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被群嘲的主持人不少,除了频频出错的朱丹,还有看起来情商"不怎么高"的鲁豫。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鲁豫采访印度的国民偶像阿尔米汗时正好午餐时间,阿米尔汗热情邀请鲁豫吃当地的特色手抓饭,可是鲁豫却一脸纠结,嫌脏迟迟不肯动手,而且还很明显的看到鲁豫的不悦,似乎鲁豫的情商是不怎么高。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还有一次鲁豫采访姚明,很直接的问:“为什么在中国训练还要和人讲英语?”

姚明回答:“一般我是看对方的反应,对方如果开口,我也跟他说英文。”

但鲁豫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抛出问题来:“那他都知道你是中国人为何还要用英文和你聊天呢?”

姚明被逼问后,脸色明显不好看,说道:“可能是因为看到我用英语在和训练师交流的关系,所以才会这样!”

之后鲁豫也不好再说什么!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澳门赌王的四太太梁安琪近年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尤其是长时间、近距离的采访,但因为主持人是鲁豫,梁安琪才破例接受。采访中梁安琪邀请鲁豫到家中吃饭,甚至将几个孩子都叫回家共进晚餐,可谓是四太太的最高规格的宴席标准。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指定鲁豫采访的名人了。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时,也指定只接受她的采访。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如此多的名人指定鲁豫采访,难道都因为她是"低"情商的人吗?其实对于采访,主持人要做的事情很多,而鲁豫能够走到今天,功力早就已经超出了一个采访主持人的范围。


01、最初并不想当一个主持人


作为一个在北京长大的上海人,鲁豫从小接受的就是"双语"教育,这让鲁豫从小就知道,要学习语言一定要有个标准。

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问鲁豫:“想不想学英语?我来教你。”

小鲁豫转着眼球撇着嘴说:“你中学学的是俄语,学的是斯瓦西里语,你说的英语有口音。我,要么不学,要学就学最标准的英语。"

从那天开始,在还没有完全认清26个英文字母的情况下,开始了她的英语之旅。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13岁的鲁豫就开始在上海的人民公园混迹英语角,每次鲁豫的出现都被认为是权威的出现。而鲁豫也表现得很大方,她一遍一遍地介绍自己,这让鲁豫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了自信。

由于父母都是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鲁豫觉得自己以后做语言类的工作也是理所应当,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而且她当时的偶像是章含之。

鲁豫在她的书《心相约》中写道:一个周末从学校回家,在路边的书摊上看到了章含之写的《十年风雨情》,那个穿着白布衬衫的干净女生,那段坚定的爱情触动了她。鲁豫希望成为拥有和章含之一样人生的浪漫气质的人,于是她渴望能够成为一个英语翻译,成为能够与历史交互的人,所以鲁豫的专业选择了外语系。

命运总是喜欢转弯。

1991年,《北京晚报》举办“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英语演讲比赛”,鲁豫看到广告最后一段:决赛由北京电视台转播。她立马决定参加。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在决赛的日子,鲁豫早早的来到了比赛场地,看着北京电视台的转播车,看着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的调机器,架灯光,看着一个年轻的女导演威严的站在舞台中央,对着台下的人冷静的比划指挥,鲁豫惊喜交织,她内心强烈的渴望成为其中一份子。

流畅的英语和敏锐的回答,让她夺得了第一名,也让她有了新的人生目标:面对镜头,成为一名主持人。


02、探求真正成为主持人的路


鲁豫被当时的副院长王纪言推荐到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身边都是一群播音系的俊男美女。而作为外语系的鲁豫想:也许我应该出其不意。

当时来学院挑选主持人的是中央电视台最有潜质的年轻导演张晓海,看着一众没有特色的脸明显已经不耐烦了。轮到鲁豫上场,她看出了张晓海的不耐烦,虽然不认识眼前的导演是谁,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我就采访你吧!"

鲁豫一来就问:"为什么文艺部的导演都留大胡子?你、赵安、张子扬。"

张晓海当时就愣住了,鲁豫接着问:“你们3个人是中央台最年轻有为的导演,你们之间的竞争厉害吗?”

张晓海被逼问得没处躲没处藏。不被看好的鲁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也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被选上了。进央视后,她成为了《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进入央视以后,碰到张晓海,他对鲁豫说:“你很尖锐,但主持人并不仅仅需要尖锐。”

开始鲁豫并不懂其中的意思,当观众对她的采访方式无法接受的时候,鲁豫开始反省。

其实观众对采访者的人生诸多好奇,这些好奇如果没有适当的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但是相对于问题,其实引导说出的答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仅仅只是想快速的得到答案,那只是主持人想要出风头,而适当的答案总是在适当的问题中才会得到的,这就需要一个主持人有快速判别被采访者心理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是鲁豫在《凤凰早班车》中锻炼出来的。

这档节目只是一档清晨的直播节目,每天要挑选出观众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播报。但是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鲁豫来说,简单的播新闻,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要把这档节目做出自己的特色,鲁豫决定"说"新闻。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凭借平时练就的嘴功,鲁豫畅快的开始在清晨7点15分,"说"起了新闻。这档节目一改以前新闻单调、枯燥的模式,让鲁豫将一个本来是新闻播报类的节目,变成了"新闻摘要"类的电视节目,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让人耳目一新,节目的收视率一再攀高,节目的广告收费甚至超越了同期凤凰卫视的娱乐类节目,要知道香港可是一个娱乐至上之地啊!

鲁豫这时候完全走出了自己想要的路,她知道,自己的主持人之路算是走稳了。


03、什么事都比不上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如果要一直做一个主持,鲁豫会越来越娴熟的,这样的成就感和欣慰感,也让她即使感觉非常累,甚至有一两次做完节目后深夜回家就无故大哭,但她也没有放弃过。可是她做的一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

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鲁豫带了她自己的香奈儿眼镜去灾区,于是很多网友就喷她,觉得她是在极力塑造自己的"高端",而表现出来的却是"傲慢"。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鲁豫没有回应,她在后来的节目《豫见后来》中,她邀请了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廖智,鲁豫抱起廖智的一双儿女,温柔而又客观的展现了廖智后来的生活。

鲁豫说,她就是要"拒绝煽情、拒绝套路、真实触达"。《豫见后来》这档节目,先后采访了大量的时代女性故事,给无数人以感动。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作为主持人,鲁豫知道,有的嘉宾不会一来就给你想要的答案,特别是明星,这个时候她需要拿出自己尖锐的面具。所以,才会有网上疯传的鲁豫尬聊采访集锦。

可从2002年开播至今的18年里,鲁豫录了3000多期节目,让10000多人讲出了他们的故事,仅仅分析尬聊的人,难道不会想想采访的对象要如何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何在摄像机前分享他们的人生智慧呢?

《我是演说家》全国亚军陈秋实在节目中对鲁豫说:"鲁豫是这个国家,把谈话节目做到极致的一个人。有人说过,你是东方的奥普拉,一周五期,全年无休。你用小身板扛了13年,我敬你是条汉子!"

而鲁豫想要成为的人就是奥普拉。

鲁豫是在1995年的美国荧屏上看到奥普拉的,这样的脱口秀方式在中国还没有,可鲁豫当时就想:“做主持人就得这样!”

于是鲁豫慢慢的开始学习奥普拉,说新闻,采访名人,她想要的是想向观众传达"你必须要经过那个过程后你才知道,世界是什么,生活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在《豫见后来》中,鲁豫曾经采访了为偶像刘德华,变卖家产去到香港,逼迫父亲跳海身亡的杨丽娟。鲁豫平静的问杨丽娟,"如果可以重新,把以前的很多日子再过一遍,你会做一个完全不同的选择的人生吗?"杨丽娟楞了一下,回答"当然。"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她的思维和想法,也会有她做事情的初衷,鲁豫总是说:“我只是想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

一个成功女性,要求自己的衣着和外貌其实无可厚非。一个主持人,想要呈现给观众被采访者的真实状态和想法,也无可厚非,只是采用了不一样的采访方式。也许她还需要改进,也许她做的其实还不够完善,至少能够看到她一直在努力。

鲁豫:18年,3000多期节目,采访10000多人,却被说只会尬聊

鲁豫作为一个成功女性,大众对她的形象自然是众说纷纭,这一条路实在坎坷不平。但其实,鲁豫的成功,有两点是无法忽视的,就是她超强的适应性和不服输的精神。

鲁豫是野的,80年代的青年,独自一人闯荡香港,在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她从来没有表现出不适,她像变色龙,却又有温柔的羽毛,她不需要你理解,她只想告诉你,生命本就奇特,如果愿意探索,就请随她来。

鲁豫是拼的,学校里面,别人过四级,她要过八级。在主持工作上,她要求自己要有内容,还要有态度。她只想告诉你,专业,其实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累积的,如果愿意探究,请与她分享。

鲁豫很野,鲁豫很拼,她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赢得的。


文|鸭绿江

图|网络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

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