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坐不好,女人容易老!42天的產褥期哪些細節要注意,產後才能“年輕10歲”?

巧小愛


到晚上11:30我開始覺得肚子疼,判斷是宮縮,但是根據之前學習的知識,都說從開始宮縮到生產般需要10多個小時,剛好我媽剛去睡覺我就想先忍耐一會兒。0點以後宮縮加劇難以忍受,我去衛生間查看發現見紅,我們就直接下樓去醫院。之前已經準備好待產包在車後備箱(劃重點,十分重要路上疼痛劇烈,有20分鐘車程特別難熬。到醫院直接推到待產室,護士讓我躺下,詢問我情況,並給我聽胎心,我因為疼痛劇烈躺不下去,並且劇烈嘔吐(疼痛引起)。護士看到我反映強烈讓我躺下查看宮口,看了一眼迅速就推著產床直奔產房,我估計當時宮口已經全開。



二、產中 進去產房以後會稍微有一點恐懼感,因為家人都不在身邊,有一種生不下來的感覺,我曾嘗試和醫生溝通,幫我順轉剖,醫生鼓勵我說我馬上就能生出來,她都能看到嬰兒頭部了,然後不斷鼓勵我幫助我用力。經過不到10次的努力,我就一下生出來了,那是一種無比的暢快感,整個人就像獲得瞭解脫和另一種新生。

經驗總結

1、孕期如果身體允許一定堅持適量的運動。我是之前一直在上班到預產期前半月,體力勞動雖然不大,但也耗費一定的精力,晚上休息一直比較好。 最後半個月我每天散步3-5公里(這裡建議量力而

2、準備好待產包,隨時準備去醫院。即使之前沒有明顯的徵兆,也不排除會超快生產,我就是這樣,後來醫生告訴我該早點來醫院,否則有一定的危險,比如白天遇上堵車。 生產過程保持冷靜。即使沒有家人陪伴也不能慌亂,為母則剛,相信自己,聽醫生的指導,盡最大力量去完成。


女人都是愛美的,就算生了寶寶我們也要美美噠,所以及時管理身材恢復非常必要 十月懷胎,寶寶的重量使得媽媽的骨盆變大,這就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使得整個骨盆變形,髖關節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所以產後恢復要做的就是配合適量的運動進行骨盆的恢復,把“大媽”的屁股給拉回來。

其實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 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症狀,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束縛,套裝,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 產後收腹對女性特別重要,懷孕時候肚子那麼大,生過肚子一下子就空了,如果不勒著點的話,那有大肚腩多難看啊,而且還很容易得婦科病的,我自己用的是產後月子裡開始穿的收腹的,就是一件背心和一件短褲的那種,我之前買的束縛帶,結果用了一天就勒的受不了。


還是我朋友推薦給我買了這個套裝,穿著我第一感覺就是不勒,不勒我就能堅持,而且穿上把大肚子都收起來了,產後的大肚子經常收的話,慢慢就會變小,皮膚變緊緻,把我多餘的肉肉收起來了,重在堅持穿!它還有個好處就是不會卷,以前我肚子肉這麼多,坐在那裡肚子不會一節一節的,站那裡什麼樣坐那裡就什麼樣,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現在堅持穿了一段時間後肚子幾乎平了,減重15斤,身材恢復的跟以前差不多了!

坐月子期間這些細節要注意:

1、坐月子的環境要“暖” 冬季坐月子的重點是要保暖。室內溫度以20℃~ 25℃為宜,切忌忽高忽低。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可以採用空調和電暖氣等設備來保持室內溫度;而對於氣候乾燥的北方來說,保持室內適宜的溼度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室內溼度以 55% ~ 65% 為宜。

2、衣褲要寬鬆、舒適 冬季天氣寒冷,新媽媽哺乳、照顧嬰兒更易畏寒。由於妊娠期體內積蓄的一部分液體要排出,出汗較多,汗漬汙垢會弄髒衣物,所以應經常洗澡及勤洗勤換內衣,以保持皮膚清潔。

3、被子要薄一點,床不要太軟 外面寒風刺骨,屋裡卻是暖洋洋的,所以我們除了做好定時通風外,還要注意被褥不要過厚,即使冬天被子也應比懷孕後期薄一些。應選用棉質或麻質等輕柔透氣的產品。每1~2周換洗、曝曬一次。

4、頭髮洗後立即擦乾 骯髒的頭髮會損害頭皮的毛囊,使頭髮容易脫落,因此應洗頭、梳頭,但要避免溼邪侵入。

5、淋浴時水溫要適宜 產後洗澡能解除分娩疲勞、舒緩精神,而且還能保持身體清潔衛生,減少發病。但冬季坐月子的新媽媽,最好在生產1周以後再洗澡。洗澡時,特別要注意水溫適宜,嚴防風、寒乘虛而入。冬天沐浴,必須密室避風,浴室宜暖和,可提前開啟浴霸等浴室取暖設備,將室內溫度調整至 20℃後再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