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唯独那些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要特别留心,研究显示反式脂肪会堵塞动脉加剧冠心病风险.


2010年全球有50多万人死于反式脂肪引致的心脏病,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REPLACE”系列行动,争取到2023年全球都能停用反式脂肪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反式脂肪是什么?



1反式脂肪是什么?


反式脂肪:

又称为反式脂肪酸、逆态脂肪酸,是一种来自天然或工业来源的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脂类的关键成分,自然界中约有40多种不同的脂肪酸。


根据碳氢链饱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饱和意味着稳定,一般为固态,例如西餐中常使用到的黄油。


而不饱和的脂肪酸相对就比较脆弱,通常为液态,这类油脂更容易受到氧气的攻击,被氧化之后就会酸败,出现我们俗称的哈喇味


1902年,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发现,可以用催化剂将液态的不饱和的脂肪酸,通过加氢的方式变得更加饱和。


这样制作出来的固体油脂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用它制作出来的食品,保质期比黄油制作的还要长。


于是,它迅速成为了黄油的廉价替代品,几年的时间销量就达到了上千吨。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sciencephotolibrary

20世纪初工人们正在生产人造黄油


直到1956年,人们才发现,这种人造油脂似乎并没有那么好。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氢化植物油会导致人体

胆固醇升高,可能导致冠心病,但由于数据不足,这种说法并没有引起重视。


1990年代,人们发现了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元凶”。


在加氢的过程中,有一些不饱和脂肪,没有被氢原子填满,反而从原来的“顺式结构”变为“反式结构”,这种“拧巴”的脂肪就是反式脂肪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2反式脂肪有多可怕?


找到了“可疑目标”,许多机构便开始研究,反式脂肪与冠心病的关系。


2006年,一篇“荟萃分析”将这些研究结果汇总在了一起,分析后发现:当摄入反式脂肪所产生的热量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即供能比)达到2%,冠心病发生率将会增加23%。


由于这篇“荟萃分析”所涵盖的数据足够多,反式脂肪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给出建议: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要超过总热量的1%。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人造黄油跟黄油长得非常像


随着研究逐渐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反式脂肪除了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还会带来很多其他的健康威胁。


◆增肥能力显著


虽然反式脂肪只是稍微“拧巴”了一点,但这个小小的改变,却直接影响了它在人体内代谢的方式,从而导致它的增肥能力成倍增强。


正常情况下,人们只要吃多了油脂就一定会长胖,但同等份量的反式脂肪增加的体重是普通脂肪的7倍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是衡量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胆固醇都不好


胆固醇有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又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才是我们需要提防的“坏胆固醇”,它的含量如果过高,就会慢慢的在动脉管壁沉积下来,形成粥样小瘤,进而导致动脉硬化。


大量研究显示,反式脂肪不仅会使“坏胆固醇”增多,同时还会使“好胆固醇”减少,相当于给心血管带来双重打击



◆还在研究的其他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仍处在研究阶段的课题:例如反式脂肪会影响胎儿发育,增加脂肪肝、乳腺癌、结肠癌、糖尿病风险,还可能诱发老年痴呆等。



总之,目前的所有研究都没有发现反式脂肪的任何健康益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反式脂肪摄入量高会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4%,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8%,患冠心病风险增加21%,每年约有54万例死亡与摄入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有关。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消灭反式脂肪的行列中。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世界卫生组织

各地针对反式脂肪制定的政策


3如何远离反式脂肪?



1.天然反式脂肪


反刍动物都有多个胃,其中瘤胃是一个天然的发酵罐,里面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它们消化纤维物质,但在这个过程中,反式脂肪也被制造了出来。


因此,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脂肪和乳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但由于含量很低,所以牛奶大可以放心喝,世界卫生组织要消灭的也不是这类反式脂肪。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2.人造反式脂肪


人造反式脂肪才是真正要被消灭的,因为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通过加氢技术得到的人造黄油,是天然黄油的一种廉价替代品,它虽然具有价格便宜、保质期长,制作出的食品口感更加酥松等优点,但是并没有哪种食品的制作是非它不可的。


因此,在明确知道危害的情况下,自然要消灭它。



生活中常见的人造反式脂肪主要有2种:


◆食用油脂的氢化产品


成本低、卖相好的氢化产品,一直深受食品界的喜爱,为了增加销量,有些商家甚至将它作为卖点,打出「植物淡奶不发胖」的广告,但实际上反式脂肪大部分都来自这些氢化产品。


在食品配料表中,它们还可能叫做: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酥油、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半氢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麦淇淋、固体植物油......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pixabay


不过,随着各国加大了对反式脂肪的管理制度,看清配料表就能很好的远离这种「魔鬼脂肪」。


我国2011年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明确要求,当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必须标出反式脂肪的含量。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我们随机去楼下的便利店,翻了下常见零食的配料表,发现原来巧克力饼干才是反式脂肪的“重灾区”。


薯片方便面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反式脂肪的含量都为0。


WHO封杀的「反式脂肪」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规定如果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低于0.3g/100g,就可以标注为0,所以可能有些“0”反式脂肪的食品,只是没有超过0.3克而已。


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反式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以下,并给出了参考数据,以每天摄入2000卡路里为例,每天摄入反式脂肪不超过2.2克


几个0.3克叠加在一起,离2.2克也就不远了。



◆反复使用的煎炸油


有研究发现,当油温维持在160-190℃时,120分钟内反式脂肪含量几乎没有增加,但当油温为250-27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式脂肪含量就会快速增加。


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对餐厅、小摊上那些反复使用的煎炸油格外留心,家中也要避免煎炸油的反复使用。


©soogif


所以,为了减少反式脂肪摄入我们可以:


1 认真阅读食品标签

2 小心“0”反式脂肪的叠加

3 避免油的反复使用


4

我们吃的多吗?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西式食物是反式脂肪的“重灾区”,的确,据统计我国的反式脂肪摄入量要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各地反式脂肪供能比在0.2%-6.5%之间,其中我国为0.3%


©《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风险评估报告》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


有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人群中,已经有一部分人的反式脂肪供能比超过了建议摄入的最高限1%,而且他们主要是

13-17岁的在校学生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这个数字也许还会增加,所以反式脂肪的摄入,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