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战国的时候魏国的版图支离破碎?

平凡人写天下事


怎么能说人家魏国的版图“支离破碎”呢?用词太不严谨了吧!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处于奴隶时期时局最为动荡、社会最为变革的阶段,我们也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以来最为动荡、没有之一的阶段。单纯说魏国领土“支离破碎”只说对了一半,支离破碎只能用来形容战国末期、魏国衰败的时期,魏国作为“三家分晋”的佼佼者亦或是身为战国七雄的一霸,在春秋末期、战国前中期的状态都是相对不错的,但是惭愧的是,魏国却没有从“纵横兼并”的战国时代中胜出,只给后世留下了一道残阳和他强盛时的缩影……

“文王拉辇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这是姜太公对周文王姬昌所说之话,但是从历史现实来看,所谓的周朝天下我认为只是存活了“三百多年,四百不足”这么个年纪。以周平王迁都洛邑为分水岭,从此隔开了周天子的真正统治。东周时期,也就是如今我们口中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并起、天下大乱,周天子自晋文公称霸中原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晋国固然强大,却最终脱离不了惨遭“三家分晋”的结果,我们今天所述,便是“三家分晋之魏国”!

其一:不是“支离破碎”,而是“到处都是”

正所谓有因才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魏国早期、中期的强盛,哪来生存末期的“支离破碎”。要说战国七雄当中,最能抢占地盘的国家,也许大家会说秦国,当然,秦国最终合和六国,统一天下的功绩固然厉害,但是如果论及战国前期的话,那时候的秦国还只是“偏安边陲一隅”的小国,而反观魏国,却是顶呱呱的强者了。魏国自魏文侯变法以来,国力极速提升,随即魏国凭借其强大实力,东征西战,攻占了不少国家,占领了不少土地。但是要说魏国领土分散,那倒也是事实。

其二:三家分晋的历史缘由

其实说到底,导致魏国领土“支离破碎”的根本原因还是源自于之前的“三家分晋”,正是由于此三家联合分晋的原因,所以说韩、赵、魏早期的关系很好,毕竟是“一胎之兄弟”啊。基于这层关系,就算魏国横七竖八地打下了众多领土,但是前后左右隔着韩国和赵国,这也是让魏国对这些领土的控制管理很是尴尬。由于这层“兄弟关系”,魏国后来还专门迁都大梁,为的就是加强东部琐碎领土的控制和东部地区防御能力的提升。但是也正是由于领土过于分散,随着后来韩赵魏三国关系的僵化以及秦国的崛起,这些领土便鞭长莫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大大削减了魏国的综合国力,不利于魏国的生存。

综上所述,魏国后期的“支离破碎”是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所导致的,也许初期魏国领土的遍布天下就已经预示了其最终的支离破碎,从纵横天下到一叶扁舟。


历史课课代表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魏斯是魏国立国后的第一代君主——魏文侯,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是战国七雄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只要你仔细研读战国初期魏国的地图,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在战国七雄形成的初期,魏国会在七国中率先进行变法。

如上图所示,三家分晋以后,魏国的国土几乎是四分五裂的,被赵国和韩国分的特别零散,甚至在魏国的东部有几块不接壤的飞地,再看看魏国的周围,西边是秦国,韩国几乎把魏国分成了两块,赵国的领土蜿蜒伸进魏国的腹地,并且和韩国接了壤,东边还有齐国虎视眈眈。这些让立国之初的魏文侯如何能吃的饭睡得着觉?

魏国的主要领土被压缩在了今天的晋西南一带,东部有王屋山横亘,南部是中条山,北部还有一座吕梁山,这样的地势表面上看起来是易守难攻,但是实际上对于立国之初的魏国来说,几乎就是大患,因为这样的格局基本上就可以把魏国困死在运城谷地里面。

如果魏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向大通王屋山,把东面的领土先连成一片,广大的土地才能养更多的人民,更多的人民才能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才读和战斗力。

存于乱世的魏文侯的危机感还是特别严重的,所以他早早的就针对魏国的情况设计好了变法的方向,使得魏国成为战国之初异常强大的诸侯国!


蛋哥侃历史


战国时期,魏国的领土确实造型独特。让我们看看这个造型形成的原因,或许我们从中会有少许启发呢。

魏国的奇葩领土造型

魏国的领土几乎被韩国一分为二,东西两部分只有一条走廊连接。也就是说,从魏国西部到东部,要北上走崎岖的上党。

另外,在魏国灭中山后,更是在赵国境内出现了一块“飞地”。


魏国的领土造型可说是很奇葩的。

三家分晋,魏国所得部分有利有弊

魏、韩、赵,本是从晋国分出来的三个国家。从瓜分的结果看,魏国一方面可说是得天独厚,独占鳌头,另外一方面,也天生就有其不利的一面,限制了他的发展。

魏国继承了当年晋国的精华部分,尤其是河东地区,那是当年晋国起家的地方。

因为这些优势,使得魏国早期一开始就具备了强大的国力。在这个基础上,魏国通过早期的励精图治,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霸主。

可是,不利的方面也很明显。

首先,那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奇葩造型。在这种情况下,魏国本就不大的领土几乎被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

三国领土本就是在他们东一块西一块的封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晋中,赵最后加入联盟,韩魏长期合作,联合作战,因此,韩魏出现这种奇葩造型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却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这就使得魏国在向一个方向发展时,很容易收到其他方向的威胁。“围魏救赵”屡试不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魏敌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川大山之限——张仪

改善环境的历史机遇

在三家分晋之初,三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

此时的魏国由于本身基础雄厚,外加率先变法,国力强盛,更重要的是,魏文侯本人在当时是极有威望的人物,因此,魏国实际上成了三晋的领袖。

三晋联合的时代,他们的战斗力冠绝天下。西攻秦、东攻齐、南破楚,三面出击,无往不利。魏国更是“天下莫强焉”。此时,他们完全有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环境。

灭智分晋后,三晋联合,连战连胜,雄霸一时。


魏国早期的霸业,率先变法、人才辈出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三晋联合,使得魏国不利的地理环境得到了很好的缓解,这也不可忽视。

可是,魏国这段时间对于盟友关系的处理不当,终于使得形势逆转。

三晋的分裂,魏国丧失霸权

毕竟此时的韩、赵、魏已经是三个独立的诸侯国,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他们土地、税收、劳动力等都是不共享的。

由于彼此各自的利益关系,魏国不可能将他获得的利益与赵、韩过多分享。而赵、韩,为了强大自己,又不可能不对周边寻求扩张,韩灭郑、赵灭卫(尤其是卫,卫当时朝贡于魏),这些都触发了与魏国的争斗。

由于出兵出粮跟魏国作战却难以获取实际利益,自己的扩张反而最先遭到魏国的反对,因此,赵、韩开始倒向齐国。


齐国,正是在“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中重创魏国的。魏国,成于三晋联合,败于三晋分裂。

重视共同利益,更要重视利益分歧

三晋联合,是因为彼此在三家分晋后的利益共同点。

此外,各国也有其他各自的利益。如果合作的共同利益并不符合各自整体利益时,就必然会分裂了。

因此,魏国或者应该照顾盟友总体利益,使韩赵与魏合作总体利大于弊,以求长期发展;或者意识到合作不能终究会破裂,必须摆脱一旦分裂带来的不利态势。

可是,魏国当时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危机感。他们四处作战,既没有适当照顾盟友利益,也没有本着危机意识,尽快改善自己的国防环境。

乐羊食子灭中山,忠勇壮烈,只是,这种战术上的胜利终究在战略上的失策而最终失去意义。中山终究复国,魏国辛辛苦苦做了无用功。


尤其是魏国耗费国力攻占中山国,在赵国境内弄出一块飞地,这些都说明,当时的魏国君臣没有考虑到三晋分裂后,尤其魏国与赵、韩闹翻后,自己的国防环境。

在魏国遭遇挫折后,才发现自己处于“四战之地”+“四分五裂”的双重困局,一蹶不振。

求同存异,要合作的基础,只有共同利益存在,我们才可以开始合作;

正视分歧,才是合作得以维系,或合作破裂不至于手足无措的关键。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战国时期魏国的领土版图十分有意思,在巅峰时期,魏国的领土不是支离破碎,而是到处都是。

这种分为好几块的领土概念,我们现在称之为飞地,这种情况在战国时期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城市可不像现在这么密集,一个国家的领土上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城池,是不设防的,在春秋后期的秦晋崤之战中,秦国和晋国当时关系好算可以,在晋文公死后,秦国没有知会晋国就前穿过晋国的地盘去攻打郑国,晋国很生气,在秦军回军的时候,被晋国断后了。

到战国时期也屡屡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战国后期的时候魏冉率领秦军攻打齐国,得到定陶之地为自己的封地,距离秦国相隔千里,间隔着魏、韩两个国家。

相对来说,定陶不过一小块封地,在战国后期主要是政治价值,并没有多少军事用途可言。

当然,要说将飞地的面积达到巅峰的国家,那必然是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了,魏国经过魏文侯变法开始变强,在吴起打造出战国时期第一支专业重装步兵后,魏国开始东征西讨,领土迅速扩大。

但是魏国也面对一个问题,魏国周边的赵国和韩国他是无法攻打的,在战国初期的时候,赵魏韩合称三晋,关系很好,魏国也是挟三晋而称霸。

因此,魏国的土地大部分都不在直接控制范围之内,比如魏国曾经攻打下的中山国,就是被赵国所包围,当时赵国实力不是太强,无法吞下,而赵国与魏国关系很好,魏文侯因此派乐羊借道赵国前去攻打,此后对中山国的管理也通过赵国。

后来赵魏关系发生变法,在魏国逐渐衰落后,赵国切断了魏国与中山国的联系,在魏文侯死后,中山国在齐国的帮助下复国,赵武灵王的时候赵国开始逐渐变得强大,最后吞并了中山,"旋为赵有"。

除了魏国攻打下中山国作为自己的飞地,另一块就是吴起向西进攻秦国夺得河西之地,成为魏国的河东与河内地区。然而这部分土地完全被韩国的上当地区所拦截,而成为魏国的封地。

魏国是如何管理河东与河内的呢?就是通过在上党内的据点进行联络,但是上党是韩国的地盘,所以有时候难免发生冲突,当然韩国在河东也有几个据点,因为各国是犬牙交错的,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交换了一部分领土,获得一条控制自己飞地的走廊,实际上这种走廊说被掐断就被掐断,在韩魏关系良好的时候还能够交通,真到两国关系恶化的时候就不好说了。

实际上魏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魏惠王时期,大概公元前361年,魏国迁都大梁。政治中心由西大块迁往东大块。因为考虑东部领土国防力薄弱,以及领土分布太过琐碎。外交上主导魏国与韩国的土地交换,来扩大本土面积,减少飞地,比如魏国用自己比较小的魏国上党郡换取韩国部分颖川郡和三川郡(原来灭亡郑国得到的),扩大新都大梁周围防卫区,巩固魏国新政治中心东大块。 而韩国韩国在南部和魏国又交换了部分三川郡、河内郡领土,将两国政治中心区域领土完善。

实际上这种对于飞地的管理,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啊,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长平之战前,秦国就看准了野王韩国上党地区和中原领土间的链接枢纽,秉着打蛇打七寸的原理,秦国大将白起占领野王,最终使得上党变成飞地,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引发长平之战。


史论纵横


三家分晋之后,版图支离破碎的何止魏国而已,赵两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究其根源,大抵在于韩、赵、魏三国都脱胎自晋,而在分晋之前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三家分智”。如此一来,疆域版图的分崩离析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一: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的饕餮大宴

在三家分晋之前,身为中原霸主的晋国还发生过一次“三家分智”的政治斗争。此次斗争直接导致了智氏的灭亡、晋国的衰败和韩、赵、魏三国的崛起。而三家支离破碎的版图也由此而来。

话说当时的晋国除了韩、赵、魏三家之外,还有势力最庞大实力最雄强的智氏,且智氏的势力范围对韩、赵、魏三家而言,基本呈现出包围态势,所以四家之间矛盾重重,激烈而尖锐,但限于四家实力总体还是势均力敌,只能一直尴尬而胶着着。

公元前475年,晋国正卿赵赵鞅去世,智伯继任正卿之职,执政晋国。职位的变更预示着微妙的平衡被打破,原就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的智伯为了实现一家独霸、蚕食三家的目的。

公元前463年,智伯以强大公室的、复霸晋国为口号,号召韩、赵、魏三大家族向国君进献土地,并以身作则的献出万户之地。迫于智氏的压力,韩、魏两家虽然对智氏的阴谋心知肚明,但依然不得不紧随其后,只有赵无恤坚决不从,打算死扛到底。于是智伯亲率韩、魏之军攻打赵氏,势单力薄的赵氏家族龟缩晋阳城内,艰难抵抗。

公元前455,在艰难抵抗数年之后,赵无恤以张孟谈为说客,前往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智伯。舌灿莲花的张孟谈以“唇寒齿亡,赵氏的今天即是韩、魏的明天”,并私下签订灭智之后,根据就近原则分割智氏的封地的协议,成功说服韩、魏反水。当年,韩、赵、魏三家合兵一处,以晋水淹智氏军营,一举全歼智伯,并顺势瓜分了智氏的土地。韩、赵、魏三家初具国家形式。

二:三家分晋,四分五裂的版图最终成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各自遣使觐见周王,要求周天下承认他们的诸侯身份,周天子一口答应,自此,韩、赵、魏三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与齐、楚、燕、秦并驾齐驱的强国,史称“战国七雄”。


公元前376年,三家再次联合,废黜晋静公,将晋国公室仅有的土地进行分割,自此,晋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三家版图大抵形成。

魏国:三家分晋之初,魏国的实力是三家中最强大的,再加上魏文侯利用李悝变法革新,创建了威名赫赫的“魏武卒”。所以魏国一跃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其国土也由原来的分崩离析、纵横交错而渐渐的通过战争战斗的方式得到归拢和统一。到了魏惠王时期,强盛的魏国更是一举覆灭郑国,并迁都郑国首都大梁,魏国势力达到巅峰。地盘主要集中在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

韩国:由于向来势力弱小,所以土地较为集中,主要在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国都原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在灭郑之后迁往新郑(今河南郑州)。

赵国:由于本身势力较为强大,所以在瓜分智伯和晋国公室的过程中,占据了大量土地,所以,参加分晋之后的赵国形势非常尴尬。首先,就外部环境而言,赵、魏两国土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势错综复杂,犬牙交错,赵烈侯曾有与魏国交换国土以谋求版图完整的打算,但被野心勃勃的魏国拒绝了。

其次,就内部环境而言,由于太行山山脉的存在,好好的赵国除了部分与国境悬隔的土地外,本国国内也被硬生生的割裂了三个独立的区块,为了巩固国内领土的稳定和政权的统一,历代赵王可谓是操碎了心。

有鉴于此,大致归纳起来,赵国的土地主要集中在,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随着实际控制范围的扩张,国都也由原来的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迁徙到后来的邯郸(今河北邯郸)。

综上所述,由于“三家分智”和“三家分晋”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再加上韩赵魏三家原本实力不对等的特殊情况,实力强悍的赵魏两国的版图自然也就呈现出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态势,而在经过后来几位国君的不懈努力,赵魏两国终于以战争的形势,强行克制了国家版图支离破碎的尴尬处境,实现了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一家之言,切望指教~欢迎吐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灭掉后,又于公元前453年联合韩、魏灭掉了最强大的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一时期的晋国疆域图

然后再看一下,韩、赵、魏以及智氏的地盘划分

三家联合灭掉智氏后,瓜分了智氏的地盘,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便形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

在晋国时期,六卿之间相互混战争夺地盘,所以就导致了本来势力范围靠近西边的魏国,进入三晋时代后,获得了隔着韩国的东面的飞地。

在魏文侯魏斯时代,当时的三晋并不算团结,赵国想联合魏国灭韩、韩国想联合魏国灭赵,但都被魏文侯拒绝了,魏文侯提出了三晋联合发展的战略,但因为利益如何划分,三家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在魏文侯的建议下,三家停止了内斗,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

由于赵氏在北、韩氏在东、韩氏的发展方向是韩和魏国飞地以东的郑国,于是在魏文侯时代的魏国发展方向是西面的秦国。

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419年),魏国西度过黄河,开始入侵秦国,经过长达11年的战争,魏国获的了秦西河地区,夺取了北面戎狄大片土地,在此设置了上郡(陕西洛河以东)随后又占据了陕(河南三门峡西),控制了西方与中原的黄金通道,秦国被压迫在了洛水以西。

下面这张图大致上是战国前期,魏国扩张的地形图: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魏武侯号召韩、赵结盟、三晋第一次结成联盟,开始向南方于楚国交战,攻取了楚国军事重镇大梁,轻取襄陵,楚悼王求和而不得,后来楚国贿赂秦国,秦国偷袭韩国,之后齐国又乘机攻击襄陵。

这一时期的魏国疆域图大致如下:

到了公元375年,三家分掉了原先的晋室,魏惠王继位后迁都大梁(开封),但是安邑与大梁之间的土地联系很薄弱,只能向北绕道榆次、阳邑南下进入河内、大梁版块。这条交通线不仅绕道,麻烦、而且非常容易被切断,于是为了迁都,魏惠王开始跟赵国和韩国换地。

经过一系列的换地,到了公元前361年,魏国迁都大梁。然后魏国的疆域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魏惠王时代魏国逐渐开始衰落,先是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之后又被秦国几次攻击,河西之地尽丧,又被迫割让上郡15城,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丢掉不说,还使得秦国在黄河东岸建立了东进的阵地。

之后,魏国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一路丢城失地,到了快被秦国灭亡之前的土地终于全部连在了一起,可惜,只有那么一小点了.....


江畔初见月


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名列前茅,是战国群雄中的佼佼者,所以它的版图也是"支离破碎"的。版图是一个国家的疆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魏国的版图见证了魏国的兴衰。

前期的"支离破碎"是因为魏国国力雄厚,到处侵略扩张、攻城略地,哪里都是魏国的领土。后期的时候,魏国已经风光不再,日渐式微,总是被别人侵略,丧师失地,国土被它国肢解得支离破碎。

其实,尽管说的那么热闹,但魏国并没有蹦跶多久,从魏文侯在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开始,到公元前225年为被秦国吃掉为止,共存在了179年。

公元前453年,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家分晋事件,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联手灭掉了智氏,三家瓜分了晋国。这个事件发生后,赵国、韩国、魏国分别成立并开始走向强大,分别成为历史的主角。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正式获得诸侯的身份。

这时候的魏国,疆域"四分五裂",陕西省境内黄河沿岸有之,在韩城县大部偏南;山西境内有之,在山西西南、东南部分地区;河南北部有之,黄河北部和南岸沿岸地区;河北境内有之,在今天今大名、广平一带;山东境内也有,在山东省冠县一带。

随着魏国一步步强大,它的领土面积也渐渐扩大。

魏国最盛的时候,它的国土面积很大,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可以说是横跨黄河,雄踞中原。叫人叹为观止。

具体来说,魏国西邻秦国,东面跟宋国在淮水、颍水跟齐国、宋国隔河相望。

它的西南边陲是韩国、东南边疆是楚国,北方邻居是赵国。

魏国刚成立的时候,都城在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后来为了适应自己的国家战略,就做出英明决定,把国都迁移到河北,今天的河北魏县一带。

再后来,形势一片大好,魏国继续扩张,国力蒸蒸日上。魏国领导做出决定,再次迁都。把国都从河北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国战略位置重要,疆域虽不是太辽阔,但大部分是富饶之地。

魏文侯志向远大,雄心勃勃,思想观念比较超前,重用李俚进行变法,并启用翟璜、乐羊一批能臣良将,最早在魏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行新法、改除弊政,成为战国时期最早崛起的国家。魏武侯的时候,魏国又得到了著名军事家吴起,等于是如虎添翼。

这时的魏国,国力更加强大,继续开疆扩土,把楚国在中原的土地也收入囊中,疆域更加辽阔。

所以说,前期的魏国版图"支离破碎",是因为赵韩魏三家起先只是晋国上卿,并非国家性质,封地多有交叉,三国建立初期,你中有我我中有,到处开花。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已经混到了事实上的诸侯一哥,带12个诸侯去朝见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逢泽之会具有象征意义,它标志魏国到了巅峰时期。

但凡事都是物极必反,月盈必亏。一个政权最强盛、最牛气的时候,也就离衰落不远,开始走下坡路了。

逢泽之会不久,不可一世的魏国入侵赵国,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孙膑。从"围魏救赵",到桂陵之战,魏国一步步走向衰亡。

尤其是在马陵之战中,齐国的孙膑出奇兵用妙计把庞涓逼上绝路,俘虏了魏国主帅太子申,魏国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

马陵之战彻底改变了魏国的命运,魏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力被严重削弱,从头号强国的交椅跌落,立马沦为二流国家,魏国天下称雄的脚步戛然而止。而战国七雄也纷纷衰落,战国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出现了齐国和秦国争霸的局面。

当时的魏国东边被齐国胖揍,西边被秦国痛打,南边跟楚国交战也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国土面积也逐渐缩水,仅仅是秦国就拿走了魏国700多里长的土地。

这时候的魏国一蹶不振,国土也彻底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再也没有恢复元气,直到后来为秦国所灭。

魏国跟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而它的国运始终跟自己的领土息息相关。魏国和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生动地说明一个道理:当一个政权顺应时代潮流的时候,国家就兴旺发达,疆土也相对辽阔。当它失去民心,逆流而动的时候,就会丧师失地,国破家亡。


历来现实


魏国(前403—前225)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同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称王至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为秦国所灭,共179年。

它的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基本上就是当时的横跨黄河,位居中原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周显王五年(前364),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这之后魏国称为梁国。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它的版图却是支离破碎的,这之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历史。

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为秦国所灭。

从它百余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魏国走了一个先起后落的过程。

三家分晋以后,魏国最先强大起来,魏文侯率先任用李俚变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任霸主。更难能可贵的是,魏文侯还联合三晋东征西讨,基本上是把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虐了一遍。

魏国不但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攻灭了中山国,同时还侵占了楚国和齐国的部分城池,使得魏国的版图达到历史顶峰。这时候的魏国地盘包括:被攻灭的中山国地区;韩国和秦国的之间的河西河东地区;韩国和赵国之间的小片地区;还有中原大梁附近的一大片地区,整个就看似一个凹字形包围了韩国。

然而树大招风,三晋毕竟是三个国家,他们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产生嫌隙。

赵国和韩国跟在魏国后面南征北战,往往大部分利益都被魏国所占,他们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少得多,分歧由此而产生!就此,三晋离心。之后魏国凭借超强实力先后进攻赵国和韩国,但分别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被齐国打败。

两战过后,魏国逐渐衰落,而齐国秦国的相继崛起,给魏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魏国本来就处于各个国家的中间,何况它前期四处树敌,各种招摇,结果自然是"出来混迟早要还"。再加上魏惠王在位时时而和秦国连横,又时而与列国合纵,政策的摇摆不定更加导致魏国四面受敌!

不久魏国河西之地就被秦国锐士所攻占,河东之地也难以为继,魏国的国土不断萎缩。在河东部分地区被攻占后,魏国选择割让上郡给秦国以换得被侵占的河东地区并设立河东郡,此时魏国的版图中间好像被韩国切开一样分成两半。

分分合合,虽说魏国通过变法走向了强国之路,但它的历届国君却没能懂得如何走上一条战略布局的道路。一味地穷兵黩武四处征伐,最终导致了四面树敌,墙倒众人推,这也导致了它的版图四散破碎。


煮酒君


另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或者兵家都各有各的主张,哪里能够施展抱负就去哪里,没有必要非说某个人才是哪个国家的。

例如,孙膑是齐国人,他是被庞涓骗到魏国去谋害了的,怎么能说他是出自魏国呢? 我们只能说,魏国留不住人才。对于一个人才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得不到重用,甚至被陷害,这里我们说说商鞅和孙膑的例子。商鞅在魏国的时候,才能一直不被上层发现,最后公叔痤推荐他给魏惠王,魏王都不考察一下,就轻易的忽视了他。我想这时候的商鞅,一定非常愤懑,于是一听说秦王招贤,立马就过去应聘了。

而秦王是怎么做的呢,一听说有人才来,即可引见,而且引见了三次,而魏惠王是一次都没见,相比之下,秦国是多么重视人才。然后再说孙膑。孙膑到魏国,其实是被庞涓骗过去的,魏国是当时的大国,能够一下山就去大国施展抱负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但是事实是,孙膑在魏国受尽迫害。魏惠王听信庞涓的谗言,差点要了孙膑的命。庞涓因为嫉妒贤才,连师兄弟的情谊都不要了,而魏王就那么弱智,被庞涓那么小小的计谋给糊弄过去了。你不得不说,太腐败了。

从上面的说法来看,留不住人才多半是因为君主无能,既不认识人才,也不知道建立制度推荐人才。这样的国家往往很悲哀,国君无能的时候,身边的臣子就会各种坏心思,总怕地位得到动摇,我一直很奇怪,公叔痤为什么不早点推荐商鞅呢?很有可能,公叔痤是怕商鞅一旦得到重视,就被动摇他的地位,所以一直雪藏着商鞅。


迷谷历史


简单来说,不止魏国,韩国和赵国的国土也很分散,这是因为他们都来自于晋国。

历史书说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界时,往往会提到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三家分晋,一个是田氏代齐,二者的性质是一样的,三家分晋在前,晋国又是春秋时期最强国,所以这一事件更为人熟知。

分晋是韩赵魏三家,是晋国的六卿之三,剩下三家是智氏、中行氏和范氏,到春秋末期,这六家卿大夫已经把持了晋国军政,晋国国君成为傀儡。

六卿能有如此威势并不是依靠朝臣结党,而是依靠自家封邑的综合实力。在当时分封制的体制下,卿大夫的封地就是国中之国,国君无权插手六卿封地的管理,而卿大夫立功以后,国君又需要赏赐土地,虽然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给的,但时间跨度一长,扩张的速度赶不上分封的速度,只能割国君的肉,国君直属领地缩水,卿大夫们的土地远超国君。

在那个土地就是实力的年代,春秋末期的晋国国君已经无力操盘晋国事务,需要依靠卿大夫们出钱出人出力,以维持晋国在列国中的地位,而执政卿大夫要是做得好,有功,又得赏赐。

晋国国君被架空后,六卿为了争权夺利自己打了起来,先是四卿联手灭掉范氏和中行氏,接着韩赵魏联手灭掉智氏,最后三家分晋。

因为曾是一国,所以韩赵魏三家的界限非常混乱,不仅边境线错综复杂,三国还有众多飞地,三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强者以武力并吞其余两国,再次把三国合为一体,另一种就是三家坐下来谈判,把飞地置换掉。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进行变法,国力大增,魏国由此成为三晋之首,组成三国联盟。到魏惠王时期,韩赵不愿屈从于魏国,与魏国反目,魏国直接出兵侵夺韩赵领土。

这时候,齐国崛起了,围魏救赵跟围魏救韩都发生于此时,魏国两战皆败,无力再进行第一种方法,只能退而求其次,综合两种方法,以军事外交压力,迫使韩赵同意与外国换地。

在这次行动中,魏国先用自己比较小的魏国上党郡换取韩国部分颖川郡和三川郡,扩大大梁周围防卫区,巩固都城,随后又将自己北部的飞地(在赵国)和占领的邯郸交换赵国中期都城中牟,赵国迁都邯郸。此外,韩赵也进行了对应的换地。

到战国中后期,韩赵魏三国各自的国土才相对连片,但形状还是很怪,只不过他们没有时间继续换地了,完成商鞅变法的秦国早已经带着勃勃野心东进攻略,三晋最后都归于一个国家,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进行一个合理的行政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