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说到书法,想必大家的脑子里会立刻想到篆、隶、楷、行、草…这些个字体,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米芾、赵孟頫…这些为书法大家。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作为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书法艺术正在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在如此璀璨的书法艺术中,有一个极为独特,又饱受争议的字体,它就如同武侠世界里的独行侠,孤傲而特别。它诞生于北宋末年,缔造者为一位君主。这位君主自幼艺术秉赋,堪称“帝王中的书画一哥”,他就是宋徽宗赵佶。尽管宋徽宗赵佶在政治治国方面饱受争议与诟病,但他在艺术成就上却成绩斐然。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宋徽宗-赵佶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瘦金书千字文》

书法“瘦金体”,就是他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杂糅各家,取众所长,独出己意。在23岁时,一贴《瘦金千字文》横空出世。宋帝赵佶打破了前人书法里藏锋不露的要求,以最为飘逸洒脱的姿态将字里行间的金钩铁画挺劲而出。他释放了字里的锋芒,使这种锋芒,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灵秀韵味,又有“屈铁断金”的刚烈个性,他为其取名“瘦金体”。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闰中秋月诗帖》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书牡丹詩帖》

从北宋末年至今,瘦金体自诞生以来一直有着极强的魅力,其追随者不乏历代书法家和学者,它被作为练习书法的绝佳选择之一。但是,虽“闯荡”书法界多年,却似乎长期处于一个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

可能是其“出生”过于高贵,缔造者的身份,让它生来就与众不同,帝王所创,无人能及。

可能是其“内心”过于孤傲,不合群的性格,让它生来就特立独行,世界之大,唯我独尊。

可能是其“外表”过于特别,万人迷的魅力,让它生来就饱受争议,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欲借风霜二诗帖》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瑞鹤图题字》

的确,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下,有谁敢去学习皇帝的书法!即便有后人在学,也始终不得其要领。因为这是专属于宋徽宗一个人的风格字体,非一朝一夕就可练成。这种书法,看似瘦,然有肉,没有一定的书写功力和内涵,没有气定神闲的心境,是达不到“瘦金体”书法的效果。领略其精髓是需要时间和毅力的积累,后来人学其书法,能达到赵佶那样成熟的艺术效果,寥若晨星!所以更多的时候,大家对瘦金体的态度只是欣赏和赞赏罢了。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看过瘦金体的人,都会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有后人试着去研究了其中的原因,当把字体放大后,你会突然感觉到每个字是如此的鲜活,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笔触之间排奡纵横,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乾脆,通幅极具精神。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秾芳诗帖卷》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后有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被视为对“瘦金体”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

“瘦金体”:书法界的独行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这或许是“独行侠”瘦金体的一声哀叹,这即是充满戏谑之意,也是对书法界的一个警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