉頗為帥,率軍應戰。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必然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五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的燕軍不能南下援助。而他自己則自率20萬主力迎擊燕軍主力於鄗。

當趙軍和燕軍交上手後,立馬讓燕軍知道了馬王爺有幾條腿,打的燕軍抱頭鼠竄,斬殺其主將慄腹。

攻代的燕軍聞聽攻鄗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瞬間失去戰鬥力。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卿秦。



兩路燕軍皆敗退後,趙軍發動反擊。當時燕王還率領了一支偏軍,在燕趙的國界線附近隨軍督戰。他聽聞前線大敗,趙軍反擊,遂掉頭就跑,逃回了國都薊城。

廉頗在率軍追擊的過程中,聽說燕王居然在前面逃命,就率軍在後面猛追,一連追殺了五百多里,直接殺到了燕都薊城下,並把薊城給圍了。燕王害怕的要死,就提出割讓五座城邑求和,趙軍當時沒有能力破城,便撤軍退圍。

此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燕國的樂間由於憤恨燕王不聽自己的勸諫,因而向趙國投降,也成為趙國的一代名將。

四、勝負因素

第一、燕趙鄗代之戰是在長平之戰九年後才開打的,當時趙國雖然持續的高強度戰爭導致大量青壯戰死,但是趙國的動員能力畢竟強,經過幾年恢復,也積攢了一些實力,並非處於亡國之際。

第二、趙國常年與秦軍交戰,老百姓都有很好的戰爭素養,即便是小孩子,那也比沒跟秦軍交過手的羸弱燕軍強上不少。

第三、燕國出師無名,激怒趙軍。鄗代之戰前夕,燕國剛剛跟趙國結好,還派國相慄腹到趙國祝賀。這先結好又動兵,毫無信義可言的行為,明顯會激怒趙人。

第四、燕軍驕兵必敗。出征前,燕國群臣都認為趙國虛弱,支持伐燕,燕王更是率軍在前線督戰。並且燕軍規模又高達六十萬,佔據兵力優勢。這樣一來,燕軍從將到兵,從上到下難免產生一種驕縱輕敵的情緒,這對燕軍而言當然也是一種不利因素。



五、後續

鄗代之戰後,趙國認為燕國羸弱,便屢屢欺負燕國。如名將李牧就曾攻燕,奪取燕國的武遂和方城。

燕國被打的急眼了,就決心反擊。當時廉頗就被趙王逼走,投奔魏國,燕王認為趙國沒有廉頗了,應該會不堪一擊,便典齊兵馬向趙國發動反擊。

結果燕軍統帥劇辛輕敵,率軍冒進,被趙軍統帥龐煖擊敗,劇辛被俘殺,燕軍損失二萬多人馬。

公元前236年,秦攻趙,趙軍不敵,趙王遂決定從燕國身上把損失找回來。此戰,趙軍打得燕軍再次丟盔棄甲,連取狸、陽城,燕國被迫割地求和。

不過,趙國打燕國雖然取得了一些戰績,但就大形勢而言,燕趙內耗,其實便宜的對象只是秦國而已。


Mer86


趙國在長平之戰投入45萬人,秦國投入60萬人,戰爭結束時,趙國死傷25萬人投降二十萬人,秦國死傷35萬人,剩餘25萬人!最後坑殺20萬人,趙國才全軍覆沒!


可以看到,趙國的軍隊戰鬥力是極強的,比秦國的戰鬥力還要強,也就是說,秦國軍隊的傷亡比趙國慘重!整個戰國後期,也就只有趙國打敗過秦國,其他國家都沒有過!上一次是趙括的爸爸趙奢打敗秦軍胡傷!趙奢因此被封為馬服君!


可見趙國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何況還有後來的名將李牧和此時善於防守的名將廉頗!燕國的軍隊也就在樂毅在的時候雄起過一次,在後來燕昭王死後,換掉了樂毅將軍,齊國田單復國,自此之後,燕國又再一次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軍隊戰鬥力也大幅下降,將領也是不行,趙國雖然戰敗仍然有留守的對戰匈奴的軍隊和其他的本國的人民,加上燕國這次是趁火打劫,趙國的戰鬥力更是不得了,殺紅眼!燕國哪裡是趙國的對手!在廉頗的打幾下大敗!


而且即使在後來的秦國再一次發起要攻打邯鄲的戰爭中,趙國也是自始至終防守的非常好,其他國家看到秦國好像也沒有滅掉趙國,就再一次聯合起來攻打秦軍,也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秦國攻打邯鄲的部隊再一次被趙國和各國聯合軍隊打敗!


鵬程日誌


話說秦趙長平大戰,趙國四十萬降卒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白起坑殺,秦、趙原本旗鼓相當的局勢,經此一戰,國力衰微。這一戰,加速了秦並天下的野心。

九月之後,秦昭王又發動了滅趙的又一場戰爭“邯鄲之戰”。面時殺氣騰騰,氣勢洶洶的秦國大軍,趙國危在旦息。平原君趙勝向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求援。魏無忌聯合楚國擊敗了圍困邯鄲的秦國大軍。疲弊之極的趙國,得到了暫時的喘息。


數年之後,平原君趙勝去世。廉頗接替趙勝出任相國。燕國派慄腹來與平原君弔喪,並送趙王五百金,約定為兄弟之盟。

慄腹本以為趙王會厚贈自己,沒想到趙王只是如常禮回贈。這讓慄腹非常不爽。回到燕國,時燕王喜說:“趙國經長平之敗,強壯的人都死了,國中只剩老弱殘幼。廉頗已老,加上平原君剛死,正是滅趙的天賜良機”燕王喜是個無腦的人,原本派慄腹出使趙國,是為了與趙結盟。這邊送去金銀,回頭過來又聽信了慄腹的鬼話。準備伐趙。他召昌國君樂閒來問伐趙之事。樂閒是戰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閒說:“趙國東鄰燕國,西接秦土,南面與韓國、魏國交錯,北面連著胡貊。四面受敵,其民習兵尚武,不可輕伐。
燕王說:“我以三倍的兵力去伐趙,怎麼樣?”

樂閒說:“不行”。燕王說:“那麼以五倍的兵力可以了吧?”樂閒不再回答。燕王大怒,說道:“你阻擋寡人伐趙的目的,是因為你的父母祖宗的墳墓在趙國,所以不想讓寡人攻趙”。一幫群臣附和吹捧下,燕王興師,殺向趙國。

燕國大夫將渠聽到燕王出師的消息,連忙趕來,對燕王說:“大王切勿被眾言迷惑。這裡剛剛與趙國結為兄弟,卻因使者回報而伐趙。這樣不信不義。出師必然無功”。燕王不理,剛要登車,將渠抱住燕王的腿哭泣道:“老臣之所以留住大王,是對大王的忠心。大王不聽,燕國將有禍來了”。燕王火冒三丈,命人將將渠囚禁。

燕王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奔趙國而去……

趙王接到戰報,召集群臣計議。老將軍廉頗說:“燕王乘我喪亡兵敗之際,興不義之師來犯,我們把國中年滿十五歲以上的人全部召集,舉國上下同仇敵愾。慄腹乃貪婪無厭之輩,原無謀略之小人。樂閒、樂乘,本為樂毅之子,出於無奈前來,必不盡心。另一個慶秦,乃是無名之輩,老臣舉薦一人,燕軍立破”。
趙王忙問:“老將軍舉薦何人?”廉頗說:“老臣舉薦之人,乃是雁門守將李牧,他可為將率軍抗燕”。趙王以廉頗為大將,率兵五萬迎敵慄腹。李牧為副將,率兵五萬抵敵慶秦。

在廉頗與李牧的指揮下,趙國士兵英勇奮戰,生擒燕軍主將慄腹,副將慶秦為李牧斬首。而樂閒、樂乘果不出廉頗所料,率軍投降趙國。廉頗、李牧乘勝追擊,長驅直入,把燕王包圍在中都。燕王無可奈何,只得向廉頗求和。

至此,燕王喜發動的不義之戰,以慘敗告終。


子衿書法


分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軍事原因。趙國雖被坑殺四十萬青壯年,但北部的李牧騎兵軍團絲毫沒受影響,因為李牧軍團常年駐守趙國北部邊疆,是為防範匈奴人南下,而且這個精銳兵團主要是在武器質量、兵員素質、戰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裡挑一;

第二,戰略戰術原因。據《戰國策》記載,燕王喜派相國慄腹為趙孝成王賀壽,慄腹回來向喜報告: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而後又問樂間,樂間道:不可戰!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覺得可以伐,燕逐起兩路大軍,其中一支四十萬大軍由相國慄腹率領攻鄗,另一支由慶秦二十萬大軍攻代。趙以廉頗八萬軍擋慄腹,以樂乘五萬擋慶秦,燕人大敗。

第三,經濟原因。趙國有邯鄲平原,太原盆地等糧食主產區,而燕國可耕地卻很少,經濟決定政治,所以燕國會敗,至少拖不起持久戰。

總結以上三點我們還可以得知,當時燕國統治集團內部意見不統一,而趙國面臨亡國之難全民思想統一;趙國處在四戰之地,兵員驍勇善戰,可謂全民皆兵,而燕處蠻荒之地,基本無甚戰事,軍備相對於趙國廢馳一些;趙國是正義的,而燕國是邪惡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北疆刀客


著名的長平之戰一舉打垮了趙國的脊樑骨,足足四十萬的青壯年(雖然是賬面數據,但實際上這個青壯年呢,確實損失極大,保守估計也得有十萬之上)。趙國自此之後,青壯年的大量損失,直接造就了兵員素質的大規模下滑,以及國防力量的直接衰退,這種情況下的趙國,正是最為脆弱的時刻,當時的白起正在提議抓住這次機會一舉攻滅趙國,但是秦王選擇了拒絕。深層次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此時秦國的國力也遭到了大損傷,都需要修養。


那麼趙國也就因此得到了一絲苟延殘喘的機會,但是北邊上的燕國卻開始動歪心思了,燕國在戰國七雄裡面存在感一向薄弱,屬於戰五渣的類型,但偏偏還特別愛搞事,當年帶頭搞事情差點沒把齊國搞掉,這也成了燕國的一個驕傲,雖然我燕國國力不佳,但是當年可是差點滅亡強齊。


總而言之,燕國打算乘者趙國剛剛元氣大傷,搞一次乘虛而入,反正趙國距離自己實在是太近了,不打白不打啊(這次不抓住機會把平日裡兇巴巴的趙國打個半死,燕國上下肯定後悔不已),所以燕國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進攻正陷入全民痛苦的趙國。

按照燕國的想法,這種乘虛而入必然大有斬獲,說不定能一舉把趙國這個大國給一口吞掉也未可知,按如果這樣的話,長平之戰最大的收益者就該是燕國了,這種好事情想想就讓燕國興奮。可是後來現實發生的過程大大出乎了燕國的原本預料——燕國不但沒能在趙國空虛的時候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反而被已經被秦國揍的半死的趙國摁在地上一頓暴打,幾乎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我們來看當時的具體的過程——燕國軍隊非常得意的宣稱自己出兵六十萬,然後自信無比的兵分兩路,一路去攻打鎬邑,一路去攻打代邑。


趙國得知後,義憤填膺,派出了老將廉頗、樂乘,趙國與燕國剛一交手,燕國就虛了,這哪裡像什麼虛弱的國家啊,打起來怎麼這麼不要命呢,本意是跑過來撿便宜的燕國軍隊一下子就被趙國給打崩了。

在代邑,樂乘活捉燕國大將,燕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在鎬邑,廉頗直接陣斬燕國大將,不但全殲燕國軍隊,而且還得寸進尺殺進了燕國本土,所到之處片甲不留,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一心一意想要討便宜的燕國頭上。



燕國直接接是像土雞瓦狗一樣被廉頗殺得鬼哭狼嚎,廉頗殺得人頭滾滾之後還不過癮,於是又開始在燕國境內攻城略地,勢如破竹之下,居然一口氣包圍了燕國都城,燕王瑟瑟發抖,乞求廉頗放過,廉頗最後逼迫燕國國君簽訂城下之盟,明確割讓燕國五城,廉頗才心滿意足的離去了。

事情的發展為什麼會變成這種情況呢?個人歸納了這麼五條主要原因。


  • 第一條,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之後青壯年元氣大傷,但還不至於全國上下都湊不齊一支軍隊,燕國雖然以逸待勞,但是面對曾經能夠與秦國虎狼之勢一戰的趙國軍隊,那未免還是有點不夠看。眾所周知,趙國自打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之後,戰鬥力的增長水平有目共睹,而燕國的戰鬥水平自打齊國反推之後,則是有目共睹的一代不如一代,況且由於燕國所處地方人口本就不多,能湊的的軍隊數量實在有限,而趙國儘管遭受了大量青壯年的死亡,但是那些存活下來的老兵和孩子以及龐大的人口數量,會飛速的補充趙國能拉起來的軍隊。一正一負之下,趙國自然可以輕鬆壓制住不懷好意的燕國。


  • 第二條,燕國與趙國領袖魄力差太多,燕國的統治者比起趙國的統治者就會發現,燕國的統治者很難出幾個像點樣子的君主。反倒是趙國這邊,出一些賢明的君主的概率還算挺高的,一個諸侯國要是很難出一些比較靠譜的君主,那麼會對這種諸侯國的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和不利的因素。

  • 第三條,燕國統治者選擇的時機看似是在乘虛而入,實際上實在是在頂風作案,要知道,當時的趙國上下都因為長平之戰而憋了一肚子的氣,所謂的哀兵必勝的典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對於這些個燕國軍隊乘虛而入的賊寇行為,必然會激發趙國士兵的血性,給燕國的進攻事業帶來無窮的麻煩。帶來麻煩也就算了,還會讓燕國上下品嚐到原本是給秦國虎狼之師準備好的防範準備,要知道,趙國可是曾經可以和秦國虎狼四六開的大國,這樣的大國實力自然不能小覷,而且非要在人家憋了一肚子火,準備開大招的時候撞上去討便宜,不輸那是不現實的。


  • 第四條,當時趙國還有大將廉頗這種當時名將坐鎮。在長平戰敗後,趙國深知主將重要性,重新重用廉頗。要知道廉頗這個人就算是虎狼秦國裡面的人屠白起,都沒有絕對把握可以正面擊敗,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陰謀反間之計,讓趙王臨戰換將,換成年輕氣盛的趙括,這才敢堂堂正正的擊潰趙軍(就這種紙上談兵的廢物率領的趙軍照樣重創了秦國),燕國何德何能有可以堂堂正正的派遣軍隊擊敗廉頗這樣的著名老將的自信和資本呢?只是跑過來觸黴頭罷了。

  • 第五條,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條,那就是雙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樣,就可以拿貓捉老鼠的例子作比較,貓捉不到老鼠無非是少吃了一頓,因此捉不到也就捉不到吧,沒什麼丟人的,可是如果老鼠面對貓咪的虎視眈眈而選擇遊戲人生,不夠搏命,那麼,他付出的可就是死亡的代價了——相對的就是趙國當時的狀態,如果不拿出搏命的態度,禦敵於國門之外,試想一下,趙國在長平之戰之後,短時間還禁得起一次兩次的國內動盪嗎?當然經不起了,所以,趙國在面對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爆發出來的搏命能力,自然要遠勝於從一開始就只是打定主意佔佔便宜的燕國上下君臣。


而正是這以上五條原因,使得趙國躲避了一次最接近亡國的危機,讓居心不良的燕國淪為了列國的笑料之餘也警告了其他列國,杜絕了他國曾和燕國一樣有過的不良用心。


夏目歷史君


我們先看下這場戰爭,再詳細分析。

燕王喜四年,燕王派國相慄腹和趙國簽訂友好盟約,還獻上黃金五百鎰為趙王祝酒。 估計慄腹看到趙國孤兒寡婦比較多,回國之後對燕王喜說:“趙國在長平慘敗後,青壯年被秦國坑殺殆盡,孩子們還沒長成,此時正是我們進攻趙國,奪取城池的好機會。我請求大王派兵出擊。”

燕王喜就詢問昌國君樂間:“你怎麼看?”

樂間卻給燕王喜潑了一盆冷水,說:“大王,不可,趙國地處四戰之地,趙國百姓經常作戰,軍事經驗豐富,不能進攻。”

燕王喜又問:“我們以多打少,兩個人打一個呢?”

樂間回答:“不可以。”

燕王喜又問:“我們五個人打他一個呢?”

樂間回答:“還是不可以。”

燕王喜詢問眾臣,眾臣都認為可以進攻,燕王喜真的喜了,派出兩千輛兵車,慄腹率領一路攻打鄗,卿秦率領一路攻打代。

這時,大夫將渠阻止說:“我們和趙國簽訂盟約,還用五百鎰為趙王祝酒,使者一回來,我們就去進攻他,如此背信棄義,我們是不會成功的。”

燕王不聽,親率側翼部隊出發,將渠拉住燕王衣服,哭著說:“大王不要前去,我是為了大王啊!”燕王大怒,一腳將將渠踢開,率軍出發。

趙王聽到消息,即憤怒又好笑,沒想到燕王喜膽挺肥的,打秦國我打不過,打你還不是小菜一碟,廉頗,你教訓教訓他。


廉頗領令,率軍出擊,三下五除二就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卿秦、樂間,燕軍潰退,為了讓燕國長點記性,趙軍一路追殺五百里,包圍了燕國的都城。

燕王喜這才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趕緊獻出五座城池求饒,趙王覺得燕王喜認錯態度挺好,下令廉頗撤軍,封廉頗為信平君並代理相國。

由此看來燕國和趙國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我們從以下四方面比較一下:


1、士兵:趙國方面,趙國常年對外作戰,士兵經驗豐富;燕國方面,燕國戰事相對較少,士兵經驗不足。

2、將領:趙國方面,趙國名將眾多,別說還有李牧,單單一個廉頗就把燕國打的落花流水;燕國方面,燕國有啥名將啊?就慄腹這樣的?……

3、道義:趙國方面,趙國自衛反擊,名正言順;燕國方面,燕國剛和趙國簽了盟約,墨跡未乾就背信棄義,在背後捅刀子,簡直是不信不義。

4、腦子:趙國方面,趙孝成王腦子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在這場戰役中他不需要用腦子;燕國方面,燕王喜利令智昏,手下有明白人勸阻,他卻聽不進去,不僅之前送的黃金五百鎰打了水漂,還損失了五座城池。

燕國和趙國對比,士兵比不過,將領比不過,道義比不過,腦子也比不過,自然是被趙國吊打的份。(謝謝“品嚐”,歡迎關注,史料來源於《史記》等、圖片來源於網絡。)


探索真歷史


戰國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秦趙兩國大戰於長平,趙國因紙上談兵的將軍趙括指揮不力,慘敗於長平,趙軍被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餘人。

兩國北方都是少數民族,有時還要聯合作戰。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君趙孝成王在邯鄲為自己辦了個生日宴,當時的燕國國君派宰相前往燕國賀壽。宰相至趙國都城後,發現趙國長平之戰後確實國力不如從前,國內大多隻剩下老弱病殘,宴會後立即回到燕國,向燕王喜彙報了自己的結論。燕王聽了宰相的彙報之後,大喜,燕國位於中原版圖的東北方,也就有趙國和齊國兩個鄰國,戰事並不多,而燕國也樂得安逸,雖然國土並不肥沃,但也算是韜光養晦。如今燕王發現趙國衰弱有利可圖,貪圖利益的燕王喜如何能放過。

當初由燕國投奔趙國的大將樂毅的兒子樂間因為比較熟悉趙國,被喜召見,樂間以趙國人驍勇善戰為由反對對趙戰爭,燕王嗤笑樂間膽子小,說:“我燕國出動於趙國兩倍的兵力,何愁不勝?”樂間毫不猶豫表示反對,燕王又說:“那我出動多於趙軍五倍的軍隊!”,樂間還是表示反對。利令智昏的燕王不聽樂間的意見,轉而詢問其餘大臣,大臣們也都是一丘之貉,紛紛表示贊同。於是燕王大喜,立即出兵攻打趙國。

燕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慄腹率領的四十萬燕軍,一路由慶秦率領二十萬燕軍合力伐趙。趙王得知此消息,心急如焚,重新啟用大將廉頗,令其與將軍樂乘分兵抗敵。在面對數倍於己的燕軍,趙將廉頗運籌帷幄,與樂乘相互配合,大敗燕軍,並且擊斃燕將慄腹,俘虜慶秦。燕王喜聽聞燕軍大敗,頓時就慌了神。而此時廉頗不愧為戰國名將,他帶領趙軍一路追擊燕軍,居然一路到了燕國都城並且包圍。此時的燕王喜總算醒悟了,心急如焚的他也不顧屈辱,最終派使者出城求和。

其原因不在乎以下幾點:

趙國人四面八方都有鄰國,西有秦國,北有狄戎,東有燕國,南有魏國,趙國四面都是敵人,長期如此也就養成了尚武好戰的民風,加上胡服騎射之後,趙軍戰鬥力再一次提升,足以於秦軍虎狼之師分庭抗禮,而燕國地處東北,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平時並無什麼戰事,久而久之,燕國軍隊戰鬥力逐漸下降,史料記載,在少有的燕國對外戰爭中,鮮有勝績。所以兩國對比,雙方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一個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僅僅依靠士兵的匹夫之勇,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一個出色的指揮官,燕趙之戰,趙王重新任用廉頗為將與樂乘相輔相成,而燕國派出的是狂妄自大的宰相慄腹,廉頗為何人想必大家都應該瞭解,戰國中無數將星閃耀,廉頗算是其中一個,其用兵之道堪稱無雙,所以慄腹兵敗乃至被殺都屬於正常。


窯峰禾口王


有句話說得好。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趙國與秦國交戰之前,那可是當世一流的軍事大國,軍馬強備,騎兵幾乎無敵。雖然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實力大損,直接跌落成了一個二流國家。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趙國雖然慘敗於秦國之手,四十萬大軍埋骨長平,卻依舊能在邯鄲保衛戰擋住秦軍的進攻,其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趙國雖敗,但趙國百戰不撓的精神猶存。

長平之恥,一方面確實讓趙國實力大損,但另一方面也大大激勵了趙國必勝之心。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誓死抵禦外侮。要知道,邯鄲保衛戰的時候,趙國全民皆兵,就連孝成王后宮中的妃子都主動站了出來,為守城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大家試想一樣,趙國有如此決心,又怎麼會輕易受外敵欺侮?

而且還是燕國這樣一個經年弱國。

燕國自武王分封列國,至秦趙長平之戰,立國近八百年,一直都是邊陲地帶的小透明。

唯有燕昭王和樂毅這對神仙組合,成就了燕國的高光時刻,讓燕國化為一道無比璀璨的流星,劃過戰國時代的天空。可自從燕昭王一死,燕國這顆新星就毫無保留的墜地了,直到燕王噲亡國,燕國都沒有重新煥發生機的機會。

長平之敗,雖然羞恥,但敗給天下第一的秦國,也不算丟人;但你小小一個燕國,都想要趁此機會上來分一杯羹,趙國人又怎麼會答應呢?

更何況,趙國軍中還有廉頗這樣的擎天之柱,擊敗燕國也就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盜帥夜留香YE


“長平之戰”,大家是不是很熟?關於長平之戰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打小我們就學習過,那時候僅僅是聽個故事、感嘆一下白起的牛B,趙括的書生氣質。可現在再回過頭去再想想,毛骨悚然!作為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一次殲滅戰,白起一夜坑殺四十多萬趙軍,這是何等的心性和心理素質!再者,如此規模的戰爭,在經濟還不發達、道路也不通暢的2000多年前,國家動員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就已經一流了嗎?即使是很多史書、歷史學家給出了一些解釋,我感覺還是很不可思議、感到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為我們古人的牛B點贊!

言歸正傳。

根據《戰國策》、《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251年,長平之戰後九年,燕王派遣大臣慄腹和趙國訂立盟約。慄腹回國後,表示看到趙國的主力在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中損失殆盡了,燕王大喜,決定對趙國趁火打劫(由此看出,盟約得有多不靠譜!),派慄腹帶軍攻趙,趙國啟用名將廉頗率兵抵禦,慄腹遭斬,廉頗趁勢包圍了燕國的都城。燕國派任命將渠割五城求和,趙國聽了將渠的調處,解除了對燕國的包圍。

趙國為什麼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那是因為長平之戰後趙弱,是相對秦國而言;至於燕國,跟趙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為什麼這麼說?

一、優秀將領之間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趙國有廉頗、龐煖、李牧三位名將,燕國自樂毅之後再無名將。

各位來看,戰國四大名將的兩位廉頗、李牧都在趙國(另外兩位是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夠牛吧?廉頗是誰?對,沒錯!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將相和、負荊請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典故的主角,軍事統帥力沒得說,如果不是趙王中了離間計由紙上談兵的趙括撤換了廉頗,長平之戰的結局還很難料、中國歷史可能由此改寫!可惜後來被小人離間,逃至魏國,在魏不得志又跑到楚國,客死他鄉。李牧是誰?李牧是戰國末期各國中最傑出的軍事將領,是比肩白起的偉大存在。他一生戰功無數,無論是早期抗擊匈奴,還是後期回朝抗秦,都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可惜最後還是被小人害死。龐煖雖然沒有上兩位名氣大,但也是一個牛人:趙武靈王時期就被重用的四朝元老,廉頗出走魏國後,挑起了趙國軍事大梁,他死後,才輪到李牧走上了名將的歷史舞臺。這三位,都為長平之戰後趙國的短暫中興立下汗馬功勞、做出了重要貢獻。反觀燕國,兵弱將寡,攻趙鎩羽而歸,典型的“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二、趙國的軍事強國底蘊仍在,越挫越勇。

這要從“胡服騎射”說起。自趙國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不顧外界反對和嘲笑走上了“胡服騎射”道路開始,趙國就開啟了強國的開掛生涯,一躍成為當時的頂尖軍事大國,成為了六國中敢和秦國正面硬幹的國家,此時的趙國到達了巔峰期。即使長平之戰趙國損失慘重奄奄一息,第二年又經歷了邯鄲大戰,遭受了巨大損失,但趙國軍民“哀兵必勝”扛過了這一劫(也有盟友的支援),反而使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激發了趙國軍民的士氣、將士之間更加團結,“瘦死駱駝比馬大”!這個時候燕國攻趙,焉能不敗。只能說:“沒有最弱,只有更弱!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形容的就是燕國。

有優秀的軍事將領指揮,軍人戰鬥力遠勝於燕國的趙國,即使經歷了長平之戰、邯鄲大戰的重大挫折後,打敗燕國沒商量。不僅如此,李牧還在後來的戰爭中重創秦軍,不得不說趙國的軍事實力確實不錯!


壯哉中華民族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長平之戰是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此戰,趙國大將趙括和秦國大將白起兩位將領對陣。對於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損失了數十萬大軍。在長平之戰後,秦國又發動了邯鄲之戰。雖然邯鄲之戰沒有攻破趙國都城,但是,這依然給趙國帶來了慘重的傷亡。不過,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卻奇蹟般地中興了。對此,在筆者看來,趙國的再次崛起,和這三位大將存在直接的關係。

一首先,在戰國七雄中,趙國在戰國前中期是相對較弱的,特別是在魏國、齊國相繼稱霸中原的時候,趙國甚至連中山國都無可奈何。在此背景下,趙武靈王開啟了“胡服騎射”。而在胡服騎射後,趙國的軍事實力明顯增強,不僅消滅了中山國,更成為山東六國中唯一能單獨抗衡秦國的大國。不過,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的爆發,卻讓趙國的精銳力量損失殆盡。在很多人看來,趙國很可能因此而迅速滅亡。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卻能夠再次崛起,或者說是短暫中興。

二針對趙國的短暫中興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打退燕國軍隊的進攻,並一度包圍了燕國都城,二是奪取了魏國、齊國的疆域,三是面對秦國的多次進攻,趙國不僅成功堅守,甚至還給戰國末期的秦軍以重創。對此,在筆者看來,就廉頗、龐煖、李牧這三位大將,直接推動了趙國的短暫中興。對於廉頗來說,在長平之戰中被趙括替代,但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君主終於認識到廉頗的作用,啟用廉頗指揮邯鄲之戰。在邯鄲之戰打退秦國大軍後,燕國選擇對趙國趁火打劫,派遣軍隊進攻元氣大傷後的趙國。

三對此,廉頗率領殘存的趙軍擊潰了燕軍,並在之後包圍了燕國都城。在這之後,廉頗還率領趙國軍隊攻取了魏國的繁陽。當然,後來廉頗因事逃奔魏國,並最終在楚國壽春鬱鬱而終。在廉頗離開趙國後,龐煖率領趙國軍隊和燕國展開較量。對於龐煖來說,於常山東垣擊敗了燕國大軍,並且攻佔了燕國的遂、方城。趙王贊其曰:“將軍武勇,廉頗還趙”。在趙悼襄王在位時,秦國派遣了10萬大軍進攻趙國。對此,龐煖領軍十萬御之,殺秦軍三萬,讓山東六國為之震動。由此,對於廉頗和龐煖這兩位老將,幫助趙國再次崛起。

四最後,當然,相對於廉頗和龐煖,李牧的作用更加明顯。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李牧不僅率軍攻佔了齊國的疆域,還在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一定程度上,如果趙王遷沒有冤殺李牧的話,王翦率領的秦國大軍很難順利攻破趙國的都城。對於李牧之死,無疑是趙國自己在自毀長城,令人嘆息不已。總的來說,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憑藉著三位大將短暫中興,以此推遲了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