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古代犯人都怕被分到宁古塔?

抢镜之王


宁古塔在清初可谓赫赫有名。凡是因反抗清廷统治的政治犯,或触犯刑律等原因遭受惩处的其它犯人,往往都会因皇上的一句“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而成为宁古塔的流人。

(宁古塔遗址)

所以,清朝犯人闻宁古塔色变。只要是被发配宁古塔的人,虽未直接判处死刑,但离死也差不离了。他们往往不是死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就是永远也别想再回来。

就连清初大才子吴兆骞,也曾因顺治十四年的科场案而无辜遭累,被遣往宁古塔。临行前,他的好友,也是著名诗人的吴伟业,做诀别诗相送:“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一句“山非山兮水非水”,就将宁古塔的可怕和偏僻描写得入木三分。

那么,宁古塔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宁古塔,其实并非是像字面意思那样,是一座塔名,而是一个地名。具体位置在黑龙江省牡丹江中游,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关于宁古塔,历史文献中有新旧两地之说,新城在今天的宁古市所在地宁安镇,而旧城则指的是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边的长汀镇古城村。

宁古塔最早见诸史料,是《清太祖实录》上的记载:“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四路”。

明末清初人张缙彦在《宁古塔山水记》中对它也做了详尽的描述:“宁古塔者,奇势怪状,如鼻、如口、如耳、如丫、如人、如鸟之状。”

宁古塔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在满语中,“宁古”表示数字“六”,“塔”就是汉字“个”的意思,所以“宁古塔”翻译为汉文就是“六个”。

关于宁古塔地名的由来,被发配到此地的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明确说明:“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还有一位宁古塔流人杨越之子杨宾,曾两次跋涉千里去往宁古塔探亲,在他的《柳边纪略》中,也对宁古塔做了类似的描述:“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宁古者汉言六,塔者汉言个”。

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呢?为何犯人都宁死不去呢?

(清朝带枷的囚犯)

一、宁古塔远离中原,是边塞苦寒之地。

王家祯在《研堂见闻杂录》写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这么远的路程,如果轻装出行,脚力好的人徒步前行,也得4个月的时间,更何况重枷在身的流人,至少得花上半年。如果是举家遭徙,携妻带子,其困难程度更是无比艰辛。

吴兆骞在前往宁古塔的路上,就曾这样描述路途的艰辛:“山野相错,或继或续,无日不行山水间,亦无日不行风雨间。”他于当年闰三月从京城出发,至七月才抵达宁古塔,足可见路途之远。

正是由于路程遥远,很多人在半道上就病死饿死了,有的人被野兽吃掉,还有的人被饿极了的其他人分而食之,无数人在这漫漫长路上成为了孤魂野鬼。

即便是侥幸活着到达了宁古塔,等待他们的仍然是“魔鬼地狱”。

二、宁古塔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当时宁古塔的气候,类似于西伯利亚。《吉林通志》中记载:“是时宁古塔,号荒徼,人迹罕到,出塞渡湍江,越穹岭,万木排立,仰不见天。乱石断冰,与老树根相蟠互,不受马蹄。朔风狂吹,雪花如掌,异鸟怪兽,丛哭林嗥,行者起踣期间,或僵马上。”

清人徐釚在他的《南州草堂集》中,也对宁古塔有生动的描述:“宁古塔垂二十余年,白草黄沙,冰天雪窖,脚之李凌、苏武,犹觉颠连困厄也。”

(宁古塔的披甲人)

三、宁古塔犯人从事繁重的苦力劳动。

流人达到宁古塔后,等待他们的,除了恶劣的环境外,还有繁重的苦差和奴役生活。这些人都会被安插在各旗之中,要么在官府里做苦役,要么给披甲人为奴。

当差的流人,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面黄肌瘦,一年到头都在劳作。要么种田,要么打闱、烧碳,没有半刻空闲日子。每到种田之日,五更而起,黄昏而散。每个犯人名下要粮十二石、草三百束、猪一百斤、炭一百斤、芦一百束等。

而为奴的流人,则更为凄惨。既没有人生自由,也没有半点尊严,主人可以任意剥夺他们的生命而不受惩罚。即便是犯人的后代,也没法摆脱为奴的厄运,世代都将是披甲人的奴隶。

因此,那些不堪忍受折磨的流人,往往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逃跑。据《清史稿》记载,“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发遣人犯,逃者甚众”。在清初,逃离宁古塔的犯人达一半左右,很多人宁愿逃入深山饿死冻死,也不愿在此为奴。

当然,也有极少部分流人的处境稍微好过些,特别是那些才高八斗的文人,或者是一些官宦和绅士犯人,或者是有名气、有才华、学识出众或社会地位特殊的流人,往往会受到当地官吏和百姓的敬重。吴兆骞就被宁古塔将军巴海聘为家庭教师,专门教授他的两个儿子读书。

当然,这些人毕竟是极少数幸运儿,大多数流人的处境还是极为悲惨的。

(参考资料:《清实录》《清史稿》《宁古塔纪略》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宁古塔位于今天黑龙江省内,有新旧两城,分别相距25千米。旧城位于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新城为康熙五年所建,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地区。

在清宫剧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每当皇帝发怒,惩罚罪臣时,就将犯人家属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这里的披甲人驻扎在宁古塔的军人。宁古塔是清廷的北方军事重镇,曾为宁古塔将军的驻地,后将宁古塔将军迁往宁安市地区,又移驻吉林乌拉,宁古塔将军也因此变成吉林将军。但宁古塔的军事位置依然非常重要,是控制黑龙江流域的重要战略基地,不仅保卫和管辖着整个黑龙江流域,还负责向流域内居民收贡赋,清朝在当地一直有大量驻军,也就是披甲人。

由于此地地广人稀,为加强宁古塔的开发,清廷经常将犯人及其家属流放到宁古塔,发放给披甲人为奴,到当地服苦役。一旦被发配到宁古塔,基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流放者往往用不了就适应不了就挂了。

犯人之所畏惧前往宁古塔,因为到了哪儿,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有人为折磨。犯人的地位本来就非常低,到了宁古塔就完全沦为牲畜般的存在,被折磨致死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安定郡小书生


在播放清史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哪些皇室成员的后裔被流放宁古塔呢?

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区,历史很悠久。商周时期是肃慎人故地,唐代靺鞨人的渤海国建都于今宁安渤海镇,称上京龙泉府,为当时亚洲的第二大都市。清朝时设“宁古塔将军衙门”,是著名的屯军地及流放地,很多满洲皇族及文人骚客犯了法之后都被流放到这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和雍正争位的胤禩、胤禟失败后,他们的家眷被流放宁古塔。当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既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六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六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清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选宁古塔呢?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根据《清史稿》等史书记载,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既有平民百姓和旗人,也有朝廷大臣。如顺治十二年(1655),史科副给事官彭长庚、一等子爵许尔安因上疏称颂睿亲王多尔衮,并要求为多尔滚平反昭雪,恢复爵号。顺治帝将此事交给大臣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于朝廷,便下诏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光绪29年时设绥芬厅,宣统元年为宁安府,民国二年改为宁安县。这些王公大臣的流放也给宁古塔带来文化底蕴,1958年3月,宁安县一马当先,基本上完成了扫除文盲任务,荣获全国第一个文化县的光荣称号。


苹果梨的生活感想


宁古塔,既今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之宁安市。


清朝官员人犯,一听皇帝圣旨“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不叙用”。莫不魂魄出窍,伏地不起,虽蒙皇恩浩荡,赦免不杀活命之恩,但发配他处尚可,发配宁古塔,生不如死,真的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清朝于顺治十年始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改设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于康熙十五年迁治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改称吉林将军,宁古塔则改置副都统。

宁古塔,与塔没有任何关系,是满语“六个”的意思,据说,早期有清朝始祖兄弟六人居住生活于此而得名,你看,偌大的地方,仅有六个人呀!


有清一朝,东北被满清帝室视为祖基龙兴之地,满清入主中原王朝,满人大量进入北京及全国各地,但却严禁汉人及关内其他人移民进入东北,因而致原本就人口不多的东北人口骤降,地广人稀,尤其偏远的宁古塔一带,虽然不再是六个人,但也是人烟稀少,更是荒凉不堪,狼虫虎豹出没其间,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不宜居住生活。

宁古塔,地处边远荒僻之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恶劣,加之长达半年冬季,且零下30度极端寒冷的暴风雪肆虐的恶劣气候,夏季出奇大的蚊虫叮咬,基础生活设施极端简陋,衣食住行皆与关内相对优越生活无法比拟,令人很难适应生存,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吧。

加之,人犯赴宁古塔路途艰险,有的差役为逃避遥远艰苦旅途,甚至做掉人犯,以病死复差。既使差役良心尚存,沿途野兽袭扰吞食,强盗打刧不敢伤害官家差役,人犯首当其冲;甚有传言,饥民争相杀戮人犯食之果腹,发配人犯甚至多有未达宁古塔,而死于苍茫遥远的危险旅途。

因而,清朝发配官员人犯一听“发配宁古塔”,与宋代官员人犯闻听“发配沙门岛”,如出一辙,九死一生,生还机会缈茫,令人不寒而慄,大有生不如死之感,真的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z山海


说起宁古塔,想必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座塔吧?其实不然,宁古塔是一个地名,此地乃是满清政府时期的边关重镇,相传清太祖的祖父在此地育有六子,而在满语中“宁古”就是“六”,“塔”就是“个”的意思,此地因此得名宁古塔。

宁古塔在现如今的黑龙江省宁安市附近,毗邻牡丹江。由于在满清没入关以前宁古塔与努尔哈赤有极大的渊源,所以那时候的宁古塔曾今一度辉煌过,而在满清入关以后统治者们视东北三省为他们的龙兴之地,为了防止“龙脉”被破坏,所以就下令封禁关东地区,再加上关外基本上为苦寒之地,这就导致了宁古塔不复之前的辉煌。

如今在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桥段:臣子惹怒皇帝之后,皇上龙颜大怒,对罪臣及其家人说:“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这时罪臣就趴伏在地,体如筛糠似的向皇上求饶,放他一条生路。

在我们看来,这发送宁古塔的惩罚只是被发配边疆,这在封建五刑:笞、杖、徒、流、死;这五种刑法中并不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死刑,为何这些罪臣们往往宁愿选择自杀也不选择发配宁古塔呢?这得从宁古塔的地理环境讲起!

宁古塔大部分地区气候严寒,常年冰封,五谷不生,再加上满清政府封锁关东的政策使得关外地区树木葱茏,豺狼虎豹遍地走,就算比起唐朝大诗人李白笔下的蜀道也不逞多让。这就导致大部分被流放的官员往往连活着走到宁古塔的机会都没有,相当于是变相的死刑,而且还要在路上遭受到极为残酷的考验,这就让很多满清大臣对被流放宁古塔产生了浓浓的恐惧心理。满清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后,曾作诗描述宁古塔的恶劣环境:“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可以说宁古塔这样恶劣的环境非常适合用来当做收纳囚徒的天然监狱,一来这些囚犯可以参与到宁古塔的建设,以便让宁古塔早日恢复昔日的雄风,可谓是物尽其用;二来是宁古塔周围的恶劣环境起到了很好的天然“监狱围墙”的作用,离开城区,逃跑的犯人不但要面临极寒的环境与食物极端匮乏的遭遇,还要面对茫茫林海中无处不在的豺狼虎豹,这就让心存侥幸试图逃跑的犯人打消了念头,这极大地减少了使用在监管者身上的资源。

并且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是给“披甲者”为奴的,也就是给当地戍边的将士当奴隶,这对往日作威作福的满清大臣们来说可谓极大的侮辱,因为他们还是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的,让他们去给往日不屑一顾的“大头兵”们做奴隶只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这就是满清大臣们对流放宁古塔谈之色变的原因了。当然,如果没有这些人对宁古塔的建造贡献就没有如今宁安市的繁华,这对那些犯了大罪被流放宁古塔的罪臣们来说可谓是极大的讽刺了。



日慕乡关


宁古塔就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清政府设在东北以管辖黑龙江以及吉林的军事,经济重镇及经济中心。为吉林三边之首,还有两个是珲春,三姓。

清代有四种刑罚。一是死刑,二是充军,三是发遣刑,四是枷号。流放就是属于发遣刑。水浒传里林冲也曾发配沧州,说的也是发遣刑。

在清代的文学以及小说里,经常出现,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流放,也叫“流刑”,虽始于秦汉,但在清军入关之后,流刑才真正流行。在《大清律》中,流刑被细节化、规范化,虽轻于死刑,却生不如死。流放的犯人大多衣衫单薄,不习惯北地严寒,宁古塔冬季的气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因此每年冬季都有犯人大批死亡。传说是满族的发源地,在满语中''六''为宁古,''个''为塔,宁古塔之所以可怕,在于它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土地贫瘠,气候严寒,根本看不到鸟语花香,人到了那里生存都困难了,很少犯人能活下来。一般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都是犯了重罪的人。

从北京到宁古塔长达四千多公里,就是如今高铁动车也要八个小时,坐汽车也要一天的时间。如果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时候,长途走路去也要一年时间了,一天走个十多公里,恐怕要走个三百多天。而且在朝廷当官的大臣们,让他们给那些当兵的做奴才,女的恐怕要给那些当兵的做老婆。呵呵,真的是奇耻大辱了。不过如今的宁古塔己经变成了繁华的城市也就是如今的吉林的宁安市。这些流人们为建设东北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桂林人11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宁古塔就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清代这里是边疆之地,用今天的观念来说,从北京到宁古塔,四千多里路,在清代没有汽车的时候,走路过去得小半年了。一旦到了宁古塔,不管你曾经多么显赫,在这里,身份就只不过是流人而已。

为什么犯人怕被流放在这里呢?

主要还是这恶劣的环境,而且犯人跑不掉。

江苏大才子吴兆骞曾因顺治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二十多年,他对那里的环境有过亲身体验,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荒凉的宁古塔却深得清王朝重视。宁古塔地处东北,是清廷东北边疆重镇,国防要地,清廷专门有宁古塔将军镇守这里。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历史上皇帝对于罪犯的处罚方式多种多样,经常观看影视剧的朋友们可能就会知道,对于一些罪犯,皇帝往往会选择将他们流放到一些偏远地区。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流放地,就是宁古塔。清朝时很多犯人在听说自己要被流放到宁古塔时,为何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意被流放至此。宁古塔真的很可怕吗,才能让这么多人感到闻风丧胆?

如果将宁古塔进行定位,应该在现如今的北方地区,距离日本海较近,大概的方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附近。之所以将这个地方取名为宁古塔,追溯根源是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个大将军,叫宁古塔,后世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来作为这一地方的名字。

罪犯们不愿去宁古塔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宁古塔距离朝廷所在地极为遥远。犯人从朝廷所在地一路跋涉到宁古塔,全程都是靠自己的双腿行走。在当时那个交通还不算太完善的时代里,全凭着自己的双腿跨越多个省市。另外朝廷也不会对罪犯供给太多的粮食,在路途中基本上都很难果腹,走路都没有力气,何谈之后还能为自己争取太大的存活生机呢?

在半路上甚至还要经历季节上的变化,恶劣的天气为赶路增大了很大的难度,另外还可能在半路遇到一些抢匪或者是战争。在一些收成不好的年份之中,甚至在半路上还会偶遇到灾民将其杀害,夜晚也不敢轻易睡觉,一直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之中,防止被狼狗所啃吃。在实际的赶路过程中,大部分人其实都死在了中途,真正能够到达宁古塔的人少之又少。

成功到达宁古塔的小部分人,在经历过了长途跋涉之后,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了苦痛的经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到达宁古塔之后,罪犯还要为士兵们服务。对于那些文化的罪犯来说,还算有可以缓冲的空间,可以通过教当地满民一些先进的耕作方法来获得一些尊重。但是大部分流放罪犯的地位都是十分低下的。其次还有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就是,到了流放地之后,想要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对于这些罪犯而言,思乡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当时皇帝下令流放在外的罪犯,大多是一些犯了过错的皇室子弟或者朝中臣子。一般他们在听到皇帝下的诏令之后,大都选择通过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与其长痛倒不如短痛,总好过没日没夜的折磨,在黑暗中都等不到白昼的到来。


历史云顶


古代的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古城村。是中国清政府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
宁古塔是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的场所。在当时宁古塔属于偏远地区,那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很适合流放罪犯到此地改造。

宁古塔离当时清政府驻地有1600公里,当时把犯人流放到这个地区,可以说是长路漫漫。当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步行,犯人身上还有沉重的枷锁,再加上营养的缺乏,有很多罪犯都没能到达就死在路上。



清朝时候宁古塔属于蛮荒之地,发配到宁古塔的犯人在此地做苦役,当奴隶、服劳役、开荒种田、修桥修路等等。

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大多数被冻死、饿死、被折磨死。犯人能从这里重新反回的几乎没有。
清朝时候的宁古塔所在的牡丹江市气候恶劣人烟稀少,


它不向现在那么繁荣。因为当时清朝没有那么多人来治理东北,加上生活条件的限制,所以在宁古塔生存是非常困难的。

当时的宁古塔常年冰封。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一望千里,白雪皑皑。夏天阴雨连绵,有时候一连几天下雨见不到太阳。蚊虫成灾、野生动物出没。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能生存下来的很少几乎没有,大部分客死在此地。所以犯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所以古代犯人一听到被流放到宁古塔,也就等于被判死亡而且身心还得经历诸多磨难。


爽朗不如小心


宁古塔在黑龙江宁安市,泛指满洲苦寒之地。文艺作品中描述的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都是官员知识分子。对于他们来说,到了那里不仅生活条件艰苦,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失去了重返中土作威作福的机会,因此把那里视为地狱般的危途。其实,对于那些只想活下去的贫苦农民来说,东北一直是他们向往投奔的乐土,因为那里丰富的物产足够维持生存繁衍的需要。满族入关后,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便编造了“龙兴之地”的故事,栽种了“柳条边”明确了界限,设计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加以防守,但根本阻止不了中原汉人闯关东。同治年间开禁后,闯关东更是公开化、合法化了。特别是东北军阀张作霖,为了抵消日本韩国“拓殖团”的扩张,出资免费运送1000万河北山东的农民进东北,更是加速了满洲汉化水平。结论;宁古塔(东北)的苦寒是相对的,对于富人是死路一条,对于穷人也是乐土一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