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是对现实的背叛,真正的商人都是能穿越未来的人​。​


全景记录,深刻揭示资本经营的秘籍;长篇纪实性商战小说《蜀商再行》连载。

第十六章 雷峰之塔

2019年9月27日星期五。

在北京与刘光耀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分手之后,许量一早就飞去了杭州。

勤能补拙,他记得“大生意靠走,小生意靠守”的商训。

每月几次的出差就是他在资本江湖中遨游的历练,这和老太太的广场舞越跳越纯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熟能生巧才有的本事。

中午,许量从萧山机场打车到达杭州的时候,请司机直接把他送到了西湖边。微风吹拂,脸痒痒的感觉,在西湖边,混在游人里面先走了一会儿,他就像是在成都的锦城湖边步行锻炼身体那样自由自在。这十多年,许量练就了一身走南闯北的本事,那就是四个字“随遇而安”,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是有主心骨的男人,因为心安之处就是故乡。

看看与白蓝约会的时间还早,遵守规矩,许量不想破坏商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忙中偷闲,他就包了一辆出租车,请师傅介绍了西湖的景点。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灵隐寺虽然很好,但去了好几次了,他还是选择去了704工程。因为打车遇见的师傅是东北黑龙江的移民,喜欢军事和看解放战争的影视剧,他对林彪的认识真不少,口若悬河中,段子和故事,加上虚构的想象力,让师傅讲的不是历史,而是一段传奇。这真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说的历史,作为大学老师出身的许量来不及纠正师傅的信口开河,他们的车就到了。

阳光直射,汗流浃背的许量兴致勃勃地来到林彪的行宫。

在入口处,他买了一本毛主席语录,心道:林彪可是当代中国的最大秘密。在地下工程里面转悠了一会儿,许量开始觉得很失望,他想不到的是赫赫有名的元帅花费巨资修建的地下堡垒其实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地下人防工事,只是短暂的四十年就落后于强大的中国制造了。

地下室的地面潮湿,久居必然得风湿病;地面的书房和卧室显示出来的不是元帅的奢侈而是太过朴素。许量微笑着拍照,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那年代,他还是小孩子,最害怕最关心的是最敬爱领袖的生老病死。

忘记过去是对现实的背叛,真正的商人都是能穿越过去、现实和未来的人。

历史虽然远去,许量想起了他少年时期脖子上的红领巾远比成年之后的红领带更加珍贵,一遇到合适的场景,他还算单纯的心灵总是会绽放美好的幻觉。

游人不多,许量我行我素地四处游荡,感慨颇深。尤其是林彪元帅书房的简易木桌子与他的金丝楠木书桌相比较,许量不由得由衷感恩改革开放的时代,没有改革开放哪里会有如诗如画的今天?把手机调成静音,再继续前进,他不想惊扰这里曾经呆过的所有人物。

在这里,他找到了小时候经常看见的语录和口号,一张张拍摄下来的时候,感慨万千。带着复杂的心情,他低头看看手中的这本红宝书,心道:这里面一定珍藏着无数的真理。

回到出租车,有工作电话的时候,都是言简意赅。

他的谈兴很浓,六零后的许量和七零后的司机谈起了文化大革命的趣闻,讲到了如今的中国制造和基建狂魔的辉煌居然是在几十年中就完成这样的历史壮举,他们完全忘记了那些湮灭在历史中的酸甜苦辣咸。

许量对司机评论说:“在历史在长河中,谁对民族和国家的贡献大,谁就是英雄,苦难只是历史前进的副产品。”

师傅则笑道:“老板,我没有您这样高深的认识,我只知道我从黑龙江的一个小县城的乡下来到杭州开出租车每一个月的收入近万,这样的好生活呀感谢党和政府。”许量点点头,又听师傅说他还娶到了西湖附近龙井村的媳妇儿,有所感悟,他觉得中国商人已经经历了最好的盛世,实在是没有必要贪得无厌。

与师父分手的时候,许量主动多给了一百元钱。师父也不客气,只是笑道:“老板,我觉得你不像是一般的商人。”

许量下车之后,回头开玩笑道:“就因为我多给了一百元钱?”

师父摇摇头,摇下车窗指点着许量手里拿着的红宝书,竖起了大拇指,再开车离去。许量心道:杭州真是人杰地灵,一个东北人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了,都知道洞穿人心了,他居然知道我许量崇拜的英雄是谁。他赶紧把语录收进背包,成为一个普通的游客而不再是在商言商的商人。

步行了一会儿,临近下午三点,他才在雷峰塔附近的“杭帮菜”小饭馆点了杭帮菜的名菜“西湖醋鱼”。等鱼儿变成佳肴端上饭桌,散发出袅袅的醋香味道,饥肠辘辘的他先不吃东西,而是在手机上的公司管理后台也审批了下属的工作汇报,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指示,这才开始动筷子。

他在人来人往人声嘈杂的环境中,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效率,这就是网络经济的好处。

儿子许多在电话里面关心许量的近况,然后,就是请教他在生意场上遇到的一些疑问。他在回答儿子问题的时候,总是格外小心翼翼,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他认为:做父亲最大的本事就是让儿子慢慢地打败,不能够让儿子一下子就击败了。

儿子不打败老子,说明儿子没有出息,那是养不教父之过;但老子不堪一击,儿子就不会尊重老子,做父亲的尊严便没有了。

看看夕阳移步换景,开始照耀饭馆的玻璃窗,给木窗的边框镀上了金色,他心道:温暖的夕阳余晖就是儿子们的朝阳吧。他抓紧时间吃完饭,习惯了一个人的旅途,自我控制的能力一流。使用微信支付结完账,他才发现这一路走来,几乎没有使用现金的机会。

从小饭馆凉爽的空调环境走出来,他的身体瞬间从冰凉转为闷热,就好像赤身裸体之际突然被穿上了一件看不见摸不着厚重的棉衣。冷热之间,他又开始用意识流去驾驭他傍晚的美好时光。

这次,白蓝约的是杭州帮的商人要洽谈新材料公司的投资,他们之间的私情还不足以让许量改变回成都的行程直奔西湖。最近的大事件就是关于工作的就是他和侯总企业的资本经营业务,毕竟是设计数十亿的资源变现,他不得不一丝不苟。

走在西湖边的大街上,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他和大家停下来等待红绿灯之际,赶紧发了一个他在杭州参观林副统帅的图片去了微信朋友圈。

他与朋友们的互动又一次开始了。对外直播一些生活和做生意的感悟与动态,许量的目的有三,第一是需要别人的关心;第二是提醒杭州的朋友可以一起喝茶交换信息;第三,这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给世界上的熟人们说,我还活着。

裹在人群里面,安全过了马路,低头再看朋友圈就是白蓝第一个点赞,吕佛铭是第二位。然后,白蓝就是再次私信在约他见面;佛铭告诉许量他已经按照许量的要求在安排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接洽了。

白蓝和他使用的是文字聊天,许量有一点想听他曾经拥有的这个女人的吴侬软语,就用语音和她沟通,很快,白蓝心领神会地用家乡话和他聊天。他觉得白蓝的声音,千真万确比北京女子的普通话声音更好听。

到了雷峰塔的售票厅,他站在那里,仰头看看树梢里面的雷峰塔只是露出了一个头顶,夕阳的光线有了舞台灯光的效果。看看门票后面的介绍,这旧雷峰塔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登雷峰塔的时候,人到中年的许量行动仍然很有力,又一次爽快地汗流浃背了。

空闲期间,他低头写了一段许量语录:

“这个世界分裂为眼耳口鼻舌认知的现实和抖音、美颜相机和微信构成的虚拟现实两个世界。未来十年,最大的商机就是蕴藏在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地带,世间万象都是欲望的力量,发现、挖掘和实现就是市场。”

写完了,他观察四周的游客,一个人都不认识,但却不会陌生。许量感觉到生活和电视连续剧的区别越来越小,这段语录是他对网络新经济深刻认识,属于不外传的投资秘籍。

因为,能够将现实虚拟是作家和投资者的本事之一,但虚拟现实有战胜真实现实的潜力,人类最后的进化之路就是变成机器人的大脑,就是人机合一,人类异化成为比行尸走肉好一点的肉虫子。他们的食物只有空气流通和信息流动,不再有饮食男女,从而走向自我毁灭之路,这样的征兆在小孩子都迷恋电子游戏无法自拔中诞生了。

站在雷峰塔上,八面来风的时候,心情舒畅,他在享受独处和思考的妙处。许量看到了西湖旁夕阳西下的美景,那夕阳鲜艳欲滴的红艳艳就是南宋首都临安的历史。

向下望去,雷峰塔下面的游客举着相机在拍摄塔上面的风景;巧合的是,塔上的游客也在举着手机拍摄下面的风景。

这场景像极了许量在《借贷》系列书里面看望读者,而读者在书外面阅读许量。

微笑如同西湖水被风吹起的波纹,泛起了他心底的涟漪,世界真美好。许量了望四周,风生水起灌满了耳鼻舌身,他想起故乡的山水风光,忍不住道了一句话:景由心造。这时候,与他并肩而立的都是陌生人,他们来来往往好似流水的兵,而他孤独的背影就是铁打的山。

许量的耳边仿佛响起了《白蛇传》电影里面的歌曲,民间故事里面说的法海和尚骗许仙到了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来,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如今,白素贞和许仙,法海等人早就仙逝,只有许量来了。

远处湖水荡漾,他的手机震动不休一直在提醒她想和他说话,他看看白蓝的名字,忍住不接听,因为他们之间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太多的话题不知道从何而说起。

期间,他不知道的是前妻张嘉仪的电话也混搭在其中,只不过白蓝打了好几次,张嘉仪只是一次呼唤。许量的这一辈子最大的问题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遇到的美人不仅仅是貌美如花,更重要的都是跌宕人生的女主角,他这次从北京到杭州,就是想借用西湖的水洗一洗内心的铅华,这么多年,心里积累的疾病不少。这次,在北京拼命喝酒和工作就是发病的征兆之一。

夜色从西湖水底慢慢地升起,湖畔的灯火开始逐渐点亮,风越来越大,许量的手机在他的挎包中没有电了,四周沉寂下来。

远眺的时候,他看见了西湖的上空,在夕阳的光辉中,有一朵洁白的云外形很像是元宝,它被余晖点燃之后,成为了硕大的金元宝,金光灿灿。四周的人从湖南话、东北话,最后,换成了四川话。有一对年轻情侣在许量的旁边说:“看那金元宝,西湖上空都是钱,难怪杭州出现了一个马云。”

两个年轻人,或许都是来闯世界的新杭州人。他们说完此话,嘻嘻哈哈地走掉了,许量开始琢磨晚上的商务会见之事。

在任何商业谈判中,举重若轻,那不是姿态而是实力的象征。

游客越来越少,三三两两散去,这场雷峰塔夕照的场景快散场了。许量开始觉得冷清,呆了一会儿,脸上有了凉意,他也觉得自己应该走了。

其实,走不走,雷峰塔的倒掉和重建都与他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