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俗话说有后妈就有后爹,一个男人若娶了后妻,家里前妻的儿女十有八九都会受到冷落。而在有皇位继承的皇家内部,因为后宫后位的更替,嫔妃受宠的程度而导致亲爹对亲儿子疏远,放逐甚至下杀手的事史书上多有记载。但是因为亲生母亲偏心而把儿子逼上绝路的却不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偏心母亲武姜

《史记郑世家十二》记载: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段,段生易,夫人爱之。

武姜在生第一个儿子时难产,孩子脚先生出来,给武姜带来了痛苦。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十分讨厌他。生小儿子段时很容易,所以武姜就喜欢小儿子,常常在郑武公面前夸他,想让郑武公把郑国的国君之位传给他。

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因为难产而讨厌儿子,这个武姜也真是莫名其妙的,婴儿懂得什么?他难道想要让她难产,让她痛苦吗?摊上这样一个不讲理的妈,寤生的成长路上受尽了冷落和白眼。

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是岁,武公卒,寤生立,为庄公。

后来在郑武公病重时,武姜直接请求武公立段为太子,好在郑武公不糊涂,还是将君位传给了寤生,就是郑庄公。

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武姜很生气,可是没有办法。凭什么你当国君,我心爱的儿子却什么也没有?于是她向郑庄公替段要封地,要求庄公把京邑封给段。京邑是郑国的大城,比国都都要大,按规定不能封给嫡长子以外的人。但庄公无法拒绝母亲,只好将弟弟段分封到京邑去,因为他是国君的弟弟,所以被称作京城太叔。

本来这样也够了吧,两个儿子,一个做国君,一个做太叔,武姜做了王太后,该安安生生的享清福了吧。

可她偏不!

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

段到了京邑后,她就怂恿段招兵买马,操练军队,加筑城池。为将来夺取国君之位做准备。而段也在母亲的纵容之下变得野心勃勃,把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抛到了脑后,妄想着有一天谋权篡位。

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武姜呢,作为王太后,和大儿子一起住在都成,享受着大儿子的孝顺与供养,心里却想着小儿子,为小儿子作内应,提供情报。

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

经过十多年的准备,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夺取政权。他写信给母亲武姜,让武姜到时候打开城门,放他的军队打进城去。武姜收到信后很高兴,立刻就写了回信。

两个儿子就要兵戎相见,你死我活,作为亲生母亲,武姜不想着劝阻,却还在想着怎么帮小儿子打大儿子,这真是得有多偏心啊!

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颖,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可是段和武姜没想到其实郑庄公早有准备,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他在半路拦截了武姜写给段的回信,得到准确的军事情报。他从容布置,发兵讨伐段,段大败逃走。流亡到共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共叔段。

这一次郑庄公是真的伤透了心!都是您的儿子,从小就不待见我,没得到过您的疼爱,那么多年我看着您和段母子情深,对我这个亲生长子不屑一顾,冷眼相待,我都默默忍受,依然孝顺尊敬您。可是这一次真是太过份了!

于是平定段的叛乱后,愤怒的庄公把母亲逐出了都成,送到了城颍独自居住,并发誓终生不原谅母亲,活着,就再也不见她的面了。

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母亲偏心小儿子其实也是很平常的事。像后来汉朝的窦太后偏爱小儿子刘武,清朝雍正的母亲乌雅氏偏心小儿子胤禵,都对大儿子不满,动不动对大儿子甩脸给颜色,让做了皇帝的大儿子下不了台,也都想让小儿子继承皇位。但是至少她们都不会支持小儿子谋反,让小儿子去害死大儿子。

虽然后来郑庄公后悔了,又把母亲武姜接了回来。但从此以后段流亡国外,颠沛流离直到死去。兄弟变仇人,母子也再见不到面。而郑庄公呢,被孔子在《春秋》中一句“郑伯克段于鄢”,背负了一世骂名。

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武姜,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