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坐在海拔四千米高山上,在狂风烟尘中,用干裂的嘴唇吮吸冰糕


大家坐在海拔四千米高山上,在狂风烟尘中,用干裂的嘴唇吮吸冰糕

一九七五年四月的一些日子里,珠峰登山科考队在珠峰 地区考察。他们在使人难以睁眼的风沙中,涉过冰冷刺骨的 扎卡曲河,艰难地攀着布满碎石的陡坡,用冻得干裂麻木的 双手在石头地面寻找。寻来找去,终于发现了几种壳饰象菊 花的软体动物化石。忽然又有人在灰色的岩石上发现了一个 乌光油亮的外形象鸡冠似的化石,旁边还有一些棒状的东西。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化石从岩石上敲下,如获珍宝地用棉花和 纸包好。 大家坐在这海拔将近四千九百米的高山上,在狂风卷起 的烟尘中,用干裂的嘴唇吸吮“着 冰糕”,玩赏着令人兴奋的 收获:那种象菊花的化石,是在距今约三亿年左右的泥盆纪 到一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所特有“的 菊石”。 可是那种鸡冠状的化石又是什么呢? 他们把化石很快带到拉萨转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 物研究所。经过检验,发现这是一列深黑色的弧形牙齿化石。 它的内部构造和现代某些鲨鱼的牙齿相似。

大家坐在海拔四千米高山上,在狂风烟尘中,用干裂的嘴唇吮吸冰糕

在它的一个切面 上,又发现左边的鼻囊里有一个很小的菊石( 可能是 鲨 死 后掉进去的),说明了它是一至三亿年前的一种古鲨化石。 在二亿多年前的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迭纪时,有一种 奇特的鲨鱼长着排列成弧形或螺旋形的牙齿。古生物学家称 它为旋齿鲨。当时这种旋齿鲨在海洋、港湾、泻湖都有它们 的踪迹。可是到二迭纪晚期就渐渐少了,延续到距今二亿年 以内的三迭纪就更少了。 鲨鱼是软骨鱼类,它们的骨骼只在极个别情况下,软骨 表层钙化一些骨骼的形状和构造才被保存下来。

大家坐在海拔四千米高山上,在狂风烟尘中,用干裂的嘴唇吮吸冰糕

从一系列情 况证明,这是只有在二、三亿年前才有的旋齿鲨化石。它是 迄今发现的早三迭纪仅有的三个标本中保存得较好的一个, 又具有一些独特性质。科学工作者便给这极为珍贵的化石, 取名为“:中国旋齿鲨珠峰种”。 发现这一旋齿鲨化石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在很早以前珠峰地区还是鲨鱼生活的海洋。同时,科学家们发现,珠峰 旋齿鲨化石和在浙江省发现的晚二迭纪长兴灰岩中的旋齿鲨 化石非常相近,又说明当年珠峰地区和浙江地区的水域相通, 同处一个海拔平面上。可是现在珠峰地区较沿海的浙江高出 数千米。

大家坐在海拔四千米高山上,在狂风烟尘中,用干裂的嘴唇吮吸冰糕

从五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对珠峰进行考察, 找到了大量曾经生活在浅海中的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石、 笔石、腹足类、腕足类、鹦鹉螺、菊石、瓣鳃类、珊瑚、苔 藓虫、海胆、海百合、介形虫、有孔虫、海藻、鱼龙等等化 石。它们分别藏在四五亿年前的早古生代奥陶纪至三四千万 年前新生代始新纪这一漫长的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中。这些 化石就象里程碑似的指示我们:在距今三四千万年的年代, 珠峰地区还是一片几十米深的浅海。珠峰是在这以后才冒出 水面,而逐步上升为今天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的世 界第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