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holland巧克力


杨氏与李世民之间的事情,我已经写过很多次,今天再对其详细深入分析一次,为何杨氏原本是李元吉的老婆,最后还愿意接受有杀夫之仇的李世民呢?李世民又为何偏偏要纳入这个弟媳,有何原委?接下来我将为你深入分析。


一、杨氏生平

杨氏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杨雄在隋炀帝时期,官至太子太傅,是隋朝风云人物,她的叔叔杨恭仁,也是赫赫有名,在玄武门之变前,曾担任大唐帝国的宰相与左卫大将军,掌握着中央政治权力和禁卫军武装力量。


可以说杨氏的出生相当优秀,大家闺秀,豪门女子,后来因为政治联姻的原因嫁给李元吉,并且为李元吉生下几个女儿,可是没有儿子。杨氏与李元吉原本感情也不算多么好,基本的政治联姻没有什么特别。

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将李元吉杀死后,还将李元吉的5个儿子一并处死,以绝后患,最后只剩下李元吉的女儿还有杨氏留在世上相依为命,杨氏要抚养那几个女孩长大,孤苦伶仃,实在有些凄凉。

就在大家十分诧异之时,李世民提出要将杨氏纳入自己后宫,随后杨氏也接受,跟随李世民。在李世民身边,杨氏很受宠,后来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甚至专门提出要将杨氏立为皇后,可惜被魏征等人劝诫最后放弃。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新唐书》

杨氏与李世民在一起的时间里,一直无名无分,虽然为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李明,最后也被李世民过继给李元吉,后来杨氏去世较早,剩下儿子李明继承李元吉爵位。


二、为何李世民要纳入杨氏

也许我们十分好奇,李世民后宫佳丽那么多,为何还要干这种有失风度的事情,霸占自己的弟媳杨氏呢?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分析其中原因。

1、为了笼络杨氏家族

上边已经说过,杨氏家族在当时是名门望族,在隋唐时期,人们基本上还处于以血缘宗族为主的社会,当时的贵族家庭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很大,如杨氏这种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是所有统治者都要去笼络的,失去他们的支持,皇帝的经济还是社会影响力都会受到影响。

李世民刚刚进行玄武门之变,有很大的社会动荡,人们对李世民的治国能力尚且有所怀疑,急需民间这些名门望族的支持来笼络人心,让天下百姓更加认可李世民的统治,这个原因十分重要。



2、为了政治稳定

杨氏家族与支持李世民登基的长孙无忌等人同属于关陇贵族后裔,在隋唐时期,影响力颇大,李世民当时的主要支持者就是这些贵族,要是李世民对杨氏家族过于冷落,会让其余贵族感觉到一种威胁,担心李世民会对他们有所行动。

李世民将杨氏家族一起笼络,就可以避免内部相互猜忌。原本他是可以在杨氏家族中挑选一个更加年轻漂亮的女孩纳入后宫,这样也算一种政治联姻,可是效果显然不是特别理想。李世民通过纳入自己之前死对头李元吉的老婆杨氏,一方面显得自己对杨氏家族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在告诉杨氏家族自己不拘小节的政治作风,希望杨氏家族能够继续支持自己。

可以说李世民的做法十分聪明机智,让杨氏家族不得不对他俯首称臣,忠心不二。

3、李唐王室作风问题

唐朝时期,还没有后来宋朝时期的程朱理学,人们对这些伦理之事尚且没有那么在乎,再加上唐朝李家王室有胡人作风,喜欢像胡人一样继承父辈或者兄弟的妻子,将其当做一种财产占有,他们觉得无所谓,并没有什么特别。

也许我们现在的思想很难理解,但是唐朝时期这个现象很普遍,比如后来唐高宗李治一样选择自己的小妈武则天为皇后,还有唐玄宗李隆基霸占自己儿媳杨玉环,在唐朝王室眼中,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


三、杨氏为何愿意接受呢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是杨氏不愿意接受李世民,其实以杨氏的家族背景,李世民也是不会怎么样的,可是为何杨氏很愉快就接受了呢?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

1、为家族利益着想

杨氏从小在如此显赫的家庭中长大,对政治的敏感程度比一般女孩大很多,当初嫁给李元吉,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她自己为了家族利益尚且能接受,如今李元吉去世,自己有机会被皇帝宠幸,对家族利益而言,更是一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杨氏心中肯定明白她跟随李世民对整个杨氏家族的影响会有多大,要是她不接受,在当时那种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很难说李世民究竟会做出什么举动,他连自己亲生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都可以灭掉,杨氏家族对此还是十分恐惧的,能有机会和亲或者巴结李世民,杨氏家族内部求之不得。


即使杨氏一开始不答应,家里的长辈也会给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家庭利益,她只能接受李世民,没有其余选择。

2、杨氏对李世民仇恨不大

与李建成的老婆郑观音相比,杨氏对李世民的仇恨并不算大,因为李世民杀死的是自己的丈夫李元吉,双方原本就是政治联姻,要说感情很难说有多好。李世民后来杀死李元吉儿子,5个儿子中没有杨氏的亲生儿子,杨氏亲生的是女儿。

作为一个母亲而言,杀夫之仇尚且能忍,杀子之仇是无法平息的,所以李建成老婆郑观音对李世民仇恨很大,杨氏则因为没有儿子被李世民杀害,对李世民的仇恨并不大。

因此,在家族利益与仇恨面前,杨氏肯定会抛弃仇恨选择家族利益接受李世民。当然,也有一些野史记载说李世民与杨氏在李元吉去世之前就有感情,这个我们虽然不能核实真假,但是尚且也可以算为杨氏接受李世民的原因。毕竟李世民那么优秀,还是皇帝,想必很多女子都会对他没有抵抗力。



结语

在政治与家族利益面前,李世民为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选择杨氏,杨氏为家族利益接受李世民,一切看起来也许不妥,却又十分符合当时环境,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杨氏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家族在身后,她能选择什么呢?



嗔痴历史观


杨氏是李元吉的老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以后,杀掉李元吉,并且杀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不过,最终李世民又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那么,杨氏的老公被李世民杀掉,儿子也被李世民杀掉,为什么她还心甘情愿嫁给李世民呢?

(杨氏剧照)

说杨氏心甘情愿,并不是一句随便说的话。后来,当李世民的原配长孙皇后去世后,他一度打算封杨妃为皇后。只不过,魏征劝说李世民说:“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李世民才打消了这个想法。

李世民之所以打算立杨妃为皇后,显然,是杨妃把他伺候得很舒服,他心里很高兴。如果杨妃给李世民脸色看,或者心里还想着李元吉及李元吉儿子,李世民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呢?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杨妃根本就不在乎李世民杀掉她老公和儿子这件事。

那么,杨妃怎么会不在乎这一点呢?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李世民杀的李元吉的那5个儿子,都没有杨妃的。

但是,似乎并不对。为什么不对呢?

如果我们再仔细查看杨妃的资料,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李元吉一共有5子6女,这5子6女中,可以确定的是,归仁县主不是杨妃的女儿,因为在出土的《归仁县主墓志铭》中,提到了杨妃是归仁县主的嫡母。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杀掉李元吉的5个儿子,留下了他的6个女儿。这6个女儿,由杨妃这个嫡母负责抚养。

(李元吉剧照)

杨妃既然是嫡母,那差不多就应该是李元吉的王妃,而不是小妾。既然是王妃,她和李元吉不可能一个孩子都不生。而且,一般被立为王妃的,肯定都是生有儿子的。只有生儿子,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才能被立为王妃。

如果杨妃和李元吉生有儿子,那么,李世民也就把杨妃的儿子也一并杀掉了。

当然了,因为并没有根据,因此我们不确定杨妃和李元吉是不是生有儿子。

不过,我觉得杨妃和李元吉是应该有生育的。

前面我们说了,当李世民想立杨妃为皇后的时候,当时魏征说:“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魏征所说的“辰嬴”,本来是秦穆公的女儿。当年,晋怀公在秦国做人质的时候,秦穆公把他嫁给了晋怀公。后来,晋怀公的爹晋惠公死了,晋怀公跑回去继承国君之位。当时他丢掉辰嬴就跑了。再后来,晋文公(晋怀公的叔叔)来到秦国,秦穆公又把辰嬴嫁给了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回晋国夺权。

晋文公夺权后,在立储的时候,有人建议立辰嬴的儿子。这个人的意思是,因为辰嬴既嫁给晋怀公,又嫁给晋文公,因此,当辰嬴的儿子将来当了国君后,会消除两派的争斗。不过,当时赵盾反对,他说:“辰赢贱,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君嬖,淫也。”

(魏征剧照)

从魏征说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其实是相当看不起杨妃的。她直接就把杨妃看成辰嬴这样的人。而在赵盾的眼里,辰嬴又“贱”又“淫”。我们可以说,魏征认为杨妃也是这样的。

魏征为什么会这样批评杨妃呢?显然是魏征看不惯杨妃的作为,魏征本身是李建成的旧臣,他虽然最终投奔了李世民,不过,他一直保持着一种“直臣”的样子,对李世民的批评毫不客气。从来不去迎奉李世民。

而杨妃则是一心一意迎奉李世民。当然了,作为一个妃子,迎奉皇帝,这也没有什么错,魏征之所以特别看不惯杨妃,很可能李世民杀掉的李元吉儿子中,有杨妃的儿子。在魏征看来,李世民都杀掉了你的儿子,你却还那样迎奉他,这不是“贱”又“淫”是什么?

那么,既然很可能杨妃有儿子被李世民杀掉,为什么杨妃还那么迎奉李世民呢?

我觉得,这主要是古代女人完全没有独立的地位,他们只能依附男人生活。同时,她们虽然生了儿子,但一般都会认为这个儿子是丈夫的。也就是说,杨妃也认为她的儿子是李元吉的,是李家的。李家的儿子被李家人自己杀掉,杨妃一个“外人”,自然是不好说什么的。为了活下去,她除了奉迎李世民,也实在没有其它办法。

这也是杨妃的悲哀啊。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全世界没有纹路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亦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在丈夫死后,没想着报替夫雪耻不说,竟然对李世民投怀送抱;反观太子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在面对着杀夫仇人李世民的时候,却是一副坚贞不屈的冰冷态度。由此可知,杨氏之所以选择二嫁李世民,从齐王府步入皇宫,完全都要从杨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上去做考虑。“杨氏心甘情愿跟随李世民”的举动虽然很令后世人褒贬不一,但是我们还是要综合考虑这个问题。


在看待杨氏二嫁李世民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依旧要秉持着公平、严谨的态度来看待,按理说,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丈夫,并且玄武门之变后,又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害,如此血海深仇之下,杨氏身为李元吉平素最为宠爱的妃子,理应会对李世民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抉择在常人看来,才是最为正常的选择,但是我们往往却忘却了最重要的一点:李元吉和自己的儿子都死了,此时此刻就剩下孤苦伶仃的杨氏一人了。杨氏当然可以学着嫂子郑观音那样贞洁一生,最终给后世人留下一个好形象,但是杨氏在乎的远比郑观音琢磨的多。

其一:奉献己身,搭救家族

古代婚姻历来讲究“门当户对”,那么由此可想而知,身为齐王妃的杨氏自然而然身后就站着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了。对于此时此刻的杨氏来说,丈夫儿子皆已被杀,婆家人已经是难以倚靠了。如此境遇之下,如果杨氏同太子妃一样坚贞不屈的话,那么恐怕与李元吉联姻的杨家人就要有避之不及的灾难了。丈夫被杀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了,但是杨氏身后还站有一个庞大的杨氏家族。既然李世民颇具心意,那么杨氏也只好主动依附上去,尽量保全自己的家族。



同样地,李世民在刚刚经过玄武门之变时,其政治基础依然尚不雄厚,如果此时能够将杨氏收入宫中,纳为己妃的话,那么她身后庞大的杨氏家族自然而然便会站在李世民的新生政权这边,唯李世民马首是瞻。

其二:齐王联姻,缺乏感情基础

恐怕这一点是因“政治联姻”而嫁往夫家的古代女性的共性吧!虽然杨氏身为齐王妃妃子,但是李、杨两家最早联姻的初心却是完全站在了政治之上,丝毫没有考虑过“年轻貌美的杨氏是否愿意嫁给丑陋无比的李元吉”的这个问题,所以说杨氏和李元吉之间并不像太子李建成和郑观音那样琴瑟和鸣,这也就导致了杨氏在面对丈夫李元吉的死讯之后,也根本不会像郑观音那样的悲哀痛心。



其三:郎情妾意,你追我应

关于“李世民和杨氏之间的感情”我们当然也要考虑其中。《旧唐书》中有过记载:唐太宗在长孙无忧皇后去世时,悲痛过后的他竟然多次想要改立杨氏为大唐的皇后,并且杨氏也为李世民诞下皇子,后来经过群臣的极力反对,李世民终才苦苦作罢。由此可知,李世民对于杨氏还是十分宠爱的。


小镇月明


丈夫已死,杨氏失去了依靠,既然被李世民看上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入宫对于杨氏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杨氏其人!

杨氏原名杨珪媚,出生于隋朝名门望族,隋朝灭亡后,其家族为了维护其家族地位,以政治联姻的方式将杨氏许配给了李渊的四儿子李元吉为齐王妃,婚后杨氏为李元吉生下了一子一女!


公元626年,李世民和自己的拥护者们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李世民杀死了他的同胞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着李渊封自己为太子,并让李渊退居了二线,自己撑控了大唐政权。在“玄武门之变”过后,李世民对李建成和李元吉进行了抄家,并把他们两家的男性全部杀掉,女眷全被流放,而在众多女眷中,李世民却唯独留下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并将其纳入了后宫!

那么,杨氏丈夫被李世民杀害,为何还心甘情愿的入宫伺候李世民呢?

  • 在古代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杨氏出嫁后,丈夫和儿子都死了,此时的她已经是无依无靠了,而李世民作为当时最高权力拥有者,看上了杨氏,杨氏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 李元吉死后,杨氏家族失去了靠山,而此时李世民又看上了杨氏,正好又为杨氏家族寻找到了一个更大的靠山,杨氏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综合上述,杨氏选择入宫是她最好的选择,而杨氏在入宫后也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并为李世民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曹王李明!


唐古看今


李世民在杀死弟弟李元吉之后,将其妻子纳入后宫。站在杨氏的角度,李世民是她的杀夫仇人。既然如此,为何她还愿意入宫?

实际上,并不是杨氏愿意入宫,而是她不得不入宫。李世民做事非常的狠辣,他为了防止李元吉的儿子替父报仇,所以把他们全部杀死了。

史书记载,子承业为梁郡王,承鸾渔阳王,承奖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义阳王,并伏诛。

如果杨氏不愿意入宫,那么她肯定也是死路一条。对于杨氏来说一切能够反抗的途径都没了。

即便是曾经的太子党手中有兵马,对杨氏来说也还是没用。李建成还有李元吉的士兵在听到主子的死讯后,害怕李世民清算,所以很快就逃离了。

退一步讲,即使这些士兵没有离开,杨氏也没有调动他们的资格,毕竟是一个没有太多手腕的女流之辈。


至于李渊这边,她也指望不上。李渊也是无暇顾及李元吉的家眷。在玄武门事变尾声的时候,尉迟敬德当时可是拿着长矛走进皇宫的。当时皇宫周围的人没有阻拦,是因为依照规定,尉迟将军是有资格这么做的。但是这个时间点非常的敏感,所以李渊才会非常的惊讶。

尉迟敬德对李渊把太子和李元吉形容为作恶的坏人,他说自己过来是负责保护李渊的。

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遣臣宿卫”这句话非常值得玩味,这句话的意识是尉迟敬德要贴身保护李渊。这句话说得非常客气,但相信大家应该能感受到里面暗含的肃杀之气了。


李世民此时已经没有回头的路了,他做事肯定要符合规矩,但是他还必须要让李渊感受到自己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曾经嘱咐李世民,让他放过李建成还有李元吉的孩子。李世民假意答应,之后还是将他们杀死。

李世民这属于公开抗旨,换句话说,李渊的话在李世民这里不好使。就连当朝皇帝都屈服了,杨氏又有什么资格与他抗争呢?

当然,也有人指责杨氏,说她应该通过自尽的方式保全贞洁。这件事因人而异,有些人无比看重名节,而有些人则是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

唐朝的风气是比较开放的,对于改嫁这种事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杨氏。

而且杨氏这么做,非常有可能是为了保护李元吉的女儿。虽然李元吉的儿子悉数被杀,但是家中女眷都被留了下来。李世民让杨氏入宫,如果杨氏选择自尽,那么李世民或许会拿她的女儿出气。为了保全自己的女儿,杨氏只能进宫。


夏目历史君


玄武门之变是男人之间的权力游戏,当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胜负已定,李世民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杨氏作为一弱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杨氏又不是武则天。

其实当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及其家人的命运,就已经掌握在李世民手里了。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李世民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也就是李世民的的10个亲侄子。而这些侄子中最年幼的不过才数月。不过李世民留下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女儿们和妃嫔们。

李世民还把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入后宫,封为妃子。这在今天看来是有些大逆不道的。毕竟杨氏是自己的弟媳,李世民这么做有乱伦的嫌疑。然而李唐王朝毕竟有鲜卑人的血统,再联想到唐玄宗连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也就见怪不怪了。

扯远了,继续说回杨氏。杨氏入宫以后,是否真心实意地愿意侍奉李世民,不得而知。李世民杀了杨氏的丈夫和儿子,李世民不怕杨氏趁侍寝时,报复他么?似乎李世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这个事情也并没有发生。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不管杨氏是否情愿,她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基本上被男人操控。甚至可以说,在古代,女性需要依附男人,才能有所依托。李元吉在世时,杨氏的依托是李元吉;李元吉死后,杨氏的依托是李世民。

既然李世民就是杨氏新的依托,那么不管杨氏愿不愿意,情不情愿,她都会紧紧依靠这个依托,至少能保证性命,而且衣食无忧。如果失去了李世民这个依托,杨氏的命运,恐怕会糟糕透顶。


袁卫宇


男人之间的权力游戏胜负已定,身为一个女性又怎么能够改变结局呢?当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当场被秦王李世民及其手下将领射杀身亡,头颅也被砍下来平息叛乱、逼迫李渊就范、宣布胜利。


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按照原定计划,尉迟敬德带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首级去皇宫之中觐见唐高祖李渊,见到尉迟敬德并且了解到玄武门发生的事情之后,这位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高祖李渊明明得知祸起萧墙、手足相残,都无可奈何,只能授予秦王李世民辖制京城各军,并且当天加封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弱女子齐王妃杨氏又能做什么事情来改变这一切结局呢?

而且秦王李世民在完成了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又成功的阻止了太子东宫的卫队和齐王府的府兵对玄武门的攻击。短时间内便化解了玄武门事变引发的军事斗争。但是秦王李世民并没有就此罢休。很快,取得胜利的秦王李世民已经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授权管辖京城各路军队。因此秦王李世民决定斩尽杀绝。



秦王李世民率领亲军前往太子东宫和齐王府。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各自的5个儿子悉数杀死。也就是说秦王李世民在射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又接连杀害了自己的10个亲侄子。而这些侄子中最年幼的不过才数月。尚在襁褓之中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杀害。


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男性与生俱来便要继承整个家族的大业和使命,而女性这都是帮其他家庭培养。因此尽管李世民杀害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儿子们,同样也杀害了许多门客属官。但是却留下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女儿们和妃嫔们。

而且由于唐朝时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较为开化。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不知是出于政治考虑或者个人情感。居然将齐王妃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之中。也就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娶了自己的弟媳为妃。


这样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眼中依然感觉太过开放。毕竟七王妃杨氏曾经是李世民的弟媳。二人后面结为夫妻睡在一张床榻之上总觉得令人匪夷所思。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齐王妃杨氏为何要屈身侍贼?毕竟秦王李世民亲手射杀了他的丈夫李元吉及府中的5个齐王子孙。

其实齐王飞杨氏心中一时之间自然也是不情愿,但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统治下。齐王妃杨氏尽管出生于名门望族,但也无法左右皇位继承人由太子李建成转到秦王李世民一脉。只能顺应时势和接受事实。并且为了保证秦王李世民不杀害齐王李元吉的女儿。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和后半生来换取她们的平安,同样也换取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和自由!



珞珈山的猫



李世民原本就生的仪表堂堂,高大威猛,又有胡人血统,以致鼻梁高挺,天庭饱满。在《旧唐书 - 卷二》中,有李密初见李世民的记载:“时李密初附,高祖令密驰传迎太宗于豳州。密见太宗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惊悚叹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

隋唐时期,世风开明,李元吉的夫人杨氏在李元吉宴请李世民时,就为李世民的丰神俊逸、堂堂相貌和大气折服,以致于在李元吉给李世民下毒时,有意打岔,暗自提醒,李世民才侥幸逃得一命。

杨氏为李世民所迷的不仅仅是外貌,还有气度风范,李元吉长相原本就比李世民差了一截,而且成天憋在屋子里盘算阴谋诡计,其气场根本无法跟经常指挥千军万马的李世民相比。包括李建成也是与李元吉为伍,成天算计,这也让杨氏很是看不起。杨氏一见李世民的气场,与另外两兄弟悬殊太大,超出她的直观印象,从美人爱英雄的天性就芳心可可,为之折服了 。

周海媚饰演的杨妃

当建成元吉策划昆明池兵变时,虽然是李世民在李元吉府中耳目汇报,但是杨氏也专程偷跑出来给李世民传递信息。或许杨氏只是不希望李元吉手足相残,又或许杨氏不忍看着李世民这样的豪杰被阴谋所患,无论如何,她也没有想到气度不凡的二哥狠起来,被李元吉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害死了自己的男人。



当然,李世民也投桃报李,功成后把她收归后宫,让她跟着享受一世荣华富贵,并成就了她英雄美人双栖双飞的梦想,原本就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哪有什么不愿意入宫的道理?


谢金澎


【米瑞君】的观点: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开创的“贞观之治”成为盛世的代名词。但是,当初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李建成和李元吉而走上皇位也让后人对他颇有微词。政变之后,李世民有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全部残杀,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之后,李世民将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纳入后宫,丈夫死在李世民的手下,那杨氏为什么愿意跟从杀夫仇人呢?

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根本没有选择权,愿不愿意也谈不上,只能服从

整个封建王朝中,女子的地位都很低,即使在开明的唐朝,很多时候,女子也只是男人的附庸。虽然贵为王妃,但是一介女流的杨氏也没有权利和资格反抗。她只能屈从于皇权,因为她的女儿还在,为了女儿,她也要活下来。这是她不能反抗的根本原因。

杨氏背负着整个家族的利益,为了维护家族,她选择屈从

杨氏背后的杨氏家族,在隋朝势力非常强大。杨家当时是京城的大户人家,自西汉以来800年间,苦心经营,成为真正的名门望族。连李氏家族也需要杨氏这样的大家族来支持。而倘若杨氏至死不从,必然会让李世民心生怨恨,从而会有损杨氏家族的利益,几百年的努力也许会化为泡影。杨氏身上肩负着荣光家族的使命,她不可能拒绝李世民。

杨氏对李元吉没有真感情,对夫君的逝去没有那么伤心难过

当初杨氏和李元吉成亲,更多的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坊间传言,李元吉其丑无比,所以,杨氏对李元吉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而唐太宗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又仪表堂堂,再加上李世民献殷勤,杨氏的芳心就被打动了。

受当时社会风俗的影响,李世民再娶弟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隋朝存在的时间极短暂,所以,唐朝在建国之初还是承袭了北魏的风俗,受鲜卑人的影响,“父死妻母、兄死妻嫂”,类似的事在当时的社会受到普遍认可。在人们眼里这并没有什么不妥。所以,李世民将杨氏纳入后宫并不是违背道德之事。

而后来,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还一度想立杨氏为新皇后,因为魏征的强烈反对,他在作罢。可见,李世民对杨氏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我是米瑞君,精读华夏史。欢迎关注“米瑞谈历史”!


米瑞悦读


李世民(598——649年),唐王朝的第二位帝王。史载,他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中国历史上最声名煊赫的皇帝之一。有些史书将其誉为“千古一帝”。

有史料披露,唐朝李氏帝王有鲜卑血统,或许是血脉里流淌着“胡人”血统的缘故,唐朝不仅民风比较“开化”,李氏皇族在历史上也以开放著称,翻开一部唐史,什么子占父妾,父占子妻,兄夺弟妇的宫闱秽事并不鲜见,让人瞠目结舌。而“一代明君”李世民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弑兄屠弟、杀戮侄儿、占有弟妻,也算首开唐代轻佻放荡之风。

兄弟争夺皇位,同室操戈,一场惊天事变突然上演

《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共有二十二子,其中皇后窦氏所生嫡子四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玄霸早夭,其余三子在随李渊灭隋建唐的过程中都立过功劳。当李渊在晋阳(今太原)起兵时,李建成任左军统帅,李世民任右军统帅,李元吉任中军统帅,留守太原。

李渊称帝后便册立长子建成为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李渊早早为三个嫡子定下名分,也算煞费苦心,有避免为争位而导致兄弟阋墙 、自相残杀的意思。但是,李渊登基称帝时,天下还处于遍地兵燹的混乱状态。不仅群雄争霸,连年混战,而且自称皇帝的枭雄就有好几个,李渊不过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最先占据长安,有俾睨天下的优势,但实力并非最强。李唐之所以能扫灭群雄,一统天下,秦王李世民居功至伟。

李世民军事才能出众,谋勇兼具,在唐朝开国后的数年间,他率部东征西讨,南攻北伐,逐次荡平群雄,不仅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更重要的是,他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史载,秦王麾下将星若云,谋臣似雨,尉迟敬德、秦叔宝、程之节、侯君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大批猛将谋臣聚集在他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在这个过程中,秦王的势力无人可比。 羽翼日渐丰满,使李世民逐渐产生了觊觎帝位的野心。随着统一战争渐趋结束,他欲夺取皇位继承权的欲望与图谋变得更加强烈与迫切。

李世民显赫的军事地位,引起太子李建成的嫉恨,也使他感到惶恐不安,为了稳固自己的皇储地位,他也在大力收罗人才,扩充兵马,同时还把弟弟齐王元吉也拉进了自己的太子东宫集团,两人联手对付李世民。随着矛盾加深,太子与秦王的争权活动由暗斗转向明争,最后终于导致了手足相残的流血政变发生。

《唐书》记载,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事变发生后三天,亲眼目睹李世民将自己的几个孙儿处死,魂飞魄散的老皇帝李渊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总揽国家一切政务。同年八月,高祖李渊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在东宫显志殿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贞观,是为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

唐太祖李世民竟迷恋上了弟媳杨氏

史载,齐王元吉被害时年仅二十四岁,留下一个美若天仙的遗孀(妃子)杨氏,她本是长安教坊中的一个舞妓,年龄和元吉相仿,仙姿玉貌,体态婀娜,性情柔媚,顾盼生辉。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冰雪聪明,擅歌舞,通音律,还识文断字,能吟诗作赋,因此被齐王纳为妃子,是彼时宗室王妃中最秀外慧中者,甚受齐王元吉宠爱。

杨妃与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氏关系亲密,两人来往不断。当年李元吉欲加害李世民时,杨妃曾暗中劝阻,希望元吉不要与世民为仇而害他,元吉不听,最后落得个家毁人亡,儿子同诛的悲惨下场。

元吉被杀后,杨氏举目无亲,孤苦无依。长孙夫人(后被封皇后)念及过去两人的情谊,常邀她入东宫(彼时李世民还未称帝)去叙旧,好言安慰,替她分解烦忧。

史载,某日,长孙夫人又邀杨氏入宫叙谈,正聊的热火朝天,忽报太子来到,杨氏来不及躲避,只好和长孙夫人一起起身相迎,杨氏跪地自请死罪,说:“亡夫李元吉欲谋害太子,我私下多次劝阻,无奈他不听良言,今日死有余辜。我是有罪之身,无颜面对太子,长孙夫人宽厚仁慈,善待于我,我愿以死回报她的恩德,请太子赐奴一死,以表一片忠心”。

李世民心硬如铁,也算绝世英雄,诛戮亲兄弟时都没动容,看到杨氏哭的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倒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早就听说齐王的杨妃艳冠群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长孙氏的央求下,李世民乘机劝杨氏:你一人寂寞清苦,不如搬到府里与长孙氏作伴,彼此有个照应,再说齐王谋反,国法难容,此事却与王妃无关,自当宽待,我一定全力保护王妃,共享荣华富贵。

杨氏舞妓出身,本就是随波逐流之人,当然唯命是从,当天便搬进了太子府里。长孙夫人本就是个贤德温良之人,自然不会慢待她。

李世民一见杨氏便惊为天人,自她迁入府里后,无一日不在思念杨氏。但此时他还没有正式登基,心里还有顾忌。他对弟媳的美色恋恋不忘,又怕担杀弟占妃的恶名, 在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下,他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时时刻刻关心她,从细微处打动她。

一日,李世民喝的微醺,乘酒劲闯入杨氏卧室......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李世民也不例外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不例外,他禁不住美色的诱惑,因此早就把什么人伦纲常 、名声、国体抛诸脑后,他许诺杨氏:“待我登基称帝后,定将你纳入后宫,封为贵妃”。

几日后,高祖李渊下诏,自称太上皇,正式传位与李世民。

唐太宗册立长孙氏为皇后。杨氏被纳为嫔妃,荣宠无比。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抑或是爱屋及乌,李世民竟给已经死去的李元吉也加了封号,追谥其为海陵郡王。如此意外的举措,满朝文武均惊诧不已,长孙皇后也有些惊骇 ,此时她似乎已经明白,由于自己的好心与善意,无意中竟成全了老公与杨氏,于是追悔莫及,但考虑到此事有损太宗的名声,且生米早就煮成熟饭,无法弥补,于是一向为人宽厚的她只得以大局为重,依然待杨妃很是亲热,唐太宗心存歉意,看到皇后如此宽容大度,不免对其更添几分敬重。

《唐书》载,贞观三年,杨妃为太宗生下一子,取名李明(后封曹王 ),太宗册封杨氏为贵妃,并大兴土木为杨氏母子修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他一有时间就去那里,独宠杨氏。

史载,长孙皇后病逝后,唐太宗想把杨妃扶正,敢于直谏的丞相魏征再三据理力争,劝谏说陛下须做万世表率,万不可让失去名节的妇人母仪天下,太宗拗他不过,只好怏怏作罢。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参见《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